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岱是晚明小品的代表作家,《西湖七月半》是他的代表作。张岱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这篇文章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是张岱的号。“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是他创作心理的真实写照。张岱一生坎坷放荡,不羁之中却自有真性情,高格调。
《西湖七月半》是对杭州人游西湖习俗的追忆。抚今追昔,既再现了昔日杭州繁华的景象,又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无限悲凉之情。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杭州人看月的热闹情景,文中写景写情,情景相生。明代祁佳彪评价张岱:“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道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西湖七月半》是晚明小品文的典范,以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得到后世作家的推崇和青睐。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不落窠臼。农历七月半,正当月圆之际,此时游湖,本应赏月观景,文章一开头却说“一无可看”,先将题目正面一笔扫倒,接着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反面揭题,出语新奇,总领下文描写的五类看月之人。文章不写看月之景,而写看月之人,好像游离了主题,实则是宕开笔墨,拓宽意境,横生姿态,引入入胜。文章巧妙之处就在于写看月之人实则写的还是看月: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看月之入,从写看月之人出发,最终回归到看月。
张岱描写人物富有生活化、个性化的情调,清新自然。历尽世事沧桑的张岱对于各类看月之人的身份、情态、心理、格调了如指掌,揣摩透彻,刻画的生动传神,细致入微。
第一类是达官贵人:坐着楼船,奏着箫鼓,摆着筵席,灯火辉煌,奴仆侍奉,威风气派。这类人“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有看月之名而无看月之实,目空一切,眼中无月,只为附庸风雅而已。
第二类是富家子弟:高坐楼船,携带家童,嬉笑玩乐,左顾右盼。这类人“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坐在露台,沐浴着月华,实际并没有看月的淡泊心境。借看月之名,行玩耍之实,无关乎风雅,无意于情趣。
第三类是名妓闲僧:船上有声歌,浅斟低唱,竹肉相发,颇有韵致。“亦船亦声歌”、“亦在月下”且“亦看月”,较之“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和“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前二类人,似乎要风雅一些。作者用了四个“亦”字,正是比较而言。但这一类入虽然“亦看月”,更重要的却在于“欲人看其看月”,虽然闲静则不免有些矫揉造作,难以超凡脱俗,由此可知这也不是真正的风雅。
第四类是市井之徒:不坐船,不乘车,衣衫不整,酒醉饭饱,大呼小叫,唱无腔调。此辈“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无所不看,而“实无一看”。他们以此为乐,不懂雅与俗之辨,凑的就是个热闹。作者运用传神的白描,把这类人描写的惟妙惟肖,形神毕现。
第五类是风雅之士:轻摇挂着细薄帷幢的小船,明净的几案,通红的炉火,素瓷香茗,好友佳人,邀月同坐。他们淡泊而雅洁,情趣相投,以月为友,以月自喻。他们看月而不想被人看见,有的把小船隐蔽在树荫下,有的则悄悄地划向里湖,躲避喧闹的人群。他们在清静处得以从容看月,他们看月纯是兴之所至,自然而然,并无做作之态,蕴含着人性的本真和高雅。
作者描写五类人,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各色人等跃然纸上,而作者似乎不动声色,五个“看之”,不仅是冷眼旁观,而且是置身其中。从作者的描写中,五类人的庸俗和高雅,品格和境界,高下立判。作者并不现身评点,却于客观的描写中别雅俗、寓褒贬。
文中场面描写寓谐于庄,雅俗结合。第二段描写世俗之人看月的热闹场面,“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用幽默的口吻写出杭州人不懂得欣赏西湖的月景,如同躲避仇人一样躲避月亮,今宵只为“好名”而来。作者运用“争”“速”“急“赶”这样的词语,烘托出轿夫的急三火四,恪尽职守,反讽其主人实际只是“好名”而已。先从听觉角度描写:“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仅十二个字就渲染出人声鼎沸、鼓声凌乱、震耳欲聋的嘈杂气氛,不堪入耳。再从视觉角度描写:“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运用排比勾勒出拥挤混乱的场面,不堪入目。作者用笔凝练,生动传神。夜深人散,又用“喝道”“簇拥”“逐队”进一步点染俗人的虚张声势。在略带调侃嘲讽三言两语之中。作者用素淡的笔墨勾画出这些人的庸俗。
第三段描绘风雅之士看月的恬静场面。“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两个“始”字引出风雅之士的出场,世俗之人的离场。至此文章才切入看月的主题,西湖的月景才渐入佳境,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让善解人意的明月、青山、西湖幻化出最美的容颜。素月生辉,“呼客纵饮”,尽情地享受清幽的西湖月色,兴之所至,酣畅淋漓。“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只有“吾辈”才能使看月达到极致:沐浴着月辉,浸染着荷香,一缕清梦,惬意至极。对于看月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清隽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两段场面描写对比鲜明:两种氛围,两类情感,两个境界。喧嚣与恬静;敷衍与钟情;庸俗与高雅。清新的文笔,静谧的意境,昔日的繁华,但也难以掩盖亡国之民、破家之子发自心底的悲凉。
正如李敬泽所言:“张岱此时国破家亡,流离山野。所存者。唯破床一具,破桌子一张,折腿的古鼎,断弦的琴,几本残书。还有梦。还有用秃笔蘸着缺砚写下的字。字迹想来是枯淡的,但应是依然妩媚,如当年旧事藏于白头宫女眼角眉梢。”
《西湖七月半》是对杭州人游西湖习俗的追忆。抚今追昔,既再现了昔日杭州繁华的景象,又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无限悲凉之情。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杭州人看月的热闹情景,文中写景写情,情景相生。明代祁佳彪评价张岱:“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道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西湖七月半》是晚明小品文的典范,以其独特的艺术品位得到后世作家的推崇和青睐。
这篇文章构思精巧,不落窠臼。农历七月半,正当月圆之际,此时游湖,本应赏月观景,文章一开头却说“一无可看”,先将题目正面一笔扫倒,接着说“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反面揭题,出语新奇,总领下文描写的五类看月之人。文章不写看月之景,而写看月之人,好像游离了主题,实则是宕开笔墨,拓宽意境,横生姿态,引入入胜。文章巧妙之处就在于写看月之人实则写的还是看月: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看月之入,从写看月之人出发,最终回归到看月。
张岱描写人物富有生活化、个性化的情调,清新自然。历尽世事沧桑的张岱对于各类看月之人的身份、情态、心理、格调了如指掌,揣摩透彻,刻画的生动传神,细致入微。
第一类是达官贵人:坐着楼船,奏着箫鼓,摆着筵席,灯火辉煌,奴仆侍奉,威风气派。这类人“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有看月之名而无看月之实,目空一切,眼中无月,只为附庸风雅而已。
第二类是富家子弟:高坐楼船,携带家童,嬉笑玩乐,左顾右盼。这类人“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坐在露台,沐浴着月华,实际并没有看月的淡泊心境。借看月之名,行玩耍之实,无关乎风雅,无意于情趣。
第三类是名妓闲僧:船上有声歌,浅斟低唱,竹肉相发,颇有韵致。“亦船亦声歌”、“亦在月下”且“亦看月”,较之“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和“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前二类人,似乎要风雅一些。作者用了四个“亦”字,正是比较而言。但这一类入虽然“亦看月”,更重要的却在于“欲人看其看月”,虽然闲静则不免有些矫揉造作,难以超凡脱俗,由此可知这也不是真正的风雅。
第四类是市井之徒:不坐船,不乘车,衣衫不整,酒醉饭饱,大呼小叫,唱无腔调。此辈“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无所不看,而“实无一看”。他们以此为乐,不懂雅与俗之辨,凑的就是个热闹。作者运用传神的白描,把这类人描写的惟妙惟肖,形神毕现。
第五类是风雅之士:轻摇挂着细薄帷幢的小船,明净的几案,通红的炉火,素瓷香茗,好友佳人,邀月同坐。他们淡泊而雅洁,情趣相投,以月为友,以月自喻。他们看月而不想被人看见,有的把小船隐蔽在树荫下,有的则悄悄地划向里湖,躲避喧闹的人群。他们在清静处得以从容看月,他们看月纯是兴之所至,自然而然,并无做作之态,蕴含着人性的本真和高雅。
作者描写五类人,观察细致,描绘生动,各色人等跃然纸上,而作者似乎不动声色,五个“看之”,不仅是冷眼旁观,而且是置身其中。从作者的描写中,五类人的庸俗和高雅,品格和境界,高下立判。作者并不现身评点,却于客观的描写中别雅俗、寓褒贬。
文中场面描写寓谐于庄,雅俗结合。第二段描写世俗之人看月的热闹场面,“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用幽默的口吻写出杭州人不懂得欣赏西湖的月景,如同躲避仇人一样躲避月亮,今宵只为“好名”而来。作者运用“争”“速”“急“赶”这样的词语,烘托出轿夫的急三火四,恪尽职守,反讽其主人实际只是“好名”而已。先从听觉角度描写:“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仅十二个字就渲染出人声鼎沸、鼓声凌乱、震耳欲聋的嘈杂气氛,不堪入耳。再从视觉角度描写:“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运用排比勾勒出拥挤混乱的场面,不堪入目。作者用笔凝练,生动传神。夜深人散,又用“喝道”“簇拥”“逐队”进一步点染俗人的虚张声势。在略带调侃嘲讽三言两语之中。作者用素淡的笔墨勾画出这些人的庸俗。
第三段描绘风雅之士看月的恬静场面。“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两个“始”字引出风雅之士的出场,世俗之人的离场。至此文章才切入看月的主题,西湖的月景才渐入佳境,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让善解人意的明月、青山、西湖幻化出最美的容颜。素月生辉,“呼客纵饮”,尽情地享受清幽的西湖月色,兴之所至,酣畅淋漓。“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只有“吾辈”才能使看月达到极致:沐浴着月辉,浸染着荷香,一缕清梦,惬意至极。对于看月的描写着墨不多,但清隽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两段场面描写对比鲜明:两种氛围,两类情感,两个境界。喧嚣与恬静;敷衍与钟情;庸俗与高雅。清新的文笔,静谧的意境,昔日的繁华,但也难以掩盖亡国之民、破家之子发自心底的悲凉。
正如李敬泽所言:“张岱此时国破家亡,流离山野。所存者。唯破床一具,破桌子一张,折腿的古鼎,断弦的琴,几本残书。还有梦。还有用秃笔蘸着缺砚写下的字。字迹想来是枯淡的,但应是依然妩媚,如当年旧事藏于白头宫女眼角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