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是钢琴演奏艺术发展史的奠基者,被大众认为是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久石让日本当代极富盛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是一位学院派的作曲家,产量丰富,曾为大量的影视作品及动漫配乐,其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东方特质。
本文将以《哥德堡变奏曲》和《SUMMER》两首作品为例,通过对两者的创作风格、织体运用、演奏风格、电影配乐运用四部分进行比较,深入探讨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的古今对比。浅析两位音乐家的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风格。
【关键词】巴赫;久石让;钢琴创作;艺术风格
一、创作风格
巴洛克时期形成了完整的以T、D、S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新出现的复调音乐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巴赫作为复调音乐之巅,其创作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声部对位,风格体现为平衡与协和。他的音乐作品是内敛而沉稳的,以《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BWV988)为例,这首巴赫创作于莱比锡时期的杰作,由主题和三十个变奏组成,此曲没有强烈的冲突与戏剧性,像是溪水一般缓缓流过你的心间。
与巴赫相比较,久石让的音乐更具有现代风格:简单但不简约,音乐风格热情活泼,外向奔放。和声较少,大量使用同一节奏,旋律瑯琅上口。主旋律线条流畅以级进为主,常用重复,变奏等开展主题,使得旋律非常容易被听众熟记哼唱。和声整体运用平稳级进,旋律与和弦结合的音响极具美感,构成了富有东方气息的音乐风格。
二、织体运用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对于织体的运用,重视音乐元素的对位组合,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技巧繁多复杂,织体严密工整,像齿轮一样精准对位,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由于巴赫本人笃信宗教,对于织体的运用创新不多,在传统和声基础的范围内继承和发展,将复调音乐推上顶峰。在巴赫之后,对于复调音乐的创作和创作手法的运用再无人能及。
久石让早年接受学院派传统音乐教育,具备丰富的古典音乐基础,其作曲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以超过七和弦的范围进行三度相生编写旋律和声,但由于和声音程采用的传统叠加方法,所以听起来非常有古典音乐的感觉。以《菊次郎的夏天》主题曲《SUMMER》为例,这首曲子编曲十分简单,全曲只用到了六个和声,但是并不妨碍它带给听众心灵上的震撼。
与巴赫所代表的传统作曲家相比,久石让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受美国黑人音乐家昆西琼斯影响,久石让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爵士音阶与节奏元素,这使得音乐更加多元化;其次对于二度音程结构的使用也是现代音乐中常见的创作手法,久石让在其使用过程中进行修改,减少了二度音程的紧张感,让音乐在表达过程中达到了意外中的协和。
巴赫的作品中很少有非三度和弦音的出现,而久石让的和声创作中则大量运丰富多变的高叠和弦,包括七和弦、九和弦这样复杂的和弦,他用转为高叠的方式来处理和弦,并加入和弦外音,给人以合理中的意外的音画质感。
三、演奏风格
在巴洛克歌剧兴起以后,古典乐的最终是走向生活走向市场的,但历史中的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空间维度与磁场,在300年前守到众人追捧的音乐,在如今未必符合你的口味。而有些音乐的美并不追求与现代人的审美相契合,带来听觉上的愉悦,而是在和声、对位或者音列上追求符号化的平衡与美感。巴赫作品演奏的乐器大多是管风琴或古钢琴演奏的曲目,如果听众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是无法单单从旋律主题和音响效果中得到美的感受,这也说明巴赫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口味,他的作品演奏风格属于阳春白雪,虽然受众者是少数,但是一但能够理解这种美,会被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与巴赫音乐的阳春白雪相比,久石让的音乐演奏风格则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口味。他的作品多为交响乐或现代钢琴创作,聆听久石让的音乐不需要音乐基础,只要能够欣赏旋律的美好,就能能从听觉上带来愉悦与满足。
四、电影配乐运用
电影配乐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体,音乐如果脱离于整个故事和电影画面,会流失情绪的铺垫,当然,画面和故事如果少了适当的音乐烘托,也将变得黯然。巴赫和久石让都是十分高产的作曲家,其作品也被运用在电影及影视配乐中,由于作品内涵不同,其运用也各不相同。
《哥德堡变奏曲》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有出现,最有名的是在电影《汉尼拔》当中。在原著小说中,汉尼拔博士最爱听的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所以在电影中也使用了此曲作为配乐。《哥德堡变奏曲》中出现的一些三全音在巴洛克时期被认为是地狱或恶魔的声音,听觉感受比较诡异,像是在召唤恶魔,因为整曲风格庄严神圣,不但能彰显出汉尼拔的气质,也能配合电影情节暗示主人公汉尼拔是一个恶魔,展现电影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与情绪。
久石让与许多著名导演的合作,奠定了他国际配乐大师的地位,但久石让参与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宫崎骏的作品。在《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动漫电影中久石让的音乐展现出强烈的故事性,推动情节发展,运用现代手法的和线连接和和弦的不协和处理,使音乐充满神秘,旋律与动画电影相互交融配合,更加符合大众欣赏口味。《SUMMER》在配器方面,只用到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种乐器,但声部间的完美配合成功地再现了电影情节。
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巴赫和久石让两位大师的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我们发现,他们的音乐风格都具有自己特殊的时代性和艺术性。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平易近人,无论是低调内涵还是清澈温暖都是音乐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挑动我们的情绪。创作是永无止境的,音乐对人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的影响也将永远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李玉春.巴赫钢琴作品演奏艺术浅析.黄河之声.2010年第21期期数
久石让日本当代极富盛名的作曲家、钢琴家,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是一位学院派的作曲家,产量丰富,曾为大量的影视作品及动漫配乐,其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东方特质。
本文将以《哥德堡变奏曲》和《SUMMER》两首作品为例,通过对两者的创作风格、织体运用、演奏风格、电影配乐运用四部分进行比较,深入探讨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的古今对比。浅析两位音乐家的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风格。
【关键词】巴赫;久石让;钢琴创作;艺术风格
一、创作风格
巴洛克时期形成了完整的以T、D、S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新出现的复调音乐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巴赫作为复调音乐之巅,其创作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声部对位,风格体现为平衡与协和。他的音乐作品是内敛而沉稳的,以《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BWV988)为例,这首巴赫创作于莱比锡时期的杰作,由主题和三十个变奏组成,此曲没有强烈的冲突与戏剧性,像是溪水一般缓缓流过你的心间。
与巴赫相比较,久石让的音乐更具有现代风格:简单但不简约,音乐风格热情活泼,外向奔放。和声较少,大量使用同一节奏,旋律瑯琅上口。主旋律线条流畅以级进为主,常用重复,变奏等开展主题,使得旋律非常容易被听众熟记哼唱。和声整体运用平稳级进,旋律与和弦结合的音响极具美感,构成了富有东方气息的音乐风格。
二、织体运用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对于织体的运用,重视音乐元素的对位组合,创作了大量的复调音乐,技巧繁多复杂,织体严密工整,像齿轮一样精准对位,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由于巴赫本人笃信宗教,对于织体的运用创新不多,在传统和声基础的范围内继承和发展,将复调音乐推上顶峰。在巴赫之后,对于复调音乐的创作和创作手法的运用再无人能及。
久石让早年接受学院派传统音乐教育,具备丰富的古典音乐基础,其作曲最大的特点是喜欢以超过七和弦的范围进行三度相生编写旋律和声,但由于和声音程采用的传统叠加方法,所以听起来非常有古典音乐的感觉。以《菊次郎的夏天》主题曲《SUMMER》为例,这首曲子编曲十分简单,全曲只用到了六个和声,但是并不妨碍它带给听众心灵上的震撼。
与巴赫所代表的传统作曲家相比,久石让在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受美国黑人音乐家昆西琼斯影响,久石让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爵士音阶与节奏元素,这使得音乐更加多元化;其次对于二度音程结构的使用也是现代音乐中常见的创作手法,久石让在其使用过程中进行修改,减少了二度音程的紧张感,让音乐在表达过程中达到了意外中的协和。
巴赫的作品中很少有非三度和弦音的出现,而久石让的和声创作中则大量运丰富多变的高叠和弦,包括七和弦、九和弦这样复杂的和弦,他用转为高叠的方式来处理和弦,并加入和弦外音,给人以合理中的意外的音画质感。
三、演奏风格
在巴洛克歌剧兴起以后,古典乐的最终是走向生活走向市场的,但历史中的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空间维度与磁场,在300年前守到众人追捧的音乐,在如今未必符合你的口味。而有些音乐的美并不追求与现代人的审美相契合,带来听觉上的愉悦,而是在和声、对位或者音列上追求符号化的平衡与美感。巴赫作品演奏的乐器大多是管风琴或古钢琴演奏的曲目,如果听众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是无法单单从旋律主题和音响效果中得到美的感受,这也说明巴赫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口味,他的作品演奏风格属于阳春白雪,虽然受众者是少数,但是一但能够理解这种美,会被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与巴赫音乐的阳春白雪相比,久石让的音乐演奏风格则更加平民化,符合大众口味。他的作品多为交响乐或现代钢琴创作,聆听久石让的音乐不需要音乐基础,只要能够欣赏旋律的美好,就能能从听觉上带来愉悦与满足。
四、电影配乐运用
电影配乐是一种集大成的艺术体,音乐如果脱离于整个故事和电影画面,会流失情绪的铺垫,当然,画面和故事如果少了适当的音乐烘托,也将变得黯然。巴赫和久石让都是十分高产的作曲家,其作品也被运用在电影及影视配乐中,由于作品内涵不同,其运用也各不相同。
《哥德堡变奏曲》在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有出现,最有名的是在电影《汉尼拔》当中。在原著小说中,汉尼拔博士最爱听的就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所以在电影中也使用了此曲作为配乐。《哥德堡变奏曲》中出现的一些三全音在巴洛克时期被认为是地狱或恶魔的声音,听觉感受比较诡异,像是在召唤恶魔,因为整曲风格庄严神圣,不但能彰显出汉尼拔的气质,也能配合电影情节暗示主人公汉尼拔是一个恶魔,展现电影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与情绪。
久石让与许多著名导演的合作,奠定了他国际配乐大师的地位,但久石让参与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宫崎骏的作品。在《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动漫电影中久石让的音乐展现出强烈的故事性,推动情节发展,运用现代手法的和线连接和和弦的不协和处理,使音乐充满神秘,旋律与动画电影相互交融配合,更加符合大众欣赏口味。《SUMMER》在配器方面,只用到了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种乐器,但声部间的完美配合成功地再现了电影情节。
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巴赫和久石让两位大师的钢琴创作与演奏艺术我们发现,他们的音乐风格都具有自己特殊的时代性和艺术性。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平易近人,无论是低调内涵还是清澈温暖都是音乐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挑动我们的情绪。创作是永无止境的,音乐对人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的影响也将永远没有终点。
参考文献:
[1]李玉春.巴赫钢琴作品演奏艺术浅析.黄河之声.2010年第21期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