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部曲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0066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种不断学习的过程,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如金石甚妙的“三本大书论”让我们懂得,人的一生要读书架上的“有字之书”,读天地之间“无字之书”,读人世间最有灵性的“心灵之书”。正所谓“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唯有在读书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在感悟中升华,才算是读透了人生这本书。
  现今的人类能够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祖先发明的文字功不可没。如果没有文字,仅仅通过口口相传,很难想象今天的人类文明会发展到如此繁荣的程度。有字之书,就是人类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社会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用知识垒就的思想大厦的阶梯。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好书可百代吟诵传颂,实为瑰宝。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高雅,使人明智,我们观书中人之追求,悟人生哲理,犹如明灯般照亮人生前行的路。史册行列间,我羡三国风流人物孙策,以孤童子东渡,四年多间战无不胜,斗转千里,豪杰归附,用智勇谟断平定江东,何等高视阔步,英风激昂!孙郎之动人,读之不禁酣畅淋漓,豪情顿生。倘若目不识丁,你就如跌落进只能看到头顶一片天空的深井里,而你读“有字之书”,满腹经纶,它就为你提供了一双翅膀,让你飞出井底的荒芜。
  “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人的一生同时应该读一本“无字之书”——社会的经验之谈。比如为人处事应以信誉为先。人不信不立,古有吕元膺辞退棋友,晋文公退避三舍,传为佳话。而相反,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最后落个身死覆国的下场,为后人耻笑,岂不悲哉!当你立足于社会,经历过的人和事为你提供宝贵的社会经验,使你意识到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正如杨绛先生说的:“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人无完人,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缺陷。然而宝贵的社会经验促使你一步步成长,一点点改变。社会的经验之谈还有很多,其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由此可见,读懂这本“无字之书”尤为重要。
  每个人该读的“心灵之书”因人而异,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仅适合你自己。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所谓“心灵之书”,就是在书里起伏,掩而不听那尘世喧嚣,塑造人的精神思想,形成升华心灵的高尚品德。有诗云:“去如屈子悲长放,归似虞翻气不除。”此来称赞屈原与虞翻虽遭贬谪,但傲骨品德犹存。当今社会,坚守内心最后那份高贵和尊严格外珍贵,不管在何种境地我们都要有魂至心灵的气节与高尚品格。纵使处境再艰难,不使我心蒙尘土。
  想要除去田里的荒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想要除去心灵的荒芜,读书是对心灵最好的洗礼,对人格的净化。惟有读好“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在阅读中感悟道理,在实践中成长,在社会中拥有升华心灵的高尚品德,才能让你明白人生的意义。
  【点评】1.结构整齐。本文用五个段落构筑成篇,结构整齐,形式完整。每段开头都用名人名言或诗句,引用论证,构成了段落之间的排比效果,增强了气势。
  2.论点鲜明。文章开头便提出了“感悟、实践、升华”的论点,对应“书架上的有字书、天地间的无字书、人世间的心灵书“这三种大书,“唯有在读书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在感悟中升华,才算是读透了人生这本书”更是论点鲜明,与结尾“在阅读中感悟道理,在实践中成长,在社会中拥有升华心灵的高尚品德,才能让你明白人生的意义”形成呼应。
  3.论证合理。本文通篇以道理论证,但是不显空洞、乏味,字句入心,究其原因,在于论证合理,丝丝入扣,从生活实际、个人感受出发,语境贴近当下以及学习、生活,论证合理。
其他文献
红卡  我到医院的第一天。赵院长在他简陋的办公室里叮嘱我,有红卡的接生。没有红卡的不能接。说这话时,他的语气很硬,每一个字出来仿佛都搁着一块石头。我不知道自己点头了,还是嗯了,总之他的话砸进了心坎里。  只是,我不晓得他说的红卡是指什么,我也不好意思向他求证红卡的内容,不过脑海里闪过一张张红色的卡片,新年贺卡、生日祝福卡、明信片,也有念书时的解剖图插卡。我快速地否定它们,而它们却依然一张接着一张,
期刊
“各位考生請停笔,考试已经结束。”也许,这将是我至今为止听过的最让我心情复杂的话语。  刚进入高三的时候,完全没有要高考的紧张感,觉着时间还多着呢,高考还早着呢,觉着觉着,黑板上的倒计时已经在不知不知觉中减少了好多,眼看着日子一天又一天的减少,我却不能阻止什么。  高考冲刺一百天的时候,那是我心里起伏最大的时间段。突然两位数的倒计时让我不知所错,心理状态很差劲儿,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没能得到很好的
期刊
万字通化,千钟饮尽,有万卷兴亡胸中事,有人文而化成天下。在泱泱华夏的热土上,我看到了经千年积淀留存下的历史遗迹,我感受到了它纯情灵动,我听到了它的召唤。它是悬挂在稀星之中的中华之月,它用它的光传达着无数的期待。这月承载着千年的沧桑却始终  将它明朗的光亮源源不断地输于天下。  “月是故乡明”,因这月光的明媚而变得内倾,因着月光的纯情而变得灵动,因这月光的明朗而变得浩荡。这束光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期刊
纽带,即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书信是增进友谊的的纽带;孩子是改善家庭关系的纽带;文字是传承知识的纽带……纽带的意义无疑是可想而知的,同样,错误的纽带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当今时代,中国正全面实行“一带一路”战略。这无疑是中国与亚洲,甚至是欧洲的纽带。“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
期刊
说起纽带,它可以是小小的针脚,缝补慈母手中的寒衣;也可以是一封家书,将血脉亲情紧紧维护;它更可以是一次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使我们的力量,智慧得以凝聚。你看,纽带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有的有形,有的无形,无法想象离了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我认为,纽带的功效应该分为三种境界。  一是功用境界。这一般是指有形的实物。有纽带作用的,太多太多,大到交通运输系统,钢筋水泥,小到一根丝线,一颗纽扣。桥梁连接两岸,
期刊
卡莱尔说:“实际上,人们的联合是不可思议的,是一条神奇的友爱纽带把所有的人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世界上的纽带千千万万,分门别类,仔细琢磨,悉心呵护,才能够使国家上下一心,家庭和睦友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古老而又辉煌的华夏文明。经史典籍,浩如烟海,民间工艺,精巧绝伦,宫殿建筑,震撼人心。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是一条巨大而又坚固
期刊
一百多年前的炮声,给天朝大地带来了灾难,也同样带来了文化——与中华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西式餐厅,外国的唐人街,汉字热,也昭示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其中,“人”作为纽带的作用至关重要。  所谓文化,是一个民族,或是多个民族长期发展下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民。而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平共处,因其本身的独立性和地域性,这种和平来得异常艰难,正如一山不容二虎——
期刊
“滴滴滴——今年是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年华诞。”  “滴滴滴——有信息”  信息是上司发来的:“小李呀,以《大国崛起》为主题的稿子马上就要定下来了,你还要拍几张反映祖国变化的照片,要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哦!”  接到任务后,我拿起相机,开着我的小飞船,“嗖——嗖——”两下就来到了曾经的贫困山区——大凉山。在某张老照片里,大凉山上光秃秃的,一个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朋友,满脸灰尘,望着镜头憨
期刊
张华,1934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55年到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西北大学中文系主任。著作有《鲁迅和外国作家》《爱情自由的历程——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的爱情婚姻与家庭》,主编《中国现代杂文史》《中国杂文大观》等,曾在《美文》开设专栏。(下文称:老张华)  张华,生于1954年3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78.01-1
期刊
我们的生活,  可以远离尘嚣。  森林中有树木窃窃私语,  流淌不息的小溪似万卷书籍。  神的教诲寓于路旁之石,  世界万物皆蕴含着启迪。  ——莎士比亚《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引子 朝圣者说  丙申立冬第二天,井冈山上冰雪聪明的女画家舒仪致短信,说做了一个好梦。  “昨晚梦见姐姐在山中弹琴,是一架玫瑰紫的钢琴。姐姐弹琴的时候,那些琴键跳起来,全部在空中舞蹈。琴声美妙无比。仙乐飘飘,只应天上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