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观价值秩序”是德国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内容,该理论是当代德国宪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基本宪法包括“人的尊严”和“自由民主基本秩序”,两部分,并根据该原则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该理论是在二战以后的德国宪法建立的价值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在德国社会中的价值。
  【关键词】德国宪法;客观价值秩序;基本权利
  关于德国宪法的基本权利包括”主观权利”和“客观规范”两部分。其中,客观规范就是指客观价值秩序,这是德国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准则。但是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具有很大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保障”和“救济”上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随着我国宪法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研究的深入,对于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的了解更加深刻。
  一、“客观价值秩序”的出现
  二十世纪初期,德国的法律哲学在新康德主义哲学学说的影响下,德国的哲学家以及法学家们就一直关注的法律价值的问题。宪法学家魏玛西蒙德是“价值体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其中价值秩序就是在宪法理论的重要概念。但是那时候,由于受到二战的影响,该理论还不完善,直到二战结束后,“客观价值秩序”才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对于德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客观价值秩序”是指宪法的制定者对于价值的基本选择,并由此导出了其他阶级性的价值内化在德国宪法规范中的应用。所有的国家机构都具有这些价值的义务,该理论最初是由德国宪法学者杜立希提到的。1952年,在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中,那时政党是禁止判决中最早提出了受价值约束的秩序。1958年,“鲁特事件”的判决中,联邦宪法法院明确指出:在基本法中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体现着客观价值秩序,被认为是根本性的决策宪法,有效地适用于法律规定的所有领域。此后,价值的客观秩序这个名词在德国的宪法中正式出现,并赋予了完整的含义。
  二、德国宪法“客观价值秩序”的理论基础与内容
  (一)理论基础
  国家机构积极建立法律秩序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然后由下属机关单位创造条件促成基本权利实现的制度。德国宪法的理论基础是作为客观规范以及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权利[1]。促进第三个实现了系统,客观规范或客观价值的理论基础作为基本权利秩序的基本权利德国法律。在德国的法律中的基本权利有两个属性:第一是作为一种主观权利。第二是客观价值规范或者客观价值秩序。这两个基本权利的属性是作为一个客观的价值规范或客观价值秩序。主观和客观权利的规范是对德国法律关于客观规范或价值秩序的两个概念,二者结合形成的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德国宪法是作用于个人与社会的,不仅规定了人们享有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人们应该履行的义务[2]。
  因此宪法是一个国家运行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人权的根本依据,只有宪法被作为客观价值秩序,人们的主观权利才能得到实现。在德国宪法中,主观权利是与个人的权利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建立社会共同体和客观法律的基础性工作。主观权利的内容不是德国宪法所规定,是社会共同体通过法定程序确认的一种规范个体思想的准则。而客观价值秩序是德国宪法按照理发程序制定的,因此客观价值秩序具有独立的价值性。德国宪法的主观权利与客观价值秩序的联系在于主观权利要求义务为人遵守,权利的内容是一种客观上的规范。
  (二)德国“客观价值秩序”的内容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的已经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系统。德国宪法中“人性尊严”,以及“自由和民主的基本秩序”是作为德国宪法的根本价值目标,确定了“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含义。德国宪法中人性尊严中的1条规定人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尊重和保护人性尊严是一切国家权力机构必须履行的义务。德国宪法中“客观价值秩序”是直接和有效的法律约束下的基本权利的核心和出发点[3]。基本权利的组织和保障的程序是作为国家机构行使权力的准则,是直接由国家机构在基本权利和国家宪法之间建立起来的内部的联系。
  此外,“组织和程序保障”和“安全系统”的功能也可直接针对国家机构部分。组织和程序保障要求国家机构在建立自己的组织时,必须以基本权利为前提。而制度保障要求德国宪法的立法者必须要履行保障国家基本权利能够正常实施的义务。公民可以根据这两个功能提出上诉的宪法文件,而且国家机构或者组织也可能成为审查的对象。
  三、“客观价值秩序”在德国宪法中作用
  二战后的德国重建的宪法法规是以德国本身宪法哲学研究的背景为基础,还是坚持维护人性尊严等价值为核心内容,因此宪法的核心与客观价值秩序成为德国宪法在价值领域的基本框架。宪法核心就是制定德国宪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在内容上与客观价值秩序是相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就保证了客观价值秩序不会因为德国宪法的修改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质上是不会改变的,这就会使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得到保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宪法的核心是用来限制修改宪法的权利的,而客观价值秩序则是约束了所有的公共秩序和公共权利。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着德国的整个社会的运转。体现了战后德国的价值秩序的立场,在作用的范围上,主要是针对德国公民对公共权利的约束。
  四、結语
  德国宪法中的“客观价值秩序”明确了国家公共权力能够保护宪法的同时还能制约宪法,能够约束国家机构的准则实效化,有效的防止了国家的公共权利的滥用,贯穿于整个德国宪法精神之中,对于德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成玉,范祖新.作为客观价值秩序的基本权[J].法律科学,2014,9(02):26-27.
  [2]孙永清,王树华.浅谈德国基本权利中“客观价值秩序”[J].政大法律评论,2014,5(08):47-48.
  [3]冯克利,刘锋译.德国宪法的客观价值秩序探究[J].世界政治,2014,8(03):56-57.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物权法》一改《担保法》和《担保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对抵押物的转让采取“抵押权人同意说”观点,故在《物权法》颁布之后关于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规则和效力问题产生了诸多争论,其中对于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效力的分歧尤甚。本文试图立足于现有法律条文的规定,结合物权法法理,对抵押人擅自转让抵押物的效力进行探讨,以期能使立法和现实更好的结合,为解决法律实施中的困境提供一点小的借鉴。  【关键词】抵押
期刊
【摘要】“醉驾入刑”以来,已经成为一个高发的犯罪类型,在司法实践上,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所在地区办理的醉驾案件特点,归纳了机动车管理范畴不明确、量刑标准过于单一、自首情节难认定、司法资源浪费、危险驾驶与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罚不均衡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醉酒驾驶;问题;对策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截至2014年4月象山县院共受理危险驾
期刊
【摘要】近年来,宽严相济刑事法律政策成为刑事法律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热点话题,而检察机关如何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即从我国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出发,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提出了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制度构想。  【关键词】宽严相济;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犯罪行为呈现出高发性、易发性的特点,犯罪主
期刊
【摘要】浙江省农用地产出效益低,土地污染、闲置、不合理占用、土地监管乏力问题亟待改善。通过立法、执法保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高民众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实现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土地经济;监管;法律;法律意识  一、浙江省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农用地产出对农民收入贡献度不足,土地经济乏力  农村经济,归根结底是土地经济。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
期刊
【摘要】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虽然民事公益诉讼实施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但不可否认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立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以期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与行政法治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附加价值;行政法治;行政公益诉讼  一、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公益诉讼是指,为保护社会公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隐形存款担保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推进,尤其是上海自由贸易区宣布将在区内建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以来,先前制度所依赖的环境已经改变,未来面临的巨大危机和挑战呼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来适应新情况的变化。本文将从上海自由贸易区引出我国对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需求来考察这一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存款保险制度  一、现实问题呼
期刊
【摘要】历时百年的废死之风终究没有能冲破中国绵延千年的重典亲刑的桎梏,呼啸而去!中国的废死进程可谓举步维艰。放眼望去,废除死刑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中国的废死之路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要废除死刑,我们就必须找一个与死刑有着相同或相似威慑力的刑罚来替代死刑。从我国现行刑法来看,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我国独有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上做文章,或废或强化,都可以助我国的废死进程一臂之力。笔者将会在下面详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初中生发帖被拘事件为切入点来浅谈对法律执行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认为在法律执行过程中执法者必须坚持依法而治,要具有法治思维,要正确处理权力和权利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要在法律执行和舆论监督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  【关键词】法律执行;依法而治;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①但这其中实则缺少一
期刊
【摘要】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及可撤销之诉是维护交易安全、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公司法》22条制度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不难发现,该条款在立法技术、可操作性以及实用价值方面还有待提高。本文在借鉴国外立法、学者综述并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完善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及可撤销之诉进行了探讨,为能更好的适用该条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效之
期刊
【摘要】公司自治与国家干预是公司立法中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强调自由与自治是相对的,公司担保中的意思自治与国家干预并非一定对立冲突,相反只要将两者的平衡作为指导思想,在充分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干预,便可实现彼此的协调和统一。  【关键词】公司担保;自治;干预;冲突与协调  意思自治理论是私法自治的核心,而公司作为私法之主体,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事务由公司自主决策,不受政府干预,公司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