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的古今对比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是钢琴演奏艺术发展史的奠基者,被大众认为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久石让日本当代极富盛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是一位学院派的作曲家,产量丰富,曾为大量的影视作品及动漫配乐,其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东方特质。
  本文将以《哥德堡变奏曲》和《SUMMER》两首作品为例,通过对两者的创作风格、织体运用、演奏风格、电影配乐运用四部分进行比较,深入探讨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的古今对比。浅析两位音乐家的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风格。
  【关键词】巴赫;久石让;钢琴创作;艺术风格
  一、创作风格
  巴洛克时期形成了完整的以T、D、S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新出现的复调音乐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巴赫作为复调音乐之巅,其创作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声部对位,风格体现为平衡与协和。他的音乐作品是内敛而沉稳的,以《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BWV988)为例,这首巴赫创作于莱比锡时期的杰作,由主题和三十个变奏组成,此曲没有强烈的冲突与戏剧性,像是溪水一般缓缓流过你的心间。
  与巴赫相比较,久石让的音乐更具有现代风格:简单但不简约,音乐风格热情活泼,外向奔放。和声较少,大量使用同一节奏,旋律瑯琅上口。主旋律线条流畅以级进为主,常用重复,变奏等开展主题,使得旋律非常容易被听众熟记哼唱。和声整体运用平稳级进,旋律与和弦结合的音响极具美感,构成了富有东方气息的音乐风格。
  二、织体运用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对于织体的运用,重视音乐元素的对位组合,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技巧繁多复杂,织体严密工整,像齿轮一样精准对位,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由于巴赫本人笃信宗教,对于织体的运用创新不多,在传统和声基础的范围内继承和发展,将复调音乐推上顶峰。在巴赫之后,对于复调音乐的创作和创作手法的运用再无人能及。
  久石让早年接受学院派传统音乐教育,具备丰富的古典音乐基础,其作曲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以超过七和弦的范围进行三度相生编写旋律和声,但由于和声音程采用的传统叠加方法,所以听起来非常有古典音乐的感觉。以《菊次郎的夏天》主题曲《SUMMER》为例,这首曲子编曲十分简单,全曲只用到了六个和声,但是并不妨碍它带给听众心灵上的震撼。
  与巴赫所代表的传统作曲家相比,久石让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受美国黑人音乐家昆西琼斯影响,久石让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爵士音阶与节奏元素,这使得音乐更加多元化;其次对于二度音程结构的使用也是现代音乐中常见的创作手法,久石让在其使用过程中进行修改,减少了二度音程的紧张感,让音乐在表达过程中达到了意外中的协和。
  巴赫的作品中很少有非三度和弦音的出现,而久石让的和声创作中则大量运丰富多变的高叠和弦,包括七和弦、九和弦这样复杂的和弦,他用转为高叠的方式来处理和弦,并加入和弦外音,给人以合理中的意外的音画质感。
  三、演奏风格
  在巴洛克歌剧兴起以后,古典乐的最终是走向生活走向市场的,但历史中的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空间维度与磁场,在300年前守到众人追捧的音乐,在如今未必符合你的口味。而有些音乐的美并不追求与现代人的审美相契合,带来听觉上的愉悦,而是在和声、对位或者音列上追求符号化的平衡与美感。巴赫作品演奏的乐器大多是管风琴或古钢琴演奏的曲目,如果听众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是无法单单从旋律主题和音响效果中得到美的感受,这也说明巴赫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口味,他的作品演奏风格属于阳春白雪,虽然受众者是少数,但是一但能够理解这种美,会被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与巴赫音乐的阳春白雪相比,久石让的音乐演奏风格则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口味。他的作品多为交响乐或现代钢琴创作,聆听久石让的音乐不需要音乐基础,只要能够欣赏旋律的美好,就能能从听觉上带来愉悦与满足。
  四、电影配乐运用
  电影配乐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体,音乐如果脱离于整个故事和电影画面,会流失情绪的铺垫,当然,画面和故事如果少了适当的音乐烘托,也将变得黯然。巴赫和久石让都是十分高产的作曲家,其作品也被运用在电影及影视配乐中,由于作品内涵不同,其运用也各不相同。
  《哥德堡变奏曲》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有出现,最有名的是在电影《汉尼拔》当中。在原著小说中,汉尼拔博士最爱听的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所以在电影中也使用了此曲作为配乐。《哥德堡变奏曲》中出现的一些三全音在巴洛克时期被认为是地狱或恶魔的声音,听觉感受比较诡异,像是在召唤恶魔,因为整曲风格庄严神圣,不但能彰显出汉尼拔的气质,也能配合电影情节暗示主人公汉尼拔是一个恶魔,展现电影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与情绪。
  久石让与许多著名导演的合作,奠定了他国际配乐大师的地位,但久石让参与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宫崎骏的作品。在《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动漫电影中久石让的音乐展现出强烈的故事性,推动情节发展,运用现代手法的和线连接和和弦的不协和处理,使音乐充满神秘,旋律与动画电影相互交融配合,更加符合大众欣赏口味。《SUMMER》在配器方面,只用到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种乐器,但声部间的完美配合成功地再现了电影情节。
  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巴赫和久石让两位大师的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我们发现,他们的音乐风格都具有自己特殊的时代性和艺术性。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平易近人,无论是低调内涵还是清澈温暖都是音乐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挑动我们的情绪。创作是永无止境的,音乐对人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的影响也将永远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李玉春.巴赫钢琴作品演奏艺术浅析.黄河之声.2010年第21期期数
其他文献
【摘要】电影叙事学,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研究中的叙述者、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意大利著名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著名的“回忆三部曲”闻名于世,然而对于这些电影尤其是“回忆三部曲”之一的《海上钢琴师》的论述或分析大多研究了其视听语言、主题等内容,而本文的目的是要从叙事策略的角度来分析导演吉赛·托纳多雷是如何巧妙的安排叙事的,论文将从叙事人称与视点、叙事时空与节奏来进行分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合唱艺术高校的普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它在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基于历史的原因, 在高校开展合唱活动仍存在很多不足。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应采用什么方法, 提升大学生的合唱活动水平, 借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高校;合唱;活动  引言  合唱艺术形成于中世纪欧洲宗教音乐, 而今, 合唱已成为世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
期刊
动画从字面上讲,就是运动的画面。也就是说,凡是由单帧图像连续播放所构成的运动的画面,都可以称之为动画。我國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兴起的皮影戏,就是动画的前身,包括现在的广告、电影、电视剧,可以说都是动画范畴之内的产物,只不过大多数人会将动画和动画片这两个概念混淆,因而将动画的概念大大的缩小了。由于动画是由单帧图像连续播放构成的,因此漫画、连环画也往往被归在了动画的范畴中,可以说这是另一种动画的表现形式。
期刊
【摘要】声乐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应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应采取对策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舞台表演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表演机会、提高舞台表演技能和二度创作能力。  【关键词】声乐;舞台表演;教学  将声乐课堂和舞台表演融合起来,能促进理论知识学习和艺术实践的有机统一,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增强舞台表演自信。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演唱和表演专业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其中,舞蹈课程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门必修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里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概念出发,以舞蹈编创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上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有利于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在学前教育应用中发挥良性的作用,优化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
期刊
【摘要】自主性游戏强调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以及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关于自主性的体验。通过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游戏选择机会、自主探索空间以及自由感的心理氛围,彰显幼儿在建构规则意识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规则意识  一、自主性及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内涵  自主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个体对自我在关系系统中地位的认知,人可以依据自我意志对周围人、事、物进行支配。“自主性”并不是生而存在的,
期刊
【摘要】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小说《蜘蛛女之吻》在叙事主题上包含了同性恋、权力话语、政治运动等多个方面。而1985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广泛关注,影片重点围绕莫利纳这个主要人物,突出了其身上的性别认同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叙事学理论,从“故事”和“话语”两方面对《蜘蛛女之吻》小说版和电影版的基本叙事手法(包括情节、人物、叙述者、时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相较于小说而言,电影如何运用各种影像符
期刊
【摘要】音乐鉴赏课应发展和培养学生听觉能力与审美能力的课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唱课还是鉴赏课教师往往容易偏重于语言的讲解、乐谱、动作等非音乐体验方面的内容,忽视音乐听觉体验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体验;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非语言性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速度、和声、强弱等音响形式
期刊
【摘要】在音乐作品的创作、表演以及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钢琴伴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特点正是在于“即兴”,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本文主要就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技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研究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意义  钢琴即兴伴奏在整个钢琴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历来被古今中外的许多钢琴家和钢琴教育家所看重,无论是在
期刊
【摘要】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儿歌弹唱课程教学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往往只顺着一个方向思考,没有将思维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发散,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儿歌弹奏时对不同儿歌的伴奏都千篇一律,和声、织体基本相似,对于儿歌的表现也没有深入去思考。因此本论文也是通过教学实践,大胆将多向思维法融入到儿歌弹唱的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对儿歌进行大胆编配,逐渐形成自己的伴奏风格。  【关键词】发散思维;多向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