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倡导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基础课程改革刚要》中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强调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校提出了“轻松学习,乐在其中”的教学理念,而要达到这个效果,主要还在于孩子自身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在具体的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在成功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自主学习变成伴随终生的一项技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改的核心:社会在发展,教育形势同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课程改革也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新课改在西藏全面开展以来,我校从上至下,全面落实新课改,从疑惑到收获,在对比传统教学上,有很大改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注重知识的传授为主,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使本来生动有趣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与日俱增,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新课改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教师起到导的作用。
(2)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改善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动力,创建真正和谐校园,做到人人“有梦有为”,创造和谐文明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在成功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自主学习变成伴随终生的一项技能,培养出眼高手更高的下一代,做终身学习型人才,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思想觉悟,提高教师理论和识记操作能力,在课堂内外的导与学中,提升自己的課堂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课外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把我们的教师从单一的知识性教师转向“创造性”的综合性老师。
三、课题成员及分析:
课题组由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副校长巴旦央宗任组长;由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巴桑卓玛、白玛洛旦、索朗卓嘎、次旦顿珠为核心成员组成。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校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状况,为后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更可以通过此次调查让老师们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调整自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实验法。在高一全面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此模式的推行,实验研究问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才是提升学习能力关键。
(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取得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筛选,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组经历了4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即:课题启动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课题申报、审查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课题试验研究阶段阶段分两段(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此阶段主要针对高一通过教研活动,全面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此阶段对高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高三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利弊,为今后教学提供经验;深化、提高、总结、结题阶段(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对所做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资料整理汇编,结题报告撰写,结题申请。
六、课题实践成果: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在课堂上,学生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学习和迷糊状态,实际上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中,老师在第一时间给出了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在试卷评讲中,试卷难易度的分析,让学生整体把握试卷难。课堂从始至终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课堂情绪高涨,把课堂任务交给学生,学生成了最终的主人,学习兴趣自然大幅度提高。
其实学习动机才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因素,学生自己想学、自己要学,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凸显。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升:自主学习不是自学,而是在指在浓厚的学习分为下,可以彼此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认知能力、反思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应该说我们的学生在前三个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首先是认知能力:主要指认知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和转化思想等,在高二习题处理和高三的试卷讲评中,由老师的引导发展到学生自我的总结及灵活应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其次是反思能力:以前学生不会更正甚至就没有更正的习惯,在高一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由最初的完成老师的错题归整,到自我错题集整理,到高三试卷订正中彩笔的应用,从被动到主动,从粗狂到细致,最能体现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学会反思等于给自己配备了一位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学会自觉地支配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人生,不断上进。应该说在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之后,这时提高自学能力的又一关键方式。
还有沟通交流能力: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成员,必须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而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集体中学会个学会沟通交流,使个人美丽在集体中得到升华;沟通交流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沟通中,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因为很多时候一道题有多种解法,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在表述自己的观念时,培养了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听一说间,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倡导终身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基础课程改革刚要》中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强调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校提出了“轻松学习,乐在其中”的教学理念,而要达到这个效果,主要还在于孩子自身学习态度和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在具体的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在成功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自主学习变成伴随终生的一项技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改的核心:社会在发展,教育形势同样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课程改革也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新课改在西藏全面开展以来,我校从上至下,全面落实新课改,从疑惑到收获,在对比传统教学上,有很大改变。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注重知识的传授为主,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高,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使本来生动有趣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逐渐产生厌烦情绪,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与日俱增,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新课改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就感,教师起到导的作用。
(2)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改善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后进生的学习动力,创建真正和谐校园,做到人人“有梦有为”,创造和谐文明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中体验收获的快乐,在成功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自主学习变成伴随终生的一项技能,培养出眼高手更高的下一代,做终身学习型人才,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注入新活力;提升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思想觉悟,提高教师理论和识记操作能力,在课堂内外的导与学中,提升自己的課堂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课外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把我们的教师从单一的知识性教师转向“创造性”的综合性老师。
三、课题成员及分析:
课题组由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副校长巴旦央宗任组长;由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巴桑卓玛、白玛洛旦、索朗卓嘎、次旦顿珠为核心成员组成。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校高一新生数学学习状况,为后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更可以通过此次调查让老师们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调整自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实验法。在高一全面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此模式的推行,实验研究问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才是提升学习能力关键。
(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取得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筛选,从而提炼出有价值的、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并在实践中推广、运用。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组经历了4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即:课题启动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课题申报、审查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课题试验研究阶段阶段分两段(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此阶段主要针对高一通过教研活动,全面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此阶段对高二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高三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利弊,为今后教学提供经验;深化、提高、总结、结题阶段(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对所做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资料整理汇编,结题报告撰写,结题申请。
六、课题实践成果: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在课堂上,学生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学习和迷糊状态,实际上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中,老师在第一时间给出了课堂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在试卷评讲中,试卷难易度的分析,让学生整体把握试卷难。课堂从始至终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课堂情绪高涨,把课堂任务交给学生,学生成了最终的主人,学习兴趣自然大幅度提高。
其实学习动机才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在因素,学生自己想学、自己要学,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学习效果也就自然凸显。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升:自主学习不是自学,而是在指在浓厚的学习分为下,可以彼此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认知能力、反思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应该说我们的学生在前三个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首先是认知能力:主要指认知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反思,认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和转化思想等,在高二习题处理和高三的试卷讲评中,由老师的引导发展到学生自我的总结及灵活应用,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其次是反思能力:以前学生不会更正甚至就没有更正的习惯,在高一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由最初的完成老师的错题归整,到自我错题集整理,到高三试卷订正中彩笔的应用,从被动到主动,从粗狂到细致,最能体现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学会反思等于给自己配备了一位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学会自觉地支配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人生,不断上进。应该说在具备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之后,这时提高自学能力的又一关键方式。
还有沟通交流能力: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成员,必须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而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个集体中学会个学会沟通交流,使个人美丽在集体中得到升华;沟通交流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沟通中,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因为很多时候一道题有多种解法,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在表述自己的观念时,培养了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听一说间,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