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北京有句话:“没有鞋,矮半截。”还有一句话:“是爷不是爷,看穿什么鞋。”由此可知老北京人穿鞋是非常讲究的。
当年,什么人穿什么鞋是有规矩的。比如政府官员,出门必须要穿官靴;练武术的“武把子”,平时要穿鞋;老字号买卖家的掌柜和伙计,出门要穿千层底的布鞋,等等。
“三接头”是皮鞋的一种样式,因为鞋面用三种颜色相同、皮子的柔韧度不同的皮面相接,或颜色也不同的皮子相接,包头坚硬,所以叫“三接头”。
这种样式的皮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一时,以至于“三接头”成了皮鞋的代名词。
老北京人讲究穿千层底的布鞋,现在人们穿的皮鞋样式是从欧洲传过来的。
中国人有自己的皮鞋,比如皮靴,还有千层底的皮面鞋等,所以人们最初把欧洲引进来的皮鞋样式叫“洋皮鞋”,因为容易跟“羊皮鞋”相混,才改叫皮鞋。
一
清末民初,国门开放,一些官宦之家的孩子纷纷留洋,他们除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也把西方的一些生活风俗习惯带回了国,比如西装。北京人最早管西服叫洋装。您别小瞧这洋装,它引进国门以后,给国人带来一系列服饰的变化。西服在西方属绅士服装,穿西服有很多规矩,比如西服里面要穿衬衫,系领带,天凉时要配马甲,下面要穿西裤,而且必须穿皮鞋。皮鞋就是这时候传到中国的。
老北京的男人主要穿大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长衫,大褂配的是布鞋。如果穿大褂穿皮鞋,那就不配套了,用北京话说这叫“不合窑性”。那会儿的京城,有“洋范儿”的人才穿皮鞋,因为一般有洋范儿的人都穿西装,当时,西装也最时髦。这种风俗习惯,您从当年的老照片便能看出来。
我手里有一张我爷爷跟我太爷(爷爷的父亲)1910年前后的照片。我太爷穿着大褂,戴着礼帽。我爷爷则穿着西服革履,因为我爷爷当时在日本人办的西医学校念书,所以跟他爹照相穿洋装,穿皮鞋,透着自己有“洋范儿”。
有句话叫买得起马,也就买得起鞍。西装和皮鞋,就像马和鞍的关系。您买西装,就必须配皮鞋。当然,穿皮鞋,不一定非穿西服。皮鞋有不同的皮子,但讲究的是牛皮。一是坚固耐用;二是柔韧性能好;三是可以染出各种颜色。牛皮又分水牛和旱牛、高原牛和陆地牛等,不同地域的牛,牛的不同部位,其皮子自然有所不同。这些对皮鞋的质量都有影响。由于做皮鞋的上好的牛皮量很少,所以人们也用其他牲畜的皮来做鞋,常见的有猪皮、鹿皮、羊皮、马皮、蛇皮等等。
我年轻时就穿过猪皮鞋和鹿皮鞋,猪皮鞋的皮面发挺,细看有许多棕眼,而且柔韧性差,上脚时间不长就会感觉发硬,特别是后帮,变硬后“啃”脚脖子。所以,猪皮鞋流行一段时间后,就不受人待见了。您想谁的脚脖子不怕“啃”呀!羊皮鞋倒是柔软,但它太柔软了,穿不了多长时间,便泄了。鹿皮倒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一般鹿皮是翻毛的,也就是面儿是抛光的,不禁脏,而且也不结实。正因为如此,制皮业搞技术革新,发明了合成革,当时的合成革也叫人造革。这种人造革的皮鞋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风行一时。
从外表看,人造革的鞋比牛皮还光亮,而且也有柔韧性,但是假皮子就是假皮子,看着挺是样儿,但穿上脚就不是那么回子事儿了,它不但不禁穿,关键是穿着穿着就开裂或变硬。
您会问:这种鞋怎么会风行10多年呢?这就得说到北京人的要面儿了。面儿就是脸面,北京人向来死要面子活受罪。哎,穿人造革鞋就是这种性情的体现。
怎么话儿说呢?首先北京人对鞋当回事儿,没有鞋,矮半截嘛,挺好的人谁愿意矮半截呀?所以都想脚下蹬的鞋体面一点儿,但想体面,又没钱。正发愁呢,人造革问世了,这不是让穷人美吗?人造革的鞋恰好能满足人们没钱,又想要面儿的这种虚荣。它确实便宜呀!同样一双鞋,三接头的牛皮鞋要十二三块钱,人造革的三接头却只需三四块钱。您说两者差多少吧?我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价码儿。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17块钱。
二
也许正因为皮鞋的“出身”带着洋味儿,所以,老北京人对它是又爱又恨,心态非常复杂。爱,是因为皮鞋穿在脚上,确实体面,有范儿,白给谁穿,谁都乐得屁颠屁颠的。恨?其实也谈不上。皮鞋,只是穿在脚上的鞋而已,恨它干吗?但是,谁能想到皮鞋却跟“资产阶级”挂上钩了呢?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崇洋媚外是普遍的心理,但人们却不敢明说。喜欢洋玩意儿,又要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名义,把一切洋的东西归为资产阶级。这样一来,皮鞋就成了资产阶级的一个“标志”。
我小的时候,胡同里的小孩儿经常哼唱一首儿歌:“小皮鞋嘎嘎响,资产阶级臭思想。”那会儿,穿得越土越革命。您看当时的老照片儿,农民代表陈永贵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了,还是老农民的打扮,开会时,头上都要扎条白毛巾。在这种氛围下,穿皮鞋上街,自然会让人侧目以待。
这种对皮鞋的蔑视,在“文革”时找到了发泄的机会。“文革”是从批“三家村”和“破四旧”开始的。按当时红卫兵的说法,凡是老的、旧的、洋的东西都属“四旧”,都得砸烂,还要“踏上一万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当时的口号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在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下,当时的中学生充当了“破四旧”的急先锋,北京红卫兵的抄家、打砸抢,最先是从中学生那儿开始的。
我那会儿正上小学五年级。中学生都当“急先锋”了,我们小学生也得冲锋陷阵呀!当不了先锋,也得当“马前卒”!于是我们这些毛孩子也抄起了刀子剪子,纷纷走上了街头。只要看见有人烫发、有人留长发、有人穿裙子、有人穿西服,當然也包括有人穿皮鞋,便像发现贼似的,追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锤子砸,用剪子铰。
那些人自知穿的这些属于“四旧”,让我们这些小孩铰了裙子,剪了头发,砍了皮鞋,还得说干得好,有的干脆自己动手。当然也有反抗的,见我们是小孩儿,便糊弄我们,佯装配合我们剪头发,一旦把剪子拿过去,转身就跑。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跟我讲过他上街铰“三接头”的故事。当然现在看这并不是光彩的事,恕我隐去他的真实姓名,姑且称他民子吧。民子跟我不是一所小学的,也不是一条胡同的。“破四旧”那会儿,他跟几个同学拿着剪子奔了西单。那地方繁华,人多,但发现一个穿皮鞋的也不容易,搜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猎物”。
这几个孩子像抓特务似的,跟着人家屁股后头,走到大木仓胡同口,这几个孩子便一拥而上,二话不说,上去就要把人家的皮鞋给扒了下来。这人有50多岁,是个中学教师。他哪个学校的不知道,因为出身不好,正为自己在“文革”中的命运提心吊胆,见学生冲着自己的皮鞋来的,赶紧缴械投降,自己把鞋脱了下来。这些孩子当着他的面,用锤子砸、用剪子铰。但皮鞋太结实,砸不坏、铰不动。没辙,孩子们只好把它给扔在了地沟里,结果让那位教师光着脚回的家。
三
谁也没想到,几年以后,“破四旧”的风儿刚过,“三接头”成了宝贝。当时军队团级以上才发皮鞋,部队的皮鞋都是“三接头”,而且中央首长也穿“三接头”。
那会儿军品特别时髦,军衣、军帽、军鞋、军用皮带,甚至军用挎包(军挎),都成了年轻人的时髦用品。军鞋分为一般士兵穿的胶鞋,胡同的孩子管它叫“军拐”。还有就是军官穿的“三接头”。相比民品,军队发的“三接头”更结实。当时,胡同里的孩子谁穿“三接头”谁最牛。
老北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皮鞋比较贵重,所以只有大人才能穿皮鞋,孩子只能穿布鞋。但到了“文革”什么都破了,谁还管什么老规矩?到了1970年前后,我们这些“破四旧”的小学生都上了中学,当时“老三届”学生大都插队或到兵团军垦去了,在社会上“玩闹”的轮到我们这拨孩子了。滑冰游泳看黄书,喝酒碴架拍婆子,大都是这拨孩子的“重点节目”。拍婆子“行头”(衣装)得体面,“三接头”成了“道具”。当时胡同里的孩子家里穷呀,穷,拍婆子也得穿得体面,要不“婆子”能跟你走吗?所以,胡同里的这帮孩子之间流行衣服鞋帽相互借着穿。
记得当时民子也玩酷,跟比他大的孩子经常到八一湖游泳,骑自行车到长安街兜风玩飘儿,到什刹海滑冰。当然他玩这些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拍婆子。民子那会儿的“行头”不俗,头上戴着羊剪绒的帽子,身上穿着将校呢的大衣,脚底下是“三接头”,看上去那叫一个牛!单看他这身“行头”,以为他爸爸至少是个团长。其实他爹是酱菜厂腌酱萝卜的,身上的“行头”都是跟人家借的。
那天,他穿着这身“行头”走到辟才胡同东口,让我撞上了。第一眼我愣没认出他来,他也成心在我面前装大个儿的,脑袋仰着走道儿。我故意冲他喊了一声,叫出他的小名。他冲我努努嘴,示意前头有人。原来他看上一个女孩儿想拍人家,这女孩正在前头走着。我怕耽误他的白日梦,没再言语,转身走了。
没想到一个月以后,我再见到他时,他小脸煞白,脑袋上缠着纱布戴着栽绒帽子,身上的将校呢,脚上的“三接头”都不见了。见他霜打的似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拧着眉毛跟我讲起拍婆子拍炸的经历。
原来我在胡同东口见他的那天,他拍的那个女孩后面,还有两个别的胡同的孩子,岁数比他大,身上还带着家伙。这两个孩子把他暴汆儿了一顿,脑袋被打成了花瓜,缝了10多针。我以为他是因为拍婆子挨的打。他却哭丧着脸对我说不是,敢情是因为脚下穿的那双“三接头”。
说起来有点儿戏剧性,打民子的孩子里,有一个认出民子穿的“三接头”是他爸爸的。原来这孩子的爸爸,就是几年前民子在西单劫的那个老师。当时,因为那双“三接头”太结实,那帮孩子铰不动,一赌气给扔到了地沟里。敢情民子一直记得这个茬儿,破“四旧”的风一过,他蔫不出溜地跑到那个地沟口,用铁丝弯成钩,从地沟里把这双“三接头”给钩了出来。让民子感到意外的是,那鞋在地沟里放了几年,愣没大的破损。他把这鞋拿到西单的修鞋铺,花了几大毛,找人给拾掇了一下,又打了鞋油,居然整旧如新。民子大模大样地穿上了,没人知道这双“三接头”的来历,他也谎称跟人借的。没想到碰上了鞋主人的儿子。也许是他爸爸平时对这双鞋偏爱有加,经常擦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是这双鞋对于他爸爸或他们家,有什么難以磨灭的情怀,总之这双鞋让人家给认出来了。
据民子说,在1967年冬天,那老师在学校的学生批斗后上吊自杀了,所以,他儿子见到这双“三接头”就想起他爸爸,以为民子是斗他爸爸的学生,您想民子这顿打能轻得了吗?当然,打完他,那双“三接头”也让老师的儿子给拿走了,民子是光着脚去的医院。我对民子苦笑了一下说:“这顿打是你自找。胡同里的孩子谁敢穿‘三接头’呀!”他表示自己认栽:“也许那鞋就不该我穿。”
四
到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三接头”还是紧俏商品,买“三接头”要票儿。有钱没票儿,您也买不到。票儿发到单位,平均几百人才一张票,一张票只能买一双鞋,所以只好抓阄。这种机遇可想而知。我曾经抓过两次,手气都不灵,后来索性放弃了。
有一年,我的一个哥们儿找到我,问我百货大楼有没有认识的人,想走后门买双“三接头”。原来他哥哥订在春节结婚。老天爷眷顾他哥,让他在单位抓了一张“三接头”的票儿。结婚能穿“三接头”,在当时也算很风光的事。但并不是有票就能买到鞋。因为人的脚有长短胖瘦,鞋的型号有大有小,买到可脚的鞋,您得拿着票,在京城几个百货商场碰运气。运气好,拿票就能买上;运气不好,您转十天半个月未准能买上合适的。偏偏那票是有期限的,过期不买,票就作废。
眼看到了年底,他哥一直没碰到合适的鞋,再不买,那票可就作废了,所以他哥着了大急。他知道我认识人多,便求到我头上。话说到这份儿上,我只好找到大楼的朋友求情,人家还真给面子,答应我鞋来了提前告诉我,但也得到门口排队。朋友的哥哥排了两次队,才买到可脚的“三接头”。后来他哥哥一直拿这双鞋当宝贝,只有重要的活动才舍得穿出来。
多年以后,我见到了我的这个哥们儿,聊起了他哥哥和“三接头”。他告诉我,他哥哥已经去世,临终时特意嘱咐他儿子要穿那双“三接头”。我听了,心头不由得一紧。难道这双“三接头”对他如此重要吗?
现在皮鞋的款式多种多样,您买什么样式的鞋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上也有很大差别,人们讲究穿名牌,一双国际名牌的皮鞋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但大众穿的普通皮鞋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三接头”已经成了古董级的款式了。
有一次我在一个搞票据收藏的朋友那里,看到了当年的鞋票,感到很亲切。
我拿着这张票问我的朋友:“拍卖的话,它能值多少钱?”
“至少1000块吧。”这位朋友不假思索地说。
我吃了一惊:“一张鞋票比一双鞋还值钱吗?”
这位朋友笑了笑说:“物以稀为贵。给你1000块钱,你买双鞋很容易是不是?但你拿着这1000块钱买张鞋票,我瞧瞧。”
这番话让我哑口无言。但我感叹的不是鞋票的收藏价值,而是皮鞋的变迁。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当年,什么人穿什么鞋是有规矩的。比如政府官员,出门必须要穿官靴;练武术的“武把子”,平时要穿鞋;老字号买卖家的掌柜和伙计,出门要穿千层底的布鞋,等等。
“三接头”是皮鞋的一种样式,因为鞋面用三种颜色相同、皮子的柔韧度不同的皮面相接,或颜色也不同的皮子相接,包头坚硬,所以叫“三接头”。
这种样式的皮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一时,以至于“三接头”成了皮鞋的代名词。
老北京人讲究穿千层底的布鞋,现在人们穿的皮鞋样式是从欧洲传过来的。
中国人有自己的皮鞋,比如皮靴,还有千层底的皮面鞋等,所以人们最初把欧洲引进来的皮鞋样式叫“洋皮鞋”,因为容易跟“羊皮鞋”相混,才改叫皮鞋。
一
清末民初,国门开放,一些官宦之家的孩子纷纷留洋,他们除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也把西方的一些生活风俗习惯带回了国,比如西装。北京人最早管西服叫洋装。您别小瞧这洋装,它引进国门以后,给国人带来一系列服饰的变化。西服在西方属绅士服装,穿西服有很多规矩,比如西服里面要穿衬衫,系领带,天凉时要配马甲,下面要穿西裤,而且必须穿皮鞋。皮鞋就是这时候传到中国的。
老北京的男人主要穿大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长衫,大褂配的是布鞋。如果穿大褂穿皮鞋,那就不配套了,用北京话说这叫“不合窑性”。那会儿的京城,有“洋范儿”的人才穿皮鞋,因为一般有洋范儿的人都穿西装,当时,西装也最时髦。这种风俗习惯,您从当年的老照片便能看出来。
我手里有一张我爷爷跟我太爷(爷爷的父亲)1910年前后的照片。我太爷穿着大褂,戴着礼帽。我爷爷则穿着西服革履,因为我爷爷当时在日本人办的西医学校念书,所以跟他爹照相穿洋装,穿皮鞋,透着自己有“洋范儿”。
有句话叫买得起马,也就买得起鞍。西装和皮鞋,就像马和鞍的关系。您买西装,就必须配皮鞋。当然,穿皮鞋,不一定非穿西服。皮鞋有不同的皮子,但讲究的是牛皮。一是坚固耐用;二是柔韧性能好;三是可以染出各种颜色。牛皮又分水牛和旱牛、高原牛和陆地牛等,不同地域的牛,牛的不同部位,其皮子自然有所不同。这些对皮鞋的质量都有影响。由于做皮鞋的上好的牛皮量很少,所以人们也用其他牲畜的皮来做鞋,常见的有猪皮、鹿皮、羊皮、马皮、蛇皮等等。
我年轻时就穿过猪皮鞋和鹿皮鞋,猪皮鞋的皮面发挺,细看有许多棕眼,而且柔韧性差,上脚时间不长就会感觉发硬,特别是后帮,变硬后“啃”脚脖子。所以,猪皮鞋流行一段时间后,就不受人待见了。您想谁的脚脖子不怕“啃”呀!羊皮鞋倒是柔软,但它太柔软了,穿不了多长时间,便泄了。鹿皮倒是风光了一段时间,但一般鹿皮是翻毛的,也就是面儿是抛光的,不禁脏,而且也不结实。正因为如此,制皮业搞技术革新,发明了合成革,当时的合成革也叫人造革。这种人造革的皮鞋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风行一时。
从外表看,人造革的鞋比牛皮还光亮,而且也有柔韧性,但是假皮子就是假皮子,看着挺是样儿,但穿上脚就不是那么回子事儿了,它不但不禁穿,关键是穿着穿着就开裂或变硬。
您会问:这种鞋怎么会风行10多年呢?这就得说到北京人的要面儿了。面儿就是脸面,北京人向来死要面子活受罪。哎,穿人造革鞋就是这种性情的体现。
怎么话儿说呢?首先北京人对鞋当回事儿,没有鞋,矮半截嘛,挺好的人谁愿意矮半截呀?所以都想脚下蹬的鞋体面一点儿,但想体面,又没钱。正发愁呢,人造革问世了,这不是让穷人美吗?人造革的鞋恰好能满足人们没钱,又想要面儿的这种虚荣。它确实便宜呀!同样一双鞋,三接头的牛皮鞋要十二三块钱,人造革的三接头却只需三四块钱。您说两者差多少吧?我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价码儿。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17块钱。
二
也许正因为皮鞋的“出身”带着洋味儿,所以,老北京人对它是又爱又恨,心态非常复杂。爱,是因为皮鞋穿在脚上,确实体面,有范儿,白给谁穿,谁都乐得屁颠屁颠的。恨?其实也谈不上。皮鞋,只是穿在脚上的鞋而已,恨它干吗?但是,谁能想到皮鞋却跟“资产阶级”挂上钩了呢?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崇洋媚外是普遍的心理,但人们却不敢明说。喜欢洋玩意儿,又要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名义,把一切洋的东西归为资产阶级。这样一来,皮鞋就成了资产阶级的一个“标志”。
我小的时候,胡同里的小孩儿经常哼唱一首儿歌:“小皮鞋嘎嘎响,资产阶级臭思想。”那会儿,穿得越土越革命。您看当时的老照片儿,农民代表陈永贵当了国务院副总理了,还是老农民的打扮,开会时,头上都要扎条白毛巾。在这种氛围下,穿皮鞋上街,自然会让人侧目以待。
这种对皮鞋的蔑视,在“文革”时找到了发泄的机会。“文革”是从批“三家村”和“破四旧”开始的。按当时红卫兵的说法,凡是老的、旧的、洋的东西都属“四旧”,都得砸烂,还要“踏上一万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当时的口号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在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下,当时的中学生充当了“破四旧”的急先锋,北京红卫兵的抄家、打砸抢,最先是从中学生那儿开始的。
我那会儿正上小学五年级。中学生都当“急先锋”了,我们小学生也得冲锋陷阵呀!当不了先锋,也得当“马前卒”!于是我们这些毛孩子也抄起了刀子剪子,纷纷走上了街头。只要看见有人烫发、有人留长发、有人穿裙子、有人穿西服,當然也包括有人穿皮鞋,便像发现贼似的,追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锤子砸,用剪子铰。
那些人自知穿的这些属于“四旧”,让我们这些小孩铰了裙子,剪了头发,砍了皮鞋,还得说干得好,有的干脆自己动手。当然也有反抗的,见我们是小孩儿,便糊弄我们,佯装配合我们剪头发,一旦把剪子拿过去,转身就跑。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跟我讲过他上街铰“三接头”的故事。当然现在看这并不是光彩的事,恕我隐去他的真实姓名,姑且称他民子吧。民子跟我不是一所小学的,也不是一条胡同的。“破四旧”那会儿,他跟几个同学拿着剪子奔了西单。那地方繁华,人多,但发现一个穿皮鞋的也不容易,搜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猎物”。
这几个孩子像抓特务似的,跟着人家屁股后头,走到大木仓胡同口,这几个孩子便一拥而上,二话不说,上去就要把人家的皮鞋给扒了下来。这人有50多岁,是个中学教师。他哪个学校的不知道,因为出身不好,正为自己在“文革”中的命运提心吊胆,见学生冲着自己的皮鞋来的,赶紧缴械投降,自己把鞋脱了下来。这些孩子当着他的面,用锤子砸、用剪子铰。但皮鞋太结实,砸不坏、铰不动。没辙,孩子们只好把它给扔在了地沟里,结果让那位教师光着脚回的家。
三
谁也没想到,几年以后,“破四旧”的风儿刚过,“三接头”成了宝贝。当时军队团级以上才发皮鞋,部队的皮鞋都是“三接头”,而且中央首长也穿“三接头”。
那会儿军品特别时髦,军衣、军帽、军鞋、军用皮带,甚至军用挎包(军挎),都成了年轻人的时髦用品。军鞋分为一般士兵穿的胶鞋,胡同的孩子管它叫“军拐”。还有就是军官穿的“三接头”。相比民品,军队发的“三接头”更结实。当时,胡同里的孩子谁穿“三接头”谁最牛。
老北京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皮鞋比较贵重,所以只有大人才能穿皮鞋,孩子只能穿布鞋。但到了“文革”什么都破了,谁还管什么老规矩?到了1970年前后,我们这些“破四旧”的小学生都上了中学,当时“老三届”学生大都插队或到兵团军垦去了,在社会上“玩闹”的轮到我们这拨孩子了。滑冰游泳看黄书,喝酒碴架拍婆子,大都是这拨孩子的“重点节目”。拍婆子“行头”(衣装)得体面,“三接头”成了“道具”。当时胡同里的孩子家里穷呀,穷,拍婆子也得穿得体面,要不“婆子”能跟你走吗?所以,胡同里的这帮孩子之间流行衣服鞋帽相互借着穿。
记得当时民子也玩酷,跟比他大的孩子经常到八一湖游泳,骑自行车到长安街兜风玩飘儿,到什刹海滑冰。当然他玩这些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拍婆子。民子那会儿的“行头”不俗,头上戴着羊剪绒的帽子,身上穿着将校呢的大衣,脚底下是“三接头”,看上去那叫一个牛!单看他这身“行头”,以为他爸爸至少是个团长。其实他爹是酱菜厂腌酱萝卜的,身上的“行头”都是跟人家借的。
那天,他穿着这身“行头”走到辟才胡同东口,让我撞上了。第一眼我愣没认出他来,他也成心在我面前装大个儿的,脑袋仰着走道儿。我故意冲他喊了一声,叫出他的小名。他冲我努努嘴,示意前头有人。原来他看上一个女孩儿想拍人家,这女孩正在前头走着。我怕耽误他的白日梦,没再言语,转身走了。
没想到一个月以后,我再见到他时,他小脸煞白,脑袋上缠着纱布戴着栽绒帽子,身上的将校呢,脚上的“三接头”都不见了。见他霜打的似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拧着眉毛跟我讲起拍婆子拍炸的经历。
原来我在胡同东口见他的那天,他拍的那个女孩后面,还有两个别的胡同的孩子,岁数比他大,身上还带着家伙。这两个孩子把他暴汆儿了一顿,脑袋被打成了花瓜,缝了10多针。我以为他是因为拍婆子挨的打。他却哭丧着脸对我说不是,敢情是因为脚下穿的那双“三接头”。
说起来有点儿戏剧性,打民子的孩子里,有一个认出民子穿的“三接头”是他爸爸的。原来这孩子的爸爸,就是几年前民子在西单劫的那个老师。当时,因为那双“三接头”太结实,那帮孩子铰不动,一赌气给扔到了地沟里。敢情民子一直记得这个茬儿,破“四旧”的风一过,他蔫不出溜地跑到那个地沟口,用铁丝弯成钩,从地沟里把这双“三接头”给钩了出来。让民子感到意外的是,那鞋在地沟里放了几年,愣没大的破损。他把这鞋拿到西单的修鞋铺,花了几大毛,找人给拾掇了一下,又打了鞋油,居然整旧如新。民子大模大样地穿上了,没人知道这双“三接头”的来历,他也谎称跟人借的。没想到碰上了鞋主人的儿子。也许是他爸爸平时对这双鞋偏爱有加,经常擦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是这双鞋对于他爸爸或他们家,有什么難以磨灭的情怀,总之这双鞋让人家给认出来了。
据民子说,在1967年冬天,那老师在学校的学生批斗后上吊自杀了,所以,他儿子见到这双“三接头”就想起他爸爸,以为民子是斗他爸爸的学生,您想民子这顿打能轻得了吗?当然,打完他,那双“三接头”也让老师的儿子给拿走了,民子是光着脚去的医院。我对民子苦笑了一下说:“这顿打是你自找。胡同里的孩子谁敢穿‘三接头’呀!”他表示自己认栽:“也许那鞋就不该我穿。”
四
到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三接头”还是紧俏商品,买“三接头”要票儿。有钱没票儿,您也买不到。票儿发到单位,平均几百人才一张票,一张票只能买一双鞋,所以只好抓阄。这种机遇可想而知。我曾经抓过两次,手气都不灵,后来索性放弃了。
有一年,我的一个哥们儿找到我,问我百货大楼有没有认识的人,想走后门买双“三接头”。原来他哥哥订在春节结婚。老天爷眷顾他哥,让他在单位抓了一张“三接头”的票儿。结婚能穿“三接头”,在当时也算很风光的事。但并不是有票就能买到鞋。因为人的脚有长短胖瘦,鞋的型号有大有小,买到可脚的鞋,您得拿着票,在京城几个百货商场碰运气。运气好,拿票就能买上;运气不好,您转十天半个月未准能买上合适的。偏偏那票是有期限的,过期不买,票就作废。
眼看到了年底,他哥一直没碰到合适的鞋,再不买,那票可就作废了,所以他哥着了大急。他知道我认识人多,便求到我头上。话说到这份儿上,我只好找到大楼的朋友求情,人家还真给面子,答应我鞋来了提前告诉我,但也得到门口排队。朋友的哥哥排了两次队,才买到可脚的“三接头”。后来他哥哥一直拿这双鞋当宝贝,只有重要的活动才舍得穿出来。
多年以后,我见到了我的这个哥们儿,聊起了他哥哥和“三接头”。他告诉我,他哥哥已经去世,临终时特意嘱咐他儿子要穿那双“三接头”。我听了,心头不由得一紧。难道这双“三接头”对他如此重要吗?
现在皮鞋的款式多种多样,您买什么样式的鞋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上也有很大差别,人们讲究穿名牌,一双国际名牌的皮鞋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但大众穿的普通皮鞋几百块钱就能买到。“三接头”已经成了古董级的款式了。
有一次我在一个搞票据收藏的朋友那里,看到了当年的鞋票,感到很亲切。
我拿着这张票问我的朋友:“拍卖的话,它能值多少钱?”
“至少1000块吧。”这位朋友不假思索地说。
我吃了一惊:“一张鞋票比一双鞋还值钱吗?”
这位朋友笑了笑说:“物以稀为贵。给你1000块钱,你买双鞋很容易是不是?但你拿着这1000块钱买张鞋票,我瞧瞧。”
这番话让我哑口无言。但我感叹的不是鞋票的收藏价值,而是皮鞋的变迁。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