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州是位于深圳东部的二线城市。今年9月3日,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成为杨丽萍2010年全国巡演的首场之地。售票处的工作人员说,《云南映象》早在一个月前开始宣传,演出没有送票,全部售完。至于观看的理由,人们说杨丽萍是名人,而云南对于东部沿海城市来说是一个充满异族风情的地方。事实上2009年杨丽萍的新作《云南响声》已经出炉,但限于这台歌舞对演出环境的要求较高,本次巡演依然是《云南映象》这部已经创作了七年的作品。
演出进行了1小时50分钟,而掌声、笑声,以及赞叹声也持续了这么久。一个小伙子说,这台歌舞还是有深意的,另一个年轻姑娘说有几次流泪的冲动。更多的人用古朴、自然、充满力量来形容观感,“几乎难以坐在座位上”。人们的感受依然新鲜如昨。
《云南映象》自2003年首演以来在全国各地演出的场次已经难以计算,不论是东南沿海还是西北内陆,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七年已过,其票房和演出效果从未衰减。今年52岁的杨丽萍在巡演中坚持亲自登台,总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不论从其个人表演的水准还是这台大型歌舞所表达的面貌。这并非溢美之词,有掌声为证。
一个来自于中国西南边陲的文化符号何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
一个成熟的舞蹈演员为何会如此钟情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表现出强大而执著的自信力?
当现代化大刀阔斧推动着现实的人们乐观地走向自我,杨丽萍和她的演出团队以迷人有力的舞蹈和音乐呈现了一种人的生命真实的回归。在这令人血脉贲张的歌舞背后,是杨丽萍多年冷静的思考与观察。
自然是领悟一切的根本
艺术家用作品说话。
多年前,杨丽萍以《雀之灵》《月光》等作品家喻户晓享誉全国。时至今日,每当人们谈论起那剪影般的舞蹈形象,依然似乎近在眼前。
用杨丽萍自己的话来说,十几岁时生活与艺术的积累还不够。自2003年以后,杨丽萍不仅是完美的舞者形象,她在舞蹈艺术上表现的巨大创造力再次引人关注。2003年,她凭借一人之力编创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首演获得成功,并催生了中国表演舞台上的民族风,尤其是“原生态”的概念脱颖而出,并延伸到舞台表演的各个领域。它以原汁原味的民间道具,极为草根的演员、原始古朴的肢体语言冲击着主流演出的舞台。随后,杨丽萍与藏族歌手容中尔甲合作,以原生态的手法再次创作了大型藏族歌舞《藏秘》,其核心围绕信仰展开,虽为白族人但杨丽萍“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关注藏族的宗教信仰,并为这一信仰带给人们的豁达而深深感动”。2009年,杨丽萍用八个月创作的《云南响声》首演,至今在全国演出90余场,景象依然热烈,票房收入不减。她说,不仅要叫好还要叫座。
在这些创作背后,有人愿意用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来看待杨丽萍的艺术作品。但是,现场观看过的人们并不认可这是一台充满了时光距离感的表演。但它又确实以古老的声音撞击着观众的心灵,它预示着无论人们走得多快多远都无法摆脱自然带给人类的规律,而人类的灵魂则是在与自然交融的过程中,才能真实地表达出对人类自己以及对自然的敬意。这一切与杨丽萍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十分吻合,舞如其人。
杨丽萍是云南白族人,其个性中有典型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特点。她说话无拘无束,头脑灵活,反应迅速。作为舞者,她从不以舞动为辛苦之事, “大气还没有喘一口,哪里谈得上辛苦”。她给人的感觉精力充沛,挥洒自如。
杨丽萍喜欢谈自己的民族和成长的经历。她在自然的环境中长大,大自然一直是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也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她说,自己是个观察者,蚂蚁走路,小鱼游动,草木生长,在一个伴随着自然景象成长的环境里,杨丽萍的视线始终沿着大自然的地平线行走。自然告诉她肢体的方向,自然也成就了她思考的方向。
《云南映象》通篇的结构是从混沌初开世界诞生到人走向死亡的完整过程,其中现世的歌舞占据了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等多场表演。杨丽萍收集了大量云南民间的乐器、舞蹈、歌曲等表演形式,用新的舞蹈语言进行了重构,从红土地搬到了舞台上。
多水多山的地方,必然保留着对自然世界的崇拜。杨丽萍说,这种自然崇拜无论人们走得多远都不会割舍,因为我们无法超越自然而存在。作为人的心灵深处最深刻的声音,杨丽萍想用歌舞的形式重温现代城市生活的人们渐渐淡忘的背景。
雄浑的大鼓,撞击的热烈,热烈有如自由之神。彻底的忘我,彻底的自我。
她的民间采风更像是寻宝:代表着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各个民族的大鼓都被她搬上了舞台,太阳鼓、象脚鼓、芒鼓、神鼓;云南也是歌舞的海洋,石屏县花腰傣、新平县花腰傣、打歌、甩发舞⋯⋯
当媒体炒作风行,斥巨资打造舞台形象时,杨丽萍说我们的成本不高,所有的演员都来自民间,道具多是她在民间采风时寻宝的获得。
“好东西一定会有它的价值”
访问在杨丽萍的化妆间进行。晚上8点开始演出之前,她要忙一些杂事,尤其是为文化宣传片亲自签名。前一天晚上亲笔签名的T恤、明信片、照片都已经售完。在当地的首场演出之前,观众对这些纪念品买的少看的多,但在演出之后,那张摆放着纪念品的桌子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原生态与其说是一种民间的呈现,不如说是杨丽萍走回民间经过挖掘之后的再造。而这一切都以极为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杨丽萍的观念里,似乎并没有强烈的时间分野。作为一位当代的舞蹈家,她愿意穿透修饰走近生活与生命的本来面目,这也许是她的舞蹈创作带给观众巨大震撼力的核心要素。
《文化纵横》:最初把原汁原味的云南民间歌舞搬上舞台,很自信一定会被接受吗?
杨丽萍:这不是自信与否的问题,作为一个舞蹈者来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它一方面来自于我从小生长的这个民族和这片土地孕育的古老文化,一方面在于她在民间的急剧衰退所带来的审美缺失。很多人以为,我的创作是民间采风的结果,而事实上,真正走入民间的时候,那些我曾经熟悉的歌舞消逝殆尽,我熟悉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是必然要发生的,不可阻挡。曾对我产生影响的民间歌舞在岁月的沉积中依然具有生命力,我并不在意大多数人是否拥有它们,就我个人而言这是我的艺术审美的选择,而我相信对这些来自土地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真实的感受。
《文化纵横》:在你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云南的地域性?
杨丽萍:西班牙舞确实好看,但人们知道它不属于中国,它也不可能在中国生长。我们自己的歌舞为什么不去发扬不去表达?而且,我生长在云南,云南红土地天然的养育已经让我对这里充满了敏感,我也太爱这里了。这些年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关注并不够,实际上这里孕育了无穷无尽的内涵。
《文化纵横》:你的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自然崇拜的倾向。这是一种对民族自然描绘的倾向还是有意为之?毕竟中国所有环境,包括文化传统都在发生改变,人们可以权力崇拜也可以金钱崇拜。
杨丽萍:再改也无法逃离自然的法则,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在回归,这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中包含了很多的元素。比如开篇“太阳”那一场,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世界的光明,而人们以大鼓象征太阳,那种全力以赴的敲击就是人们对光明的欢呼。比如烟盒舞,那是云南民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舞蹈,很游戏很快乐,里面也设计了幽默的内容。观众每次看到都会大笑。我们不要低估观众领悟幽默的能力,而我想说的是在自然的背景中,游戏也是一种态度。细细品味,这台原生态的舞蹈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多元的,它并不以一种单一的情感来表现一个民族,而是以一个民族多元快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一个人生的过程。
《文化纵横》:一个现代人应该用什么心态面对古老的东西?
杨丽萍:古老的东西距离我们遥远吗?我不这么认为。人的存在充满了连续性。因此,我并不认为这台歌舞的呈现是创造的结果,我自己所做的是对消失的发现,继而进行舞台呈现:比如海菜腔。海菜腔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像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我在民间采风时发现它的时候,只有少数人会唱,但那动听的旋律是几代人时光的积累。三宝当时听到海菜腔非常激动,但他也只是做了配器的工作,歌唱的原调均来自民间。单凭一两个人是无法进行这样优美的创造的。自从《云南映象》把海菜腔搬上舞台,在当地很多地方又有人开始演唱了。你看,人们还是喜欢和认可的,它是可以恢复的。
《文化纵横》:舞台表演有它的符号性和道具化的色彩,但在你的创作中所有的道具几乎都是真家伙,包括在舞台上的玛尼石,演员抱着走一圈并不轻松。为什么不搞一个假的?
杨丽萍:真实是为了表达一种真诚的态度。我想尽量还原一种真实的文化生态环境,从道具到演员,他们是构成原生态的最重要的因素。牧民搬玛尼石那个场景是我在采风时真实看到的。一个虔诚的人抱着重重的玛尼石步履缓慢,很费劲地垒在神龛上,并虔诚膜拜。那块石头如果轻了,就没有那份凝重感,即便有表演的不到位也会显得虚假。在这个舞台,我们表达自然,表达真实。
《文化纵横》:在倡导原生态的时候,你请来的都是民间的演员,甚至从未有过舞台经验。怎么确认他们一定能行?
杨丽萍:谁能表演原生态?只有他们自己,他们的到来并不需要更多的修饰,那种在大自然里养成的狂野和热情就是最好的表达。在“太阳”那一场敲大鼓的表演中,嘎吓是领衔主演,他就是我路上遇到的一个放牛娃。他表演得不好吗?哪一个专业演员能把大鼓敲的像他一样投入和销魂。嘎吓后来参加过多次央视的舞蹈比赛,和专业演员相比,他的成绩也非常好。他们的老师是大自然。而专业老师教授的更多的是知识,舞者需要体验,体验就是触手可得。
《文化纵横》:有人认为你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坚守者,你怎么看?
杨丽萍:这不用坚守,更不是我个人的事情。从潮流上来看,你会发现人们的领悟力和理解力也并不差,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不会轻易丢弃。
《文化纵横》:在做《云南响声》的时候,你提出了“衍生态”这个概念。舞台上的表演能够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吗?
杨丽萍:衍生的文化就是新创造的文化形式。现在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多年以前也是人们创造的结果,芭蕾舞最早就是一位皇帝的发明。如果说原生态是把云南原有的民间文化形式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做舞台化的处理,使其在民间消失时能在舞台上复原,体现的是原汁原味,那么衍生态则意味着当代人的创造,意味着我们自身对文化的延续。
《文化纵横》:这种延续和衍生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杨丽萍:衍生态更是一种创造的方向和理念。实际上,我在进行《云南响声》的创作过程中,那些来自民间的演员让我惊讶不已。一片树叶,一段竹子,一个普通的烟盒,一个简单口技模仿,其呈现的样态和发出的声响奇妙天成,这是他们长期在大自然中生活获得的赐予。我把它搬上舞台,在不脱离原有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就会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并在舞台上保留下来,一百年以后也许会成为经典。
《文化纵横》: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表演,原生态名义的东西很多。原生态似乎也变得主流了。
杨丽萍:我们不是主流,一旦主流就会丧失艺术的创造,但我们也不是末流。只要有人喜欢有人看,就是有价值。但我们坚守自己从不讨好观众,好的东西一定有价值,一定会得到认可,这个中国人都知道。
《文化纵横》:如何把真的和好的贯彻到底?
杨丽萍:那是一种能力。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理想但并不见得可以实现。这种能力是一种天赋。我们的票房一直很好,云南会堂七年来天天在演出,每年还要在全国各地巡演。我们自己有两个演出队伍,日常演员超过百人,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是没有的,在国外也很少见。但我们绝不以杂技、搞笑的表演讨好观众,我们就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美好的舞蹈奉献观众,而事实证明这就会得到认可,这个中国人也都知道。
(作者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演出进行了1小时50分钟,而掌声、笑声,以及赞叹声也持续了这么久。一个小伙子说,这台歌舞还是有深意的,另一个年轻姑娘说有几次流泪的冲动。更多的人用古朴、自然、充满力量来形容观感,“几乎难以坐在座位上”。人们的感受依然新鲜如昨。
《云南映象》自2003年首演以来在全国各地演出的场次已经难以计算,不论是东南沿海还是西北内陆,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七年已过,其票房和演出效果从未衰减。今年52岁的杨丽萍在巡演中坚持亲自登台,总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不论从其个人表演的水准还是这台大型歌舞所表达的面貌。这并非溢美之词,有掌声为证。
一个来自于中国西南边陲的文化符号何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
一个成熟的舞蹈演员为何会如此钟情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表现出强大而执著的自信力?
当现代化大刀阔斧推动着现实的人们乐观地走向自我,杨丽萍和她的演出团队以迷人有力的舞蹈和音乐呈现了一种人的生命真实的回归。在这令人血脉贲张的歌舞背后,是杨丽萍多年冷静的思考与观察。
自然是领悟一切的根本
艺术家用作品说话。
多年前,杨丽萍以《雀之灵》《月光》等作品家喻户晓享誉全国。时至今日,每当人们谈论起那剪影般的舞蹈形象,依然似乎近在眼前。
用杨丽萍自己的话来说,十几岁时生活与艺术的积累还不够。自2003年以后,杨丽萍不仅是完美的舞者形象,她在舞蹈艺术上表现的巨大创造力再次引人关注。2003年,她凭借一人之力编创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首演获得成功,并催生了中国表演舞台上的民族风,尤其是“原生态”的概念脱颖而出,并延伸到舞台表演的各个领域。它以原汁原味的民间道具,极为草根的演员、原始古朴的肢体语言冲击着主流演出的舞台。随后,杨丽萍与藏族歌手容中尔甲合作,以原生态的手法再次创作了大型藏族歌舞《藏秘》,其核心围绕信仰展开,虽为白族人但杨丽萍“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关注藏族的宗教信仰,并为这一信仰带给人们的豁达而深深感动”。2009年,杨丽萍用八个月创作的《云南响声》首演,至今在全国演出90余场,景象依然热烈,票房收入不减。她说,不仅要叫好还要叫座。
在这些创作背后,有人愿意用民族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来看待杨丽萍的艺术作品。但是,现场观看过的人们并不认可这是一台充满了时光距离感的表演。但它又确实以古老的声音撞击着观众的心灵,它预示着无论人们走得多快多远都无法摆脱自然带给人类的规律,而人类的灵魂则是在与自然交融的过程中,才能真实地表达出对人类自己以及对自然的敬意。这一切与杨丽萍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十分吻合,舞如其人。
杨丽萍是云南白族人,其个性中有典型的西南少数民族的特点。她说话无拘无束,头脑灵活,反应迅速。作为舞者,她从不以舞动为辛苦之事, “大气还没有喘一口,哪里谈得上辛苦”。她给人的感觉精力充沛,挥洒自如。
杨丽萍喜欢谈自己的民族和成长的经历。她在自然的环境中长大,大自然一直是观察和思考的对象,也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她说,自己是个观察者,蚂蚁走路,小鱼游动,草木生长,在一个伴随着自然景象成长的环境里,杨丽萍的视线始终沿着大自然的地平线行走。自然告诉她肢体的方向,自然也成就了她思考的方向。
《云南映象》通篇的结构是从混沌初开世界诞生到人走向死亡的完整过程,其中现世的歌舞占据了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等多场表演。杨丽萍收集了大量云南民间的乐器、舞蹈、歌曲等表演形式,用新的舞蹈语言进行了重构,从红土地搬到了舞台上。
多水多山的地方,必然保留着对自然世界的崇拜。杨丽萍说,这种自然崇拜无论人们走得多远都不会割舍,因为我们无法超越自然而存在。作为人的心灵深处最深刻的声音,杨丽萍想用歌舞的形式重温现代城市生活的人们渐渐淡忘的背景。
雄浑的大鼓,撞击的热烈,热烈有如自由之神。彻底的忘我,彻底的自我。
她的民间采风更像是寻宝:代表着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的各个民族的大鼓都被她搬上了舞台,太阳鼓、象脚鼓、芒鼓、神鼓;云南也是歌舞的海洋,石屏县花腰傣、新平县花腰傣、打歌、甩发舞⋯⋯
当媒体炒作风行,斥巨资打造舞台形象时,杨丽萍说我们的成本不高,所有的演员都来自民间,道具多是她在民间采风时寻宝的获得。
“好东西一定会有它的价值”
访问在杨丽萍的化妆间进行。晚上8点开始演出之前,她要忙一些杂事,尤其是为文化宣传片亲自签名。前一天晚上亲笔签名的T恤、明信片、照片都已经售完。在当地的首场演出之前,观众对这些纪念品买的少看的多,但在演出之后,那张摆放着纪念品的桌子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原生态与其说是一种民间的呈现,不如说是杨丽萍走回民间经过挖掘之后的再造。而这一切都以极为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杨丽萍的观念里,似乎并没有强烈的时间分野。作为一位当代的舞蹈家,她愿意穿透修饰走近生活与生命的本来面目,这也许是她的舞蹈创作带给观众巨大震撼力的核心要素。
《文化纵横》:最初把原汁原味的云南民间歌舞搬上舞台,很自信一定会被接受吗?
杨丽萍:这不是自信与否的问题,作为一个舞蹈者来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它一方面来自于我从小生长的这个民族和这片土地孕育的古老文化,一方面在于她在民间的急剧衰退所带来的审美缺失。很多人以为,我的创作是民间采风的结果,而事实上,真正走入民间的时候,那些我曾经熟悉的歌舞消逝殆尽,我熟悉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是必然要发生的,不可阻挡。曾对我产生影响的民间歌舞在岁月的沉积中依然具有生命力,我并不在意大多数人是否拥有它们,就我个人而言这是我的艺术审美的选择,而我相信对这些来自土地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真实的感受。
《文化纵横》:在你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云南的地域性?
杨丽萍:西班牙舞确实好看,但人们知道它不属于中国,它也不可能在中国生长。我们自己的歌舞为什么不去发扬不去表达?而且,我生长在云南,云南红土地天然的养育已经让我对这里充满了敏感,我也太爱这里了。这些年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关注并不够,实际上这里孕育了无穷无尽的内涵。
《文化纵横》:你的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自然崇拜的倾向。这是一种对民族自然描绘的倾向还是有意为之?毕竟中国所有环境,包括文化传统都在发生改变,人们可以权力崇拜也可以金钱崇拜。
杨丽萍:再改也无法逃离自然的法则,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在回归,这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中包含了很多的元素。比如开篇“太阳”那一场,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世界的光明,而人们以大鼓象征太阳,那种全力以赴的敲击就是人们对光明的欢呼。比如烟盒舞,那是云南民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舞蹈,很游戏很快乐,里面也设计了幽默的内容。观众每次看到都会大笑。我们不要低估观众领悟幽默的能力,而我想说的是在自然的背景中,游戏也是一种态度。细细品味,这台原生态的舞蹈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多元的,它并不以一种单一的情感来表现一个民族,而是以一个民族多元快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一个人生的过程。
《文化纵横》:一个现代人应该用什么心态面对古老的东西?
杨丽萍:古老的东西距离我们遥远吗?我不这么认为。人的存在充满了连续性。因此,我并不认为这台歌舞的呈现是创造的结果,我自己所做的是对消失的发现,继而进行舞台呈现:比如海菜腔。海菜腔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像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我在民间采风时发现它的时候,只有少数人会唱,但那动听的旋律是几代人时光的积累。三宝当时听到海菜腔非常激动,但他也只是做了配器的工作,歌唱的原调均来自民间。单凭一两个人是无法进行这样优美的创造的。自从《云南映象》把海菜腔搬上舞台,在当地很多地方又有人开始演唱了。你看,人们还是喜欢和认可的,它是可以恢复的。
《文化纵横》:舞台表演有它的符号性和道具化的色彩,但在你的创作中所有的道具几乎都是真家伙,包括在舞台上的玛尼石,演员抱着走一圈并不轻松。为什么不搞一个假的?
杨丽萍:真实是为了表达一种真诚的态度。我想尽量还原一种真实的文化生态环境,从道具到演员,他们是构成原生态的最重要的因素。牧民搬玛尼石那个场景是我在采风时真实看到的。一个虔诚的人抱着重重的玛尼石步履缓慢,很费劲地垒在神龛上,并虔诚膜拜。那块石头如果轻了,就没有那份凝重感,即便有表演的不到位也会显得虚假。在这个舞台,我们表达自然,表达真实。
《文化纵横》:在倡导原生态的时候,你请来的都是民间的演员,甚至从未有过舞台经验。怎么确认他们一定能行?
杨丽萍:谁能表演原生态?只有他们自己,他们的到来并不需要更多的修饰,那种在大自然里养成的狂野和热情就是最好的表达。在“太阳”那一场敲大鼓的表演中,嘎吓是领衔主演,他就是我路上遇到的一个放牛娃。他表演得不好吗?哪一个专业演员能把大鼓敲的像他一样投入和销魂。嘎吓后来参加过多次央视的舞蹈比赛,和专业演员相比,他的成绩也非常好。他们的老师是大自然。而专业老师教授的更多的是知识,舞者需要体验,体验就是触手可得。
《文化纵横》:有人认为你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坚守者,你怎么看?
杨丽萍:这不用坚守,更不是我个人的事情。从潮流上来看,你会发现人们的领悟力和理解力也并不差,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不会轻易丢弃。
《文化纵横》:在做《云南响声》的时候,你提出了“衍生态”这个概念。舞台上的表演能够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吗?
杨丽萍:衍生的文化就是新创造的文化形式。现在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多年以前也是人们创造的结果,芭蕾舞最早就是一位皇帝的发明。如果说原生态是把云南原有的民间文化形式以真实和真诚的态度做舞台化的处理,使其在民间消失时能在舞台上复原,体现的是原汁原味,那么衍生态则意味着当代人的创造,意味着我们自身对文化的延续。
《文化纵横》:这种延续和衍生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杨丽萍:衍生态更是一种创造的方向和理念。实际上,我在进行《云南响声》的创作过程中,那些来自民间的演员让我惊讶不已。一片树叶,一段竹子,一个普通的烟盒,一个简单口技模仿,其呈现的样态和发出的声响奇妙天成,这是他们长期在大自然中生活获得的赐予。我把它搬上舞台,在不脱离原有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就会成为新的艺术形式,并在舞台上保留下来,一百年以后也许会成为经典。
《文化纵横》: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表演,原生态名义的东西很多。原生态似乎也变得主流了。
杨丽萍:我们不是主流,一旦主流就会丧失艺术的创造,但我们也不是末流。只要有人喜欢有人看,就是有价值。但我们坚守自己从不讨好观众,好的东西一定有价值,一定会得到认可,这个中国人都知道。
《文化纵横》:如何把真的和好的贯彻到底?
杨丽萍:那是一种能力。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理想但并不见得可以实现。这种能力是一种天赋。我们的票房一直很好,云南会堂七年来天天在演出,每年还要在全国各地巡演。我们自己有两个演出队伍,日常演员超过百人,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是没有的,在国外也很少见。但我们绝不以杂技、搞笑的表演讨好观众,我们就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美好的舞蹈奉献观众,而事实证明这就会得到认可,这个中国人也都知道。
(作者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