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主办的内部资料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构建和宣扬企业文化。事实也证明,企业发展就必然要致力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构建。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内部资料的作用日渐突出,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和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期我们将视角投向企业传媒。
主持人:大家好!本期“企业与传媒”栏目特意邀请几位企业内部资料的主编,就企业内部资料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他们分别是伟志集团《伟志服饰》执行主编巴新建、海星集团《海星前线》主编靳光耀、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华兴苑》主编刘建军、法士特集团《法士特通讯》主编马德平。首先请各位谈谈贵企业传媒发展的总体情况。
巴新建:伟志集团目前只拥有一份内部资料即《伟志服饰》,创刊于2000年5月,至今已出版96期,每期印量12000册(伟志集团服饰产业在全国有400多家专卖店,每个专卖店每期发送20册,其余发送其它产业和对外交流),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2006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民营企业优秀内刊。
靳光耀:海星集团有一报一刊,报纸《海星前线》,杂志《海星世界》,它们分别创办于1996年和2003年,是随着企业的壮大而发展的,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企业没有电子杂志,但是有独立的企业网站,一报一刊所有文字均可上网查询浏览。
刘建军:《 华兴苑》1987年创刊、《华兴科技》1988年创办。它们由铅印发展到胶印,容量、内容、形式迎合了发展趋势。有内网。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结合现代传媒发展的潮流,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马德平:我们目前仅有内刊一份即《法士特通讯》。创办于1970年。曾名《94简报》《陕齿工人》《陕齿报》《法士特报》《法士特通讯》,现为四开四版,彩色印刷每期印量3400份。主要面向全体职工发行,部分用于企业之间交流。目前尚无电子杂志。但建有独立的企业网站,法士特各种信息可上网查询浏览。
主持人:请举例说明这些内部资料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巴新建:作为伟志唯一弘扬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展示企业和员工精神风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刊,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纽带和载体。比如说企业重大活动的披露、服饰产业流行趋势的发布,企业干部员工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交流,甚至是员工的读书心得和知识的学习交流等等,无一不是同企业经营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刘建军:内部交流,促进了信息的畅通、技术的进步。宣传报道,鼓舞了士气、传递了政策信息、反映了员工生活、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马德平:内部资料目前已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联系群众、活跃生活、丰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的记录者,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部重要史料。
主持人:应当怎样认识新形势下企业内部资料的角色定位和功能?
巴新建:企业内部资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功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服务,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靳光耀:《海星前线》的定位是“海星消息树,名企资讯窗”,重点是运用新闻手段,传播消息和资讯,起到上下沟通、宣传展现作用。如果要定义企业内刊,那就是企业主办的,以宣传企业、沟通信息、传递文化、鼓舞士气为目标的具有时效性连续出版物。现在公开纸媒竞争激烈、生存艰难,但企业办报热度不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原因是内部企业报有公开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与作用。内部企业报是企业的舆论工具,是企业的有机构成。它的定位在,它是编给员工和相关人员阅读的定向平面媒体。它的任务和功能表现为“二服五表”,具体说,企业报的定位是服务、服从于企业,用新闻和媒体传播的方式,表达企业诉求、表述企业动态、表现企业形象、表彰企业典型、表明企业价值。企业报是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公关形象大使和与其他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企业文化有效载体,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报刊的生命力,源于企业旺盛的需求。企业需要大量的新闻宣传彰显自身价值,需要广告推销自我,但仅靠公众传媒的垂青、抬爱,显然难以满足企业要求,而且公众传媒成本过高,偏差较大,加之现代企业人才密集,资金、信息和管理到位,企业办报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公开媒体的视角是广阔开放的,那么,企业报的视角就是专注深远的。但它无论如何是新闻行当的一员,是按新闻编采模式进行工作的专业一族。它有着极其强烈的专业色彩和工作要求,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底和敏锐反应,要求与领导保持一致,需要与受众保持交流互动,正面为企业代言,善意替读者呐喊。做好企业的“书记官”,受众可信赖的朋友与参谋。如果公众传媒是正规军,企业报就是游击队。大报是报,小报也是报,其编采方式一样,工作流程一样。所不同的是,视点着眼点不同,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像微观作品与正常作品的区别。对大报来说,属于重大作品的题材,往往对企业报没有关系,可上企业报头条者,在大报常常不是新闻。大报的编辑记者分工明确,企业报往往一职多能、编采合一。企业看重宣传,媒体重视新闻。好的企业报就是要将宣传与新闻有效结合,使硬新闻和软新闻交叉,成为信息节点。
刘建军:企业传媒是传递信息的枢纽、加强上下沟通的桥梁、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
马德平:企业内部资料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性。因此,不能将其和社会性媒体相提并论。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特定的职业群体服务。就《法士特通讯》而言,版面安排如下,第一版为企业要闻版,重点报道企业重大新闻和改革发展动态;第二版为生产经营版,重点报道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革新、班组建设、产品开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的推广应用信息;第三版为精神文明建设版,内容以企业文化建设、科学管理经验介绍、党务教育、法律知识普及、行业动态、产业信息为主;第四版为职工文化生活版,内容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为主。实际上,作为企业内部资料的《法士特通讯》已成为联系企业员工的桥梁纽带,展示企业文化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窗口。
主持人:作为一名企业传媒人,请谈谈在办刊中有哪些困惑?
巴新建: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实体,所以企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往往更能被企业重视和重用。企业中办刊人的工资收入较生产经营口的人员偏低。这是因为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生产经营人员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而办企业内部资料是花钱的,眼前看当然没有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和人员重要了,所以在工资及奖金等分配上,内刊人始终处于劣势。而问题的关键是企业中有些领导只看到了办内部资料要花钱,却忽略了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所起到积极的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靳光耀:我写过一首诗叫《观赏树》,“你美丽坚强,赢得人欣赏的目光,他们把你植入花园,你就得按照人的意志生长,这注定你不能成为栋梁,只能在委屈中度过一生时光…”其实,内部资料就是观赏树,就是笼中鸟,它的发展受制于企业,又得益于企业。
你可以不是文人,但是,你必须是企业人。因为你一切歌唱的主题,表现的目标不能偏离。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报人是相当无奈的,内刊人或者庙小且安神,或者混世界,由不得你。
但不是说编内部资料就没有出路,他有自己的优势,有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同温室内可以育种,可是试验一样,用好了十分了得,要长期生长却困难。只是许多人不见得看到,并找到好途径而已。
刘建军:缺乏监督功能,受企业领导干涉过多,存在的问题大都不能曝光。
马德平:《法士特通讯》创办以来,企业在人力、物力以及经费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员工、家属的广泛好评。这也是《法士特通讯》能够坚持近四十年的基础保证。
主持人:大家觉得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资料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巴新建:企业内部资料是我国特定时期企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沟通载体。然而有的企业虽然知道企业需要内部资料,并且办起了企业内部资料,但往往急功近利地看待或要求内部资料人去办刊,忽略了它对企业发展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使有些内部资料要么办不出特色,要么很快便夭折了。
靳光耀:不入流与不耐看。
要么办得太野,要么四不象。定位不准,栏目不定,观点反复,前后矛盾。美术设计与文字脱节,版式和内容不和谐,好纸张,不一定承载好文章,有的貌似高深,实则过度包装,高水准寥若晨星。
要按专业水准要求,按行业水准规范,按相关规定执行。提高修养,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
刘建军:时效性较差,干涉过多,名称受限制,报纸不能称“报”。人员匮乏,编采人员体能、智力透资过大。相关部门政策上要扶持、实践上要支持。编采人员要不断提升能力,加强学习、交流。
马德平:每个企业或者每份内部资料由于所处的环境、地位、取向、受众的不同,因此在办刊风格、理念、思路、版式等各方面也大有差异。只要企业内部资料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严格遵守新闻出版法,在服务企业和用户中,较好地适应了企业文化发展需求,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那么,它就是一份好的内部资料。天南地北,内部资料众多,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或者一个模式去衡量。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的原则,坚持创造自己的特色。凡是能够长久地坚持下来的内部资料,必定形成了它的品牌特色。
主持人:您比较欣赏的企业内部资料有哪些?它们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巴新建:经常与我们交流的内部资料中,比较欣赏的有《金地》《万通》《宝安风》《康恩贝》,还有本省的《金花》《海星》等,它们都有自身的行业和企业特色,办得比较出色。
刘建军:《企业文化纵横》杂志、《军工文化》杂志、《中国军工》报,它们栏目丰富、切合企业实际、水平高、定位合理、可读性强。
主持人:您是否经常参加一些省内或跨省企业内部资料之间的交流、沟通会议?与外界媒体联系是否频繁?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巴新建:几乎每年都要参加一次跨省的企业内部资料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会议,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和比较有效的相互沟通和学习机会。
靳光耀:交流沟通,提高学习,互补,专题交流很有必要。
刘建军:每年都有机会。联系广泛,经常交流。好的做法要坚持,业务性的活动要多开展。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企业内部资料与网络互动?
巴新建:伟志的企业内部资料目前只是将每期的部分内容同时放在伟志网站上,便于关注伟志的网友欣赏,真正的期刊与网络互动,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展。
靳光耀:网络可以延展内部资料,促进内部资料,补充丰富内部资料。
刘建军:这是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已实施二者的互动。
主持人:您觉得企业内部资料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巴新建:企业内部资料的终极目标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与企业的兴衰共存亡。因为企业内部资料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和其员工或者再加上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服务的。假如一个企业内部资料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离开企业自己生存了,它可以确立新的发展目标了,但它已经失去了企业内部资料的属性,已经不是企业内部资料了。
靳光耀:提升美誉度,做企业文化的载体。
刘建军:为企业的经营科研、生产服务,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主持人:你们对办好本刊的“传媒与企业”栏目有些什么建议?
巴新建:使“传媒与企业”变成一个平台和沟通的桥梁,多贴近企业,多贴近企业内刊,多贴近企业内刊人。
靳光耀:企业需要传媒。但是企业如何选择传媒作为合作者?有什么法则和规则?我想,这比企业办内部资料更加实用重要。希望“传媒与企业”栏目,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使之成为企业与传媒的桥梁,成为企业家与传媒人的朋友。比如:选择广告投放的原则、窍门,如何发布企业新闻,怎样召开新闻发布会,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或者相关部门的作用,企业新闻公关如何去做等等。
刘建军:加强相互联系,经常沟通,多开展一些业务探讨,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增强交流。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及对本栏目的中肯建议,我们今后将更加努力,使本栏目更加贴近企业与媒体!欢迎大家经常来本刊“传媒与企业”栏目做客!
主持人:大家好!本期“企业与传媒”栏目特意邀请几位企业内部资料的主编,就企业内部资料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他们分别是伟志集团《伟志服饰》执行主编巴新建、海星集团《海星前线》主编靳光耀、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华兴苑》主编刘建军、法士特集团《法士特通讯》主编马德平。首先请各位谈谈贵企业传媒发展的总体情况。
巴新建:伟志集团目前只拥有一份内部资料即《伟志服饰》,创刊于2000年5月,至今已出版96期,每期印量12000册(伟志集团服饰产业在全国有400多家专卖店,每个专卖店每期发送20册,其余发送其它产业和对外交流),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2006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民营企业优秀内刊。
靳光耀:海星集团有一报一刊,报纸《海星前线》,杂志《海星世界》,它们分别创办于1996年和2003年,是随着企业的壮大而发展的,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企业没有电子杂志,但是有独立的企业网站,一报一刊所有文字均可上网查询浏览。
刘建军:《 华兴苑》1987年创刊、《华兴科技》1988年创办。它们由铅印发展到胶印,容量、内容、形式迎合了发展趋势。有内网。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结合现代传媒发展的潮流,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马德平:我们目前仅有内刊一份即《法士特通讯》。创办于1970年。曾名《94简报》《陕齿工人》《陕齿报》《法士特报》《法士特通讯》,现为四开四版,彩色印刷每期印量3400份。主要面向全体职工发行,部分用于企业之间交流。目前尚无电子杂志。但建有独立的企业网站,法士特各种信息可上网查询浏览。
主持人:请举例说明这些内部资料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巴新建:作为伟志唯一弘扬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展示企业和员工精神风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刊,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纽带和载体。比如说企业重大活动的披露、服饰产业流行趋势的发布,企业干部员工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交流,甚至是员工的读书心得和知识的学习交流等等,无一不是同企业经营和发展密切相关,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刘建军:内部交流,促进了信息的畅通、技术的进步。宣传报道,鼓舞了士气、传递了政策信息、反映了员工生活、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
马德平:内部资料目前已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体,承担着上情下达、联系群众、活跃生活、丰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的记录者,已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部重要史料。
主持人:应当怎样认识新形势下企业内部资料的角色定位和功能?
巴新建:企业内部资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功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服务,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靳光耀:《海星前线》的定位是“海星消息树,名企资讯窗”,重点是运用新闻手段,传播消息和资讯,起到上下沟通、宣传展现作用。如果要定义企业内刊,那就是企业主办的,以宣传企业、沟通信息、传递文化、鼓舞士气为目标的具有时效性连续出版物。现在公开纸媒竞争激烈、生存艰难,但企业办报热度不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原因是内部企业报有公开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与作用。内部企业报是企业的舆论工具,是企业的有机构成。它的定位在,它是编给员工和相关人员阅读的定向平面媒体。它的任务和功能表现为“二服五表”,具体说,企业报的定位是服务、服从于企业,用新闻和媒体传播的方式,表达企业诉求、表述企业动态、表现企业形象、表彰企业典型、表明企业价值。企业报是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公关形象大使和与其他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企业文化有效载体,是企业的“上层建筑”。
企业报刊的生命力,源于企业旺盛的需求。企业需要大量的新闻宣传彰显自身价值,需要广告推销自我,但仅靠公众传媒的垂青、抬爱,显然难以满足企业要求,而且公众传媒成本过高,偏差较大,加之现代企业人才密集,资金、信息和管理到位,企业办报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公开媒体的视角是广阔开放的,那么,企业报的视角就是专注深远的。但它无论如何是新闻行当的一员,是按新闻编采模式进行工作的专业一族。它有着极其强烈的专业色彩和工作要求,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底和敏锐反应,要求与领导保持一致,需要与受众保持交流互动,正面为企业代言,善意替读者呐喊。做好企业的“书记官”,受众可信赖的朋友与参谋。如果公众传媒是正规军,企业报就是游击队。大报是报,小报也是报,其编采方式一样,工作流程一样。所不同的是,视点着眼点不同,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像微观作品与正常作品的区别。对大报来说,属于重大作品的题材,往往对企业报没有关系,可上企业报头条者,在大报常常不是新闻。大报的编辑记者分工明确,企业报往往一职多能、编采合一。企业看重宣传,媒体重视新闻。好的企业报就是要将宣传与新闻有效结合,使硬新闻和软新闻交叉,成为信息节点。
刘建军:企业传媒是传递信息的枢纽、加强上下沟通的桥梁、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
马德平:企业内部资料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性。因此,不能将其和社会性媒体相提并论。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特定的职业群体服务。就《法士特通讯》而言,版面安排如下,第一版为企业要闻版,重点报道企业重大新闻和改革发展动态;第二版为生产经营版,重点报道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技术革新、班组建设、产品开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的推广应用信息;第三版为精神文明建设版,内容以企业文化建设、科学管理经验介绍、党务教育、法律知识普及、行业动态、产业信息为主;第四版为职工文化生活版,内容以文化艺术、休闲娱乐为主。实际上,作为企业内部资料的《法士特通讯》已成为联系企业员工的桥梁纽带,展示企业文化形象和品牌形象的窗口。
主持人:作为一名企业传媒人,请谈谈在办刊中有哪些困惑?
巴新建: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实体,所以企业中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往往更能被企业重视和重用。企业中办刊人的工资收入较生产经营口的人员偏低。这是因为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生产经营人员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而办企业内部资料是花钱的,眼前看当然没有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和人员重要了,所以在工资及奖金等分配上,内刊人始终处于劣势。而问题的关键是企业中有些领导只看到了办内部资料要花钱,却忽略了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所起到积极的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靳光耀:我写过一首诗叫《观赏树》,“你美丽坚强,赢得人欣赏的目光,他们把你植入花园,你就得按照人的意志生长,这注定你不能成为栋梁,只能在委屈中度过一生时光…”其实,内部资料就是观赏树,就是笼中鸟,它的发展受制于企业,又得益于企业。
你可以不是文人,但是,你必须是企业人。因为你一切歌唱的主题,表现的目标不能偏离。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报人是相当无奈的,内刊人或者庙小且安神,或者混世界,由不得你。
但不是说编内部资料就没有出路,他有自己的优势,有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如同温室内可以育种,可是试验一样,用好了十分了得,要长期生长却困难。只是许多人不见得看到,并找到好途径而已。
刘建军:缺乏监督功能,受企业领导干涉过多,存在的问题大都不能曝光。
马德平:《法士特通讯》创办以来,企业在人力、物力以及经费等方面给予了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员工、家属的广泛好评。这也是《法士特通讯》能够坚持近四十年的基础保证。
主持人:大家觉得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资料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巴新建:企业内部资料是我国特定时期企业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沟通载体。然而有的企业虽然知道企业需要内部资料,并且办起了企业内部资料,但往往急功近利地看待或要求内部资料人去办刊,忽略了它对企业发展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使有些内部资料要么办不出特色,要么很快便夭折了。
靳光耀:不入流与不耐看。
要么办得太野,要么四不象。定位不准,栏目不定,观点反复,前后矛盾。美术设计与文字脱节,版式和内容不和谐,好纸张,不一定承载好文章,有的貌似高深,实则过度包装,高水准寥若晨星。
要按专业水准要求,按行业水准规范,按相关规定执行。提高修养,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
刘建军:时效性较差,干涉过多,名称受限制,报纸不能称“报”。人员匮乏,编采人员体能、智力透资过大。相关部门政策上要扶持、实践上要支持。编采人员要不断提升能力,加强学习、交流。
马德平:每个企业或者每份内部资料由于所处的环境、地位、取向、受众的不同,因此在办刊风格、理念、思路、版式等各方面也大有差异。只要企业内部资料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严格遵守新闻出版法,在服务企业和用户中,较好地适应了企业文化发展需求,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那么,它就是一份好的内部资料。天南地北,内部资料众多,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或者一个模式去衡量。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的原则,坚持创造自己的特色。凡是能够长久地坚持下来的内部资料,必定形成了它的品牌特色。
主持人:您比较欣赏的企业内部资料有哪些?它们吸引您的地方有哪些?
巴新建:经常与我们交流的内部资料中,比较欣赏的有《金地》《万通》《宝安风》《康恩贝》,还有本省的《金花》《海星》等,它们都有自身的行业和企业特色,办得比较出色。
刘建军:《企业文化纵横》杂志、《军工文化》杂志、《中国军工》报,它们栏目丰富、切合企业实际、水平高、定位合理、可读性强。
主持人:您是否经常参加一些省内或跨省企业内部资料之间的交流、沟通会议?与外界媒体联系是否频繁?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巴新建:几乎每年都要参加一次跨省的企业内部资料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会议,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和比较有效的相互沟通和学习机会。
靳光耀:交流沟通,提高学习,互补,专题交流很有必要。
刘建军:每年都有机会。联系广泛,经常交流。好的做法要坚持,业务性的活动要多开展。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企业内部资料与网络互动?
巴新建:伟志的企业内部资料目前只是将每期的部分内容同时放在伟志网站上,便于关注伟志的网友欣赏,真正的期刊与网络互动,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展。
靳光耀:网络可以延展内部资料,促进内部资料,补充丰富内部资料。
刘建军:这是现代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已实施二者的互动。
主持人:您觉得企业内部资料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巴新建:企业内部资料的终极目标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与企业的兴衰共存亡。因为企业内部资料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和其员工或者再加上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服务的。假如一个企业内部资料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离开企业自己生存了,它可以确立新的发展目标了,但它已经失去了企业内部资料的属性,已经不是企业内部资料了。
靳光耀:提升美誉度,做企业文化的载体。
刘建军:为企业的经营科研、生产服务,为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主持人:你们对办好本刊的“传媒与企业”栏目有些什么建议?
巴新建:使“传媒与企业”变成一个平台和沟通的桥梁,多贴近企业,多贴近企业内刊,多贴近企业内刊人。
靳光耀:企业需要传媒。但是企业如何选择传媒作为合作者?有什么法则和规则?我想,这比企业办内部资料更加实用重要。希望“传媒与企业”栏目,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企业需求,使之成为企业与传媒的桥梁,成为企业家与传媒人的朋友。比如:选择广告投放的原则、窍门,如何发布企业新闻,怎样召开新闻发布会,企业设立新闻发言人或者相关部门的作用,企业新闻公关如何去做等等。
刘建军:加强相互联系,经常沟通,多开展一些业务探讨,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增强交流。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精彩发言及对本栏目的中肯建议,我们今后将更加努力,使本栏目更加贴近企业与媒体!欢迎大家经常来本刊“传媒与企业”栏目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