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特色小镇建设相关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旅游小镇建设的意义,利用SWOT模式分析法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对德阳市白马关镇旅游城镇建设规划进行分析,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了德阳市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德阳市特色小镇生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小镇;开发模式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理论研究背景
自2016年浙江省首批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还迅速成为了推进城镇化以及产业转型的新思路。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和扩大“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和创建特色城镇的意见》[1],阐明了建设具有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标及实施步骤等,机制高效和改革创新的特色小镇典范。
由于建设特色小镇在全国不断的推进,与特色小镇有关的课题便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特色城镇建设主要体现在:朱莹莹分析研究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状况,此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发现嘉兴在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和建议[2];鲁丰乐等探讨了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以与生态的建设,以杭州市为例,指出了要想加快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坚持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3];马泽波采用SWOT模式分析法,以特色鲜明的回族聚居区为例,提出了一些扩大影响的开发策略[4];代晓君等给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提出背景[5]。近几年来, 乡村旅游便成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且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已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2 白马关生态旅游小城镇建设规划
白马关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城西5公里处,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它已经与成都的东西方分开了。白马关镇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近140万,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65个[7]。白马关景区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主要景点分为7个主类、14个亚类和24个基本类型,详细的分类见表1,并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分类(见表2),5级旅游资源(金牛古道)为主导旅游资源,4级旅游资源(庞统祠—白马关)为重要旅游资源,3级(八卦谷、凤雏湖、庞统血坟、点将台、宝峰寺、诸天庙、道琴、白马关温泉)、2级(田园乡村及生态农业资源、新农村定居点、地方特色餐饮)、1级和一些其他旅游资源为配套旅游资源。
白马关气候温和、自然风景秀美、水源丰富、充足的能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直围绕“富美和谐、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的优势。目前该特色小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了种、养殖业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贵妃枣、蜜柚等万亩特色农业基地;二是全面提升了新型生态旅游模式,开发了生态观光游和探险游及农家游等旅游产品;三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旧房改造、文化广场的建设及村庄道路的绿化等;四是不断完善生态服务,促进了社会各个事业的发展,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更好的协调发展。
3 SWOT模式分析
在實际的操作中,SWOT模式分析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是分析列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机会和威胁;二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策略;三是甄别所形成的策略,确定应选取的战略。
3.1 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位优势
白马关镇位于罗江县境内,从城市的区位角度来看,是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节点。罗江是四川交通要道,成绵广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和川陕公路贯穿南北,宝成铁路复线、成(都)绵(阳)乐(山)客运专线贯穿县境,县内交通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北距绵阳机场二十八公里,西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一百一十公里,今后将是人们旅游出行的最佳选择。
2)资源优势
白马关旅游主要围绕三国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都市度假休闲旅游,具有丰富的资源,按照国家的资源标准进行分类。
3)政策优势
2017年,德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域经济改革”方案,此方案明确指出要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此外,还推进“旅游”战略,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创建“宜居、宜游”旅游名镇。然后再加上构建扶贫格局,为养殖业和开发旅游提供了支撑,进而加快了乡村旅游。
3.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1)旅游产品单一化
白马关景区以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高档次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和深度挖掘。游客的需求多样化,游客希望参加有特色的旅游活动来增添乐趣。目前,该景区旅游产品较少,游客来到这里,只能走走、看看、逛逛和拍照,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缺少知识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这样造成了游客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我市旅游的发展。
2)生态环保意识弱
生态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一些旅游经营者以利益为目的,在开发自然资源时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因此这时就会出现很多的生态问题。旅游区的植物就会受到破坏,水土就会流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就会遭到改变。游客的不文明的现象也加快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折断树枝、践踏草坪、在建筑物上乱写乱画等对环境的伤害行为,阻碍了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
3)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白马关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人才还比较缺乏,该景区基本是缺少文化知识的人在进行管理,他们缺乏专业设计等旅游业发展的知识,紧紧靠他们根本无法达到高水平的旅游业发展。因此必须引入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政策支持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该论述体现了我国旅游业也正处在发展的机遇时期,新的时代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市场需求
21世纪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他们渴望摆脱紧张的城市环境、远离工作压力,希望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景,既消除了压力,又陶冶了情操。旅游小镇将会是首选目的地,推动了旅游小镇的发展。
3.4 威胁(Threats)分析
1)旅游资源的生态脆弱性
旅游资源大多数具有容易破坏和难易再生的特征。土壤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的脆弱性是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此外,游客对白马关景区旅游需求多样化,需要景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而多样化旅游产品在开发和深度挖掘的过程中,将威胁到生态环境。
2)旅游产业竞争影响
目前,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旅游产业激烈的竞争,比如陕西的通天河、重庆的仙女山等,周边旅游业知名度比较高,分散了四川省的游客。同一省内不同生态景区也存在着竞争,比如成都的武侯祠、石象湖、欢乐谷和广元的剑门关、昭化古镇等,造成了抢客源的现象,构成了同一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和威胁。
4 加快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把握机遇,政府主导
白马关景区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实现旅游业快速的发展,那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该景区自身的特点,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针对政策、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三方面,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旅游业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配合有关的政府单位,做好协调和监管,及时完成旅游规划,推动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大大促进了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4.2 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高竞争力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打造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打造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要把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及都市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丰富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打破旅游资源单一化,满足游客需求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真正的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镇向特色化发展。
4.3 培养和引进生态旅游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撑。一是要聘请比较成熟的旅游业专业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对现有的景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三是要与各院校相关旅游专业进行对接,加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4.4 加强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为了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必须实施一些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教育,教育可通过建设教育基地或者举行一系列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站平台(微信、微博和搜索引擎发布相关的生态旅游教育内容)进行宣传,以上宣传方式能让人们了解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理念,引导游客形成文明的旅游观念和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为白马关旅游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白马关旅游区SWTO模式分析及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可以为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提供良好的借鉴。以后在对景区开发时,尽量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劣势、把握时机的进行开发,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不能被破坏,这样,白马关旅游区就有可成为高品位、高品质的良好市场形象。总之,经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和配置资源,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J/OL]. http://www.sc.gov.cn/10462/10771/10795/12400/ 2017/2/15/10414241.shtml.
[2]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2):49-55.
[3]鲁丰乐,俞婷瑜.杭州市信息中心特色小镇专稿三?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J].浙江经济,2016(1):56-57.
[4]馬泽波.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开发分析及策略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13(4):113-116.
[5]代晓君,许倩,孙欣.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生态环境保护特色的发展观[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4(2):49-53.
[6]德阳:“十三五”构建“一城两带五区”旅游发展格局[J/OL]. http://cq.cqnews.net/cqqx/html/2017-05/16/content_41634668.htm.
[7]白马关镇,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A9%AC%E5%85%B3%E9%95%87/6866768.
[8]Gormsen,Erdmann.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Regional Change in China[J].Geo-journal,1990, 21(1-2):127-135.
[9]Antonio P.Russo,Jan Vander Borg,Planning considerations for cultura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four European cit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631-63.
[10]Reichel A, Lowengart O, Mailman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e on
[J].Tourism Management.1999,21(8):58- 62.
[11]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8-10.
[12]翁建荣.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J].浙江经济,2015(19):9-10.
[13]何海霞,陈玉书,钱耀军.生态文明导向下旅游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以海南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为例[J].新经济,2016,(23):1-2.
[14]张益嘉,宋俊华.从旅游开发角度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文化遗产,2014(6).
[15]钟娟芳. 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探讨[D]. 东莞市技师学院, 2017.
[16]杨延风. 延安市旅游形象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17]张晴.15个典型小镇对手工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启示[D].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17.
[18]上官慧军,林长春.平顺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对策研究[D].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9]钟洁,马艳霞.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甘肃甘南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以康多峡旅游区为例[D].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
[20]李明晨.黄鹤楼的历史演变与旅游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1]李冰.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镉污染成因与阻控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2]邓永红.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林业调查规划, 2007.
[23]刘延利,王维艳.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D].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4]杨丽.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 2009.
*基金项目:德阳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项目编号:DY18C054)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小镇;开发模式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理论研究背景
自2016年浙江省首批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还迅速成为了推进城镇化以及产业转型的新思路。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化和扩大“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和创建特色城镇的意见》[1],阐明了建设具有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标及实施步骤等,机制高效和改革创新的特色小镇典范。
由于建设特色小镇在全国不断的推进,与特色小镇有关的课题便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特色城镇建设主要体现在:朱莹莹分析研究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状况,此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发现嘉兴在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和建议[2];鲁丰乐等探讨了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以与生态的建设,以杭州市为例,指出了要想加快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坚持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3];马泽波采用SWOT模式分析法,以特色鲜明的回族聚居区为例,提出了一些扩大影响的开发策略[4];代晓君等给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提出背景[5]。近几年来, 乡村旅游便成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且建设特色旅游小镇已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
2 白马关生态旅游小城镇建设规划
白马关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城西5公里处,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它已经与成都的东西方分开了。白马关镇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近140万,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65个[7]。白马关景区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主要景点分为7个主类、14个亚类和24个基本类型,详细的分类见表1,并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分类(见表2),5级旅游资源(金牛古道)为主导旅游资源,4级旅游资源(庞统祠—白马关)为重要旅游资源,3级(八卦谷、凤雏湖、庞统血坟、点将台、宝峰寺、诸天庙、道琴、白马关温泉)、2级(田园乡村及生态农业资源、新农村定居点、地方特色餐饮)、1级和一些其他旅游资源为配套旅游资源。
白马关气候温和、自然风景秀美、水源丰富、充足的能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直围绕“富美和谐、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的优势。目前该特色小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了种、养殖业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贵妃枣、蜜柚等万亩特色农业基地;二是全面提升了新型生态旅游模式,开发了生态观光游和探险游及农家游等旅游产品;三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旧房改造、文化广场的建设及村庄道路的绿化等;四是不断完善生态服务,促进了社会各个事业的发展,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更好的协调发展。
3 SWOT模式分析
在實际的操作中,SWOT模式分析法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是分析列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机会和威胁;二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策略;三是甄别所形成的策略,确定应选取的战略。
3.1 优势(Strengths)分析
1)区位优势
白马关镇位于罗江县境内,从城市的区位角度来看,是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节点。罗江是四川交通要道,成绵广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和川陕公路贯穿南北,宝成铁路复线、成(都)绵(阳)乐(山)客运专线贯穿县境,县内交通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北距绵阳机场二十八公里,西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一百一十公里,今后将是人们旅游出行的最佳选择。
2)资源优势
白马关旅游主要围绕三国文化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和都市度假休闲旅游,具有丰富的资源,按照国家的资源标准进行分类。
3)政策优势
2017年,德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县域经济改革”方案,此方案明确指出要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此外,还推进“旅游”战略,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创建“宜居、宜游”旅游名镇。然后再加上构建扶贫格局,为养殖业和开发旅游提供了支撑,进而加快了乡村旅游。
3.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1)旅游产品单一化
白马关景区以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高档次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和深度挖掘。游客的需求多样化,游客希望参加有特色的旅游活动来增添乐趣。目前,该景区旅游产品较少,游客来到这里,只能走走、看看、逛逛和拍照,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缺少知识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这样造成了游客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我市旅游的发展。
2)生态环保意识弱
生态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一些旅游经营者以利益为目的,在开发自然资源时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因此这时就会出现很多的生态问题。旅游区的植物就会受到破坏,水土就会流失,原有的自然景观就会遭到改变。游客的不文明的现象也加快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折断树枝、践踏草坪、在建筑物上乱写乱画等对环境的伤害行为,阻碍了生态旅游的绿色发展。
3)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白马关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人才还比较缺乏,该景区基本是缺少文化知识的人在进行管理,他们缺乏专业设计等旅游业发展的知识,紧紧靠他们根本无法达到高水平的旅游业发展。因此必须引入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1)政策支持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该论述体现了我国旅游业也正处在发展的机遇时期,新的时代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市场需求
21世纪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他们渴望摆脱紧张的城市环境、远离工作压力,希望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景,既消除了压力,又陶冶了情操。旅游小镇将会是首选目的地,推动了旅游小镇的发展。
3.4 威胁(Threats)分析
1)旅游资源的生态脆弱性
旅游资源大多数具有容易破坏和难易再生的特征。土壤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的脆弱性是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的主要表现。此外,游客对白马关景区旅游需求多样化,需要景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而多样化旅游产品在开发和深度挖掘的过程中,将威胁到生态环境。
2)旅游产业竞争影响
目前,不同省份之间存在旅游产业激烈的竞争,比如陕西的通天河、重庆的仙女山等,周边旅游业知名度比较高,分散了四川省的游客。同一省内不同生态景区也存在着竞争,比如成都的武侯祠、石象湖、欢乐谷和广元的剑门关、昭化古镇等,造成了抢客源的现象,构成了同一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和威胁。
4 加快推进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把握机遇,政府主导
白马关景区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实现旅游业快速的发展,那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根据该景区自身的特点,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针对政策、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三方面,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旅游业发展相关部门应该配合有关的政府单位,做好协调和监管,及时完成旅游规划,推动旅游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大大促进了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4.2 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提高竞争力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打造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打造特色品牌,吸引更多游客。要把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及都市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丰富旅游资源,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打破旅游资源单一化,满足游客需求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真正的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镇向特色化发展。
4.3 培养和引进生态旅游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撑。一是要聘请比较成熟的旅游业专业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要对现有的景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三是要与各院校相关旅游专业进行对接,加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4.4 加强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为了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必须实施一些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教育,教育可通过建设教育基地或者举行一系列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站平台(微信、微博和搜索引擎发布相关的生态旅游教育内容)进行宣传,以上宣传方式能让人们了解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理念,引导游客形成文明的旅游观念和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为白马关旅游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白马关旅游区SWTO模式分析及提出的建议和策略,可以为建设特色旅游小镇提供良好的借鉴。以后在对景区开发时,尽量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劣势、把握时机的进行开发,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不能被破坏,这样,白马关旅游区就有可成为高品位、高品质的良好市场形象。总之,经过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和配置资源,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J/OL]. http://www.sc.gov.cn/10462/10771/10795/12400/ 2017/2/15/10414241.shtml.
[2]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2):49-55.
[3]鲁丰乐,俞婷瑜.杭州市信息中心特色小镇专稿三?特色小镇的生态内涵和生态建设[J].浙江经济,2016(1):56-57.
[4]馬泽波.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开发分析及策略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13(4):113-116.
[5]代晓君,许倩,孙欣.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生态环境保护特色的发展观[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4(2):49-53.
[6]德阳:“十三五”构建“一城两带五区”旅游发展格局[J/OL]. http://cq.cqnews.net/cqqx/html/2017-05/16/content_41634668.htm.
[7]白马关镇,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D%E9%A9%AC%E5%85%B3%E9%95%87/6866768.
[8]Gormsen,Erdmann.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Regional Change in China[J].Geo-journal,1990, 21(1-2):127-135.
[9]Antonio P.Russo,Jan Vander Borg,Planning considerations for cultura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four European cities[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631-63.
[10]Reichel A, Lowengart O, Mailman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e on
[J].Tourism Management.1999,21(8):58- 62.
[11]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8-10.
[12]翁建荣.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J].浙江经济,2015(19):9-10.
[13]何海霞,陈玉书,钱耀军.生态文明导向下旅游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以海南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为例[J].新经济,2016,(23):1-2.
[14]张益嘉,宋俊华.从旅游开发角度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文化遗产,2014(6).
[15]钟娟芳. 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探讨[D]. 东莞市技师学院, 2017.
[16]杨延风. 延安市旅游形象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4.
[17]张晴.15个典型小镇对手工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启示[D].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17.
[18]上官慧军,林长春.平顺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对策研究[D].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9]钟洁,马艳霞.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的甘肃甘南地区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以康多峡旅游区为例[D].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
[20]李明晨.黄鹤楼的历史演变与旅游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1]李冰.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镉污染成因与阻控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2]邓永红.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林业调查规划, 2007.
[23]刘延利,王维艳.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D].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4]杨丽.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 2009.
*基金项目:德阳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项目编号:DY18C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