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混凝土质量的内在施工要求,然后探讨了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最后研究了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居世界前列,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混凝土质量的内在的施工要求
1.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1.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確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2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坚持与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还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
建筑中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如果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过晚了,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标准。为了科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使用量很大,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现象,所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物的内部质量和整体美观感。
2.2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根本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国家及地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调配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样品,并要将其送到指定的质检机构进行级配强度试验,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级配报告的标准进行大批量的混凝土调配。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注意到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砂、石的含水量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混凝土调配中要按照规范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参数进行科学的调配。同时,在混凝土现场施工环节,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一旦发现水泥、砂、石的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于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3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3.1蜂窝
蜂窝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d.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f.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g.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蜂窝防治的措施有这几个方面:a.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b.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2麻面
麻面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a.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b.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c.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d.模扳隔离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e.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麻面防治的措施有这几个方面: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b.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3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主要表现为: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产生的原因为:a.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b.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c.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d.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e.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强度不够,均质性差防治措施主要有:a.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b.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如果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够重视,将会带来巨大的代价。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晓成,吕司,王诩.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论研究与发展[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2]于小飞,马鹏.浅议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9)
[3]王树军,李奇.国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析[J].上海建筑经济信息,2008(7)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居世界前列,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混凝土质量的内在的施工要求
1.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1.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確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2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
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坚持与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还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
建筑中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目前,国内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裂缝问题的预防与控制,普遍以施工期间的技术强化与重点监管为主。如果等到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为时过晚了,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与质量标准。为了科学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使用量很大,难免会出现建筑物墙体裂缝的现象,所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以保证建筑物的内部质量和整体美观感。
2.2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根本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国家及地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调配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样品,并要将其送到指定的质检机构进行级配强度试验,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级配报告的标准进行大批量的混凝土调配。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注意到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砂、石的含水量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混凝土调配中要按照规范的技术手段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参数进行科学的调配。同时,在混凝土现场施工环节,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一旦发现水泥、砂、石的配级难以达到标准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于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3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措施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3.1蜂窝
蜂窝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d.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e.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f.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g.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蜂窝防治的措施有这几个方面:a.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b.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3.2麻面
麻面主要表现为: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有这几个:a.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b.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c.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d.模扳隔离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e.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麻面防治的措施有这几个方面: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b.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3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主要表现为: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产生的原因为:a.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b.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c.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d.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e.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强度不够,均质性差防治措施主要有:a.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b.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高峰期,如果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够重视,将会带来巨大的代价。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晓成,吕司,王诩.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论研究与发展[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2]于小飞,马鹏.浅议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9)
[3]王树军,李奇.国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探析[J].上海建筑经济信息,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