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则;措施
1 城市规划的原则
为了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规划时必须采取合理地采取适合的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同时把握城市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趋势与规律,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2 客观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即具高起点、高标准、长远性,又要与实际密切结合,寻求切合实际的城市开发策略、发展指标与阶段目标。使规划适当超前,兼顾现实。
1.3 特色原则:充分提炼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现状特点,发挥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城市形象和整体空间环境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城市景观特色的创造,使规划精心构思,体现特色。
2.城市规划规划时具体的合理措施
2.1加強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公众参与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规划民主性的重要环节。城市的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通过公开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并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树立全民的规划意识。同时,要通过利用政务公开、公众听证、规划方案公示等各种形式和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规划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向公众公开,接受监督,使编制的规划成果真正体现公众的意见和利益。
2.2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要实现从“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逐步转变,要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一系列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
2.3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网络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就必须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要求,并结合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城市的构筑提供具有相当规模、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首先,要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采用先进技术加快现有通信网络的改造和升级,建成宽带、高速、互通互联的基础网络,构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需要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同时加快建立以政务信息、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为基础的公益型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体系;
第三,加强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工作,并尽力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2.4充分做到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
a 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旧城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要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旧城改造和建设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改造进行规划控制,形成明确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及控制体系,同时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使旧城改造既展示现代文明崭新风貌的同时,又突出城市特色。
b 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合理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同时要探索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区域规划,缓解在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方面过于集中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保护。
c 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努力探索适应旧城历史与现状的新的规划没计方法。对旧城区的规划,应审慎更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原则,实行有利于城市文化传承的“政府+开发商+规划专家+公众”的规划模式,旧城改造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d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空间。旧城新区统一规划分开建设,既有利于缓解旧城中文化遗产受到冲击,保留旧城原有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为文化遗产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回旋余地,又可发挥新旧城不同的城市功能,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格局。
2.5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保证。在文化遗产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筑紫线。这样既为文化遗产设定了一道保护屏障,也有利于保护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维护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2.6充分做到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
a 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旧城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要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旧城改造和建设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改造进行规划控制,形成明确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及控制体系,同时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使旧城改造既展示现代文明崭新风貌的同时,又突出城市特色。
b 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合理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同时要探索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区域规划,缓解在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方面过于集中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保护。
c 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努力探索适应旧城历史与现状的新的规划没计方法。对旧城区的规划,应审慎更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原则,实行有利于城市文化传承的“政府+开发商+规划专家+公众”的规划模式,旧城改造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2.7 合理确定文化遗产的价值,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城市规划部门要建立文化遗产档案,以确认和评估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规划专家和政府决策者在做出决策之前须确认是否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是否完全清楚认识到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整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建立有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决策的制度,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决策,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当好政府参谋。
2.8 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保证。在文化遗产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筑紫线。这样既为文化遗产设定了一道保护屏障,也有利于保护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维护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结语: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刘玮.论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8.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则;措施
1 城市规划的原则
为了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规划时必须采取合理地采取适合的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同时把握城市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趋势与规律,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2 客观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即具高起点、高标准、长远性,又要与实际密切结合,寻求切合实际的城市开发策略、发展指标与阶段目标。使规划适当超前,兼顾现实。
1.3 特色原则:充分提炼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现状特点,发挥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城市形象和整体空间环境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城市景观特色的创造,使规划精心构思,体现特色。
2.城市规划规划时具体的合理措施
2.1加強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是一项涉及公众利益的工作,公众参与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确保规划民主性的重要环节。城市的规划要提高科学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通过公开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并进行项目建设的监督,树立全民的规划意识。同时,要通过利用政务公开、公众听证、规划方案公示等各种形式和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等多种渠道,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规划方案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向公众公开,接受监督,使编制的规划成果真正体现公众的意见和利益。
2.2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要实现从“生产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逐步转变,要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环境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一系列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增强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
2.3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网络是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就必须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要求,并结合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城市的构筑提供具有相当规模、结构合理、高速宽带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首先,要加快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采用先进技术加快现有通信网络的改造和升级,建成宽带、高速、互通互联的基础网络,构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需要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同时加快建立以政务信息、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为基础的公益型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体系;
第三,加强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工作,并尽力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2.4充分做到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
a 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旧城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要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旧城改造和建设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改造进行规划控制,形成明确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及控制体系,同时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使旧城改造既展示现代文明崭新风貌的同时,又突出城市特色。
b 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合理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同时要探索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区域规划,缓解在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方面过于集中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保护。
c 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努力探索适应旧城历史与现状的新的规划没计方法。对旧城区的规划,应审慎更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原则,实行有利于城市文化传承的“政府+开发商+规划专家+公众”的规划模式,旧城改造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d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空间。旧城新区统一规划分开建设,既有利于缓解旧城中文化遗产受到冲击,保留旧城原有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为文化遗产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回旋余地,又可发挥新旧城不同的城市功能,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格局。
2.5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保证。在文化遗产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筑紫线。这样既为文化遗产设定了一道保护屏障,也有利于保护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维护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2.6充分做到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
a 以城市规划为主要依据、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旧城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点,将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作为城市形象的基础。要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旧城改造和建设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改造进行规划控制,形成明确的评价体系、目标体系及控制体系,同时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使旧城改造既展示现代文明崭新风貌的同时,又突出城市特色。
b 根据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结合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合理确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同时要探索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区域规划,缓解在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方面过于集中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保护。
c 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努力探索适应旧城历史与现状的新的规划没计方法。对旧城区的规划,应审慎更新、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原则,实行有利于城市文化传承的“政府+开发商+规划专家+公众”的规划模式,旧城改造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发展。
2.7 合理确定文化遗产的价值,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城市规划部门要建立文化遗产档案,以确认和评估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规划专家和政府决策者在做出决策之前须确认是否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是否完全清楚认识到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整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建立有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决策的制度,为城市规划的科学决策,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当好政府参谋。
2.8 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
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保证。在文化遗产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筑紫线。这样既为文化遗产设定了一道保护屏障,也有利于保护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维护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结语:良好的城市规划在当前和今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更加体现人性化、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设计者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科学研究城市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科学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2]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3]刘玮.论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