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不仅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门立足于生活的艺术,语文的学习对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今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贴近生活教作文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发挥自身主体性,在个性化的作文中秀出真实的自我。小学生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生活经历贫乏,作文也缺少生活气息,写作中容易出现“无病呻吟”的问题,这一问题成为语文作文教学向前推进的一大阻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转化为写作素材,让写作贴近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贴近生活 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
长期以来,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所谓作文“模板”教学严重禁锢了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空洞而贫乏。作文脱离生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写作文,将生活的情趣转移到自己的文章之中,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见解。
一、丰富社会活动,加强生活体验
教师贴近生活“教”作文,学生才能贴近生活“写”作文,秀出真实的自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其生活体验,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并帮助小学生拓宽视野,达到缩小生活与写作之间距离的效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代入感”,激发写作兴趣,消除心理负担,这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要目的。例如在写环保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当地河流的小视频,勾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写作之前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见闻,介绍观看视频的感受,从自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入手,展开讨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去现场了解污染问题。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够“有感而发”,真正将生活感受融入写作中,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活”。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开展户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户外教学也是使学生作文生活化的最直接途径,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气候等诸多环境因素,开展踏青、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自然,在自然风光中释放天性,积累素材,并将活动中愉快的情绪体验转移到写作中,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价值,引导学生透过生活写作,为作文注入新鲜元素,使作文焕发生机。
二、抒发真情实感,避免无病呻吟
我们之所以倡导要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的自我,正是因为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这导致作文教学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自我成为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十分推崇所谓的“写作模板”,将学生禁锢在设定好的条条框框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导致小学生陷入僵硬模仿的恶性循环中。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及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强制性地要求学生的作文“生活化”,使得个性写作流于形式,这种只重表面功夫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不能真正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与此相反,易造成小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杜绝学生抄袭、拼凑等现象,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写作氛围,倡导真实的文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写作的最高境界。写作的前提就是基于生活的真实性,脱离了这一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将无法得到提升。教师要明确,脱离生活的教学是违背教学原则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育人角度出发,引导小学生创作真实、贴近生活、个性化的作文,让小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三、拓宽课外阅读,组织写作比赛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获得写作灵感,优化写作结构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与优秀的作品产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自身独特感受,这是帮助学生个性写作,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学生的创作能力尚未成熟,仿写是学生写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小学生所使用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大多是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此外,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说,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了解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写作的乐趣,创作更具个人特色、更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让小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除了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活跃思维。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教师要把握并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写作教学中增添竞争元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合理设置奖励,营造自由活跃的竞赛氛围,可以采取“看图编故事”、“作文续写”等形式,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语言锻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加强教学针对性,真正实现“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自我”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并把握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贴近生活教作文,使小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写作素材,使其作文更具生活气息,抒发真情实感,秀出真实自我。
参考文献:
[1]李晶.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的自我[J].考试周刊,2015(98).
[2]郑小娟.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4(7):104-104.
[3]沈晓晓.还习作教学一份“真”[J].新课程·教研版,2011(05).
[4]殷淑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成功(教育),2008(12).
关键词: 贴近生活 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
长期以来,写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所谓作文“模板”教学严重禁锢了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空洞而贫乏。作文脱离生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写作文,将生活的情趣转移到自己的文章之中,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见解。
一、丰富社会活动,加强生活体验
教师贴近生活“教”作文,学生才能贴近生活“写”作文,秀出真实的自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其生活体验,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并帮助小学生拓宽视野,达到缩小生活与写作之间距离的效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代入感”,激发写作兴趣,消除心理负担,这也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主要目的。例如在写环保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当地河流的小视频,勾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写作之前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见闻,介绍观看视频的感受,从自己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入手,展开讨论,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去现场了解污染问题。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够“有感而发”,真正将生活感受融入写作中,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实情感,使作文变“活”。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开展户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户外教学也是使学生作文生活化的最直接途径,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本地气候等诸多环境因素,开展踏青、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自然,在自然风光中释放天性,积累素材,并将活动中愉快的情绪体验转移到写作中,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价值,引导学生透过生活写作,为作文注入新鲜元素,使作文焕发生机。
二、抒发真情实感,避免无病呻吟
我们之所以倡导要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的自我,正是因为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这导致作文教学的发展步履维艰。因此,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自我成为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很多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十分推崇所谓的“写作模板”,将学生禁锢在设定好的条条框框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导致小学生陷入僵硬模仿的恶性循环中。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及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强制性地要求学生的作文“生活化”,使得个性写作流于形式,这种只重表面功夫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不能真正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与此相反,易造成小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问题。对此,教师要杜绝学生抄袭、拼凑等现象,要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写作氛围,倡导真实的文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写作的最高境界。写作的前提就是基于生活的真实性,脱离了这一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将无法得到提升。教师要明确,脱离生活的教学是违背教学原则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从育人角度出发,引导小学生创作真实、贴近生活、个性化的作文,让小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三、拓宽课外阅读,组织写作比赛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获得写作灵感,优化写作结构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与优秀的作品产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自身独特感受,这是帮助学生个性写作,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学生的创作能力尚未成熟,仿写是学生写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小学生所使用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大多是精挑细选的名家名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此外,教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可以说,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了解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写作的乐趣,创作更具个人特色、更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让小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除了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丰富写作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活跃思维。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教师要把握并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写作教学中增添竞争元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合理设置奖励,营造自由活跃的竞赛氛围,可以采取“看图编故事”、“作文续写”等形式,对学生起到良好的语言锻炼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加强教学针对性,真正实现“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自我”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并把握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贴近生活教作文,使小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写作素材,使其作文更具生活气息,抒发真情实感,秀出真实自我。
参考文献:
[1]李晶.贴近生活教作文,让学生秀出真实的自我[J].考试周刊,2015(98).
[2]郑小娟.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4(7):104-104.
[3]沈晓晓.还习作教学一份“真”[J].新课程·教研版,2011(05).
[4]殷淑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成功(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