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半前南京一个画展上看到有几位我多年关注的画家,也有我不熟知的画家,当时这些画家尚未被收藏者或投资者追逐,我以一个画家的角度来了解这些画家的作品,并试着从画作所呈现的现象中来感受他们各自的追求,这些作品使我对文化生态的转变现象做了一些思考。因为画的呈现并非简单的“好”与“坏”,而是涉及很多背后的因素。如果遇到吸引我的画作,我会贴上一个红点作为收藏。当时的原因非常简单,我这种行为仅想对尚未被人充分认可却有艺术探索精神的年轻画家作品,在公众场合传递我个人的观点。因为体制内巨大的声音及各类官方展览并未完善属于艺术本体该有的价值判断。还有,对新出现的几位年轻画家我是从内心佩服。看画我不把辈分带入。
我在展览中被一幅小画吸引,作者名字并不熟悉,通过画得知作者为祝铮鸣。画面看似肖像:湖蓝的头巾绷紧的裹着,将头发与耳朵遮掩,无表情的脸部,闭着双眼。虽然塑造上是具备体积感的,但非常的平面,全无肖像画应有的神态。我居然隐隐产生一种空寂感。当我试图在脸部移动时,视觉会不由自主地消融在茫然之中,仅存龟裂的纹脉,似乎通过这些纹脉证明意识尚存。
以前看古典油画常会看到由于时间的悠长画面出现这种龟裂的纹脉。这种龟裂是油性颜料经过岁月挥发收缩而形成的裂痕,是无奈之举,就连著名的《蒙娜丽莎》的脸部同样布满了这种龟裂,但在《蒙娜丽莎》的画作前,它依然充分的呈现应有的栩栩如生,哪怕那些形容:“她似乎在嘲弄我们,她的微笑中看到一种悲哀的美”,尽管布满裂纹,但完全可以忽略,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充满肤色的一个活生生真实的人。而祝铮鸣在脸部刻意地布满这些裂痕,是视觉的需要还是另有寓意,我不得而知。生灵本无贵贱之分,将祝铮鸣的头像与达·芬奇比较,没有嘲弄价值体系的意思,那是我的心理活动。因为我眼前祝铮鸣的画有种轻视生命中应有的活力、欲望,而呈现的是冥想,甚至没有冥想,是空寂。空寂到底是什么,我试着沟通。
放下你的概念,直接体会这空寂,我隐隐听到一种回音。
人和其他生命产生关系,才有存在感,关系一旦消失了,自我感就不见了。祝铮鸣所描绘的那空寂的脸,似乎维持关系的存在感消失了,仅是画面的存在,带着龟裂的无表情的脸部虚无的存在。至今我无法理解近来在利益驱使下充满欲望的投资者居然蜂拥追逐这木然的空寂。是我审美出了问题,还是驱利者顿悟了?
细细思量,并没有涉及审美与顿悟的问题,是语境与心理产生了变化。原本我们会自信于自己的健全视力,以为就能完成审美了。于是,红花绿叶的牡丹,贴着现实的美人;一首唐诗对应着实景般的青山绿水再添加些传统的笔墨方法便是艺术;渐渐发现这些似乎对应的美居然仅是完成商品的属性。而大量现代艺术的引进,让视觉产生了困惑,而被困惑的视觉居然可以引出大量的“思想”、“观念”,演绎出深不可测的精神内涵,并被不断地刷新价格,不由自主地会对视力产生了怀疑。经常看到新的画商追逐一件与他审美无法相符的作品,问他:“看得懂吗?”他会直白地讲:“看不懂,但会值钱的。”正因为看不懂才能成立无限的塑造权。“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仅是对制造者,也是对盲目的公众,同样需要的一种从众心理。
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改善我们生活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静悄悄地改变价值观。另一方面,在这发展与物欲的时代,每个人都迫切幻想成功,梦想与贪婪仅是一层薄薄的纸,随时都会互通,就像希望与失望是伴随一起的。没有封顶的成功的欲望让神经绷紧,也使内心焦灼。可以随时看到机场的候机楼,不停播放企业家成功之道,与大量如何通往财富之路的书籍铺满书架,无时无刻不刺激我们的神经,影响我们的心态。然而形成反差的是舒缓神经排除欲念如南怀瑾之类宗教书籍居然水火相容般并存。如同高蛋白与降脂药可一并吞服。后来,曾听过一个画商对着祝铮鸣的画说“这画可能以后会很厉害。”我仿佛听到了“以后降脂药会紧俏的意思”。空寂、木然,让贪婪与焦灼的心,也许能隐隐生出一种若有所思。
把它放下,慢慢地,不要践踏到它。
于是我的视线重新回到画面上。凭我多年对绘画的理解,祝铮鸣是具备较强造型能力的,这种能力按现在的语言称为具象的写实能力。这种能力的途径可以有多种通道。通常是以生活化、感官化、情节化再结合一点流行的图式感来展现其绘画才能以博取众多美展的奖牌。因为大众对绘画才能的共识是表现现实,由此添加一些时尚的元素。而祝铮鸣没有走这一途径。对她而言寻找内心所流淌的一种旋律比奖牌、比被公众认可更重要。所以这些绘画才能被固化了、收缩了。这冒着被误认为僵硬、刻板、单调的危险。然而正是这种刻板与单调让心智平静地进入内心深处,由此让内心找到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于是刻板转化为凝练,单调升华成单纯。简洁的色块,小面积的饰物以金属般的纯色镶嵌在某个部位,无意中产生颇有现代品牌所具有的那份雅致。我如此阅读不禁怀疑是我的视觉错位还是追逐者的错觉;或者是感官图式效应混淆了精神层面的隐秘性。
将这些妄想放下,慢慢地,不要践踏到它。
因为无论成名与隐性,无论渺小与伟大,心灵应该属于自己的。让心灵筑起一堵墙,才能安静,当然欲念会扰乱这份安静,如果将静心当做欲乐追求,自然在心灵开启了一扇门,于是心灵呈现的将是自由。空寂里有青山、明月、溪流……空寂能纳万物。
2014年6月
我在展览中被一幅小画吸引,作者名字并不熟悉,通过画得知作者为祝铮鸣。画面看似肖像:湖蓝的头巾绷紧的裹着,将头发与耳朵遮掩,无表情的脸部,闭着双眼。虽然塑造上是具备体积感的,但非常的平面,全无肖像画应有的神态。我居然隐隐产生一种空寂感。当我试图在脸部移动时,视觉会不由自主地消融在茫然之中,仅存龟裂的纹脉,似乎通过这些纹脉证明意识尚存。
以前看古典油画常会看到由于时间的悠长画面出现这种龟裂的纹脉。这种龟裂是油性颜料经过岁月挥发收缩而形成的裂痕,是无奈之举,就连著名的《蒙娜丽莎》的脸部同样布满了这种龟裂,但在《蒙娜丽莎》的画作前,它依然充分的呈现应有的栩栩如生,哪怕那些形容:“她似乎在嘲弄我们,她的微笑中看到一种悲哀的美”,尽管布满裂纹,但完全可以忽略,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充满肤色的一个活生生真实的人。而祝铮鸣在脸部刻意地布满这些裂痕,是视觉的需要还是另有寓意,我不得而知。生灵本无贵贱之分,将祝铮鸣的头像与达·芬奇比较,没有嘲弄价值体系的意思,那是我的心理活动。因为我眼前祝铮鸣的画有种轻视生命中应有的活力、欲望,而呈现的是冥想,甚至没有冥想,是空寂。空寂到底是什么,我试着沟通。
放下你的概念,直接体会这空寂,我隐隐听到一种回音。
人和其他生命产生关系,才有存在感,关系一旦消失了,自我感就不见了。祝铮鸣所描绘的那空寂的脸,似乎维持关系的存在感消失了,仅是画面的存在,带着龟裂的无表情的脸部虚无的存在。至今我无法理解近来在利益驱使下充满欲望的投资者居然蜂拥追逐这木然的空寂。是我审美出了问题,还是驱利者顿悟了?
细细思量,并没有涉及审美与顿悟的问题,是语境与心理产生了变化。原本我们会自信于自己的健全视力,以为就能完成审美了。于是,红花绿叶的牡丹,贴着现实的美人;一首唐诗对应着实景般的青山绿水再添加些传统的笔墨方法便是艺术;渐渐发现这些似乎对应的美居然仅是完成商品的属性。而大量现代艺术的引进,让视觉产生了困惑,而被困惑的视觉居然可以引出大量的“思想”、“观念”,演绎出深不可测的精神内涵,并被不断地刷新价格,不由自主地会对视力产生了怀疑。经常看到新的画商追逐一件与他审美无法相符的作品,问他:“看得懂吗?”他会直白地讲:“看不懂,但会值钱的。”正因为看不懂才能成立无限的塑造权。“为赋新词强说愁”不仅是对制造者,也是对盲目的公众,同样需要的一种从众心理。
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改善我们生活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静悄悄地改变价值观。另一方面,在这发展与物欲的时代,每个人都迫切幻想成功,梦想与贪婪仅是一层薄薄的纸,随时都会互通,就像希望与失望是伴随一起的。没有封顶的成功的欲望让神经绷紧,也使内心焦灼。可以随时看到机场的候机楼,不停播放企业家成功之道,与大量如何通往财富之路的书籍铺满书架,无时无刻不刺激我们的神经,影响我们的心态。然而形成反差的是舒缓神经排除欲念如南怀瑾之类宗教书籍居然水火相容般并存。如同高蛋白与降脂药可一并吞服。后来,曾听过一个画商对着祝铮鸣的画说“这画可能以后会很厉害。”我仿佛听到了“以后降脂药会紧俏的意思”。空寂、木然,让贪婪与焦灼的心,也许能隐隐生出一种若有所思。
把它放下,慢慢地,不要践踏到它。
于是我的视线重新回到画面上。凭我多年对绘画的理解,祝铮鸣是具备较强造型能力的,这种能力按现在的语言称为具象的写实能力。这种能力的途径可以有多种通道。通常是以生活化、感官化、情节化再结合一点流行的图式感来展现其绘画才能以博取众多美展的奖牌。因为大众对绘画才能的共识是表现现实,由此添加一些时尚的元素。而祝铮鸣没有走这一途径。对她而言寻找内心所流淌的一种旋律比奖牌、比被公众认可更重要。所以这些绘画才能被固化了、收缩了。这冒着被误认为僵硬、刻板、单调的危险。然而正是这种刻板与单调让心智平静地进入内心深处,由此让内心找到一种有效的体验方式。于是刻板转化为凝练,单调升华成单纯。简洁的色块,小面积的饰物以金属般的纯色镶嵌在某个部位,无意中产生颇有现代品牌所具有的那份雅致。我如此阅读不禁怀疑是我的视觉错位还是追逐者的错觉;或者是感官图式效应混淆了精神层面的隐秘性。
将这些妄想放下,慢慢地,不要践踏到它。
因为无论成名与隐性,无论渺小与伟大,心灵应该属于自己的。让心灵筑起一堵墙,才能安静,当然欲念会扰乱这份安静,如果将静心当做欲乐追求,自然在心灵开启了一扇门,于是心灵呈现的将是自由。空寂里有青山、明月、溪流……空寂能纳万物。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