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奖励旅游是一种现代管理的工具,能够有效激励员工和提高绩效。国外奖励旅游市场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然而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却存在障碍,本文从国内奖励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剖析了它在国内企业管理中不能得到有效应用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加快国内奖励旅游的发展,改善国内企业对员工的激励。
关键词奖励旅游 企业管理 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1 奖励旅游的定义及在国外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1.1 奖励旅游的定义
按照国际奖励旅游协会(SITE) 的定义,奖励旅游(Incentive Travel)是一种现代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假期,以作为鼓励,同时也是一些公司安排的以旅游为一种诱因,以开发市场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
1.2 奖励旅游在国外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奖励旅游在国外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美国“全国现金注册公司”就向客户提供了一次免费参观其总部的活动,随后奖励旅游被越来越多销售业公司视为激励员工、促进销售的有效手段。伴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奖励旅游的认识逐步深化,奖励旅游的内涵也逐步丰富,奖励旅游观念深入人心,奖励旅游也被西方企业称为“现代企业管理法宝”。具体而言,国外奖励旅游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发展更趋人性化。国外奖励旅游的发展越来越贴合人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的心理需求,愈加人性化。西方的奖励旅游活动充分强调参与者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照顾到参与者的家庭出游的需求,以美国运通为例,公司对于员工的最高奖励是带上家属体验一次费用全包的度假旅游,并且还发给员工一定数额的零用费。
(2)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高利润、具有挑战性的行业。随着奖励旅游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在不断拓展,客源市场行业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如1996年奖励旅游前十位的应用企业占总客源市场的56%,这些行业依次是保险、汽车零配件业、电子/收音机/电视、汽车和卡车、暖气和空调、农用机械、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建筑、卫浴用品/化妆品;而到了2002年奖励旅游市场更加集中,前十位使用者占奖励旅游客源市场总数的比例上升到了70.90%,前十位的行业是:保险、汽车和卡车、计算机/高科技、金融、传媒、食品、医药、餐具/炊具、保健、办公设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奖励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高利润行业及科技水平高的新兴行业,如保险和汽车制造业高居奖励旅游客源市场的榜首。
2 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奖励旅游发展还不足20年。从1993年国家旅游局国际会议司成立起,国内各界对奖励旅游开始重视起来,而后又通过媒体的宣传让很多企业进一步认识了奖励旅游这一特殊旅游活动。相对于西方奖励旅游已趋成熟的情况来说,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刚刚起步,加之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奖励旅游的应用者对奖励旅游的价格很敏感,奖励旅游的提供者也对奖励旅游活动的成本很关注。因此奖励旅游表现出了以短途观光游为主,规模较小,消费水平较低等特征。
目前我国实施奖励旅游的企业主要是外企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所占比例有限,且主要集中在IT、学校与研究所等部门。根据旅行社的统计,在我国,奖励旅游的应用者主要是外资企业,比例高达60%以上,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大约占到35%,而国有企业仅5%。奖励旅游的参与者基本上是企业员工,针对经销商和客户的奖励旅游比例很小。在奖励旅游客源市场的行业构成方面,以IT为代表的技术企业,位居奖励旅游十大客源市场的首位,学校与科研院所位居第二,然后依次为电信/通讯、房地产/建筑、医疗/医药、家用电器、汽车、街道办事处。这和西方国家的保险业和汽车业雄居榜首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对于国外对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高层次需求相比较,国内对奖励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比较低,许多奖励旅游活动都在3A级及以下的风景区以及中低档次的住宿设施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境外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也只局限于东南亚国家。国内奖励旅游并未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被突显出来,而往往被当成是一般旅游或者公费旅游,奖励旅游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3 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障碍及其原因
3.1 国内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认识不足
中国虽然有许多企业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仍采用传统的实物或奖金的奖励方式,还没有意识到奖励旅游作为一种绩效管理手段所能产生的潜在力量。国内企业对奖励旅游的不足认识,主要体现在兩个方面:一是对奖励旅游的本质认识不足,把奖励旅游简单的看成是企业福利。奖励旅游从本质上说,奖励旅游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其目的不仅是对参与者进行奖励,更是提升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形象。二是对奖励旅游作用认识不足,将奖励旅游和现金奖励、物质奖励等常规奖励方式等同。其次,作为奖励旅游的组织者,国内旅游界对奖励旅游的认识还很不完善,把奖励旅游混同于一般旅游、公费旅游、吃喝玩乐等。因此,提高国内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认识是当务之急。
3.2 市场供给单一无特色
奖励旅游的目的就是为参与者提供一次记忆深刻的旅游,需要旅行社有独特的活动策划,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必须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活动的日程。然而国内奖励旅游市场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作为市场供给方国内大部分旅行社都不具备提供专门的奖励旅游产品的实力。国内奖励旅游产品只是浅层次开发,奖励旅游的活动项目单一,缺乏多样性,因此,国内企业想藉由奖励旅游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难度较大。
3.3 与员工激励联系不紧密,奖励旅游目的不明确
国内企业管理者普遍对于奖励旅游的目的不明确,有的完全没有把奖励旅游与激励员工、提高绩效相挂钩。企业对旅行社等奖励旅游操作者的选择比较随意,没有和操作方达成长期的合作。因此, 操作方不能充分了解企业目标、特点,进而将将企业文化融入奖励旅游活动。
3.4 税收政策对奖励市场开发造成了冲击
关于奖励旅游的税收政策有征税以及免税两种。在美国,政府为了刺激奖励旅游市场,出台了在一定额度上免征奖励旅游税收的政策,因此,美国成为了目前全球奖励旅游最发达的国家。虽然并不能说免税政策是奖励旅游发达的必然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号)明确规定企业以免费旅游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的,所发生的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该通知对于我国奖励旅游事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部分企业因此消减开支:压缩奖励的旅游时间,改变旅游计划,甚至改成了现金奖励和物质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奖励旅游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
4 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认识
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奖励旅游的宣传力度,还可通过明星效应进行宣传,譬如邀请名人主持企业颁奖盛事、参与奖励旅游活动等,帮助奖励旅游受到社会广泛认知。奖励旅游市场供给方应该通过向企业宣传奖励旅游的成功案例来介绍奖励旅游对企业发展的好处;邀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士参加供需双方见面会,提高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认识,正确认识奖励旅游的本质与作用,准确区分奖励旅游与物质奖励、现金奖励、一般旅游、公费旅游等概念的区别,提高企业参与奖励旅游的积极性。
4.2 推动产品深度开发,提高供给市场水平
目前,奖励旅游提供方除了对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外,一定要对产品进行分类,为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产品。产品设计除了要包含企业目标、特色及文化外, 还应对受众进行调研以选择其最期望的旅游方式。例如有调查显示现在青年员工喜欢自驾游的人数比较多,但自驾游相对来说安全性较低及行程较艰苦,并不适合公司全体受奖励者采取。故可以对奖励旅游进行分类,根据受众的不同偏好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其需求。
4.3 明确奖励旅游目的,实现长效管理目标
奖励旅游产品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旅游服务项目的综合体现,国内企业应该明确奖励旅游的目的,事先设定管理目标并进行目标管理,奖励旅游必须量身定制,接待规格、食宿标准、游玩线路、主题活动、会场安排、宴会布置等过程尽量做到融入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以达到企业举办奖励旅游的企业管理目标。其次,奖励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有很大区别,从活动策划到活动进行,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长期的过程;而且,企业一旦应用奖励旅游作为激励方式,基本上就会每年都进行。
因此,旅行社必须与企业达成长久的合作关系,进而从产品设计和激励时效上不断完善产品,巩固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国外会奖公司在承接奖励旅游的业务时,一般会在一年前就开始准备,并每月定期给被奖励的员工发送信件以告知行程安排进展,并关心他们的业绩,实现长达一年以上的长效激励。
4.4 政府提供大力支持,规范奖励旅游市场
我国政府应大力支持奖励旅游的发展,借鉴国外管理奖励旅游市场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奖励旅游提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其次,针对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混乱的状况,规范相关法律,对从事奖励旅游的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清除不合格的从事奖励旅游的旅行社,保证奖励旅游健康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张红.会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宿荣江.会展管理与服务(第五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
[3]熊继红.关于我国发展奖励旅游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25(2):51-53.
[4]王国钦.公司团体套装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J].旅游学刊,2007(1):35-41.
关键词奖励旅游 企业管理 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识码:A
1 奖励旅游的定义及在国外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1.1 奖励旅游的定义
按照国际奖励旅游协会(SITE) 的定义,奖励旅游(Incentive Travel)是一种现代的管理工具,目的在于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企业目标,并对目标的参与人员给予一个非比寻常的假期,以作为鼓励,同时也是一些公司安排的以旅游为一种诱因,以开发市场为最终目的的客户邀请团。
1.2 奖励旅游在国外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奖励旅游在国外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美国“全国现金注册公司”就向客户提供了一次免费参观其总部的活动,随后奖励旅游被越来越多销售业公司视为激励员工、促进销售的有效手段。伴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奖励旅游的认识逐步深化,奖励旅游的内涵也逐步丰富,奖励旅游观念深入人心,奖励旅游也被西方企业称为“现代企业管理法宝”。具体而言,国外奖励旅游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发展更趋人性化。国外奖励旅游的发展越来越贴合人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的心理需求,愈加人性化。西方的奖励旅游活动充分强调参与者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照顾到参与者的家庭出游的需求,以美国运通为例,公司对于员工的最高奖励是带上家属体验一次费用全包的度假旅游,并且还发给员工一定数额的零用费。
(2)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高利润、具有挑战性的行业。随着奖励旅游的不断发展,客源市场在不断拓展,客源市场行业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如1996年奖励旅游前十位的应用企业占总客源市场的56%,这些行业依次是保险、汽车零配件业、电子/收音机/电视、汽车和卡车、暖气和空调、农用机械、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建筑、卫浴用品/化妆品;而到了2002年奖励旅游市场更加集中,前十位使用者占奖励旅游客源市场总数的比例上升到了70.90%,前十位的行业是:保险、汽车和卡车、计算机/高科技、金融、传媒、食品、医药、餐具/炊具、保健、办公设备。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奖励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高利润行业及科技水平高的新兴行业,如保险和汽车制造业高居奖励旅游客源市场的榜首。
2 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的奖励旅游发展还不足20年。从1993年国家旅游局国际会议司成立起,国内各界对奖励旅游开始重视起来,而后又通过媒体的宣传让很多企业进一步认识了奖励旅游这一特殊旅游活动。相对于西方奖励旅游已趋成熟的情况来说,我国奖励旅游的发展刚刚起步,加之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奖励旅游的应用者对奖励旅游的价格很敏感,奖励旅游的提供者也对奖励旅游活动的成本很关注。因此奖励旅游表现出了以短途观光游为主,规模较小,消费水平较低等特征。
目前我国实施奖励旅游的企业主要是外企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所占比例有限,且主要集中在IT、学校与研究所等部门。根据旅行社的统计,在我国,奖励旅游的应用者主要是外资企业,比例高达60%以上,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大约占到35%,而国有企业仅5%。奖励旅游的参与者基本上是企业员工,针对经销商和客户的奖励旅游比例很小。在奖励旅游客源市场的行业构成方面,以IT为代表的技术企业,位居奖励旅游十大客源市场的首位,学校与科研院所位居第二,然后依次为电信/通讯、房地产/建筑、医疗/医药、家用电器、汽车、街道办事处。这和西方国家的保险业和汽车业雄居榜首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对于国外对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高层次需求相比较,国内对奖励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比较低,许多奖励旅游活动都在3A级及以下的风景区以及中低档次的住宿设施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境外奖励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也只局限于东南亚国家。国内奖励旅游并未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被突显出来,而往往被当成是一般旅游或者公费旅游,奖励旅游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管理效果并不理想。
3 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障碍及其原因
3.1 国内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认识不足
中国虽然有许多企业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仍采用传统的实物或奖金的奖励方式,还没有意识到奖励旅游作为一种绩效管理手段所能产生的潜在力量。国内企业对奖励旅游的不足认识,主要体现在兩个方面:一是对奖励旅游的本质认识不足,把奖励旅游简单的看成是企业福利。奖励旅游从本质上说,奖励旅游是一种企业管理方式,其目的不仅是对参与者进行奖励,更是提升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形象。二是对奖励旅游作用认识不足,将奖励旅游和现金奖励、物质奖励等常规奖励方式等同。其次,作为奖励旅游的组织者,国内旅游界对奖励旅游的认识还很不完善,把奖励旅游混同于一般旅游、公费旅游、吃喝玩乐等。因此,提高国内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认识是当务之急。
3.2 市场供给单一无特色
奖励旅游的目的就是为参与者提供一次记忆深刻的旅游,需要旅行社有独特的活动策划,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必须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来安排活动的日程。然而国内奖励旅游市场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作为市场供给方国内大部分旅行社都不具备提供专门的奖励旅游产品的实力。国内奖励旅游产品只是浅层次开发,奖励旅游的活动项目单一,缺乏多样性,因此,国内企业想藉由奖励旅游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难度较大。
3.3 与员工激励联系不紧密,奖励旅游目的不明确
国内企业管理者普遍对于奖励旅游的目的不明确,有的完全没有把奖励旅游与激励员工、提高绩效相挂钩。企业对旅行社等奖励旅游操作者的选择比较随意,没有和操作方达成长期的合作。因此, 操作方不能充分了解企业目标、特点,进而将将企业文化融入奖励旅游活动。
3.4 税收政策对奖励市场开发造成了冲击
关于奖励旅游的税收政策有征税以及免税两种。在美国,政府为了刺激奖励旅游市场,出台了在一定额度上免征奖励旅游税收的政策,因此,美国成为了目前全球奖励旅游最发达的国家。虽然并不能说免税政策是奖励旅游发达的必然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号)明确规定企业以免费旅游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奖励的,所发生的费用全额计入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该通知对于我国奖励旅游事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部分企业因此消减开支:压缩奖励的旅游时间,改变旅游计划,甚至改成了现金奖励和物质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奖励旅游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
4 奖励旅游在国内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认识
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对奖励旅游的宣传力度,还可通过明星效应进行宣传,譬如邀请名人主持企业颁奖盛事、参与奖励旅游活动等,帮助奖励旅游受到社会广泛认知。奖励旅游市场供给方应该通过向企业宣传奖励旅游的成功案例来介绍奖励旅游对企业发展的好处;邀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士参加供需双方见面会,提高企业对奖励旅游的认识,正确认识奖励旅游的本质与作用,准确区分奖励旅游与物质奖励、现金奖励、一般旅游、公费旅游等概念的区别,提高企业参与奖励旅游的积极性。
4.2 推动产品深度开发,提高供给市场水平
目前,奖励旅游提供方除了对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外,一定要对产品进行分类,为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产品。产品设计除了要包含企业目标、特色及文化外, 还应对受众进行调研以选择其最期望的旅游方式。例如有调查显示现在青年员工喜欢自驾游的人数比较多,但自驾游相对来说安全性较低及行程较艰苦,并不适合公司全体受奖励者采取。故可以对奖励旅游进行分类,根据受众的不同偏好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其需求。
4.3 明确奖励旅游目的,实现长效管理目标
奖励旅游产品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旅游服务项目的综合体现,国内企业应该明确奖励旅游的目的,事先设定管理目标并进行目标管理,奖励旅游必须量身定制,接待规格、食宿标准、游玩线路、主题活动、会场安排、宴会布置等过程尽量做到融入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以达到企业举办奖励旅游的企业管理目标。其次,奖励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有很大区别,从活动策划到活动进行,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长期的过程;而且,企业一旦应用奖励旅游作为激励方式,基本上就会每年都进行。
因此,旅行社必须与企业达成长久的合作关系,进而从产品设计和激励时效上不断完善产品,巩固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国外会奖公司在承接奖励旅游的业务时,一般会在一年前就开始准备,并每月定期给被奖励的员工发送信件以告知行程安排进展,并关心他们的业绩,实现长达一年以上的长效激励。
4.4 政府提供大力支持,规范奖励旅游市场
我国政府应大力支持奖励旅游的发展,借鉴国外管理奖励旅游市场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奖励旅游提供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其次,针对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混乱的状况,规范相关法律,对从事奖励旅游的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清除不合格的从事奖励旅游的旅行社,保证奖励旅游健康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张红.会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宿荣江.会展管理与服务(第五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10.
[3]熊继红.关于我国发展奖励旅游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25(2):51-53.
[4]王国钦.公司团体套装旅游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J].旅游学刊,2007(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