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v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更为明显的实践特征。应用型高校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在进一步明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基础上,以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为依托,构建起“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加注重“能力本位”,努力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完善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范畴与分类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核心使命,不同类型的院校具有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一般认为,高等院校可分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高等院校三类[1],分别培养研究型(学术性)人才、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性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位自信和类型自信逐渐增强,逐步摆脱传统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转而不断探索重教学、重应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开始确立有别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课程教学定位、师资队伍定位等,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版)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对应的是6-5-5型教育课程分类编码,即提供专业知识、技艺或者能力的高等教育,主要传授“最好的专业实践”。目前来看,我国应用型高校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既包括部分传统地方性本科院校、扩招后新组建的本科院校,也包含由高职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等。因此,根据相关院校具体实际情况的不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相应地可分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两类,分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应用型高校首先应进一步明确各自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明确相关学科专业(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并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外部关系规律,紧跟行业发展需求,突出实践导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中争创一流,分类有序地实现相应的社会职能。
  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模式”[2]。毋庸置疑,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关乎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顿,应用型高校以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建设为依托,在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基础上,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深入探索。
  (一)确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有别于相关院校的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学校明确提出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培养具有包容心、判断力、责任感,服务区域与行业的技术应用者的目标和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动力,以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坚持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且兼具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建构应用型本科专业群
  以推动转型发展为契机,学校坚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契合社会服务”的“双高”建设为引领,近年来逐步从高职办学为主逐步过渡为技术应用型本科办学为主的发展格局,本科生规模逐年递增。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形成了有色金属、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装备制造、互联网+等六大服务领域的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
  1.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行业优势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研制建设了广西区首个智能制造工业级教学实训平台——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制造工厂以理念上超前于企业、标准上接轨于企业、设施上同步于企业、技能上适应于企业为建设标准,结合学校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促进智能制造技术改革与创新,通过深度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搭建智能制造工厂这一综合实训平台,能够配套全过程企业案例教学资源,以培养符合现代智能制造型企业需求的管理类岗位群、设计类岗位群及智能装备应用类岗位群的创新性技术应用型人才。
  2.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按照产品最新的智能制造过程,梳理产品设计、制造和加工控制所需的知识技能结构,秉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的理念,设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的组合培养方式。通过打造多层次、多平台虚实结合的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仿真模拟+实际操作+生产验证”虚实结合、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建设了多专业协同发展、受益面广、内容丰富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配备了专门用于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使用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并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管理保障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运行。
  3.冶金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以“化工单元装置校内建设以实为主、以虚为辅;全流程生产装置校外建设以实为主,校内建设以虚为主”的建设思路,开展配套实验实训室、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仿真工厂建设。其中,学校主动对接有色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于真实模拟场景,结合行业优势企业的氧化铝生产工艺,与仿真软件技术公司合作研发建成“氧化铝生产模拟仿真工厂”。工厂带有丰富的工程技术问题解决案例,能对实际生产项目进行实虚结合的仿真操作训练;同时可依托学校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当前,学校已成为华南、西南地区冶金化工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也是广西唯一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   4.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建设
  学校作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了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建设,极大地提升学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业应用及社会服务能力。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为相关专业群开展实习实训提供支撑;二是能够在区域农业大数据、旅游大数据领域开展科技服务,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三是能够在“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网络”这一超算平台上占据优势,提升学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熔铸
  (一)“四个一”工程建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个一”工程建设,即建设一个综合实验实训平台、造就一支教学团队、培养一批学生、形成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四个一”工程建设贯穿于相关专业群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协调发展,全方位、多层面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培养服务区域与行业发展的相关领域现场工程师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以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的办学思路,围绕专业群建设,学校先行试点了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互联网+三大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打造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既符合教学需求,又与工程实际高度接近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现场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三)“引企入教”推进校企“四双制”合作
  学校与金属行业优势企业合作建立了“广西金属材料研究院”,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政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学校持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精准对接区域有色金属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学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谋划筹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努力创建对接产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研究院,构建产研互促、工学结合、校企融合发展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双建、双训、双聘、双研”的“四双制”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人才培养、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建立起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流程。
  四、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注重“能力本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相关专业(群)课程设计、模拟训练和创新性实验学时。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项目、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场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推动各专业群加强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编排、教学、讲座、实习实训、项目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全方位的专业(群)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三是进一步明确专业(群)实习内容和要求,完善实习实训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步发展,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不断探索、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
  高校需要深入了解合作企业的各方面需求,平衡校企双方的各自诉求,激发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热情,避免“校热企冷”、校企脱钩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主体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共生, 是因为彼此在目标和利益上存在耦合的可能性,产教融合各共生主体的目标是否一致, 直接决定着共生关系能否形成, 关系着融合的效果。”[3]因此,应用型高校一是要持续推进“引企入教”“引企驻校”“引行入校”改革,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构建理实一体化、职场化的实训环境,出台相关的制度明确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职责,及时总结学校人才培养经验,形成特色模式并予以推广。二是以建设产业学院等校企深度合作载体为突破点,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布局紧密联结,深度整合校企资源,推进校企“四双制”合作,加大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攻关项目的研发力度,努力建成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企合作载体,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三是创建对接产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形式新载体,不斷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依托共建平台培养契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决定了其从广义上说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任职能力和职业创造能力。因此,首先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要深度挖掘学校的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和历史积淀,探索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途径,提高应用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纵向上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工程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衔接体系,构建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体,兼具工程硕士、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或高职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其次,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上,更加注重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充分的技术能力训练,主动对接不同行业的职业人才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第三,在专业(群)建设上,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依托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优势,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出发,统筹考虑师资情况、学生意愿、实训条件、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及时设置和调整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专业(群);第四,在课程体系建设上,注重基本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技术应用水平并重,遵循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配置的原则,构建技术应用型课程体系模块;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深化“四双”合作机制,更加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具备企业经历师资的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社,2011:8.
  [2]刘献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3]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07):7-12.
  作者简介:谭庆明(1991-),男,汉族,广西桂林市人,硕士学位,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漫瀚调是蒙、汉族共同培育的一朵艺术奇葩,凸显民族音乐风采。本文从漫翰调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现状入手,分析传承方式与面临的问题,由此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保护措施。希望能对漫瀚调发展与传承有所助益。  关键词:漫翰调、研究现状、传承保护  漫瀚调是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包头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歌种。作为蒙汉两族人民友谊的见证,是新时期条件下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产
期刊
摘要:暖通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内容,暖通设计水平的高与低关乎到其以后的使用质量和整个建筑的质量。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暖通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暖通工程在其设计和施工作业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所以暖通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设计和施工水平,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暖通设计;常见问题;
期刊
摘要:压电陶瓷具有优良压电性,在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选取了主要的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并且着重阐述了KNN基与BT基压电陶瓷的现存问题,并对将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研究进展;KNN基;BT基;现存问题;展望  1 前言  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特性的电子陶瓷材料,因其有优异特性,利用广泛。铅基压电陶瓷往往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由于其中含有铅元素,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业越来越专业化。虽然在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经验来解决,但是理论分析对于年轻的项目团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对建设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粗略的分析和探讨,为项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问题分析;对策的讨论  一、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国外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
期刊
摘要: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 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社会[1]。我国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更大的问题在于我国养老研究起步晚,关于养老的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比较少,室内设计方面考虑的更是少之又少了。但是随着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老年人不同于年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燃油发动机的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求出在不同情况下,单向阀开启和凸轮运行的具体值,并且给出高压油泵和减压阀的最佳控制方案,以达到效率最大化。利用流体流动的质量守恒定律,在燃油压力稳定在100 MPa下,得出单向阀开关开启时长t=0.288ms。其次在相关假设下,计算了出密度的平均值。最后建立微分方程等式,求出经过T=2,5,10s压力升到150MPa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了时代重点关注的话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属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范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于建筑材料的极限能力承受状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决定于建筑材料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与建筑材料的自身特性和外界影响有关。其中,建筑材料的自身特性包括材料的弹性、塑性、耐温性能、抗拉性能以及抗压性能等等;外界
期刊
摘要:CB313井是CB30潜山低部位的一口重点井,其钻探的成功,不但实现了潜山带探明储量的升级,实现了前中生界潜山的南北含油连片,而且打开了低部位潜山勘探的新方向。通过对CB313井下古生界储层发育评价、储层控制因素评价、下古生界成藏条件分析,归纳出了低部位潜山成藏的控制因素和关键条件,为下一步该区块滚动勘探夯实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低部位潜山;储层评价;侧向对接;成藏条件  1前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也鼓励了社会上土木工程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但需要注意质量控制以及土木工程的发展。在建筑项目的管理过程控制中问题不断出现。虽然现在已经采取了一些步骤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还需要不断改善管理水平,以进一步促进建设项目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工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机械生产设备只有不断提升创新力度,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生产的需要。但是机械设备的质量在投入生产和运行后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自动电气化设备只有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才能有效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才能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上进一步完成生产质量和效率的飞越。  关键词:智能化;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发达的高科技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