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p16(p16ink4a)、细胞周期因子(geminin)和Ki-67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的阳性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上述指标评估LSIL患者病情进展的能力。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的276例宫颈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最终选择148例LSIL患者。根据第二
【机 构】
: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妇产科 201800,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妇产科 201800,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201800,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妇产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p16(p16ink4a)、细胞周期因子(geminin)和Ki-67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中的阳性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上述指标评估LSIL患者病情进展的能力。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的276例宫颈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最终选择148例LSIL患者。根据第二次检查结果将LSIL患者分为3组:(1)无病变(自然消退)组90例;(2)LSIL持续组38例;(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20例。取患者第一次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计算p16、geminin、Ki-67的相对阳性比。Spearman相关性分析鉴定上述指标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最佳诊断值,并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上述标志物对患者进展为HSIL风险的评估能力。
结果HSIL组患者p16(51.26±17.15)%、geminin相对阳性比(45.92±15.70)%高于LSIL持续组[(43.71±11.84)%、(21.68±14.47)%],及无病变组[(17.92±9.60)%、(0.16±0.0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22、2.751,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p16(r=0.27,P=0.014)、geminin(r=0.44,P<0.001)相对阳性比与患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ROC曲线下,p16、geminin、Ki-67的最佳诊断值分别为38.9%、32.5%和1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16相对阳性比高于38.9%(OR=4.366,P=0.006)、geminin相对阳性比高于32.5%(OR=5.392,P=0.011)的LSIL患者进展为HSIL的风险较高。
结论p16和geminin可能是识别LSIL进展患者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己糖激酶(HK)是体内参与葡萄糖代谢的关键酶,可将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萄糖-6-磷酸。人体组织中含有四种HK亚型,包括HK-Ⅰ~Ⅳ。HK-Ⅳ又称葡萄糖激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胰腺,是单体异构酶,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酶动力学特征,成为HK家族中唯一可以作为葡萄糖传感器的蛋白酶。其活性由葡萄糖浓度直接调节,进而启动胰岛素、胰高糖素及时分泌,设定血糖稳态阈值,同时调节肝糖原合成,在维持血糖稳态中发挥核心作用
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药物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在大型临床研究中显示了对肾脏的有益结局,给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方向,本文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exendin-4)对糖耐量受损(IGT)大鼠胰岛α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4~5周龄(150~170 g)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18)和糖耐量受损组(n=36)。NGT组给予常规饲料,糖耐量受损组给予高糖脂饲料建立IGT大鼠模型32只,造模成功率88%,将成模糖耐量受损大鼠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危害在于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健康及生活质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磷脂酶A2是一种通过催化甘油磷脂水解来产生一系列脂质介质从而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酶类。既往研究表明,磷脂酶A2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预测因子。最近研究显示,磷脂酶A2作为炎症标志物在T2DM慢性并发症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脏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8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多次住院治疗且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大于60 ml·min-1·1.73 m-2的260例T2DM早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2DM合并甲功正常组(DM+EUT组)198例,T2DM合并SCH者(DM+SCH组)62例。将首次住院的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医院医疗负担加重,院内外血糖管理现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将信息化应用于院内外血糖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切实提高了医疗工作的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同时,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践行糖尿病分级诊疗,急慢分治的基础;对广大患者而言,实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参与积极性。信息化在血糖管理的应用在一定
目的探讨microRNA-20a (miR-20a)对心肌糖代谢功能的影响,揭示miR-20a调节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机制。方法以大鼠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胰岛素抵抗心肌细胞内差异表达的microRNAs;采用miRanda靶基因预测分析筛选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基因具有互补结合位点的micr
近期发布的CARMELINA研究在对6 979例合并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或)高肾脏疾病风险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中位时间2.2年的随访后,结果显示利格列汀具有与安慰剂相似的长期心血管安全性[心血管复合事件终点发生率(利格列汀组比安慰剂组)12.4%比12.1%;风险比(HR)=1.02;95%可信区间(CI):0.89~1.17,非劣效性检验P=0.000 2]及肾脏安全性[肾脏复合事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如何早防早治以减少DR的失明风险,是目前学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DR相关机制的研究、检查手段的更新与治疗药物的探索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聚焦神经血管耦合形成的精密网络,整合神经血管单元多角度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机制、检查、治疗等三方面总结预测与治疗微血管病变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研究思潮。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糖尿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与益处发现等积极的心理特质及其影响因素,并回顾幸福疗法、正念干预、心理弹性干预及接受与承诺疗法等积极心理干预在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中的应用,以期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干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