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0年12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日举行了首届中医药文化研究高峰论坛。该中心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为宗旨,将在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研究、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日韩传统医药文化交流研究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挂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柳长华所长兼任中心主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2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日举行了首届中医药文化研究高峰论坛。该中心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为宗旨,将在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研究、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日韩传统医药文化交流研究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挂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柳长华所长兼任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中医文献学家分别于1961年、1991年、2008年对中医书籍进行过3次编目,对1949年之前出版的中医书籍进行了搜集和编目。但是,1949年之后至今60年间的中医书籍却无专门书目问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历时5年,对1949-2008年之间出版的中医书籍进行了系统收集编目,编撰成《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一书,共收书37572种,400余万字,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中浚研究员主编,广州中医药大学郑洪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吴鸿洲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马燕冬教授等编撰的《图说中医学史》,于2010年3月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32万余字,分为6章:第1章,文明曙光,医学起源(原始社会一春秋);
1951年4月,中央卫生部公布了全国卫生会议《关于医药卫生事业公私关系的决定》。同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充实国防建设中卫生人员的决定》。两个决定公布之后,全国医务人员积极相应,一部分踊跃参加了国防建设,另一部分开业的中西医务人员,开始组织起中西医联合诊疗机构。
<北京中医>创刊号,于1951年5月15日由北京中医学会出版委员会出版.1951年7月15日<北京中医>出版了第2期.<百年北京中医>介绍说:<北京中医>"第一卷为双月刊,自第二卷起改为月刊."
PubMed(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是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下属的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开发的检索工具.NCBI成立于1988年,专门提供生物医学期刊引文和摘要的免费在线检索.Medline是PubMed最重要、最权威的数据库,根据截止到2010年4月的数据[1],Medline收录了大约5 400种美国和其他80多个国家出版的期刊,是目前世界生物医学领域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数据库
1953年4月开始,毛泽东发现卫生部门存在的严重问题后,多次对中医工作提出批评和指导,使一些错误做法及时达到了纠正. 为了响应毛主席团结新老中西医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开展人民卫生事业的号召,推动中西医学术的交流与提高,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华医学会总会与北京中医学会共同努力,组织成立了"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3届1次学术年会,于2011年7月31日——8月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41篇.72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先生、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领导郑嵘女士应邀参加了大会开幕式.中国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先生、德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文树德先生、英国国著名医史学家马伯英先生出席了大会并进行了大会交流.日本医史学会、韩国医史学会为大会致贺并特意赠送了花篮。
根据日、韩两国的古医籍书志资料、重要图书馆藏书目录的记载,从品种数量、成书年代、现存传本、馆藏情况及利用途径等方面,对1912年以前的12 275种日本医学著作和1910年以前的416种韩国医学古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日、韩两国医籍中数量最多的都是临证各科医书,体现了两国传统医学注重临床实际运用和经验总结的特点;日本古医籍主要成书于17-19世纪的300年间,韩国古医籍中超过半数成书年代记载不详;
宋代中央及地方政府主持整理、刊刻了大量医学书籍.考察这些官刻医书的流向,对于探究宋代医学知识的传播过程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诸家图书目录及相关史料记载为考察这些医书的流向提供了方便.馆阁典藏、分卖出售、颁赐近臣、外夷及州郡是宋代官刻医书的主要流通途径,医学知识藉此在上层士人与下层民众中间都得到了广泛传播,为宋代医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金代医家张元素创"归经学说",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张元素之前的本草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只是比较散在,不够系统.<本草衍义>,为北宋医家寇宗爽所撰,其中即有不少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