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通运输方式事故率较高,安全性相对较差。因此作为机动车驾驶员怎样预防事故发生,做到安全行车,责无旁贷,责任重于泰山,要增强驾驶员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法制观念,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关键词:驾驶员 法制观念 安全行车
一、要增强驾驶员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法制观念
1、 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对驾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车中必须要有两种基本意识:一是把自己的任务、目标完成好;二是确保行车的安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工作,不仅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分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自己的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所以,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驾驶人责任感的一种完整体现。
2、提高法制观念,自觉服从交通管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率,必须认真学习,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它的法律、法规。做到“重在预防,安全第一”,强化驾驶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摆正位置不开特权车、违规车,服从交通管理,自觉遵守交通条例。
二、 机动车驾驶员具有高尚的情操,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每个机动车驾驶员都应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这个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个人所形成的意志特点叫意志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1、自觉性。一个人具有自觉性是指其能充分认识到自己行动的社会意义。比如,当我们认识到搞好行车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的大事这一点时,在行车中就能自觉地遵纪守法,搞好行车安全。
2、果断性。果断性对安全行车有很大影响,意志果断的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确保安全行车。
3、自制性。机动车驾驶员应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名好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具有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在行车中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处处为他人着想。
4、坚持性。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饱满旺盛的精力,为达到目的,要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特别是在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也能克服困难,保证安全行车。
三、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措施
1、认识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驾驶员无论是在滩区或在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2、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3、做为一名驾驶员要学习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从驾驶员-车辆系统的观点认识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4、严格训练,提高技术水平。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所训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实习期间要增强自我跟车训练实践,掌握车辆运动规律,提高自己独立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避免“职业杀手”的出现。
5、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法规,二是教育,三是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
四、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通常我们把“人-路-车”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自身素质、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安全行车知识、驾驶员操纵技术;驾驶员操作行为包括操纵习惯、各种道路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纵方法,各种交通条件下的操纵方法;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使用可靠性。这人复杂内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五、 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 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安全行车
只有具有安全感的驾驶员才会时时刻刻注意安全行车,有人说,“开车自有三分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其实,只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中,始终有种责任感,安全行车是可以做到的,事故也可以预防的。对于驾驶员来说,增强安全责任感,首先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将心比心,如果受害者是自己的父母、亲人,自己会是什么心情。如何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日常行车做到:“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想到群众”。同时想到国家,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并时时以惨痛的交通事故为警戒,想想事故发生后的苦果,肇事逃逸现象也就不会发生。 驾驶员在出车前、行驶中及出车后,一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通法规,自觉接受政府主观部门的检查,无数事故证明,违反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就不能保证安全行车,就拿驾驶员酒后驾驶来说,严禁酒后驾驶是交通法中明确规定的一条,就是由无数酒后驾驶酿成大祸后所总结出的一条规律。有的驾驶员就是缺乏责任感,明知故犯,结果造成了交通肇事的苦果。无数交通事故案例也告诫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车是驾驶员基本的素质。 加强法制观念,全面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做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学法、知法、懂法是前提。当前,并不是所有的驾驶员都知法,只知道会驾驶车辆,便顺利成章开车上路,有的人不知道驾驶员的规章制度,对交通违章的认识不足,造成交通事故后,后悔莫及,有的人对交通法规一知半解,不当回事,在违章肇事后,不积抢救伤员,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不承担责任,这就是不讲职业道德。而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结果责任重大,处罚就重,所以,驾驶员也经常学习法律法规,并在学法懂法地基础上,强调用法和守法。在日常生活中,驾驶员通过不断增强法制观念,逐步把遵纪守法变成一种自觉活动,形成良好道德习惯。遵章守规不应是被动和被迫的行为,应该是主动的要求,成为自然的行为,到了一定程度,便形成了一种自觉行为。
关键词:驾驶员 法制观念 安全行车
一、要增强驾驶员工作的责任感、提高法制观念
1、 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对驾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车中必须要有两种基本意识:一是把自己的任务、目标完成好;二是确保行车的安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工作,不仅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分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自己的安全负有重要责任。所以,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驾驶人责任感的一种完整体现。
2、提高法制观念,自觉服从交通管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率,必须认真学习,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它的法律、法规。做到“重在预防,安全第一”,强化驾驶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摆正位置不开特权车、违规车,服从交通管理,自觉遵守交通条例。
二、 机动车驾驶员具有高尚的情操,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
每个机动车驾驶员都应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这个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个人所形成的意志特点叫意志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1、自觉性。一个人具有自觉性是指其能充分认识到自己行动的社会意义。比如,当我们认识到搞好行车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危的大事这一点时,在行车中就能自觉地遵纪守法,搞好行车安全。
2、果断性。果断性对安全行车有很大影响,意志果断的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确保安全行车。
3、自制性。机动车驾驶员应能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一名好的机动车驾驶员应当具有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在行车中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处处为他人着想。
4、坚持性。机动车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饱满旺盛的精力,为达到目的,要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特别是在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也能克服困难,保证安全行车。
三、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措施
1、认识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驾驶员无论是在滩区或在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2、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3、做为一名驾驶员要学习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从驾驶员-车辆系统的观点认识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4、严格训练,提高技术水平。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所训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实习期间要增强自我跟车训练实践,掌握车辆运动规律,提高自己独立处理各种情况的能力,避免“职业杀手”的出现。
5、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法规,二是教育,三是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
四、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通常我们把“人-路-车”构成的系统称为交通系统。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实际上汽车安全行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素质、自身素质、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安全行车知识、驾驶员操纵技术;驾驶员操作行为包括操纵习惯、各种道路条件下的操作方法、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操纵方法,各种交通条件下的操纵方法;车辆技术状况包括:整车技术性能,发动机总成技术性能,底盘总成技术性能和汽车使用可靠性。这人复杂内的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因素对于总的系统的重要性尽管并不一致,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在某些场合也有可能成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五、 必须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 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安全行车
只有具有安全感的驾驶员才会时时刻刻注意安全行车,有人说,“开车自有三分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其实,只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中,始终有种责任感,安全行车是可以做到的,事故也可以预防的。对于驾驶员来说,增强安全责任感,首先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将心比心,如果受害者是自己的父母、亲人,自己会是什么心情。如何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日常行车做到:“马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动,想到群众”。同时想到国家,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并时时以惨痛的交通事故为警戒,想想事故发生后的苦果,肇事逃逸现象也就不会发生。 驾驶员在出车前、行驶中及出车后,一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通法规,自觉接受政府主观部门的检查,无数事故证明,违反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就不能保证安全行车,就拿驾驶员酒后驾驶来说,严禁酒后驾驶是交通法中明确规定的一条,就是由无数酒后驾驶酿成大祸后所总结出的一条规律。有的驾驶员就是缺乏责任感,明知故犯,结果造成了交通肇事的苦果。无数交通事故案例也告诫人们,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车是驾驶员基本的素质。 加强法制观念,全面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做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学法、知法、懂法是前提。当前,并不是所有的驾驶员都知法,只知道会驾驶车辆,便顺利成章开车上路,有的人不知道驾驶员的规章制度,对交通违章的认识不足,造成交通事故后,后悔莫及,有的人对交通法规一知半解,不当回事,在违章肇事后,不积抢救伤员,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不承担责任,这就是不讲职业道德。而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结果责任重大,处罚就重,所以,驾驶员也经常学习法律法规,并在学法懂法地基础上,强调用法和守法。在日常生活中,驾驶员通过不断增强法制观念,逐步把遵纪守法变成一种自觉活动,形成良好道德习惯。遵章守规不应是被动和被迫的行为,应该是主动的要求,成为自然的行为,到了一定程度,便形成了一种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