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发展与创新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348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领域中的改革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回顾这些改革,无论理论的、实践的、还是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的,总之,一般是沿着一条“继承——引进——改革——创新”的路子和规律,不断完善的。在对传统教学的批判继承中加以改革,为今所用;在对国外教育精华的引进吸收中加以创新,为我所用。
  实践证明:“继承——引进——改革——创新”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强调和偏执一方的观点和做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因此,我们必须支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在引进的前提下创新。下面谈谈关于教学模式的“继承——引进——改革——创新”问题。
  (一)设计教学模式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功地实现教学目的,舍此,教学模式的设计将毫无意义。显然,从教学任务出发,为教学目的服务,是设计教学模型的最基本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我们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七个环节:1.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3.巩固练习,4.反馈矫正、5.课堂小结,6.当堂检验,7.布置作业。
  其中,第二个环节讲授新课是本课型的主要环节,用时25分钟。根据内容的逻辑顺序和重难点的要求,将这一环节具体分解为四部程序:1.分式的概念,2.有理式的概念,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4.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这是从教材的目的性和学情的实际出发,为突出新授课型的特点而设计的。这一模式,有对传统教学程序的继承、发展,也有对现代教学结构的吸收融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
  (二)任何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要求、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任何具体教学过程普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那种乞助于固定的僵化的“模式”,企图以不变应万变,一劳永逸或者哗众取宠,追求时髦的做法,都是形而上学的,荒诞无稽的。即使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目的要求,由于时间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其教学模式和具体程序也必将各自有异,绝不可生搬硬套,从一而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针对学生实际仅设置了五步程序,在新授的同时,随机插入反馈矫正,并将巩固训练环节与当堂检测合二而一。
  诚然,强调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不排斥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没有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也就没有模式可言。既灵活又稳定,既有普遍的适应性又有特殊的针对性,这是我们探索中的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
  (三)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就其本身而言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环节符合“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符合“知识迁移”的教学规律;就其功能而言,这一环节旨在为新授扫除障碍。是教学模式中的精华,应该继承发扬,引进吸收。但是,“检查提问”与“诊断补偿”两相比较,则不难发现它们在操作内容上有着重大区别:在这一环节中,凯洛夫只注重教养任务即认知领域的查漏补缺,而忽略了教育任务即对学生情感领域缺陷的补偿;布鲁姆则有二者兼顾之长。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布鲁姆赋予情感教育的内容是不能为我们所接受的。我们只能在技术上、形式上,以布鲁姆之长,补凯洛夫之短。从而加以借鉴引用,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结构。较好地弥补了“凯氏”模式的不足,而又避免了“布氏”刻意追求所谓“情意目标”的“套路”,在探讨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本世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海内外学派如林,百花纷呈,其间不乏真知灼见者,已为广大教育同行所首肯,并竞相效法。但是,也必须看到,其中瑕瑜互见者有之,标新立异者有之,名实相悖者有之,人云亦云者亦有之,对此本文不敢妄加微词。但我们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是要颇多勘酌,狠下功夫的。我们主张“拿来主义”,其实“拿来”的过程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我们重其实而不慕其名,不在名词术语上兜圈子。教改之争,是质量之争,效益之争,大可不必纠缠于“目标”与“目的”之区别,“诊断补偿”与“检查提问”之异同而陷入文字游戏喧宾夺主。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模式的表述上,往往不拘一格,似“凯”非“凯”,似“布”非“布”,大有“四不像”之嫌。如第一个环节称之为“导人新课”。“出示引例”则是本节课的特殊情形。或许这正是我们的特色!
  (四)因为“不拘一格”,我们在借鉴时完全“依样画胡芦”的情形也是有的。如引入“反馈矫正”环节便是一例。
  反馈矫正是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无论作为一项教学原则,还是一步教学程序,引进借鉴“反馈矫正”理论,对于加强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都不失为一项极其有益的措施。现代教学论和传统教学论,虽然都有双向信息反馈,但都没有与“矫正”联系在一起,未能做为一种规范程序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缺少科学意义上的“反馈——矫正”环节。而“布氏”理论弥补了这一重大缺欠。
  教学过程中能否较好地运用了“反馈矫正”程序,在“导^新课”环节进行了“学前诊断性反馈矫正”,在新授环节进行了“效应性反馈矫正”,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如答问、作题、自学、质疑等,发挥了学生“自我矫正系统”的作用,将成为这节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自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论据也是如此。但是,根据我们对高一学生的调查,82%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使用论据。为此,我首先着眼于训练学生从一个事例中提炼不同的论点。  在讲述勾践灭吴的故事后,我让学生提炼论点。学生们在我的多次激励下,陆续地概括出下列论点:  1.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走向成功,创造辉煌;2.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