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嵇晓华,江湖人称姬十三,浙江省舟山市人,在海岛生活了19年,学了11年生物学,杀过老鼠,养过猴子,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自2004年起开始科学写作,先后为10多家媒体开设科学专栏,是国内新科学传播的领军人物。主编《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获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后来搞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
姬十三,有着南方男人特有的内秀,又似乎兼具理科生固有的理性,属于那种不温不火但内心又很强大的人。当你注意到他脸上惯有的那一抹浅笑之后,你就不难理解他是一个允许办公室里人类与动物共存的CEO。
从小姬十三就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孩子,无论对于老师还是父母,他属于那种静静长大不会掀起什么波澜的男孩子。但其实他是表面上安分,内心却充满激情。一度非常喜欢诗歌的他称自己是校园里那种最古典派的“良民”。姬十三说,作为一个在小城镇长大的青年,教育完全靠自我教育,如果自我教育不完善那就会很麻烦。所以得自己接触很多知识,自己只有靠读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很小的时候姬十三就对生死、生命的存在开始感兴趣,整天脑子里想着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深奥的问题。高中时,他在学校图书馆接触了一些哲学书,他想用哲学解答自己的疑问,结果发现哲学不能解决这些疑问,只有生物学可以解答,那个时候开始,他坚信这门学科可以改变世界。高考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报了生物系,他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宏伟而又响亮的人生目标:研究生命的真谛。
2001年,姬十三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同时考入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开始为期六年的神经生物学专业的硕博连读。神经生物学,21世纪的明星学科,生物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神经生物学病理方面内容的一个分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研强国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投入。姬十三说,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太想了解人是怎么一回事,而神经生物学最近接人脑的研究。
孩提时代,姬十三眼里的科学是五光十色的,那是一种梦境中伸手想触及的东西。可是到了研究生阶段,他才深刻认识到其实科学就意味着枯燥的实验,你得把大把的时间耗在实验室里,反反复复不断地去做那些你无法预知结果的事。他忽然开始迷茫,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注定,自己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可是做一个二流的科研工作者又有何意义?做科研必须得有一颗沉静的心,得学会面对孤独,得学会承受一次次不尽如人意的实验结果。一直有着明确人生目标的姬十三忽然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姬十三从小文科很好,也喜欢写东西,中学时期他的语文成绩很不错,恰好又遇到了一位善于鼓励学生的语文老师。高中分班前他的文科成绩是年级第一,而理科成绩是年级第五,但是文理分科时他却选择了理科。理由很简单,就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理科更为重要。2004年姬十三开始写作,主要写科普类。这份业余写作经历让他尝试着去做一个科学作家。他开始说服自己:“我还在这个领域,但可以不去做实验;写东西很快就能看到结果,而反馈也来得很快;我不是一个能耐得住性子的人,并不适合搞研究;科研很无聊,我不太甘心每天去做很枯燥的工作;我还在从事科学工作,通过通俗幽默的文章进行科学传播,科学的传播一样是件重要的工作;我热爱着科学里呈现的一切东西,但我不喜欢科研。”不难看出姬十三是一个相当矛盾但又是一个相当清晰的人,因为许多人在很重要的时间段看不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而他却把握住了自己人生中不小的一次转变。
2007年夏天,姬十三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奔波于各种实习工作。他将自己的出路很清晰地摆在面前:A公务员,B生物制药,C出国继续读博士后做科研,D写作。当这四条出路赫然呈现在面前后,他发现前三条路自己完全没有投入的激情,唯有最后一条在他心里荡起那么一点小小的浪花。于是,他一狠心之后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
已经有了几年的写作积累,外界对姬十三的文章评价还不错,因为科普这行写的人很少,而他写的又很有特色,所以稿约就多了起来。从一开始的科普杂志到大众媒体,他已经是一个有着八九个专栏的科普写作者。于是,姬十三以一种崭新的状态迎接向往已久的那种自由行走的撰稿人生活。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踏上新的征程后,却发现其实它与你所设想的生活真的是有差别的。一直以来,姬十三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当自律的人,可是他却开始拖稿,规定的时间总是无法顺利交稿。那时候他一个月得写12篇稿子,外加一个长稿,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又一次开始迷茫:写作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可是又不想写,怎么办?在如此烦躁和困顿的状态下,他打算换个城市待待。
2008年3月13日,姬十三坐火车从上海抵达北京。因为之前从没有来过北京,在他的想象里北方有着太多的不好。可是当他踏入这个城市之后,才发现这里深深地吸引了自己。因为之前撰稿认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卖字谋生的人,在北京和这些人聚到了一起,再加上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姬十三开始慢慢觉得北京真的很不错。来北京之前,他曾对上海所有的朋友说,一年后就回来。可是光阴飞逝,时隔四年,他在北京买了房,创了业,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所以,任何誓言都抵不过时间。
为媒体撰稿使姬十三结识了一些中国科普写作领域最活跃的年轻人。因为大家都在一个行业,他们就做了一个网上的小组,起初是为了方便大家联络,姬十三来做联络工作。一天,他在MSN上提议发起一个科技群博大家集体亮相,一时间众人同声响应。其实来北京后,因为一个朋友做网站需要编辑,所以他由一个自由撰稿人变成了一名编辑。在群博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后,姬十三拿出之前撰稿积攒的收入和一群朋友捐出的10万元一起发起成立了科学松鼠会,做了NGO的工商注册的公司,利用科学松鼠会这个网络群博客的方式将中国顶尖的网络科普作者吸引到了一起。
姬十三如此解释科学松鼠会:“科学就像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科学松鼠会建立后,他辞去了编辑工作,完全投入科学松鼠会的工作。2009年这一年他基本没有收入,完全靠此前做专栏作家时的收入养活自己。就这样,他们这群热爱科学且不失活力的青年人踏着互联网这辆顺风车,用一种诙谐幽默不失活泼的方式,将科学松鼠会这个科普传播平台风风火火地推上了互联网媒体的轨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松鼠会。借助网络博客群的气场和定期举办的线下读书会、观影活动,科学松鼠会的品牌被口口相传,群博客日访问量超过3万。不仅如此,在科学松鼠会成立的几个月内,先后有100多位科普作者加入,为这一群博客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 新颖的科学传播方式,线上博客和线下活动的互动,为科学松鼠会迎来了一个个荣誉。2008年11月,在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上,科学松鼠会荣膺“最佳国际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双料大奖;2009年,科学松鼠会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科学松鼠会策划出版的科普文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姬十三说自己其实一直在变化:“赚钱,在我的选择中不占重要地位。我不是圣人,完全不想不可能,但我想做好之后钱自然会来。”最初一年半里松鼠团队共写了1800多篇文章,拿了很多奖,媒体开始纷纷关注这个群体,风光背后,其实是疲惫不堪的执行团队。初期,“科学松鼠会的定位是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主要是帮助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说白了就是做公益,所以,活动组织基本靠志愿者,没钱、没人、缺支持、少理解。这成了科学松鼠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2010年上半年,姬十三发现NGO越来越难做,于是干脆一分为二:一部分公益NGO一部分商业。于是果壳网在2010年夏天出世了。初期的果壳以媒体形象出场,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出书、帮电视台策划科普节目、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商业营运为松鼠会找钱维持NGO的正常运转。于是乎,有人开始说姬十三玩“跨界”了,玩“混搭”了。他说:“商业利益和公益属性纠结在一起,找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我觉得自己是一种蛮自然的过度。科技之有意思,正在于它大能上天入地,小能解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科学又是一个很酷的事情,有意思的领域,我希望自己把重要的时间奉献在这个领域上。”姬十三是一个心态很积极的人,2009年年底核心人员走了,行业发展不是很顺,压力很大,他的状态很不好。“互联网的模式在不断变化,你的产品是不是在不断创新,你得不断学习,不断有创新的思维。我只能调整自己,对自己来说需要更多的经验,需要更快一些。”姬十三回忆道。
对于未来,科学松鼠会主要做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坚持最初的创办原则——帮助更多对科普有兴趣的人。对果壳网,姬十三说:“我自己的愿望是将它做得更范一些,不会局限于科学领域。果壳网的混搭气息会更浓,这里集结了科学传播界的一股新势力。我们中有在平媒混迹10年以上的精英,有海外留学归来的科学‘逃兵’,有从传统科普媒体出来的知名编辑,有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人士,有营销专家,有NGO领域的专业人士。就背景来说,有生物、药学、数学、化学、计算机、机械、心理等各个科技门类,这些混搭的组合造就奇怪的气场。不同领域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同,这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让编辑去做自己喜欢的领域,希望他能做得很深。未来我希望自己CEO的身份渐渐淡化,我会隐身在后,不希望个人影响太强烈。我现在虽然有点儿名气,但我本质上不喜欢交际。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想得通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我对未来的设想是在不断改变的,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我希望在未来,科学也能像音乐、电影一样流行起来,让更多的人体会科学的魅力!”
姬十三,有着南方男人特有的内秀,又似乎兼具理科生固有的理性,属于那种不温不火但内心又很强大的人。当你注意到他脸上惯有的那一抹浅笑之后,你就不难理解他是一个允许办公室里人类与动物共存的CEO。
从小姬十三就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孩子,无论对于老师还是父母,他属于那种静静长大不会掀起什么波澜的男孩子。但其实他是表面上安分,内心却充满激情。一度非常喜欢诗歌的他称自己是校园里那种最古典派的“良民”。姬十三说,作为一个在小城镇长大的青年,教育完全靠自我教育,如果自我教育不完善那就会很麻烦。所以得自己接触很多知识,自己只有靠读书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很小的时候姬十三就对生死、生命的存在开始感兴趣,整天脑子里想着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深奥的问题。高中时,他在学校图书馆接触了一些哲学书,他想用哲学解答自己的疑问,结果发现哲学不能解决这些疑问,只有生物学可以解答,那个时候开始,他坚信这门学科可以改变世界。高考前,他义无反顾地选报了生物系,他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宏伟而又响亮的人生目标:研究生命的真谛。
2001年,姬十三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同时考入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开始为期六年的神经生物学专业的硕博连读。神经生物学,21世纪的明星学科,生物学中研究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神经生物学病理方面内容的一个分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研强国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投入。姬十三说,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太想了解人是怎么一回事,而神经生物学最近接人脑的研究。
孩提时代,姬十三眼里的科学是五光十色的,那是一种梦境中伸手想触及的东西。可是到了研究生阶段,他才深刻认识到其实科学就意味着枯燥的实验,你得把大把的时间耗在实验室里,反反复复不断地去做那些你无法预知结果的事。他忽然开始迷茫,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注定,自己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可是做一个二流的科研工作者又有何意义?做科研必须得有一颗沉静的心,得学会面对孤独,得学会承受一次次不尽如人意的实验结果。一直有着明确人生目标的姬十三忽然觉得眼前一片黑暗。
姬十三从小文科很好,也喜欢写东西,中学时期他的语文成绩很不错,恰好又遇到了一位善于鼓励学生的语文老师。高中分班前他的文科成绩是年级第一,而理科成绩是年级第五,但是文理分科时他却选择了理科。理由很简单,就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认为理科更为重要。2004年姬十三开始写作,主要写科普类。这份业余写作经历让他尝试着去做一个科学作家。他开始说服自己:“我还在这个领域,但可以不去做实验;写东西很快就能看到结果,而反馈也来得很快;我不是一个能耐得住性子的人,并不适合搞研究;科研很无聊,我不太甘心每天去做很枯燥的工作;我还在从事科学工作,通过通俗幽默的文章进行科学传播,科学的传播一样是件重要的工作;我热爱着科学里呈现的一切东西,但我不喜欢科研。”不难看出姬十三是一个相当矛盾但又是一个相当清晰的人,因为许多人在很重要的时间段看不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而他却把握住了自己人生中不小的一次转变。
2007年夏天,姬十三获得了博士学位。他开始和其他同学一样奔波于各种实习工作。他将自己的出路很清晰地摆在面前:A公务员,B生物制药,C出国继续读博士后做科研,D写作。当这四条出路赫然呈现在面前后,他发现前三条路自己完全没有投入的激情,唯有最后一条在他心里荡起那么一点小小的浪花。于是,他一狠心之后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
已经有了几年的写作积累,外界对姬十三的文章评价还不错,因为科普这行写的人很少,而他写的又很有特色,所以稿约就多了起来。从一开始的科普杂志到大众媒体,他已经是一个有着八九个专栏的科普写作者。于是,姬十三以一种崭新的状态迎接向往已久的那种自由行走的撰稿人生活。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踏上新的征程后,却发现其实它与你所设想的生活真的是有差别的。一直以来,姬十三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当自律的人,可是他却开始拖稿,规定的时间总是无法顺利交稿。那时候他一个月得写12篇稿子,外加一个长稿,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又一次开始迷茫:写作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可是又不想写,怎么办?在如此烦躁和困顿的状态下,他打算换个城市待待。
2008年3月13日,姬十三坐火车从上海抵达北京。因为之前从没有来过北京,在他的想象里北方有着太多的不好。可是当他踏入这个城市之后,才发现这里深深地吸引了自己。因为之前撰稿认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卖字谋生的人,在北京和这些人聚到了一起,再加上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姬十三开始慢慢觉得北京真的很不错。来北京之前,他曾对上海所有的朋友说,一年后就回来。可是光阴飞逝,时隔四年,他在北京买了房,创了业,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所以,任何誓言都抵不过时间。
为媒体撰稿使姬十三结识了一些中国科普写作领域最活跃的年轻人。因为大家都在一个行业,他们就做了一个网上的小组,起初是为了方便大家联络,姬十三来做联络工作。一天,他在MSN上提议发起一个科技群博大家集体亮相,一时间众人同声响应。其实来北京后,因为一个朋友做网站需要编辑,所以他由一个自由撰稿人变成了一名编辑。在群博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后,姬十三拿出之前撰稿积攒的收入和一群朋友捐出的10万元一起发起成立了科学松鼠会,做了NGO的工商注册的公司,利用科学松鼠会这个网络群博客的方式将中国顶尖的网络科普作者吸引到了一起。
姬十三如此解释科学松鼠会:“科学就像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让人们领略到科学的美妙。”科学松鼠会建立后,他辞去了编辑工作,完全投入科学松鼠会的工作。2009年这一年他基本没有收入,完全靠此前做专栏作家时的收入养活自己。就这样,他们这群热爱科学且不失活力的青年人踏着互联网这辆顺风车,用一种诙谐幽默不失活泼的方式,将科学松鼠会这个科普传播平台风风火火地推上了互联网媒体的轨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松鼠会。借助网络博客群的气场和定期举办的线下读书会、观影活动,科学松鼠会的品牌被口口相传,群博客日访问量超过3万。不仅如此,在科学松鼠会成立的几个月内,先后有100多位科普作者加入,为这一群博客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 新颖的科学传播方式,线上博客和线下活动的互动,为科学松鼠会迎来了一个个荣誉。2008年11月,在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上,科学松鼠会荣膺“最佳国际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双料大奖;2009年,科学松鼠会入选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科学松鼠会策划出版的科普文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获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姬十三说自己其实一直在变化:“赚钱,在我的选择中不占重要地位。我不是圣人,完全不想不可能,但我想做好之后钱自然会来。”最初一年半里松鼠团队共写了1800多篇文章,拿了很多奖,媒体开始纷纷关注这个群体,风光背后,其实是疲惫不堪的执行团队。初期,“科学松鼠会的定位是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主要是帮助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说白了就是做公益,所以,活动组织基本靠志愿者,没钱、没人、缺支持、少理解。这成了科学松鼠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2010年上半年,姬十三发现NGO越来越难做,于是干脆一分为二:一部分公益NGO一部分商业。于是果壳网在2010年夏天出世了。初期的果壳以媒体形象出场,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出书、帮电视台策划科普节目、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商业营运为松鼠会找钱维持NGO的正常运转。于是乎,有人开始说姬十三玩“跨界”了,玩“混搭”了。他说:“商业利益和公益属性纠结在一起,找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我觉得自己是一种蛮自然的过度。科技之有意思,正在于它大能上天入地,小能解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科学又是一个很酷的事情,有意思的领域,我希望自己把重要的时间奉献在这个领域上。”姬十三是一个心态很积极的人,2009年年底核心人员走了,行业发展不是很顺,压力很大,他的状态很不好。“互联网的模式在不断变化,你的产品是不是在不断创新,你得不断学习,不断有创新的思维。我只能调整自己,对自己来说需要更多的经验,需要更快一些。”姬十三回忆道。
对于未来,科学松鼠会主要做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坚持最初的创办原则——帮助更多对科普有兴趣的人。对果壳网,姬十三说:“我自己的愿望是将它做得更范一些,不会局限于科学领域。果壳网的混搭气息会更浓,这里集结了科学传播界的一股新势力。我们中有在平媒混迹10年以上的精英,有海外留学归来的科学‘逃兵’,有从传统科普媒体出来的知名编辑,有互联网行业的资深人士,有营销专家,有NGO领域的专业人士。就背景来说,有生物、药学、数学、化学、计算机、机械、心理等各个科技门类,这些混搭的组合造就奇怪的气场。不同领域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同,这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让编辑去做自己喜欢的领域,希望他能做得很深。未来我希望自己CEO的身份渐渐淡化,我会隐身在后,不希望个人影响太强烈。我现在虽然有点儿名气,但我本质上不喜欢交际。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想得通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很强,我对未来的设想是在不断改变的,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这种积极的状态。我希望在未来,科学也能像音乐、电影一样流行起来,让更多的人体会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