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的愤怒,绝望的心声——《愤怒的回顾》中吉米式愤怒的社会探源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d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奥斯本《愤怒的回顾》是英国剧坛上的一颗“炸弹”,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掀起了英国戏剧史上的“第一次浪潮”.奥斯本笔下的吉米·波特成为“愤怒的青年”的典型代表,吉米式的“愤怒”反映了战后一代年青人的共同心声.本文拟从社会根源、阶级对立和存在主义思潮影响三个层面,揭示其愤怒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其他文献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
秋收起义和秋收起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包括赣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优秀文化,上承南昌起义和八一精神,下启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和
江西高校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诸多共性,其相似性远高于差异性。尽管性别差异的确存在,但非常小,不如传媒所传说的那样显著。女大学生较之男大学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