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主因眩晕、恶心2d于2013年1月19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5℃,P74次/min,R20次/min,Bp 14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Bp 130/80 mm Hg(右).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直径均为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水平及垂直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未见异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正常,颈椎X线片正常.血生化显示:空腹血糖4.92 mmol/L,总胆固醇4.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3 mmol/L,同型半胱氨酸13.9μmol/L,均正常.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前庭功能检查正常.入院诊断:后循环缺血.给予羟乙基淀粉扩容,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抗血小板聚集,前列地尔改善脑循环等治疗,治疗3d,患者休息时眩晕症状有所减轻,但活动后仍眩晕明显.进一步查颈部血管彩超显示: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段内膜毛糙、增厚,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处最高血流速度307.7 cm/s,狭窄率达86.6%.双侧椎动脉颅外段走行平直,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头颈部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狭窄率75%~ 90%).双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共干,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未见明确显影,椎-基底动脉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图1).患者主要症状为眩晕,为后循环缺血的症状,但患者CTA检查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图2),且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考虑后循环向前循环代偿供血,致后循环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症状.故于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于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植入雅培Acculink7-10 mm×40 mm自膨支架1枚(图3),术程顺利,术后患者眩晕症状缓解。
颈动脉支架治疗后循环缺血一例
【摘 要】
:
患者男,60岁,主因眩晕、恶心2d于2013年1月19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5℃,P74次/min,R20次/min,Bp 14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Bp 130/80 mm Hg(右).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直径均为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无水平及垂直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
【机 构】
:
06100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06100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06100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06100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
【出 处】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是一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s包括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症、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
期刊
新生儿泪囊炎是基层医院眼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6%[1].既往我院眼科对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方法是:初诊时,常规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局部泪囊区按摩,泪道加压冲洗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我们在表面麻醉下用冲洗式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关键词:泪道探通术,冲洗式;新生儿泪囊炎;基层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