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已完成"四大部制"建设的妇幼保健机构质量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妇幼保健机构的医疗和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针对2016年已完成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部制"建设的262所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监测管理信息网络报告系统收集相关数据,从机构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工作负荷、诊疗质量、患者安全和院感防控对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分析。结果省级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总住院死亡率为3.33‰,高于其他两级机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5.79,P<0.05),与国内研究3.11‰差距不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平均住院日7.4天,床位使用率97.8%均超出国家要求;其医师日均担负门诊人次9.8、住院床日3.0天,均高于省属综合医院的8.6人次和2.6天;人员工作负荷较重。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医院总感染发生率为2.83%高于其他两级机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 079.67,P<0.05),同时高于相关资料中儿童专科医院的感染率1.25%。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剖宫产率最低为36.2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28.75,P<0.05),仍略高于2014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的34.9%。结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资源配置不足,人员工作负荷较重,尚需不断持续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