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展现中华农业文明的大学博物馆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14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即四川大学博物馆)诞生以来,中国大学博物馆已走过百余年发展历程,大学博物馆的地位也在显著提升。截止到2018年底,在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高校博物馆为95家,但实际数量已经超过300家,很多大学都在建设自己的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馆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建于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藏品从何而来


  肇始于三江、黉宇于东南、脉承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两大前身,百余年来,南京农业大学见证了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更与中国现代农业的崛起相呼应。



  博物馆现址是南京农业大学校园内的一幢独立的特色建筑,与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相呼应。该建筑是由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于1952年建成,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1500平方米用于博物馆展陈。这栋老建筑本身可以说是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一件最大的藏品和展品,直接展现了与学校关联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该博物馆是一个双层建筑,展厅都在第一层,几乎是一个整体空间,从入口处开始,沿着参观动线,参观者先后能够看到中华农业文明的起源、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发展、中国农业制度的历史演变、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与农业文化等展陈内容,展览结束出口就在眼前。可以说用一条线串联起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历史轨迹。
  要建设一所博物馆,首先要有藏品,藏品从哪里来?对南京农业大学来说,仅寄希望于捐赠不太现实,采用购买的方式,经费也有限。短时间内要尽快丰富藏品,必须要主动出击。自2003年9月,博物馆开始进行文物征集工作,愿意捐赠的接受捐赠,需要购买的使用经费购买,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集,主要集中在黄河文明发源地的陕西、山西、山东和长江文明发源地的江苏、浙江等地区。据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卢勇教授介绍,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内,6000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7000多年前碳化的种子,8000多年前驯养家禽的骨骼等实物展品都是通过征集而来。博物馆正式开馆之后,文物的征集工作也没有停止,一直延续至今。

辉煌的农业文明


  走进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泱泱大国辉煌的农业文明气息迎面而来。其展陈简洁、大方、优雅、有层次,具有美感。博物馆主要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来展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每一件展品都有它的历史、故事,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先民农业生产生活哲学。
  在入口处以及两侧悬挂了多幅农事图。入口的左侧有一副楹联,“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位于插秧图两侧,意思是国家把人民看作根本,人民把粮食当作生命,告诉世人自古以来,粮食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入口处右侧悬挂了系列耕织图,展示如何进行农业生产,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著名画家焦炳珍所绘。耕织图也揭示了在古代时期,文盲率高,老百姓普遍不认识字,以图传播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更好传播效果的史实。



  博物馆的第一部分是农业起源,以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中国农业在世界农业历史上的地位,原始农业自身的特点、农业起源传说、新石器时代作物培育、新石器时代动物驯养以及原始农具等。
  今天的选择决定了明天的生活。古代先民可能也不知道最初的一种“好”的感觉,造就了今天的许多物种。在古代,人们发现什么可以吃,好吃就把它种植或养殖在自己的家里,经过长期的圈养种植驯化、选择,在习性、结构等方面逐渐起变化,与原始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区别。博物馆就详细介绍了猪的驯化过程。
  博物馆的第二部分是精耕细作,展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创立与发展。在这一部分重点展示了1000多件各个时期的各类农业生产工具,新时代时期的石斧、汉代的铁鏊、唐朝的铁犁铧、宋朝的铁闸刀以及清朝的烛台等。如果参观者对农业有一些了解,就会发现如今使用的传统工具与古代似乎差别并不大。其实在原始农业社会,古代的先民们就已经发明了整地、收获和加工脱粒等三类工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取代了木耒石锄,从而确立了传统农业雏形;及至汉唐之际,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最终奠定,其后只是在此之上优化改良,这充分证明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在这一部分,还以幕墙的形式展示了农时把握、土壤耕作、农田水利与土地利用、农业工具应用和推广、作物生产、栽桑养蚕和畜牧兽医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重农固本,展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制度与政策。这一部分从农本思想、赋税制度、救荒制度、权衡度量制度等方面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变迁。馆内展示了相关的农本思想,如《管子?治国篇》、《吕氏春秋?上农》、晁错《论贵栗蔬》、明太祖劝农手谕等,展示了土地制度的变革,从“井田制”到“均田法”,从“相地而衰征”、到“摊丁入亩”等;明代“救荒本草”和“救荒活民书”的展示表明历代统治者对救荒赈灾的重视。
  第四部分为“农村生活”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農业文化。勤劳和智慧的农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农业的民风、民俗和民情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在这一部分介绍了饮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变迁,豆腐、面条、茶饼等诞生和发展;农业生活用具铜灯、铁灯、烛台、木篦、铜镜、衣带钩、瓷碗等。
  该博物馆专门设有农书展区,展示各个时期的农书。在古代,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农书成为推广和传承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据《中国农学书录》记载,中国古代农书共有500多种,流传至今的有300多种。而在该馆内,馆藏原版古农书346部3000余册,其中明代嘉靖马直卿刻本《齐民要术》、崇祯平露堂刻本《农政全书》、明刻本《唐宋白空六帖》、明刻本《花史左编》等15种被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列为善本古籍,《齐民要术》被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每一项农业文化遗产不单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衣食来源,更是一个具有活态传承性的生产生活系统,一个承载乡愁记忆的情感载体,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价值,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优秀农耕文化传承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博物馆的功能价值


  “感知+碰撞”:研学拓展基地。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以农业起源为起点,以农业技术发展为主线,以生产工具、经济制度和农业文化贯穿始终,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农业智慧和农业生产生活哲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还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小学生极佳的农业研学、博物馆研学基地,是了解古代农业发展历史、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文化的最佳场所。博物馆会安排农业相关专业的讲解员,为孩子们进行科普,让孩子们深刻了解农为何物,感知中华农业文明的博大精深。
  “理论+实践”:学生实践基地。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需要大量的人员,尤其是专业人员,来支撑场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作为一所大学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优势,吸纳相关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兼职或者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博物馆的实际运营中来,如为参访团提供专业讲解或参与专题展览策划等。
  对学生来说,深入博物馆的幕后,不仅能够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审美、提升综合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于学校来说,博物馆成为学校培养人才一个机制,是学校链接社会的纽带。
  “服务+教育”:专业教学课堂和学习平台。大学博物馆与大学专业的关联度是非常紧密的。博物馆中所展陈的内容,文字、实物等,都可以成为专业课中的教学内容。南京农业大学曾在农博馆中,开设水稻稻种起源的实践教学;还将课堂搬到博物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进行教学,在更直观的环境中,带给学生更深刻的体验。这种发散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自身专业的认同和责任认同。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館还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专题讲座、主题论坛活动,成为公众知识拓展、体验学习的平台。
  作为一所大学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所特有的价值,服务于公众、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成为所有社会人感知中国古代农业哲学的大学校。
其他文献
针对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基坑围护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地层及环境情况,在分析传统的膨润土-NaCMC泥浆体系存在缺点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的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稳定液.
<正>国家工信部、公安部交管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中国成为全世界汽车消费大国,汽车保有量居全球之首。然而,大量试验汽车通过二手车市场流入消费者或车贩
分析了钻孔灌注桩受力作用机理和钻孔扩底灌注桩应用目的,探讨了钻孔扩底灌注桩的适应性.
隔气式保温防水材料不但较好地解决了保温隔热材料强度与保温性能之间的矛盾,而且充分考虑了屋面漏水、保温性能衰减及外墙保温罩面开裂等问题。该类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
本文重点介绍了采用水平定橡钻进改造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宏达中路与荣昌东街交口地段燃气管的一个工程实例。
中国交建是一家“A+H”上市公司,2006年在香港上市,是当年全球基建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IPO,也是第一家全球发行的整体上市基建公司。公司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为我个人职业生涯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2012年在A股上市。时光荏苒,从组建董办投关团队到现在2020年,已有14年,经过岁月的历练,我本人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公司的战略选择、洞察资本市场的变化与需求。14年的努力得到了董秘、工作团队的信任与认
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演变推进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构成和内容。从中
柳诒徵是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长期在高校和图书馆从事史学研究,著述众多,《中国文化史》为其代表作之一。该书作为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虽然其观点存在一些矛盾之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