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和城市的要求正发生变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生态建筑,智能建筑正向我们走来。针对城市经常出现的两种问题,即城市发展变化的偶然性与不定性和城市空间日益突出的热寂现象,认为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建立起功能多元的时间———空间复合结构体,以适应外界条件的不断变化和降低城市空间的热寂现象的产生,从而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热寂现象;弹性控制;发展
1 弹性控制的提出
1.1 弹性控制的概念
“弹性”是指材料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若如除去外力后变形随即消失的性质。管理层面的含义是指管理机构所具有的可塑性或环境适应能力。控制的基本概念指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使自身保持某种特定状态的活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弹性控制是促进城市建设有效、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控制框架下运用弹性原则对控制要素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而激发城市建设的能动性,提高城市建设的运作效率。
1.2 弹性控制的作用
广义而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弹性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狭义而论,城市设计弹性控制是控制框架下的弹性引导,是控制框架下的有限弹性。
1.3 背景
两种问题。问题一:传统的城市设计首先要确定城市区域的“理想”设计蓝图,而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实践中。由于受城市结构的变化,投资计划的不确定性及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城市设计个案被完整实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这说明城市发展变化具有偶然性与不定性。问题二:城市中热寂效应突出,这无疑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举三个较为常见的例子:
1.3.1 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城市的道路在不断拓宽以适应汽车数量的变化,在新修的和正在扩建的道路设计中,人们是否有为将来的拓宽或是临时加建道路留下余地?
1.3.2 举办各种大型洲际运动会。大量的体育建筑修建起来,在举办当时满足了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的比赛与观赏需要,在赛后是否还能起到巨大的作用来支持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以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3.3 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渔民,以前经常担心长江水位的升高会淹没他们驻扎在江边的家园。是否可通过直接将房子建造在水面上形成船屋来解决。伊利尔•沙里宁认为:城市就像一个有机体,拿一棵树来讲生物的特性决定了先长出来的枝叶总是留出一定的空间提供给后长出来的枝叶,存在着某种协调一致性。怎样使社会发展趋向平衡与稳定并适应不同情况的变化,和有效减缓城市热寂现象所带来的空间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笔者认为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利用弹性与可变,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一个平衡点,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时空复合结构体。
1.4 基础理论
“弹性”意味着变化,发展,运动。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某一系统的要素之间的矛盾,即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有很大影响,即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这一系统和环境的矛盾,即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主要动力。对于背景中提到的两个例子,例一中城市车流量加大,道路需要拓宽这便是外因;例二中运动会的举办前后就是外因;例三中,长江水位的涨幅就是外因。
当外因出现较大变化时,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会朝着适应外界变化的方向进行转化。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常见的思维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太能预计和适应外界矛盾的变化,以至于产生很多不良的结果。例一中,当道路拓宽时,多数时候人们需要绕道行走,这势必增加其他道路的交通量,引起其他矛盾;例二中,运动会的举办带来的就是典型的热寂现象。以前的各种大型运动会举办当时取得较好效果,举办过后便是大量运动场馆的资源浪费。例三中,渔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或冲走的比比皆是。例二中我们运用弹性控制,一是可以搭建临时使用的体育场所,比赛后拆掉,还出用地;二是可以结合比赛后周围居民的使用加以设计, 避免热寂现象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设计者们需要寻找一种思路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矛盾。
2 弹性运动规律的探索
2.1 弹性运动事物的组成及转化机制
弹性运动的事物与其它事物一样,能够被人们定性的认识,表明它们都有明显的主要性质存在,这是由它们的主要成分(主要矛盾)决定的。区别在于:弹性运动的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具有某种转化机制,而一般的事物则不具备。事物辨证的运动观告诉我们,运动发展的结果是对立面向自己的他者转化。由此推断,一个有运动与发展潜力的事物, 必定具有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存在。弹性运动的事物,这两个方面之所以能够同一在一个事物里面,是因为它们原初的性质是同一的,建立的基础是一致的。产生对立,是因为它们在原物质基础上向下一层面发展的趋势不同。事物处于发展中,它的发展趋势有多种,只有在根本上具有相同性质的两个方面才有条件形成有机的转换,整合在一起,形成弹性运动。
2.2 弹性运动事物的性质
弹性运动的事物是一个变化较多、较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中介状态,它没有将任何一种发展趋势发挥至极限。由此可见它在单一功能上效果不能是最好,但它却能取得综合效益最大化。拿刚才的例子来讲,硬质铺地如果单单用来人行,人们会厌恶它单调的硬质,人们还希望有遮荫的大树和清爽的草坪,人们不会觉得它是最好;如果将它作为车行来用,它又产生出与车行不太适宜的特点:它地处道路一侧,与它相连的都是人行道路,如果让车从广场上开过,它势必受到人行干扰。但另一方面,它却能将两个作用结合起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
2.3 弹性运动事物适用的范围
是不是任何一种事物都能形成弹性运动呢?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变化的程度或多或少,弹性的趋势或大或小。但在实际问题中,相对主要、重要的事物就不应该或不适于进行弹性处理。因此得找出哪些范围的事物能够进行弹性处理。经分析得知,我们应从不同的系统、层面、区域来创造在使用上存在时间和空间弹性的事物。
3 怎样来创造合理的弹性因素
城市在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时常难于趋向平衡与稳定,突出表现在城市各项产业发展不平衡,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利用空间的可变———“弹性空间 - 城市缓冲区”,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来协调产业的不平衡,通过旧城更新的方式将这一社会矛盾加以缓解。
4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我们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这样能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不定性与无序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是不断深化、不断补充完善的规划。要正确把握规划弹性控制,必须注意规划的工作特点,规划具有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综合性等工作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具有弹性控制性的规划设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随着城市的变化而相应发展完善。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热寂现象;弹性控制;发展
1 弹性控制的提出
1.1 弹性控制的概念
“弹性”是指材料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若如除去外力后变形随即消失的性质。管理层面的含义是指管理机构所具有的可塑性或环境适应能力。控制的基本概念指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使自身保持某种特定状态的活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弹性控制是促进城市建设有效、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控制框架下运用弹性原则对控制要素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而激发城市建设的能动性,提高城市建设的运作效率。
1.2 弹性控制的作用
广义而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弹性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狭义而论,城市设计弹性控制是控制框架下的弹性引导,是控制框架下的有限弹性。
1.3 背景
两种问题。问题一:传统的城市设计首先要确定城市区域的“理想”设计蓝图,而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实践中。由于受城市结构的变化,投资计划的不确定性及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城市设计个案被完整实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这说明城市发展变化具有偶然性与不定性。问题二:城市中热寂效应突出,这无疑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举三个较为常见的例子:
1.3.1 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城市的道路在不断拓宽以适应汽车数量的变化,在新修的和正在扩建的道路设计中,人们是否有为将来的拓宽或是临时加建道路留下余地?
1.3.2 举办各种大型洲际运动会。大量的体育建筑修建起来,在举办当时满足了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的比赛与观赏需要,在赛后是否还能起到巨大的作用来支持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以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3.3 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渔民,以前经常担心长江水位的升高会淹没他们驻扎在江边的家园。是否可通过直接将房子建造在水面上形成船屋来解决。伊利尔•沙里宁认为:城市就像一个有机体,拿一棵树来讲生物的特性决定了先长出来的枝叶总是留出一定的空间提供给后长出来的枝叶,存在着某种协调一致性。怎样使社会发展趋向平衡与稳定并适应不同情况的变化,和有效减缓城市热寂现象所带来的空间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笔者认为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利用弹性与可变,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一个平衡点,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时空复合结构体。
1.4 基础理论
“弹性”意味着变化,发展,运动。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某一系统的要素之间的矛盾,即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有很大影响,即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这一系统和环境的矛盾,即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主要动力。对于背景中提到的两个例子,例一中城市车流量加大,道路需要拓宽这便是外因;例二中运动会的举办前后就是外因;例三中,长江水位的涨幅就是外因。
当外因出现较大变化时,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会朝着适应外界变化的方向进行转化。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常见的思维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太能预计和适应外界矛盾的变化,以至于产生很多不良的结果。例一中,当道路拓宽时,多数时候人们需要绕道行走,这势必增加其他道路的交通量,引起其他矛盾;例二中,运动会的举办带来的就是典型的热寂现象。以前的各种大型运动会举办当时取得较好效果,举办过后便是大量运动场馆的资源浪费。例三中,渔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或冲走的比比皆是。例二中我们运用弹性控制,一是可以搭建临时使用的体育场所,比赛后拆掉,还出用地;二是可以结合比赛后周围居民的使用加以设计, 避免热寂现象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设计者们需要寻找一种思路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矛盾。
2 弹性运动规律的探索
2.1 弹性运动事物的组成及转化机制
弹性运动的事物与其它事物一样,能够被人们定性的认识,表明它们都有明显的主要性质存在,这是由它们的主要成分(主要矛盾)决定的。区别在于:弹性运动的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具有某种转化机制,而一般的事物则不具备。事物辨证的运动观告诉我们,运动发展的结果是对立面向自己的他者转化。由此推断,一个有运动与发展潜力的事物, 必定具有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存在。弹性运动的事物,这两个方面之所以能够同一在一个事物里面,是因为它们原初的性质是同一的,建立的基础是一致的。产生对立,是因为它们在原物质基础上向下一层面发展的趋势不同。事物处于发展中,它的发展趋势有多种,只有在根本上具有相同性质的两个方面才有条件形成有机的转换,整合在一起,形成弹性运动。
2.2 弹性运动事物的性质
弹性运动的事物是一个变化较多、较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中介状态,它没有将任何一种发展趋势发挥至极限。由此可见它在单一功能上效果不能是最好,但它却能取得综合效益最大化。拿刚才的例子来讲,硬质铺地如果单单用来人行,人们会厌恶它单调的硬质,人们还希望有遮荫的大树和清爽的草坪,人们不会觉得它是最好;如果将它作为车行来用,它又产生出与车行不太适宜的特点:它地处道路一侧,与它相连的都是人行道路,如果让车从广场上开过,它势必受到人行干扰。但另一方面,它却能将两个作用结合起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
2.3 弹性运动事物适用的范围
是不是任何一种事物都能形成弹性运动呢?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变化的程度或多或少,弹性的趋势或大或小。但在实际问题中,相对主要、重要的事物就不应该或不适于进行弹性处理。因此得找出哪些范围的事物能够进行弹性处理。经分析得知,我们应从不同的系统、层面、区域来创造在使用上存在时间和空间弹性的事物。
3 怎样来创造合理的弹性因素
城市在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时常难于趋向平衡与稳定,突出表现在城市各项产业发展不平衡,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利用空间的可变———“弹性空间 - 城市缓冲区”,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来协调产业的不平衡,通过旧城更新的方式将这一社会矛盾加以缓解。
4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我们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这样能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不定性与无序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是不断深化、不断补充完善的规划。要正确把握规划弹性控制,必须注意规划的工作特点,规划具有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综合性等工作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具有弹性控制性的规划设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随着城市的变化而相应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