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08页例1。
教材分析:“重叠问题”是向学生介绍“集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例1用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让学生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常见的集合问题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等图形时,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是,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个集合图,而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建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4)渗透发明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发明创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出示通知
师:同学们,教务处昨天出了一份跟大家有关的通知,想看吗?(出示通知,齐读)
2、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师:果真是这样吗?(在算式后打问号)请看上报的名单:
师:有想法吗? 生:算错了。师:是算多了?还是算少了?生:算多了,有重复的。
师:那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你这里的“重复”是什么意思?生1:有的同学参加了两项比赛。生2:有的同学既参加了数学比赛又参加了语文比赛。师:谁重复了?有几个人重复了?生:程婧、詹旭、张柯三个人重复了。师:当有重复时,如果按8+9算,行吗?生:不行,那样算,程婧、詹旭、张柯三个人就算了两次。师:看来计算三(2)班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仅要知道参加语文和数学比赛人数,而且还得知道有多少人重复参加了这两项比赛。(课件出示这句话,学生齐读)
3、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重叠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激发探究欲望,明确探究要求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地查看三(2)班参赛的学生名单,发现有3个同学重复了,但是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眼就看出是哪3个人重复了吗?生:不能。师:那大家想想办法,将这份名单重新排一下,既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参加语文比赛的是哪8个人,参加数学比赛的是哪9个人,又能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三个人。(课件提示:①、调整名单,让人既能看出参加语文、数学比赛的人数,又能一眼看清有那几人重复了。②、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与同桌的同学讨论。)
2、学生探究排法,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3、重排整理,显示韦恩图
师:我们将参加语文比赛的学生名单放在左边,将参加数学比赛的学生名单放在右边。(老师提前准备好名字方块,师报名字,学生说放在那边,师便贴在那一边。)师先报只参加语文比赛或只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名单。后报重复参加的学生名单。师:詹旭放在那里?生:放在中间。师:程婧、张柯放在那里?生:也放在中间。师:谁来将参加语文比赛的同学用红笔圈起来?生1:红笔圈师:谁来将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用蓝笔圈起来?生2:蓝笔圈;师:我们把同学画的圈画漂亮点,好吗?(师用红蓝粉笔画两个不同颜色的椭圆圈)师:(师故作不懂,用手指着程婧、詹旭、张柯)这三个同学怎么圈了两次?生:这三位同学既参加了数学比赛又参加了语文比赛。(师板书:既参加了语文比赛又参加了数学比赛)师:下面用电脑把刚才的过程制作出来。(师播放课件)
4、深入理解韦恩图各部分意思
老师指不同部分,学生回答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5、数形结合、根据韦恩图掌握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师:看来这两个椭圆圈告诉了我们不少的信息,下面利用这个图来计算我们班一共派出了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看谁的计算方法多。
(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交流算法:
方法一:参加语文比赛人数+参加数学比赛人数-重复人数:8+9-3=14(人)
方法二:只参加语文比赛人数+重复人数+只参加数学比赛人数:5+3+6=14(人)
方法三:只参加语文比赛人数+参加数学比赛人数:5+9=14(人)
方法四:参加语文比赛人数+只参加数学比赛人数:8+6=14(人)
教材分析:“重叠问题”是向学生介绍“集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例1用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让学生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常见的集合问题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等图形时,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是,这些都只是单独的一个个集合图,而本节课所要用到的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建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4)渗透发明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敢于发明创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出示通知
师:同学们,教务处昨天出了一份跟大家有关的通知,想看吗?(出示通知,齐读)
2、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师:果真是这样吗?(在算式后打问号)请看上报的名单:
师:有想法吗? 生:算错了。师:是算多了?还是算少了?生:算多了,有重复的。
师:那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你这里的“重复”是什么意思?生1:有的同学参加了两项比赛。生2:有的同学既参加了数学比赛又参加了语文比赛。师:谁重复了?有几个人重复了?生:程婧、詹旭、张柯三个人重复了。师:当有重复时,如果按8+9算,行吗?生:不行,那样算,程婧、詹旭、张柯三个人就算了两次。师:看来计算三(2)班参加比赛的人数,不仅要知道参加语文和数学比赛人数,而且还得知道有多少人重复参加了这两项比赛。(课件出示这句话,学生齐读)
3、揭示课题
师: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重叠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激发探究欲望,明确探究要求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地查看三(2)班参赛的学生名单,发现有3个同学重复了,但是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眼就看出是哪3个人重复了吗?生:不能。师:那大家想想办法,将这份名单重新排一下,既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参加语文比赛的是哪8个人,参加数学比赛的是哪9个人,又能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三个人。(课件提示:①、调整名单,让人既能看出参加语文、数学比赛的人数,又能一眼看清有那几人重复了。②、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与同桌的同学讨论。)
2、学生探究排法,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3、重排整理,显示韦恩图
师:我们将参加语文比赛的学生名单放在左边,将参加数学比赛的学生名单放在右边。(老师提前准备好名字方块,师报名字,学生说放在那边,师便贴在那一边。)师先报只参加语文比赛或只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名单。后报重复参加的学生名单。师:詹旭放在那里?生:放在中间。师:程婧、张柯放在那里?生:也放在中间。师:谁来将参加语文比赛的同学用红笔圈起来?生1:红笔圈师:谁来将参加数学比赛的同学用蓝笔圈起来?生2:蓝笔圈;师:我们把同学画的圈画漂亮点,好吗?(师用红蓝粉笔画两个不同颜色的椭圆圈)师:(师故作不懂,用手指着程婧、詹旭、张柯)这三个同学怎么圈了两次?生:这三位同学既参加了数学比赛又参加了语文比赛。(师板书:既参加了语文比赛又参加了数学比赛)师:下面用电脑把刚才的过程制作出来。(师播放课件)
4、深入理解韦恩图各部分意思
老师指不同部分,学生回答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5、数形结合、根据韦恩图掌握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师:看来这两个椭圆圈告诉了我们不少的信息,下面利用这个图来计算我们班一共派出了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看谁的计算方法多。
(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交流算法:
方法一:参加语文比赛人数+参加数学比赛人数-重复人数:8+9-3=14(人)
方法二:只参加语文比赛人数+重复人数+只参加数学比赛人数:5+3+6=14(人)
方法三:只参加语文比赛人数+参加数学比赛人数:5+9=14(人)
方法四:参加语文比赛人数+只参加数学比赛人数:8+6=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