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设体育教学情境就是通过优化教学环境和活动,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运用语言、演示、故事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场景,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轻松、活泼、愉悦的气氛中去学得知识,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与要求。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情境教学如何“合理”创设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步设想,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体育教学情境的原则
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问题就是使学生“入境”,据此,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启发性原则。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时要给学生创造发挥其想像力的空间。教师要利用情境本身具有的启发性特点,结合过渡性、示范性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办法、途径、方式等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
2.适度性原则。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情境创设要符合生活实例,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认识水平、知识基础,能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做到顺利导入,过渡自然。还要结合学生现有的常识、习惯、思路,适宜地设置兴趣点,使学生愿学乐练,根据学生 能力水平,在组织形式上适当地“放”,适度地“活”,在教学的策略上,能动地“导”,合理地“输”,巧妙地“引”。
3.全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创设应该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思想,教师无论从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组织形式上、目标达成上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感和快乐感。
二、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注入式教学模式逐步发展到以诱导、启发为主的兴趣教学,即学生被动吸收向主动领悟感知的方向发展。以下介绍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运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组织创设情境时,语言要做到精练性、准确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要能在传情达意上多下工夫,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切实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情境中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的情境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例如:我在上水平一的《捕鱼》游戏时,在让学生玩这个游戏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环境,我将篮球场内的区域比做是“池塘”,篮球场四周的界线以外地方比做是“岸”,篮球场的中圈比做是“鱼桶”。然后向学生提问: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抓到鱼我们放在什么地方?在孩子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了“鱼儿离开了水会失去活力、失去生命”,“抓到鱼我们把鱼放进鱼桶里”等答案,这样我不用费力讲解如何玩“捕鱼”游戏及其规则,而学生却很容易接受明白了。
2.运用直观演示法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教师较好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难以使学生直接感知和教师仅用语言而不能完整描述的真实情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声有色地直观演示,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例如:我在教《漫谈篮球运动》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讲解篮球运动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形象教具和自身动作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增加练习的目的性,提高掌握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如在学习前滚翻时,很多学生因团身不紧,滚动费力而且不够圆,我在讲解时拿了一块方砖和实心球进行滚动实验演示,学生很容易发现球当然很容易滚动,而砖很难以滚动,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3.运用异常问题结合体验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学生疑惑不解又饶有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设置异常问题与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短跑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人与狗赛跑,是人跑得快还是狗跑得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回想狗在跑步中小腿前伸扒地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体验学习跑的积极扒地动作要领。再如:学生跑惯了平地跑道,学生在加速跑中高抬大腿不够,步幅太小,体会不到加大步频与提高速度的状态;教师问学生下坡跑、上坡跑、平地跑哪种跑法快?如果我们利用下坡跑、上坡跑先进行练习,再让学生自己体验,学生就能马上改正原有的错误动作,建立新的动作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4.运用优化场地器材创设情境
体育教学中,场地和器材的布置是一个艺术化过程,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试想:优美动感的场地,清晰美观的图案线条造型,新颖的器材,醒目的标志以及特制的教具,结合蓝天、白云、阳光、空气勾勒出一个美丽的画面,一个新颖、美观、和谐的教学场境,定能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情境,吸引其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发其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欲望。
三、创设体育教学情境的几点心得体会
情境教学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恰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反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从教材和教学任务出发。课前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做到教学指导与实际练习相结合,是否运用情境教学,创设怎样的“情境”,何时引入“情境”,都要依据教材特点便于教学任务完成,不能搞形式主义。
2.自然贴切。创设“情境”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注重学用结合,使学生感到合情合理,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情境”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要有直观性、启发性、可接受性,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激起兴趣,受到启迪。
一、创设体育教学情境的原则
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问题就是使学生“入境”,据此,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启发性原则。创设体育教学情境时要给学生创造发挥其想像力的空间。教师要利用情境本身具有的启发性特点,结合过渡性、示范性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对办法、途径、方式等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
2.适度性原则。创设体育教学情境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情境创设要符合生活实例,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认识水平、知识基础,能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做到顺利导入,过渡自然。还要结合学生现有的常识、习惯、思路,适宜地设置兴趣点,使学生愿学乐练,根据学生 能力水平,在组织形式上适当地“放”,适度地“活”,在教学的策略上,能动地“导”,合理地“输”,巧妙地“引”。
3.全体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创设应该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思想,教师无论从教学内容上、教学方法上、组织形式上、目标达成上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感和快乐感。
二、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注入式教学模式逐步发展到以诱导、启发为主的兴趣教学,即学生被动吸收向主动领悟感知的方向发展。以下介绍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体育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运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教师在组织创设情境时,语言要做到精练性、准确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要能在传情达意上多下工夫,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切实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情境中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的情境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顺利完成。例如:我在上水平一的《捕鱼》游戏时,在让学生玩这个游戏之前,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环境,我将篮球场内的区域比做是“池塘”,篮球场四周的界线以外地方比做是“岸”,篮球场的中圈比做是“鱼桶”。然后向学生提问: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抓到鱼我们放在什么地方?在孩子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得出了“鱼儿离开了水会失去活力、失去生命”,“抓到鱼我们把鱼放进鱼桶里”等答案,这样我不用费力讲解如何玩“捕鱼”游戏及其规则,而学生却很容易接受明白了。
2.运用直观演示法创设情境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教师较好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难以使学生直接感知和教师仅用语言而不能完整描述的真实情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声有色地直观演示,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例如:我在教《漫谈篮球运动》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讲解篮球运动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形象教具和自身动作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增加练习的目的性,提高掌握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如在学习前滚翻时,很多学生因团身不紧,滚动费力而且不够圆,我在讲解时拿了一块方砖和实心球进行滚动实验演示,学生很容易发现球当然很容易滚动,而砖很难以滚动,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
3.运用异常问题结合体验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提出学生疑惑不解又饶有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设置异常问题与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短跑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人与狗赛跑,是人跑得快还是狗跑得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回想狗在跑步中小腿前伸扒地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体验学习跑的积极扒地动作要领。再如:学生跑惯了平地跑道,学生在加速跑中高抬大腿不够,步幅太小,体会不到加大步频与提高速度的状态;教师问学生下坡跑、上坡跑、平地跑哪种跑法快?如果我们利用下坡跑、上坡跑先进行练习,再让学生自己体验,学生就能马上改正原有的错误动作,建立新的动作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4.运用优化场地器材创设情境
体育教学中,场地和器材的布置是一个艺术化过程,也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可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试想:优美动感的场地,清晰美观的图案线条造型,新颖的器材,醒目的标志以及特制的教具,结合蓝天、白云、阳光、空气勾勒出一个美丽的画面,一个新颖、美观、和谐的教学场境,定能给学生一种清新的情境,吸引其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发其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欲望。
三、创设体育教学情境的几点心得体会
情境教学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恰当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反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因此在运用中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从教材和教学任务出发。课前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做到教学指导与实际练习相结合,是否运用情境教学,创设怎样的“情境”,何时引入“情境”,都要依据教材特点便于教学任务完成,不能搞形式主义。
2.自然贴切。创设“情境”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注重学用结合,使学生感到合情合理,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的“情境”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要符合学生心理需要,要有直观性、启发性、可接受性,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激起兴趣,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