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评价和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的关键问题,通过德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推动德育实效性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档案袋评价法是被广泛推崇的关注过程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在中职德育工作中引入档案袋评价能够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德育工作因材施教的实现和师生关系的改善。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中职;德育
一、背景分析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在现实的德育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形式大于内容问题。道理讲的不少,但学生在学习或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度低,体悟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为提高中职德育工作水平,2014年12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要科学设置德育的内容丰富德育内涵、要“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在德育过程中增强学生接受德育的主动性、增强自我教育和自律、要充分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引导作用”。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仅受德育规划、德育实施、德育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受德育评价的影响。德育评价作为德育教育的指挥棒,其评价结果不仅体现了德育效果,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德育手段,也有着导向、强化和诊断的作用,因此,德育评价方式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上个世纪末,档案袋评价被作为一种关注发展过程的典范性质性评价被引入我国。①随着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推动,它作为过程性评价工具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档案袋评价(portfolio)是指“由学生本人、教师或同学选择并作出评论的相关材料的汇集,以此评价学生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情况”。②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与组织学生的作品,通过所选作品的品质来衡量学生的进步情况,这些进步情况的证据包括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学习努力、以及在知识、技能和情意方面发展的成就等。③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各方各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操作特点和操作实效与德育实践工作十分契合。因此,在中職德育工作中运用档案袋评价方法是一项有价值的尝试。
二、德育档案袋的构建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现行德育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德育档案袋的构建可以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品行。
(1)社会适应档案
内涵:指能够良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学习生活,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和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拥有较为稳定和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并能够为此进行积极的行为调整。为将来融入社会和开启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积极地进行职业规划、专业学习、参加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等。
资料收集:主要存放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学生工作、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方面的记录。具体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书、专业学习计划、学校活动和专业竞赛的参与情况与获奖记录、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校外实践经历等。
(2)心理健康情况档案
内涵:指在心理方面状态。包括智能、人格、职业性向、个性与社会性、抗压能力、意志力、情绪情感的体验情况与稳定情况、自我控制、意志力等方面的健康情况。
资料收集:主要存放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和心理辅导的记录。具体包括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艾森克人格测试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结果、气质类型测试结果,还有心理辅导情况等。
(3)人际交往记录档案
内涵: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关系的主要反映形式。作为中职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关系涵盖: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朋友)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
资料收集:①家庭关系,主要家庭成员与其之间的相处情况,或者对其身心影响较大的主要家庭事件。②同伴交往情况,每学期宿舍成员互评、同学互评、班干部互评等评价性资料,以及经老师处理其人际关系事件的情况说明。③师生关系,学生与班主任的互评情况、学生与科任老师的互评情况以及因学生活动或学生干部工作等产生的其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④其他人际交往情况,学生的恋爱情况、校外同学或朋友的互动情况、校外实践产生的交往情况等。
(4)道德品行档案
内涵:要从外化于行过度到内化于心的活动,要求学生在立足于日常生活基本道德品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涉及诚实、守信、勇敢、责任感、意志、宽容、大度等等。
资料收集:主要存放学生在学校、班级、家庭、实习岗位等表现情况的记录。具体包括班主任评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情况及获奖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操行表现记录情况、学生管理部门评价、家长评语、用人单位给予的见习实习评价等。
上述四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搜集,可以以纸质档、电子档、照片、视频、作品集等多种形式存档。
三、德育档案袋评价的施行
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实施要素
(1)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家庭主要成员、班主任、其他老师、同学等,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多信息来源也确保了评价信息的真实性。
(2)评价手段:①心理测评由专业的心理教师通过专业测评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情况说明档案;②“嵌入式”多元动态评价(Embedded dynamic evaluation)让教育与评价交叉进行,学生个体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实时得到评价反馈并及时调整,老师则根据学生的问题或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3)评价结果的运用:协商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
(4)具体实施过程设计: (5)基于评价结果的培养:《大纲》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德育工作依据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进的个性化培养,体现了“人性化”“动态化”的特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地位,自己记录自己的活动参与、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阶段性感受,并从中发现长处和缺点,持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化基础课、德育课、主题班会课、社团、社会实习、主题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等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此外,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小组与班主任共同负责指导学生个性培养方案实施并及时跟踪实施效果,解决学生遇到的相关问题。
四、实施成效
1、提升了中职德育的实效性
通过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实践,德育工作可以在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品行四个方面落到实处。通过记录,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以及自己的反思与实践,发现自己在四个考量维度上的初始水平、发展情况和变化情况。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通过档案袋的记录,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德育的实际成效。
2、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因材施教
在传统德育模式中,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向空洞又脱离现实的集体说教和引导。基于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德育模式改革,立足于学生个体,设计了“测评→培养→测评”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引导,在实践层面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因材施教。
3、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曾经的德育工作在学生印象中是“菩萨念经”,一味地说教而并不真正关心学生。在“嵌入式”动态评价和心理测评工作的推动下,老师更为细节地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也更加主动地与老师沟通自己的各方面表现与心理状态,推動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实施的局限性
1、精力成本与时间成本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档案袋评价的操作常常使本已十分忙碌的教师和学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收集、编排、保存、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尽管有些工作主要依靠学生完成,但如果没有老师的亲力指导和监督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坚持和维持,这无疑增加了老师、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过多的工作负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要付出的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
2、学生能力不足、家庭支持不够
档案袋评价模式既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好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由于中职学生自身能力有限,部分学生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建档工作,评价的效果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来自家庭支持也不够充分,表现为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和在校表现关心不足,很少积极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互动;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与子女沟通和引导子女发展的能力,因此也不善对子女的发展情况评价和分析。
注释:
①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定的典范:档案袋评定[J].外国教育资料,2000(6):10-12.
② 江彬,邱立中.科学认识档案袋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37-39.
③ 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3(2):50-55.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中职;德育
一、背景分析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在现实的德育实施过程中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形式大于内容问题。道理讲的不少,但学生在学习或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度低,体悟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为提高中职德育工作水平,2014年12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要科学设置德育的内容丰富德育内涵、要“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在德育过程中增强学生接受德育的主动性、增强自我教育和自律、要充分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引导作用”。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不仅受德育规划、德育实施、德育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受德育评价的影响。德育评价作为德育教育的指挥棒,其评价结果不仅体现了德育效果,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德育手段,也有着导向、强化和诊断的作用,因此,德育评价方式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上个世纪末,档案袋评价被作为一种关注发展过程的典范性质性评价被引入我国。①随着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推动,它作为过程性评价工具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档案袋评价(portfolio)是指“由学生本人、教师或同学选择并作出评论的相关材料的汇集,以此评价学生在能力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情况”。②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与组织学生的作品,通过所选作品的品质来衡量学生的进步情况,这些进步情况的证据包括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学习努力、以及在知识、技能和情意方面发展的成就等。③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各方各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操作特点和操作实效与德育实践工作十分契合。因此,在中職德育工作中运用档案袋评价方法是一项有价值的尝试。
二、德育档案袋的构建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现行德育实践活动,中职学生德育档案袋的构建可以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品行。
(1)社会适应档案
内涵:指能够良好地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学习生活,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和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拥有较为稳定和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并能够为此进行积极的行为调整。为将来融入社会和开启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积极地进行职业规划、专业学习、参加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等。
资料收集:主要存放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学生工作、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方面的记录。具体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书、专业学习计划、学校活动和专业竞赛的参与情况与获奖记录、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校外实践经历等。
(2)心理健康情况档案
内涵:指在心理方面状态。包括智能、人格、职业性向、个性与社会性、抗压能力、意志力、情绪情感的体验情况与稳定情况、自我控制、意志力等方面的健康情况。
资料收集:主要存放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和心理辅导的记录。具体包括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艾森克人格测试结果、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结果、气质类型测试结果,还有心理辅导情况等。
(3)人际交往记录档案
内涵: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关系的主要反映形式。作为中职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关系涵盖: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朋友)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
资料收集:①家庭关系,主要家庭成员与其之间的相处情况,或者对其身心影响较大的主要家庭事件。②同伴交往情况,每学期宿舍成员互评、同学互评、班干部互评等评价性资料,以及经老师处理其人际关系事件的情况说明。③师生关系,学生与班主任的互评情况、学生与科任老师的互评情况以及因学生活动或学生干部工作等产生的其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④其他人际交往情况,学生的恋爱情况、校外同学或朋友的互动情况、校外实践产生的交往情况等。
(4)道德品行档案
内涵:要从外化于行过度到内化于心的活动,要求学生在立足于日常生活基本道德品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涉及诚实、守信、勇敢、责任感、意志、宽容、大度等等。
资料收集:主要存放学生在学校、班级、家庭、实习岗位等表现情况的记录。具体包括班主任评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情况及获奖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操行表现记录情况、学生管理部门评价、家长评语、用人单位给予的见习实习评价等。
上述四方面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搜集,可以以纸质档、电子档、照片、视频、作品集等多种形式存档。
三、德育档案袋评价的施行
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实施要素
(1)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家庭主要成员、班主任、其他老师、同学等,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多信息来源也确保了评价信息的真实性。
(2)评价手段:①心理测评由专业的心理教师通过专业测评工具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情况说明档案;②“嵌入式”多元动态评价(Embedded dynamic evaluation)让教育与评价交叉进行,学生个体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实时得到评价反馈并及时调整,老师则根据学生的问题或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3)评价结果的运用:协商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
(4)具体实施过程设计: (5)基于评价结果的培养:《大纲》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德育工作依据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实时跟进的个性化培养,体现了“人性化”“动态化”的特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地位,自己记录自己的活动参与、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阶段性感受,并从中发现长处和缺点,持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化基础课、德育课、主题班会课、社团、社会实习、主题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等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全面发展。此外,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小组与班主任共同负责指导学生个性培养方案实施并及时跟踪实施效果,解决学生遇到的相关问题。
四、实施成效
1、提升了中职德育的实效性
通过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实践,德育工作可以在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道德品行四个方面落到实处。通过记录,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以及自己的反思与实践,发现自己在四个考量维度上的初始水平、发展情况和变化情况。从学校教育角度出发,通过档案袋的记录,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德育的实际成效。
2、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因材施教
在传统德育模式中,德育教育很容易走向空洞又脱离现实的集体说教和引导。基于德育档案袋评价的德育模式改革,立足于学生个体,设计了“测评→培养→测评”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求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引导,在实践层面真正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因材施教。
3、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曾经的德育工作在学生印象中是“菩萨念经”,一味地说教而并不真正关心学生。在“嵌入式”动态评价和心理测评工作的推动下,老师更为细节地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也更加主动地与老师沟通自己的各方面表现与心理状态,推動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实施的局限性
1、精力成本与时间成本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档案袋评价的操作常常使本已十分忙碌的教师和学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收集、编排、保存、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尽管有些工作主要依靠学生完成,但如果没有老师的亲力指导和监督也难以得到很好的坚持和维持,这无疑增加了老师、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过多的工作负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要付出的精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
2、学生能力不足、家庭支持不够
档案袋评价模式既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好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由于中职学生自身能力有限,部分学生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建档工作,评价的效果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来自家庭支持也不够充分,表现为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情况和在校表现关心不足,很少积极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互动;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与子女沟通和引导子女发展的能力,因此也不善对子女的发展情况评价和分析。
注释:
①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定的典范:档案袋评定[J].外国教育资料,2000(6):10-12.
② 江彬,邱立中.科学认识档案袋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37-39.
③ 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3(2):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