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处在探索阶段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如何提高其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在注重与外校交流的同时,更应将重点放在校内各方意见的反馈上:提倡教师自我反馈;正确对待、引导、组织和落实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反馈;重视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尊重、倾听和落实学校教学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等。并以此为契机,最终建立一套“反馈与教学”的长效联动机制,提升教学的同时,力争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之路。
关键词:意见反馈 国防教育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11-001-0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8号)文件的重要精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2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1](以下简称《大纲》,其于2006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2]),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大纲》第一条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第十七条还规定“本《大纲》自2002至2003学年起在全国施行”[1],之后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上了日程。
但是,之前国内除少数普通高校开展过或一直进行着国防教育或类似的课程教学外,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国防教育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校内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教学者而言,开设这门课后,如何实现该门课的教学目的,如何使学生尽快地喜欢上这门课,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一个,即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人采取了引进来的方式,即照搬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但是这样一来会造成“没有自身特色”,甚至“水土不服”的结果。笔者认为在适当引入外来经验的同时,应将重点放在自身的突破上,不应忽视一些校内的重要资源,即各个方面的意见反馈,包括教师自我反馈、学生反馈、同事反馈和校督导组反馈等,及时地总结、消化这些反馈意见,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而长期坚持在反馈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则有利于形成院校自身独有的教学特色。
一、提倡教师的自我反馈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存在一个误解,一提到意见反馈,或者是提建议,就认为是他人的事情,而自身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其实不然,在众多的反馈主体中,自我也可以作为一个行为主体,而这个主体常常被忽视了。在教学领域的众多反馈中,也存在忽略自我主体这一情况,这是不应该的。现在的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二者共同构成教学实施的行为体,因此忽略任何一方之后所得到的意见反馈都是片面的。为了提升国防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自我的信息反馈也是必要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教师重视自我反馈是要求上进的基础,也是接受其他方意见反馈的前提。教师自我反馈,指的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教学感受,以及为日后提高教学水平所引申出的意见、建议等。任何一个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上完一节课后,在他的头脑中很快就会形成一个课堂感受,这个感受最直观地表现为两种结果之一,即这节课很成功或是失败,这就是一种反馈。但是,面对这种反馈,又会引伸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见反馈和结果:一种是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后的课堂感受,不去总结这节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得过且过,这也是导致其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乃至下滑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是有些教师非常重视课后的课堂感受,认真总结这节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针对性地将这堂课的经验或教训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可取的经验继续保留和挖掘,不可取的则坚决摒弃,常此以往,其结果必将是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后者这些教师的行动说明了其具有强烈的上进心,能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会想办法弥补自身的不足,自身能解决的尽力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会虚心求教他人,从而为接受其他方的意见反馈创造了前提。
其次,为提升国防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自我反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我反馈除包括前面提到的课后反馈外,还要注重其他自我反馈,如课堂进行中的自我反馈(对于授课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反馈,要在不影响上课的前提条件下,稍加整理,课后再详细总结)、内外交流过程中的自我反馈等,总之尽力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自我梳理、提升的机会。2、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我反馈必须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切不可自满,即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挫折也不能消沉,更不能放弃自我反馈。3、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我反馈要与其他渠道的意见反馈相结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其他方的意见或建议,要多角度挖掘,以期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教学水平。4、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仔细梳理、研究和总结其他方的意见反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自我反馈,取其精华,切不可盲目全盘接受,要认真甄别,不能走另一个极端;要将别人的意见精华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适合自己东西。5、最重要的一点,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各种自我反馈的结果落实为行动,切实地将各种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服务。
二、正确对待、引导、组织和落实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反馈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在普通高校贯彻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由原先单纯的受教育者,逐渐地转化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地就某位老师、某堂课或者某门课程发表评论,并且进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意见或建议。诚然,在这些意见反馈中,不乏少量肤浅、片面甚至主观情绪化的表述,但是绝大多数意见或建议还是中肯的、有建设性的,作为国防教育这门新兴课程的教师,我们应积极看待这些反馈,落实其中的合理化建议。
首先,为了促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观念,摆正心态,认真对待学生意见反馈。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中很多教师认为,在课程建设中,学生作用的提升,会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会极大地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畏首畏尾。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众所周知,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作为互动行为体之一的学生完全有权利发表意见,且保持良性的互动是课程建设、不断发展的前提。而前者那些教师其错误就在于将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对立的层面,这样师生间在该门课课程建设以及提升教学水平上很难形成合力,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教师的家长制作风以及长期维持的低水平教学与学生高涨的热情不断遭到打压,这些必然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最终这门课的前途可想而知。因此,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教师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认真对待学生意见反馈,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其次,为了促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意见反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热情转化为有序的合理化建议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针对国防教育这门新兴课程的需要,教师应在以下几个阶段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反馈。1、开课前的学生意见反馈,即正式上这门课前听取学生对这门课的期望,通常在某一学期处进行。经笔者调查发现,学生一般在这个时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基本上一致,即要求这门课不要成为枯燥的国防说教课或严肃的相关法律选宣讲课,希望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生动地传播国防知识。2、课堂中的反馈,即上课过程中针对某些具体的细节学生做出的反馈。这些反馈通常比较具体,有可能针对某一种教学方式、某一段课堂内容或者某一战例等,这些需要教师在上课结束后认真梳理、总结。3、课堂后的学生反馈,即上完某一节课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提交的意见反馈,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各方面进行反馈(教师可以制作一张表格发给学生),但同时也要为学生预留广阔的建议空间,比如设立“其他方面”的反馈一项,让学生自由发挥。4、期末反馈,即国防教育这门课结束后学生作出的意见反馈,其中的合理化建议会对今后国防教育的完善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反馈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它针对的是国防教育在这个学期的教学,教师也应像前面那样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同时留足学生自由表述的空间。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反馈,任课教师们应集中起来认真总结、梳理,吸收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弥补各自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期为提高国防教育整体的教学水平服务。
最后,为了促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认真梳理学生的意见反馈,将合理化建议落实为行动,并尽可能地将学生意见反馈形成制度,长久实施下去。对学生敞开言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持续下去,与教师良性互动,不断地为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而将学生意见反馈形成教学单位的制度,对今后的教学将大有裨益,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
三、重视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
对于国防教育单位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应引起教学者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作为同事,他们在强化课程建设和提高个人与整体教学水平方面,具有某一教学者自我与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同事们自身也是国防教育的从教者,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同事们的角色独特,针对某名教师的某堂课进行点评时,既有同行的眼光,又有第三者的视角,既可感同身受地发表意见,又可暂时脱离教学者与学生互动的束缚提出教学建议;同事们相互之间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等等。那么如何进行同事之间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呢,应采取哪些方式呢?
首先,集中备课。如前所述,对于国内很多院校,国防教育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发展需要集思广益,集体的力量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在确定这门课发展的大方向后,在教学方面集体力量的发挥就应从备课入手。教师备课时应打破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格局,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起来备课,相互之间交流,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共同应对和解决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笔者就曾有过这样一个经历:在集中备课的过程中,虽然章节不同,但是我和另一名同事都选定了同一个战例,结果在备完课后共同交流过程中,第三名同事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予以指正,笔者和那名同事立即进行协调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避免了日后上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保证了课堂内容的新鲜度。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的事例,集中备课的优点远不止这些。
其次,交叉听课。如果说集中备课是未雨绸缪的话,那么同事之间的交叉听课则解决的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事之间的交叉听课,这就需要发挥同事独有的行业技术优势,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某个人某节课的得失,课后形成书面意见或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鼓励后者继续保持某些优点,对于不足则可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解决,如果二人都解决不了,那么可以邀请其他同事参与进来,共同出谋划策。交叉听课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于听课的同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听课人的角色既是审视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因为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也会不断地形成自我反馈,与自身对照,汲取授课人的长处,鞭策自己继续努力提高。另外,对于教学过程中持续积累的听课记录,即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要定期梳理、总结,共同提高,这个工作就要留给定期召开的教学促进会来完成。
最后,定期召开教学促进会。很多教学单位都会定期召开旨在提高教学的会议,但是很多这样的会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会议上教师的提建议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会议沦为了空洞的程序。这是不应该的,而对于国防教育这门新兴课程的建设更是如此。如前所述,新兴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群策群力,而定期召开的教学促进会是国防教育从业者意见或建议反馈、交流的一个绝好平台,这是一个共同提高的机会,应珍惜它。对于一些同事不愿与众人分享个人某些成功经验的情况(当下高校各单位内部普遍实行的竞争制更加剧了这一状况),我们应开导这些同事,让他们理清个人与小集体、小集体与学校大集体的关系,引导其清楚认识到:只有同事们教学水平整体的持续提升,才能为小集体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小集体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才能为个人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所以应鼓励国防教育者之间积极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充实各个交流平台,在交流反馈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四、尊重、倾听学校教学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3](教育部[2001] 4号,第十二条规定“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文件精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各地高校纷纷建立了校教学督导组,聘请资深教授、离退休专家等担任组员,对学校相关工作展开督导,其中教学是重点之一。尽管在近年来的教学督导工作中暴露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与督导组成员的年龄层次、专业知识构成以及机构责权分配等有关),但就总体而言,成绩是肯定的,实践中督导成员用他们辛勤的劳动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用他们的心血与汗水不断滋育着学校的成长。展望未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目前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会随着内外因素的协调而减少。
对于国防教育这门新兴的课程,如前所述,其发展、壮大需要群策群力,这当中当然需要尊重、倾听专家们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特别是属校内宝贵资源的教学督导组成员的意见。因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治学严谨,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热爱学校,毕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也有较丰富管理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督导组专家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望,看问题比较客观,又有权威性。”[4]另外,这些专家因离、退休而离开教学工作岗位后,可以不受约束地跳出教与学的互动看待学校教学,在自身理论与修养升华的同时,更可以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教学工作,并有可能思索出一系列新的教学理论、方式方法等,通过意见或建议反馈的形式传输给青年教师付诸实施。这对处于探索阶段的国防教育而言也许就是一个机会。以上这些督导组专家的长处都是年轻教学者望尘莫及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青年教师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督导组的工作就是挑毛病,所以对督导组的工作持抵触态度,长期保持戒备心理,排斥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特别青年教师面临一些处罚时上述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些青年教师根本没有弄清楚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这恰恰与自身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为可能面临的一些眼前利益的受损而排斥校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是不明智的,这等于是封闭了快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大门。因为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工作中问题的要害,这正是老专家们的强项,而年轻教育工作者受限于阅历、经验等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青年教师应该尊重、认真倾听和落实前者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这样可以在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总之,国防教育作为普通高校一门新兴的课程,为了激发、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反馈与教学”的长效联动机制,即要求教学者在教学中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反馈,并在各方意见反馈中汲取营养以期提高教学水平,这也有助于教学者特别是后来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2]7号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1]4号
[4]朱继洲.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与定位[J].江苏高教,2005(1)
关键词:意见反馈 国防教育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11-001-0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8号)文件的重要精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2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1](以下简称《大纲》,其于2006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2]),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军事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大纲》第一条明确规定“军事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同时第十七条还规定“本《大纲》自2002至2003学年起在全国施行”[1],之后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上了日程。
但是,之前国内除少数普通高校开展过或一直进行着国防教育或类似的课程教学外,对于多数高校而言,国防教育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校内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教学者而言,开设这门课后,如何实现该门课的教学目的,如何使学生尽快地喜欢上这门课,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一个,即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人采取了引进来的方式,即照搬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但是这样一来会造成“没有自身特色”,甚至“水土不服”的结果。笔者认为在适当引入外来经验的同时,应将重点放在自身的突破上,不应忽视一些校内的重要资源,即各个方面的意见反馈,包括教师自我反馈、学生反馈、同事反馈和校督导组反馈等,及时地总结、消化这些反馈意见,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而长期坚持在反馈的基础上提升教学,则有利于形成院校自身独有的教学特色。
一、提倡教师的自我反馈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存在一个误解,一提到意见反馈,或者是提建议,就认为是他人的事情,而自身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其实不然,在众多的反馈主体中,自我也可以作为一个行为主体,而这个主体常常被忽视了。在教学领域的众多反馈中,也存在忽略自我主体这一情况,这是不应该的。现在的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二者共同构成教学实施的行为体,因此忽略任何一方之后所得到的意见反馈都是片面的。为了提升国防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自我的信息反馈也是必要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教师重视自我反馈是要求上进的基础,也是接受其他方意见反馈的前提。教师自我反馈,指的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形成的教学感受,以及为日后提高教学水平所引申出的意见、建议等。任何一个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每上完一节课后,在他的头脑中很快就会形成一个课堂感受,这个感受最直观地表现为两种结果之一,即这节课很成功或是失败,这就是一种反馈。但是,面对这种反馈,又会引伸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意见反馈和结果:一种是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后的课堂感受,不去总结这节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得过且过,这也是导致其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乃至下滑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是有些教师非常重视课后的课堂感受,认真总结这节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针对性地将这堂课的经验或教训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可取的经验继续保留和挖掘,不可取的则坚决摒弃,常此以往,其结果必将是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后者这些教师的行动说明了其具有强烈的上进心,能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会想办法弥补自身的不足,自身能解决的尽力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会虚心求教他人,从而为接受其他方的意见反馈创造了前提。
其次,为提升国防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自我反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我反馈除包括前面提到的课后反馈外,还要注重其他自我反馈,如课堂进行中的自我反馈(对于授课过程中形成的自我反馈,要在不影响上课的前提条件下,稍加整理,课后再详细总结)、内外交流过程中的自我反馈等,总之尽力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自我梳理、提升的机会。2、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我反馈必须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切不可自满,即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挫折也不能消沉,更不能放弃自我反馈。3、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自我反馈要与其他渠道的意见反馈相结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其他方的意见或建议,要多角度挖掘,以期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教学水平。4、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仔细梳理、研究和总结其他方的意见反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自我反馈,取其精华,切不可盲目全盘接受,要认真甄别,不能走另一个极端;要将别人的意见精华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适合自己东西。5、最重要的一点,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各种自我反馈的结果落实为行动,切实地将各种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服务。
二、正确对待、引导、组织和落实学生的合理化意见反馈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在普通高校贯彻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由原先单纯的受教育者,逐渐地转化为课程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地就某位老师、某堂课或者某门课程发表评论,并且进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意见或建议。诚然,在这些意见反馈中,不乏少量肤浅、片面甚至主观情绪化的表述,但是绝大多数意见或建议还是中肯的、有建设性的,作为国防教育这门新兴课程的教师,我们应积极看待这些反馈,落实其中的合理化建议。
首先,为了促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观念,摆正心态,认真对待学生意见反馈。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中很多教师认为,在课程建设中,学生作用的提升,会削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会极大地限制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畏首畏尾。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众所周知,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作为互动行为体之一的学生完全有权利发表意见,且保持良性的互动是课程建设、不断发展的前提。而前者那些教师其错误就在于将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对立的层面,这样师生间在该门课课程建设以及提升教学水平上很难形成合力,这与现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教师的家长制作风以及长期维持的低水平教学与学生高涨的热情不断遭到打压,这些必然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最终这门课的前途可想而知。因此,包括国防教育在内的教师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认真对待学生意见反馈,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其次,为了促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意见反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热情转化为有序的合理化建议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针对国防教育这门新兴课程的需要,教师应在以下几个阶段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反馈。1、开课前的学生意见反馈,即正式上这门课前听取学生对这门课的期望,通常在某一学期处进行。经笔者调查发现,学生一般在这个时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基本上一致,即要求这门课不要成为枯燥的国防说教课或严肃的相关法律选宣讲课,希望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生动地传播国防知识。2、课堂中的反馈,即上课过程中针对某些具体的细节学生做出的反馈。这些反馈通常比较具体,有可能针对某一种教学方式、某一段课堂内容或者某一战例等,这些需要教师在上课结束后认真梳理、总结。3、课堂后的学生反馈,即上完某一节课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提交的意见反馈,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各方面进行反馈(教师可以制作一张表格发给学生),但同时也要为学生预留广阔的建议空间,比如设立“其他方面”的反馈一项,让学生自由发挥。4、期末反馈,即国防教育这门课结束后学生作出的意见反馈,其中的合理化建议会对今后国防教育的完善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反馈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它针对的是国防教育在这个学期的教学,教师也应像前面那样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同时留足学生自由表述的空间。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反馈,任课教师们应集中起来认真总结、梳理,吸收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弥补各自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期为提高国防教育整体的教学水平服务。
最后,为了促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认真梳理学生的意见反馈,将合理化建议落实为行动,并尽可能地将学生意见反馈形成制度,长久实施下去。对学生敞开言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持续下去,与教师良性互动,不断地为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而将学生意见反馈形成教学单位的制度,对今后的教学将大有裨益,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
三、重视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
对于国防教育单位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应引起教学者足够的重视。这是因为作为同事,他们在强化课程建设和提高个人与整体教学水平方面,具有某一教学者自我与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势:同事们自身也是国防教育的从教者,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同事们的角色独特,针对某名教师的某堂课进行点评时,既有同行的眼光,又有第三者的视角,既可感同身受地发表意见,又可暂时脱离教学者与学生互动的束缚提出教学建议;同事们相互之间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等等。那么如何进行同事之间的意见或建议反馈呢,应采取哪些方式呢?
首先,集中备课。如前所述,对于国内很多院校,国防教育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发展需要集思广益,集体的力量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在确定这门课发展的大方向后,在教学方面集体力量的发挥就应从备课入手。教师备课时应打破传统的闭门造车的格局,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起来备课,相互之间交流,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共同应对和解决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笔者就曾有过这样一个经历:在集中备课的过程中,虽然章节不同,但是我和另一名同事都选定了同一个战例,结果在备完课后共同交流过程中,第三名同事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予以指正,笔者和那名同事立即进行协调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避免了日后上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保证了课堂内容的新鲜度。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的事例,集中备课的优点远不止这些。
其次,交叉听课。如果说集中备课是未雨绸缪的话,那么同事之间的交叉听课则解决的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事之间的交叉听课,这就需要发挥同事独有的行业技术优势,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某个人某节课的得失,课后形成书面意见或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鼓励后者继续保持某些优点,对于不足则可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解决,如果二人都解决不了,那么可以邀请其他同事参与进来,共同出谋划策。交叉听课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于听课的同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听课人的角色既是审视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因为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也会不断地形成自我反馈,与自身对照,汲取授课人的长处,鞭策自己继续努力提高。另外,对于教学过程中持续积累的听课记录,即同事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要定期梳理、总结,共同提高,这个工作就要留给定期召开的教学促进会来完成。
最后,定期召开教学促进会。很多教学单位都会定期召开旨在提高教学的会议,但是很多这样的会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会议上教师的提建议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会议沦为了空洞的程序。这是不应该的,而对于国防教育这门新兴课程的建设更是如此。如前所述,新兴课程建设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群策群力,而定期召开的教学促进会是国防教育从业者意见或建议反馈、交流的一个绝好平台,这是一个共同提高的机会,应珍惜它。对于一些同事不愿与众人分享个人某些成功经验的情况(当下高校各单位内部普遍实行的竞争制更加剧了这一状况),我们应开导这些同事,让他们理清个人与小集体、小集体与学校大集体的关系,引导其清楚认识到:只有同事们教学水平整体的持续提升,才能为小集体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小集体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才能为个人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所以应鼓励国防教育者之间积极进行意见或建议反馈,充实各个交流平台,在交流反馈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四、尊重、倾听学校教学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3](教育部[2001] 4号,第十二条规定“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文件精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各地高校纷纷建立了校教学督导组,聘请资深教授、离退休专家等担任组员,对学校相关工作展开督导,其中教学是重点之一。尽管在近年来的教学督导工作中暴露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与督导组成员的年龄层次、专业知识构成以及机构责权分配等有关),但就总体而言,成绩是肯定的,实践中督导成员用他们辛勤的劳动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用他们的心血与汗水不断滋育着学校的成长。展望未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目前督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会随着内外因素的协调而减少。
对于国防教育这门新兴的课程,如前所述,其发展、壮大需要群策群力,这当中当然需要尊重、倾听专家们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特别是属校内宝贵资源的教学督导组成员的意见。因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治学严谨,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热爱学校,毕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也有较丰富管理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督导组专家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望,看问题比较客观,又有权威性。”[4]另外,这些专家因离、退休而离开教学工作岗位后,可以不受约束地跳出教与学的互动看待学校教学,在自身理论与修养升华的同时,更可以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审视当前的教学工作,并有可能思索出一系列新的教学理论、方式方法等,通过意见或建议反馈的形式传输给青年教师付诸实施。这对处于探索阶段的国防教育而言也许就是一个机会。以上这些督导组专家的长处都是年轻教学者望尘莫及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青年教师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督导组的工作就是挑毛病,所以对督导组的工作持抵触态度,长期保持戒备心理,排斥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特别青年教师面临一些处罚时上述状况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些青年教师根本没有弄清楚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建设”,这恰恰与自身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为可能面临的一些眼前利益的受损而排斥校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反馈是不明智的,这等于是封闭了快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大门。因为督导组的意见或建议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学工作中问题的要害,这正是老专家们的强项,而年轻教育工作者受限于阅历、经验等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青年教师应该尊重、认真倾听和落实前者有益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这样可以在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总之,国防教育作为普通高校一门新兴的课程,为了激发、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很有必要建立一套“反馈与教学”的长效联动机制,即要求教学者在教学中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反馈,并在各方意见反馈中汲取营养以期提高教学水平,这也有助于教学者特别是后来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防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2]7号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
[3]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1]4号
[4]朱继洲.高等学校教学督导的作用与定位[J].江苏高教,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