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高校应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为指导,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明确高校的思政工作开展的方向,从而使高校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忧患意识,确立“以德治校、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通过教学手段促进和加强高校思政工作,探索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立德树人” 的涵义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的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当代大学生学会劳动、學会感恩、学会勤俭,学会谦让、学会助人,学会自省、学会宽容,学会自律。
二、高校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淡薄
部分高校学生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趋于淡薄,他们对立德树人的主体认知模糊。部分大学生对立德树人的主体认知不够全面,认为立德树人只是教育者或被教育者单方的事,或者态度不明确。一些大学生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所立之“德”的认知不足,难以达成共识,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尚浅。另外,部分学生对“树人”与“立德”关系的理念养成认知肤浅。
(二)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情感冷漠
积极的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情感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觉认同和接受立德树人理念相关知识,坚定自身的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养成立德树人理念相应行为。但是,从笔者从研究参考的文献及调查来看,一些大学生的情感趋于冷漠,不利于其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三)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薄弱
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是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和情感转化为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信仰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大学生对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认知或情感阶段,而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他们能够走到意志这个层次,就能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但事与愿违,部分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还不够坚定,难以升华到下一层次。
(四)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信仰不坚定
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信仰是养成这个话题的最高级形态,它统摄着立德树人理念认知、立德树人理念情感和立德树人理念意志的养成,是立德树人理念相关行为养成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有一定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但是却与信仰养成相违背。
三、探索创新高校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逐步完善高校校考核标准
高校要加强师德建设,逐步完善师德考核标准,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评优奖励、招聘、年度考核等的主要依据,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道德水平,以促进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带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可以采取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法,全方位对教师进行考核,保证高校的考核标准具有广泛性、立体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加强高校教师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相关认知
教师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主体。所以,教师要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首先,在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应该适当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让大学生从中学会判断、学会分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其次,所有教师要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这里的全员育人是指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立德树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发挥大学生各自优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对他们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活动。
(三)增强学校与家长合力
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任务。可通过设立“教师与家长联合协会”等组织,提供教师和家长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家长要将子女入学前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情况反映给学校,以便学校能够因材施教推进其品格的最终养成;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学生在校的道德品格发展情形和道德行为表达和立德树人理念养成过程中的困惑及时反馈给家长,互相沟通,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践行相应道德规范,积极推进其品格健康成长,逐渐养成立德树人理念。
(四)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熏陶作用,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其中。首先,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一些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要利用广播、校报、板报、校刊等传统校园媒介和贴吧、校园论坛、微信、QQ 群、博客等新型校园媒体对立德树人理念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扩大立德树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逐步提升,为立德树人理念养成做好准备。
最后,要注意校园自然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校园的自然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所以,学校要在雕塑、校训、建筑、路标等方面加以精心设计,体现出和谐、健康、积极之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发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一、“立德树人” 的涵义
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校的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在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围绕“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从落细、落小、落实入手,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当代大学生学会劳动、學会感恩、学会勤俭,学会谦让、学会助人,学会自省、学会宽容,学会自律。
二、高校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淡薄
部分高校学生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趋于淡薄,他们对立德树人的主体认知模糊。部分大学生对立德树人的主体认知不够全面,认为立德树人只是教育者或被教育者单方的事,或者态度不明确。一些大学生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所立之“德”的认知不足,难以达成共识,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尚浅。另外,部分学生对“树人”与“立德”关系的理念养成认知肤浅。
(二)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情感冷漠
积极的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情感能够促使大学生自觉认同和接受立德树人理念相关知识,坚定自身的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养成立德树人理念相应行为。但是,从笔者从研究参考的文献及调查来看,一些大学生的情感趋于冷漠,不利于其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
(三)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薄弱
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是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和情感转化为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信仰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大学生对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掌握只能停留在认知或情感阶段,而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要他们能够走到意志这个层次,就能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但事与愿违,部分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意志还不够坚定,难以升华到下一层次。
(四)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信仰不坚定
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信仰是养成这个话题的最高级形态,它统摄着立德树人理念认知、立德树人理念情感和立德树人理念意志的养成,是立德树人理念相关行为养成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的养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有一定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但是却与信仰养成相违背。
三、探索创新高校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逐步完善高校校考核标准
高校要加强师德建设,逐步完善师德考核标准,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评优奖励、招聘、年度考核等的主要依据,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道德水平,以促进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带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可以采取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方法,全方位对教师进行考核,保证高校的考核标准具有广泛性、立体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加强高校教师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相关认知
教师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主体。所以,教师要加强对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认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首先,在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应该适当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让大学生从中学会判断、学会分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其次,所有教师要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这里的全员育人是指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立德树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发挥大学生各自优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对他们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活动。
(三)增强学校与家长合力
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任务。可通过设立“教师与家长联合协会”等组织,提供教师和家长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家长要将子女入学前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情况反映给学校,以便学校能够因材施教推进其品格的最终养成;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学生在校的道德品格发展情形和道德行为表达和立德树人理念养成过程中的困惑及时反馈给家长,互相沟通,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践行相应道德规范,积极推进其品格健康成长,逐渐养成立德树人理念。
(四)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自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立德树人理念养成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熏陶作用,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其中。首先,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作用。学校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一些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其次,要利用广播、校报、板报、校刊等传统校园媒介和贴吧、校园论坛、微信、QQ 群、博客等新型校园媒体对立德树人理念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扩大立德树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逐步提升,为立德树人理念养成做好准备。
最后,要注意校园自然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校园的自然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所以,学校要在雕塑、校训、建筑、路标等方面加以精心设计,体现出和谐、健康、积极之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激发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