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途径的资助模式已经较好的缓解了高校贫困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经济压力。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单纯的“救济型”资助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解决贫困生的实际经济困难,但其理念和机制上存在许多不足,其忽视了贫困生个体在心理及综合能力方面的欠缺与需求,资助工作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育人”效果。因此,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资助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为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模式 现状
自2007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之后,各高校已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缓交学费和“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新资助政策体系[1]。然而,传统的“救济型”资助模式虽然解决了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忽略了贫困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心理调适能力较差、就业竞争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有学者研究认为现有的资助模式重心主要在贫困生经济方面给予帮助,忽视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因此,亟须建立一个提高贫困生能力的新模式[2]。分析资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注重贫困生心理健康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健全完善资助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已逐渐成为贫困生资助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贫困生因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经济基础、受教育条件等诸多方面与同辈群体存在差距,其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及负担,故较容易出现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贫困生大都存在自卑、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内向、焦虑、过渡敏感等问题,其中自卑心理罪常见。自卑是个体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外貌、能力、品质等认知不足,自我评价过低,与此同时还会产生自我封闭、孤僻内向等其他问题。贫困生为了掩藏内心的自卑往往选择退缩,而退缩将使之与人交往次数减少,久而久之会造成与他人的交往障碍,进而使贫困生更为封闭、孤僻,严重可导致厌恶他人、厌恶环境、厌恶上学的不良情绪产生。贫困生另一个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是过度敏感。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贫困生在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同时又不愿让他人知情,他们往往过度地在意他人的评论和看法。只要周围人群窃窃私语,他们立即就会感到不自然,觉得别人是在议论自己[3]。贫困生这种过度敏感的心态也严重影响其与他人的正常人际交往。
二、高校贫困生综合能力现状分析
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4]提出了“能力贫困”理论(The Theory of Capability Poverty),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可行能力”。他认为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是指这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人们通常只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认为贫困是家庭收入水平低,难以承担维持家庭生活必须支出的费用。根据“能力贫困”理论来分析,贫困是指“人们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可行能力”,从而导致无法摆脱贫困的窘境。高校贫困学生由于经济拮据、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导致其与非贫困学生相比在成长经历、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异。据广东省调研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 90%的困难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受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偏低,职业发展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5]。元红强[6]等对1000名该校贫困生进行研究,针对“你认为自身综合能力在哪些方面有欠缺”这个问题,45 %的贫困生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71%认为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存在问题,羞于表达或者表达不完善;76%的人认为自己领导能力欠缺,对以后的工作就业不利; 30%的困难学生认为自己思辨能力比较差劲;28%的人认为自己缺乏自信心,容易受挫,不敢尝试。贫困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表现很令人担忧。美国著名的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导致其不能很好与人沟通交流,和谐共处,严重影响其日后的择业、就业及事业发展;由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接触新事物有限,使其缺乏对新事物的开发、创造,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的缺陷。单纯的经济援助虽然解决了在校期间物质上的贫,却不能解决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以后能力上的“贫”。
三、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传统的“救济型”资助模式虽然解决了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忽略了贫困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差、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等院校需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有一批专门的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员对贫困生做心理帮扶和心理救济,注重情感化人,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会、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正确引导,帮助贫困生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性格,塑造完善的人格。
在综合能力方面,改变贫困者生存状况的根本途径应当是提高其“可行能力”,才能把“经济贫困”引发的“能力贫困”降到最低,把“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通过能力的提升进而改变其贫困的生存环境。各高校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图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资助方式,但目前高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一般是打扫卫生、整理图书、服务饭堂等体力勞动岗位,并且报酬很低,贫困生参加校外的兼职也不外是做家教、送外卖、派传单等。这些兼职虽然一定程度上为贫困生提供了生活费用,但是对贫困生提升技能帮助不大。在此方面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最有发言权。张玉敏[7]进行的一项研究中,62.53%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学校的资助育人方式单一僵化、缺乏活力,57.97%的资助政策脱离实践,泛政治化,57.72%认为过多依赖物质资助,仅10.38%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身最重要的品质是自立自强。可见传统的资助模式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完善。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相关工作者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同时与更多的同学进行联系,而且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能够极大丰富[8]。因此,传统的资助工作模式需要被重新审视。我们不仅应当提供服务类、事务性工作,也应当提供更多与学生专业契合度高、能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岗位。此外,积极构建朋辈教育互助平台、量身定做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联合社会力量拓展贫困生校外资源等措施都将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综合能力,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及创业实战力,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积极探索及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立鹏.新资助政策体系下贫困生思想变化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26):5.
[2] 张芳芳.经济帮扶+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高校90后贫困生资助新模式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4,6(14):3.
[3] 吴滇, 郭宪国.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82.
[4]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
[5] 广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探索资助新思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广东省探索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EB/OL].[2016-06-30]http://www.xszz.cee.edu.cn/liluntantao/2016-06-30/2581.html.
[6] 元红强,刘青瑞.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探析-以东北大学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为例[J].教改教法,2013,4:32-33.
[7] 张玉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机制研究[J]. 科学论坛,2016,9:195-196.
[8] 刘丰铭,艾甜甜.“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5):15-18.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模式 现状
自2007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之后,各高校已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缓交学费和“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新资助政策体系[1]。然而,传统的“救济型”资助模式虽然解决了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忽略了贫困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心理调适能力较差、就业竞争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有学者研究认为现有的资助模式重心主要在贫困生经济方面给予帮助,忽视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及个人能力的提升。因此,亟须建立一个提高贫困生能力的新模式[2]。分析资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力争将资助和育人相结合,注重贫困生心理健康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健全完善资助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已逐渐成为贫困生资助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分析
贫困生因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经济基础、受教育条件等诸多方面与同辈群体存在差距,其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及负担,故较容易出现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贫困生大都存在自卑、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内向、焦虑、过渡敏感等问题,其中自卑心理罪常见。自卑是个体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外貌、能力、品质等认知不足,自我评价过低,与此同时还会产生自我封闭、孤僻内向等其他问题。贫困生为了掩藏内心的自卑往往选择退缩,而退缩将使之与人交往次数减少,久而久之会造成与他人的交往障碍,进而使贫困生更为封闭、孤僻,严重可导致厌恶他人、厌恶环境、厌恶上学的不良情绪产生。贫困生另一个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是过度敏感。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贫困生在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同时又不愿让他人知情,他们往往过度地在意他人的评论和看法。只要周围人群窃窃私语,他们立即就会感到不自然,觉得别人是在议论自己[3]。贫困生这种过度敏感的心态也严重影响其与他人的正常人际交往。
二、高校贫困生综合能力现状分析
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4]提出了“能力贫困”理论(The Theory of Capability Poverty),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可行能力”。他认为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是指这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人们通常只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认为贫困是家庭收入水平低,难以承担维持家庭生活必须支出的费用。根据“能力贫困”理论来分析,贫困是指“人们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可行能力”,从而导致无法摆脱贫困的窘境。高校贫困学生由于经济拮据、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导致其与非贫困学生相比在成长经历、社会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异。据广东省调研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近 90%的困难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受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偏低,职业发展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5]。元红强[6]等对1000名该校贫困生进行研究,针对“你认为自身综合能力在哪些方面有欠缺”这个问题,45 %的贫困生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71%认为自己在语言表达能力存在问题,羞于表达或者表达不完善;76%的人认为自己领导能力欠缺,对以后的工作就业不利; 30%的困难学生认为自己思辨能力比较差劲;28%的人认为自己缺乏自信心,容易受挫,不敢尝试。贫困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的表现很令人担忧。美国著名的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由此可见,人际交往能力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导致其不能很好与人沟通交流,和谐共处,严重影响其日后的择业、就业及事业发展;由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接触新事物有限,使其缺乏对新事物的开发、创造,存在自主创新能力的缺陷。单纯的经济援助虽然解决了在校期间物质上的贫,却不能解决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以后能力上的“贫”。
三、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传统的“救济型”资助模式虽然解决了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但忽略了贫困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差、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等院校需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筛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有一批专门的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员对贫困生做心理帮扶和心理救济,注重情感化人,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会、心理辅导等形式,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正确引导,帮助贫困生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性格,塑造完善的人格。
在综合能力方面,改变贫困者生存状况的根本途径应当是提高其“可行能力”,才能把“经济贫困”引发的“能力贫困”降到最低,把“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通过能力的提升进而改变其贫困的生存环境。各高校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图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资助方式,但目前高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一般是打扫卫生、整理图书、服务饭堂等体力勞动岗位,并且报酬很低,贫困生参加校外的兼职也不外是做家教、送外卖、派传单等。这些兼职虽然一定程度上为贫困生提供了生活费用,但是对贫困生提升技能帮助不大。在此方面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最有发言权。张玉敏[7]进行的一项研究中,62.53%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学校的资助育人方式单一僵化、缺乏活力,57.97%的资助政策脱离实践,泛政治化,57.72%认为过多依赖物质资助,仅10.38%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身最重要的品质是自立自强。可见传统的资助模式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完善。能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相关工作者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同时与更多的同学进行联系,而且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能够极大丰富[8]。因此,传统的资助工作模式需要被重新审视。我们不仅应当提供服务类、事务性工作,也应当提供更多与学生专业契合度高、能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岗位。此外,积极构建朋辈教育互助平台、量身定做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联合社会力量拓展贫困生校外资源等措施都将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综合能力,增强他们就业竞争力及创业实战力,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积极探索及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立鹏.新资助政策体系下贫困生思想变化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26):5.
[2] 张芳芳.经济帮扶+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高校90后贫困生资助新模式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4,6(14):3.
[3] 吴滇, 郭宪国.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82.
[4]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
[5] 广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探索资助新思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广东省探索实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EB/OL].[2016-06-30]http://www.xszz.cee.edu.cn/liluntantao/2016-06-30/2581.html.
[6] 元红强,刘青瑞.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探析-以东北大学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为例[J].教改教法,2013,4:32-33.
[7] 张玉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机制研究[J]. 科学论坛,2016,9:195-196.
[8] 刘丰铭,艾甜甜.“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