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作风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戈尔说,信仰是个报晓的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
  当人类仰望星空、憧憬未来、思考人生的时候,就开始有了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仰决定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信仰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起草于1920年11月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的这行文字,在今天看来似乎平淡无奇,而当年惊现于黑暗的历史天幕,恰似电闪雷鸣,风云激荡。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
  信仰与作风从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信仰”是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那么,“作风”则是这种“信服和尊崇”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风格。
  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一个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系,其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也就是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形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党的优良作风,则是共产党人崇高信仰的生动体现。
  在“主义”的碰撞和交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信仰科学的真理,而且能够以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作风,去躬行自己的信仰。
  “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句话生动反映了崇高信仰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一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小党,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最终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完成了“创造一个新的社会”的崇高使命。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历史的镜鉴,就是对现实和未来的启迪。
  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以及由此衍生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作风,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是无往不胜的精神密码。
  崇高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和永恒追求,弘扬优良作风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终身课题和迫切需要。
  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深刻变革中的中国,尤其需要强化对信仰的忠诚守望;置身于各种考验的共产党人,尤其需要强化对优良作风的传承弘扬。
其他文献
身披戎装,尽是千秋家国梦。由黄埔军校走出的军事英才到共和国大将,从追求真理的热血青年,成为智勇双全誉为强大国防奠基元勋,陈赓将军的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浓浓强军梦,缔造国防现代化  1952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陈赓从朝鲜前线应召回国。当陈赓急匆匆来到中南海会议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已经坐在那里了,陈赓一进会议室就向他们问好,心急地问:“叫我从战场回来,有急事吗?
期刊
城市在发展,生活在富裕,但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里不同群体的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特别是下岗职工、外来流动人员和无固定工作市民家庭生活困难,他们成为城市贫困面的主要因素。这些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给予加倍的关怀和帮扶。  贫困问题影响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  在走访调研中,我深入到了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家庭,通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感受特别强烈,印象特别深刻。在产品日趋丰富、消费日趋火爆的城市
期刊
  
期刊
法国思想家赫南说过:“在人们的共同记忆中,灾难与伤痛比享乐或是光荣更重要,也更有价值,因为它更能紧密地结合民众,唤起患难与共的情感,进而使人民凝聚成为一个坚实的共同体。”南京大屠杀就是这样一段无法忘却也不应忘却的灾难与伤痛。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经常举行悼念活动不是为了传递仇恨,而是警示后人、捍卫和平。2014年,全国人大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
期刊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把县委书记称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他专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并号召全国县委书记向三位标杆人物学习,其中就有云南省原施甸县委书记、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  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要心中有党,杨善洲正是这样一个政治明白人,对党忠诚,信念坚定。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首先要牢记党员身份,对
期刊
迄今人们大都以为“人民公仆”这个概念是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翻译过来的。其实我国唐朝著名文豪和官员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比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年)于1311年提出“人民公仆”约早五百年就明确提出了“吏为民役”,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他是在何文中提出这个论点的?他为何能形成这种思想?他的人民公仆论内涵包括哪些要点?当今,这对于挖掘我国传统优秀政治文化的软实
期刊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康熙王朝名臣辈出,千古传诵。然而宦海风高,沉浮难料。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籍。满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终,陈廷敬却驰骋官场五十多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之后仍被召回,最后
期刊
做客时入门的  “五除”与“一放”  “五除”,即要求摘下自己的帽子、围巾、手套、墨镜,并且脱下外套。“一放”,即应将自己随手携带的公文包或手袋放在地上或主人指定之处。  拜访时逗留的时间  若无重要原因,一般性拜访尤其是初次拜访他人之时,在对方居所内停留的时间不宜长于半小时。逗留时间过久,难免有碍于主人。  做客时的五不入  其一,卧室不宜进入。  其二,书房不宜进入。  其三,厨房不宜进入。 
期刊
1960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湖南视察时,应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的请求,为湖南省委机关刊圈定了刊名并题写了“新湘评论”四个大字。当时,有人提到毛泽东1919年在长沙主办过《湘江评论》,他不失幽默地回答说,“我那个东西是资产阶级的”。(见《我的人生足迹》P252、253,李振祥著,湖南人民出版社)言下之意,《新湘评论》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办出新中国、新湖南“党刊姓党”的新气象。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进程,肯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展现我们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