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得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当成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的旨归和方向。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核心素养的具备必得以其主动的学习和获取为前提,而当更改现阶段纯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而将“灌输”与“牵引”改为“引导”,将教师单独的“讲堂”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思考与成长的空间,即将“师生互动”作为课堂运作的方向,而具体的互动方式则可朝向核心素养的中心,分为教师制造空白以期学生填补、教师设置话题以启学生共究、教师表达自我以供学生模仿、教师设立活动以邀学生参与此四种。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师生互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1-0005-02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owards the core literacy
Huang Xiaoling (Dongsheng Primary School,Fu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Core Literacy is the necessary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that students must posses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it should be the aim and direc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ber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study,th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must be based on their active study and acquisition,and when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 inculcated by the pure teachers at the present stage,"inculcation" and "traction" will be replaced by "guidance" ,turning the "Lecture Hall" of Teachers into a space for students to think and grow independent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that is to say,"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operation,and the specific way of interaction can be directed towards the center of core literacy,there are four types: teacher creating gaps for students to fill,teacher setting topic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teacher expressing themselves for students to imitate,and teacher setting up activities to invi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Core literacy;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学科教育的核心旨归与展开学科教学所需围绕的核心、所需朝向的目标,依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素养形成上所发挥的主要促动力,我们当明晰“如何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而非教师单人的知识灌输”才为现阶段学科教研的重中之重。“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是老师先发起,之后老师邀请同学与自己合作实现某一教学目的,做出某种东西,解出哪一道题,或是协助老师完成某个事情。依据此,加之语文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分支,小学语文课堂朝向核心素养的师生互动方式则可定位为以下四者。
1.教师制造空白以期学生填补——引导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种被概括了的指向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是一种抽象叙述,而需以具象化的知识学习、思维训练、情感启发等为前提,而此前提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便是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引导。而引导亦分程度的深浅,在素养培育的初始阶段,教师当在保证教学话题具象化的同时,亦当尽可能“陪伴”学生走过话题思考的大半部分道路,之后,让学生依凭在此中形成的经验,在后面小半部分的路途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行走”。也即在此阶段,教师当在经验引导之余制造部分的空白,让学生来填补,以使其核心素养在引导下形成。
例如:在《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为让同学们对于文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我则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对课后第一小题“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的思考与回答,此亦是一个可有效锻炼其语言与思维素养的机会。在此中,我则先带领同学们去从文章开头寻找与花生有关的描述和内容,于此同时,亦引导其进行类似这样的总结:第一段写作者姐弟几个给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后来又有了收获,概括之,则是“种花生”、“与收花生”;第二段写作者一家过收获节,即为“尝花生”。至此,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素养在教师引导下的被动成长过程,是其语言方式与思维方向渐渐积累与渐趋明晰的过程,而使其自身具备了可以对之后的空白部分进行独立思考的潜力与能力。所以,我便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去完成对此问题最后部分的回答与解决。在这里,有的同学则具体地说:“花生的味道、功能、价钱、品格”,对此,我则再次提醒其可以依据之前的经验再进行更高度的概括,这时,部分同学的思维便会更深入一层,提炼出“花生的好处”的结论,这则是其思维素养上的成功提升。 2.教师设置话题以启学生共究——激发核心素养
继基于具象化话题、引导程度较深的师生互动之后,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之下,在师生互动的方式探索中,便当为向非极具象、引导程度变浅的方向挺进。即将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置于首要位置,弱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只是设置话题以启迪学生共同探究,使其核心素养在自身的主动思维下、学习中得到激发、延伸与深化。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的教学中,我则提出了“节日”的话题,以让同学们结合文本所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探究节日及节日内的各项文化习俗发起与存在的缘由。这是一个契合语文“文化”维度的核心素养的话题,但同时亦需要同学们语言、思维、审美素养的发挥,且我亦并未做过多的引导干涉工作,而只是让其利用之前的素养累积进行更进一步自主的激发。如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探讨中,一位同学则说道:“课文里说腊月和正月,是农村最闲在的时候,也说腊八粥是祭祖祭神的,是农业社会自傲的一种表现,所以,春节首先是人们在闲暇时的一种活动,其次它是祭祀文化的一种表现,再次是一种在农业社会背景下庆贺丰收、期求来年丰收的活动,即用来表达劳动人民的一种真诚愿望。”此表达的过程则是其同时调动其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素养的过程,是极大发挥其自主性、激发其先前所累积的素养与潜藏的素养的过程。再例如,在“语言”或者“审美”维度的核心素养上,我则会充分利用散文中的景物描写部分与诗词模块,让其对修辞化的语言现象、凝练且韵律化的语言、优美且饱含诚挚情感的意境等进行探究鉴赏,以在提升其审美与语言素养的同时,让其具备更为主动的、自觉的、高效且高质的素养养成机制。
3.教师表达自我以供学生模仿——自生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内的四大核心素养确乎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而能够对其中的任一素养展开着重的培育,但其又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表现在主体的谈吐、举止上,因此,在教师通过制造空白让学生填补以引导核心素养生成,教师则应在“素养整体性”的角度下通过作为一个专业语文教育从业者的自我表达以给予学生一个整体素养的展示,同时对其的整体素养发生影响。
例如: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在讲到桑娜在抱走死去的西蒙的两个孩子时的心理矛盾和挣扎时,如“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还有“......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等,我便望着同学们这样说道:“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可能还无法体会那种心情。当我们身处基本的饱暖都无法保障的生存困境,无助和无奈已然是我们内心最频繁的呼唤,但当我们遇到比我们还困难、无助的人时,即便我们的能力和精力已经用尽,可是我们的道德和善意还是会忍不住驱使我们去给予、去帮助,去甘苦与共。”说道这里,我便望向天花板、望向窗外,去用自己的语言和感情描述了桑娜家与西蒙家的环境与生活,又联想到自己小时候、我的家人小时候所经历过的贫困生活......至此,同学们的思绪也已然与我同步,他们的人文情怀、语言修养和思维品质亦不自觉地有了刷新与提升。
4.教师设立活动以邀学生参与——熟化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存在于生活实践中及各个领域里,其包括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亦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因此,语文教育过程或者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皆应秉以“在活动中存”的原则,以使学生主体的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一文的教学中,为使同学们深入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大无畏精神,体会在原始社会人类没有火种时的困苦,体会何为“为人类造福的大爱精神”,我则组织开展了一个普罗米修斯神话演绎活动,且我则首先报名参演宙斯的角色。这无疑极大激发了本就具有较强活动欲望的小学生的兴趣。于是普罗米修斯、大力神、火神、太阳神、人类、鹫鹰等角色亦很快得以确定。在表演过程中,我则将宙斯的威严、狠心通过语言、神情、动作等表演得淋漓尽致,让同学们赞不绝口,此后,我便展开了对于同学们角色演绎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我便自然渗入了关于表演性语言、支撑外化表演的内心思维活动、与场景与服饰等相关的审美方法、西方神话文化的特点等的知识。
5.教师运用技巧以供学生参与——培养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属于一种有效的、良性的、灵活的互动,并不属于一些闲聊或者程序性问题。所以,就教师而言,在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把握互动技巧,创设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语文课堂规律的互动环节,提高互动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大部分师生互动技巧都需要进行应用,例如教学问答环节、教师领读环节、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游戏、教师参加学生的教学表演等,这些互动的技巧以及环节让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更加多变,提高互动的水平以及效率。
6.教师寻找机会以供学生抓住——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并不是始终贯穿课堂的全部过程,还不是任意时候展开师生互动都是有效的,教师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机会设计科学的师生互动环节才可以充分展现其固定作用。这个时候,找到合适的机会特别重要。例如:在学生确定提出疑问以及困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展开积极的回答;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讨论遇到问题或者小组学生以前完全不相同的时候,教师需要寻找机会为学生展开详细的解答以及引导;在学生学习文章的时候,针对重点与难点把握不清晰或者针对文章的主旨归纳不到位的时候,教师应该和学生完成一些互动,一起归纳文章的要点。总而言之,教师需要正确把握教学互动的机会,真正落实互动的效果。
总之,师生互动本即应为在学生主体原则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态,因而亦当为作为学科教育目標的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总方向与总趋势。而在具体的互动方式探索与展开过程中,教师则当遵循学生逐步递进与成长的学习规律与素养养成规律,而使引导程度由“深”到“迁”过渡,使引导立场由“引导学生”向“展示自我”转变,使引导方法由理论向实践活动推进,以最终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持久向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昭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新课程研究,2019(28):84-85.
[2]丘海涛.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32-33.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师生互动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1-0005-02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owards the core literacy
Huang Xiaoling (Dongsheng Primary School,Fu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Core Literacy is the necessary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that students must posses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it should be the aim and direc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beral educa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study,th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must be based on their active study and acquisition,and when changing the teaching mode inculcated by the pure teachers at the present stage,"inculcation" and "traction" will be replaced by "guidance" ,turning the "Lecture Hall" of Teachers into a space for students to think and grow independent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that is to say,"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operation,and the specific way of interaction can be directed towards the center of core literacy,there are four types: teacher creating gaps for students to fill,teacher setting topic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teacher expressing themselves for students to imitate,and teacher setting up activities to invit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Core literacy;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学科教育的核心旨归与展开学科教学所需围绕的核心、所需朝向的目标,依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素养形成上所发挥的主要促动力,我们当明晰“如何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而非教师单人的知识灌输”才为现阶段学科教研的重中之重。“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是老师先发起,之后老师邀请同学与自己合作实现某一教学目的,做出某种东西,解出哪一道题,或是协助老师完成某个事情。依据此,加之语文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分支,小学语文课堂朝向核心素养的师生互动方式则可定位为以下四者。
1.教师制造空白以期学生填补——引导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种被概括了的指向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是一种抽象叙述,而需以具象化的知识学习、思维训练、情感启发等为前提,而此前提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便是教师以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引导。而引导亦分程度的深浅,在素养培育的初始阶段,教师当在保证教学话题具象化的同时,亦当尽可能“陪伴”学生走过话题思考的大半部分道路,之后,让学生依凭在此中形成的经验,在后面小半部分的路途中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行走”。也即在此阶段,教师当在经验引导之余制造部分的空白,让学生来填补,以使其核心素养在引导下形成。
例如:在《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中,为让同学们对于文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知,我则引导同学们进行了对课后第一小题“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的思考与回答,此亦是一个可有效锻炼其语言与思维素养的机会。在此中,我则先带领同学们去从文章开头寻找与花生有关的描述和内容,于此同时,亦引导其进行类似这样的总结:第一段写作者姐弟几个给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后来又有了收获,概括之,则是“种花生”、“与收花生”;第二段写作者一家过收获节,即为“尝花生”。至此,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素养在教师引导下的被动成长过程,是其语言方式与思维方向渐渐积累与渐趋明晰的过程,而使其自身具备了可以对之后的空白部分进行独立思考的潜力与能力。所以,我便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去完成对此问题最后部分的回答与解决。在这里,有的同学则具体地说:“花生的味道、功能、价钱、品格”,对此,我则再次提醒其可以依据之前的经验再进行更高度的概括,这时,部分同学的思维便会更深入一层,提炼出“花生的好处”的结论,这则是其思维素养上的成功提升。 2.教师设置话题以启学生共究——激发核心素养
继基于具象化话题、引导程度较深的师生互动之后,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之下,在师生互动的方式探索中,便当为向非极具象、引导程度变浅的方向挺进。即将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置于首要位置,弱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只是设置话题以启迪学生共同探究,使其核心素养在自身的主动思维下、学习中得到激发、延伸与深化。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的教学中,我则提出了“节日”的话题,以让同学们结合文本所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和探究节日及节日内的各项文化习俗发起与存在的缘由。这是一个契合语文“文化”维度的核心素养的话题,但同时亦需要同学们语言、思维、审美素养的发挥,且我亦并未做过多的引导干涉工作,而只是让其利用之前的素养累积进行更进一步自主的激发。如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探讨中,一位同学则说道:“课文里说腊月和正月,是农村最闲在的时候,也说腊八粥是祭祖祭神的,是农业社会自傲的一种表现,所以,春节首先是人们在闲暇时的一种活动,其次它是祭祀文化的一种表现,再次是一种在农业社会背景下庆贺丰收、期求来年丰收的活动,即用来表达劳动人民的一种真诚愿望。”此表达的过程则是其同时调动其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素养的过程,是极大发挥其自主性、激发其先前所累积的素养与潜藏的素养的过程。再例如,在“语言”或者“审美”维度的核心素养上,我则会充分利用散文中的景物描写部分与诗词模块,让其对修辞化的语言现象、凝练且韵律化的语言、优美且饱含诚挚情感的意境等进行探究鉴赏,以在提升其审美与语言素养的同时,让其具备更为主动的、自觉的、高效且高质的素养养成机制。
3.教师表达自我以供学生模仿——自生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内的四大核心素养确乎具有各自的独立性,而能够对其中的任一素养展开着重的培育,但其又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表现在主体的谈吐、举止上,因此,在教师通过制造空白让学生填补以引导核心素养生成,教师则应在“素养整体性”的角度下通过作为一个专业语文教育从业者的自我表达以给予学生一个整体素养的展示,同时对其的整体素养发生影响。
例如:在《穷人》一文的教学中,在讲到桑娜在抱走死去的西蒙的两个孩子时的心理矛盾和挣扎时,如“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还有“......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等,我便望着同学们这样说道:“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可能还无法体会那种心情。当我们身处基本的饱暖都无法保障的生存困境,无助和无奈已然是我们内心最频繁的呼唤,但当我们遇到比我们还困难、无助的人时,即便我们的能力和精力已经用尽,可是我们的道德和善意还是会忍不住驱使我们去给予、去帮助,去甘苦与共。”说道这里,我便望向天花板、望向窗外,去用自己的语言和感情描述了桑娜家与西蒙家的环境与生活,又联想到自己小时候、我的家人小时候所经历过的贫困生活......至此,同学们的思绪也已然与我同步,他们的人文情怀、语言修养和思维品质亦不自觉地有了刷新与提升。
4.教师设立活动以邀学生参与——熟化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存在于生活实践中及各个领域里,其包括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亦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因此,语文教育过程或者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准,皆应秉以“在活动中存”的原则,以使学生主体的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一文的教学中,为使同学们深入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大无畏精神,体会在原始社会人类没有火种时的困苦,体会何为“为人类造福的大爱精神”,我则组织开展了一个普罗米修斯神话演绎活动,且我则首先报名参演宙斯的角色。这无疑极大激发了本就具有较强活动欲望的小学生的兴趣。于是普罗米修斯、大力神、火神、太阳神、人类、鹫鹰等角色亦很快得以确定。在表演过程中,我则将宙斯的威严、狠心通过语言、神情、动作等表演得淋漓尽致,让同学们赞不绝口,此后,我便展开了对于同学们角色演绎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我便自然渗入了关于表演性语言、支撑外化表演的内心思维活动、与场景与服饰等相关的审美方法、西方神话文化的特点等的知识。
5.教师运用技巧以供学生参与——培养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属于一种有效的、良性的、灵活的互动,并不属于一些闲聊或者程序性问题。所以,就教师而言,在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把握互动技巧,创设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语文课堂规律的互动环节,提高互动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大部分师生互动技巧都需要进行应用,例如教学问答环节、教师领读环节、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游戏、教师参加学生的教学表演等,这些互动的技巧以及环节让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更加多变,提高互动的水平以及效率。
6.教师寻找机会以供学生抓住——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并不是始终贯穿课堂的全部过程,还不是任意时候展开师生互动都是有效的,教师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机会设计科学的师生互动环节才可以充分展现其固定作用。这个时候,找到合适的机会特别重要。例如:在学生确定提出疑问以及困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展开积极的回答;在学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讨论遇到问题或者小组学生以前完全不相同的时候,教师需要寻找机会为学生展开详细的解答以及引导;在学生学习文章的时候,针对重点与难点把握不清晰或者针对文章的主旨归纳不到位的时候,教师应该和学生完成一些互动,一起归纳文章的要点。总而言之,教师需要正确把握教学互动的机会,真正落实互动的效果。
总之,师生互动本即应为在学生主体原则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态,因而亦当为作为学科教育目標的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总方向与总趋势。而在具体的互动方式探索与展开过程中,教师则当遵循学生逐步递进与成长的学习规律与素养养成规律,而使引导程度由“深”到“迁”过渡,使引导立场由“引导学生”向“展示自我”转变,使引导方法由理论向实践活动推进,以最终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持久向好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昭志.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新课程研究,2019(28):84-85.
[2]丘海涛.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