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共八大对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展望

来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共八大对保证古巴革命的连续性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模式更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大会从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组织保障和营造良好作风上为党的建设作了新的总体部署和规划,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古共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展望未来,古共将继续遵循劳尔的教导,以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为核心,在不断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有效防范化解国内外风险中不断推进古巴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其他文献
德勒兹在《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一书中认为,伦理学,亦即作为存在之内的诸样式之类型学区分于道德哲学,因为后者总是将存在归因于超验的诸价值.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德勒兹区分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最终依据是什么?而针对该问题,德勒兹一直晦暗不明.但要讨论该问题,我们首先还得从德勒兹激进的"问题"本体论出发.在德勒兹看来,真正的伦理"问题"关联到的是未被表达与展开的潜在的领域,它深深嵌入某种异质性的、生存论的境遇当中,而且这种据于个体生存实情的境遇往往先于抽象的道德规训或价值约束.在此基础上,德勒兹通过事件
1923年至1959年是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话语体系在苏联的建构时期.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目标前提下,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理论主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德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卫国战争过程中,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无私奉献与不畏牺牲两个现实主题.在向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科学体系的过渡中,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呈现出"前伦理"、实践性和规范性等色彩.
黄勇先生根据《庄子》提出的“差异伦理学”及“道德铜律”极具创造性,然与《庄子》思想有一定差异.《庄子》道德论不是以行为对象为中心的.《庄子》否定基于特定立场之行为的道德属性,反对“中心化”的行为.《庄子》并不提倡“站在他人立场”的做法,否定主客二分的行为之道德价值.“道德铜律”的两个原则——“人所欲,施于人”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全然是《庄子》的主张.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上想问题”的做法,仍然解决不了《齐物论》所讨论的“评判者难题”.尽管“道德铜律”或“差异伦理学”有异于《庄子》思想,但推进了《庄
许多学者认为朱子"四端之发有不中节"的思想动摇了其性善论的基础.这种看法存在着"双重滑转",既把"四端之发"滑转为"四端",又把"不中节"滑转为"不善",由此对朱子的相关思想产生了严重误解.通过分析可知,"四端之发"的整体过程在时间中包括"发显""持存"和"落实"三个阶段,"不中节"只能指涉后两个阶段,"发显"的四端本身则纯善无恶.因此"四端之发"之"不中节"并不蕴含"四端"之"不善",朱子性善论的基础仍可保持牢固.
针对现实正义问题,阿马蒂亚·森批评罗尔斯的建构方法是不必要的,但罗尔斯通过批评社会选择理论,阐明了建构方法的理论诉求是通过建构非经验的选择约束框架——原初状态,让"互不关心"的人们达成社会合作.罗尔斯与森在理论方法上共享了一种社会选择思维——社会原则由个体选择产生,但建构方法论证了社会合作的理性规范,这是社会选择理论无法论证的.鉴于所有针对现实正义问题的经验选择均有赖于一个社会选择框架的存在,而社会选择框架以社会合作为前提,罗尔斯的建构方法是经验选择的必要前提.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原点,有层次、分类别、成体系地展现了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质,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精神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作为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一环,由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创造,是连缀具体革命精神的历史链条、贯穿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精神脉络、反映党的奋斗历史的理论图谱.这一谱系的发展呈现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成功的秘诀在于不同时期推动贫困治理的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党的贫困观与减贫路径经历了一个有重心的、分步骤的梯次推进过程,即贫困观从以阶级关系为重心、以经营体制为重心、以区域条件为重心向以家庭因素为重心过渡,分别对应从土地革命与阶级翻身、公有制依托与福利下乡、市场化改革与政府开发到精准施策与多元协同的减贫路径.这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迭代创新逻辑,以及通过减贫持续推进贫困群众全面发展的实践逻辑.从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看,党贫困治理的经验对乡村的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等方
隐私位于人的尊严的核心部分,尊重个人隐私就是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在21世纪,信息交流和社会信息资本的聚集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然而,新的社交媒体和互动方式的出现,也导致了在共享信息时对个人隐私过度"消费"的现象.在遭遇数据制霸的信息共享时代,个人隐私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成了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事件,面对信息共享所带来的侵犯个人隐私的社会现象,深入探寻在个人隐私与信息共享之间的伦理抉择,客观分析其症结,建构合理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康德学界中一直存在着对其伦理学的动机空洞性指控,认为康德无法说明人类之所以要将自己置于纯粹先天道德法则的约束之下的自然动机.作为对这种指控的回应,一些英美康德学者试图将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提到的人性作为理性本性的绝对价值自然化,以提供一种我们将自己视为理性存在者从而自律地遵守道德法则的自然动机.但这种自然化的解释不仅违背了康德原文的论证结构,同时也否定了先验哲学的某些根本立场.义务性和道德法则的可能性并不是通过引入自然动机的方式,而是在先验哲学整体性视角之下通过对人类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种批
柏拉图《理想国》第五卷到第七卷的哲学家论证所塑造的真正的哲学家是一些眼睛只盯着整全真理的人,这使得他们从现实中抽离出去,并且与现实对立.柏拉图企图论证他们在把握真理上所具有的各种美德同时也是统治城邦所需要的各种美德,但他因此陷入逻辑上不相干的谬误,在具体的论证中遭遇到各种困难,最终不仅承认哲学家对于城邦是无用的,而且哲学家在不理想的城邦环境中必然遭到败坏.通过哲学家的教育所造就出来的哲学家,也由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与城邦现实生活的分离而不愿意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只能通过外在的强迫,这不仅没有缓和,还进一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