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先秦时期《考工记》的历史背景出发,挖掘蕴藏其中的造物文化,整理出其中的造物观,并从文化历史角度深刻论述它们的思想渊源,并总结其对现代设计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考工记》;造物观
《考工记》作为目前流传最早的造物文献,其中的造物思想被大量传承使用,更因为它所处的特殊时代和文化渊源,使得我们后世所尊奉的思想文化均在这个时代基本成型,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言“可以说《考工记》典型和集中地反映了当时造物设计的相关制度和思想……”因此,《考工记》的研究,作为直接造物文化上的研究,能够对传统器物和器物制造的实际进行挖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 《考工记》概述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1]书中记载内容涵盖了先秦诸多工艺美术、手工业生产经验的内容,及一系列的建筑制度、礼器制度、工业管理,全面呈现出当时历史下的工艺水平,以及当时的设计思想理念。
2 《考工记》的造物观
《考工记》的一系列论述,包括有制作尺度、分工,取材方法、美学理念等各个部分,逐渐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理念。且《考工记》属于严格的官书范围,需被严格执行,因此书中记载的准则可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规定或准则,而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设计精神的再现。笔者将从具体内容总结重要的几项造物观。
2.1 物尽其用
《考工记》中推崇“物尽其用”,也就是物品要竭尽利用,不得浪费。如“轮人为轮”:“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即使轮的整体破旧不能使用了,其中的“三材”的功能并没消失,那么,是依旧能被使用的,要从各个细节达到“物尽其用”。物尽其用是对百工制作的重要要求,也是一种节约理念的体现,如同墨子的“节用观”。
2.2 藏礼于器
《考工记》中的“礼制”功能从根本上来讲是来自儒家的传统。如“玉人之事”节中有云:“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瓚,伯用将”,这玉器的功能,就恰恰是为了标明不同人的尊卑关系,这就是“礼”。此类关于“礼”的表述书中还有很多,尽管《考工记》中并未明说,但“礼制”也是相当一部分器物的功能之一。[2]
在儒家的礼乐制度中,器物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主要还起着使用者身份地位象征,进而规范自己言行的功能。总结《考工记》的藏礼于器造物观,就是:第一,器物要置于社会生活中进行考虑,要承载象征使用者地位的功能。第二,器物要起到规范使用者行为的作用。第三,当礼制功能与实用功能出现矛盾时,实用功能要让位于礼制功能。
2.3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考工记》中把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个条件看做百工能够成功创造器物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相辅相成,这正是《考工记》中的整体观,针对该部分造物观,研究众多,此处不再赘述。
2.4 法和互补
一件器物,若想达到功能的可实现性,势必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有具体的使用者,才能实现其功能,这时候就产生了人-物的关系。因此,物-人的层面中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器物的功能实现。
(1)理性以法。《考工记》对制作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使用准确而具体的规范。“法”体现为一种理性原则。首先是“物人为法”,如《考工记》中内容诸多涉及“人长八尺”,进而来设计相应人使用的器物的尺寸大小。如“六尺有六寸之轮,积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转与楼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这明确说明车轮为了合乎人体尺寸。已有的考证也证实了,已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轮一般半径为65~70厘米间,大致与其吻合。其次是“物物为法”,物物的关系正体现在器物“形”要素或“形”语言的处理上。例如,《考工记》中讲:“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由此可见,磬氏制磬时候严格的理性的“法”对器物形制的规范,而这种“法”正是为了磬的功能“音律”的更好实现。而且,《考工记》中“法”,尤其是尺寸方面,很多都并非以绝对数值表明,而是说明一物与一物的比例关系,是有彼此相对的“度”的关系。因此,“法”不单是法,而是合理的“度”,这就是一种可贵的“整体观念”的充分表现。《考工记》作为手工制品规范,须严格遵循“法”的特性非常明显,将人的尺度、规范的尺寸作为“法”进而制作检验,以量化的规范设计,并以此来确保器物的标准型。
(2)感性以和。与“法”的明确、刚性不同,“和”作为一个设计理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柔性的规定,表现为与人的情感相宜。《考工记》在人-物发生关系时甚至还考虑到人的深层次需求。例如,《考工记》在梓人为饮器中讲道:“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可见,先秦百工在制作饮器时是要大概按着胃口中等人的食量来设计的,可见对大众的人的饮食习惯的关注程度。再如,《考工记》中甚至对人的性格、气血有着深层次的考虑,如“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茶,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也就是说制弓,都要依照所用人的形态、气质血性来制不同的弓,达到和谐。正是全面体现了在制作弓时对人-物关系更合理的考虑。通过弓与人的血气性格相适应,来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使用状态。我们能清晰地发现《考工记》在器物的制造中对人的考量,已经能够达到从生理,延续到情感的程度,以物的主动性来达到人-物感性以和的目的。
(3)系统法和互补。设计,是需要被当做一个整体来考量的行为。因此,既要有微观的法,又要有宏观的和,“輈之和”部分讲:“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终日驰骋,左不键,行数千里,马不契需;终岁御,衣枉不敝,此唯輈之和也。”这就是制车系统概念,制作者通过輈的一点改进,同时也考虑了輈与人、马三者关系的“和”,不但保证了人的舒适实用,也考虑到马的舒适,这种对“非己”的关怀正是制作者努力设计出车、马、人三者之间和谐适度的关系。在出土的先秦古车中,学者确实发现有许多细节之处都充分关注了人的因素、马匹的因素,体现出古人的关爱型设计,如胸式驾挽法的开始使用,相比早期的颈式驾挽法,不会再让马呼吸受到外力压迫而导致在系统中的不稳定。
通过分析总结“法和互补”的造物观:第一,物与物的关系要适合使用功能的实现。第二,物要以人的尺寸为基准。第三,器物制作要达到与使用者性格气血相适合,并尽力达到“非己”的关怀设计。
3 小结
我们能够看到,《考工记》具有的贯穿性的设计理念,从“物以致用”的起点出发,以“材美工巧”的设计过程,最后达到“人物以和”。张道一教授曾表示过:“《考工记》记录的不仅是制造的技术,已开始进入到理论的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①《考工记》的设计理念,不仅反映了当时设计活动中所要遵循的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先秦朴素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这种朴素的设计思想或许在现在能够以一种更本真的方法引导设计,或许现代人所困惑的设计问题,那些传统器物文化已经给出了好的答案。
注释:①张道一语。
参考文献:
[1] 戴吾三.考工记图说(第1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
[2] 磬年.《考工记》研究笔记[Z].
[3]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刘道广.图正考工记[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5] 徐飚.成器之道[M].江苏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考工记》;造物观
《考工记》作为目前流传最早的造物文献,其中的造物思想被大量传承使用,更因为它所处的特殊时代和文化渊源,使得我们后世所尊奉的思想文化均在这个时代基本成型,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言“可以说《考工记》典型和集中地反映了当时造物设计的相关制度和思想……”因此,《考工记》的研究,作为直接造物文化上的研究,能够对传统器物和器物制造的实际进行挖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 《考工记》概述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1]书中记载内容涵盖了先秦诸多工艺美术、手工业生产经验的内容,及一系列的建筑制度、礼器制度、工业管理,全面呈现出当时历史下的工艺水平,以及当时的设计思想理念。
2 《考工记》的造物观
《考工记》的一系列论述,包括有制作尺度、分工,取材方法、美学理念等各个部分,逐渐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理念。且《考工记》属于严格的官书范围,需被严格执行,因此书中记载的准则可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规定或准则,而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设计精神的再现。笔者将从具体内容总结重要的几项造物观。
2.1 物尽其用
《考工记》中推崇“物尽其用”,也就是物品要竭尽利用,不得浪费。如“轮人为轮”:“轮敝,三材不失职,谓之完。”即使轮的整体破旧不能使用了,其中的“三材”的功能并没消失,那么,是依旧能被使用的,要从各个细节达到“物尽其用”。物尽其用是对百工制作的重要要求,也是一种节约理念的体现,如同墨子的“节用观”。
2.2 藏礼于器
《考工记》中的“礼制”功能从根本上来讲是来自儒家的传统。如“玉人之事”节中有云:“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瓚,伯用将”,这玉器的功能,就恰恰是为了标明不同人的尊卑关系,这就是“礼”。此类关于“礼”的表述书中还有很多,尽管《考工记》中并未明说,但“礼制”也是相当一部分器物的功能之一。[2]
在儒家的礼乐制度中,器物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主要还起着使用者身份地位象征,进而规范自己言行的功能。总结《考工记》的藏礼于器造物观,就是:第一,器物要置于社会生活中进行考虑,要承载象征使用者地位的功能。第二,器物要起到规范使用者行为的作用。第三,当礼制功能与实用功能出现矛盾时,实用功能要让位于礼制功能。
2.3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考工记》中把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个条件看做百工能够成功创造器物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相辅相成,这正是《考工记》中的整体观,针对该部分造物观,研究众多,此处不再赘述。
2.4 法和互补
一件器物,若想达到功能的可实现性,势必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有具体的使用者,才能实现其功能,这时候就产生了人-物的关系。因此,物-人的层面中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器物的功能实现。
(1)理性以法。《考工记》对制作过程的控制主要是使用准确而具体的规范。“法”体现为一种理性原则。首先是“物人为法”,如《考工记》中内容诸多涉及“人长八尺”,进而来设计相应人使用的器物的尺寸大小。如“六尺有六寸之轮,积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转与楼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这明确说明车轮为了合乎人体尺寸。已有的考证也证实了,已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轮一般半径为65~70厘米间,大致与其吻合。其次是“物物为法”,物物的关系正体现在器物“形”要素或“形”语言的处理上。例如,《考工记》中讲:“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由此可见,磬氏制磬时候严格的理性的“法”对器物形制的规范,而这种“法”正是为了磬的功能“音律”的更好实现。而且,《考工记》中“法”,尤其是尺寸方面,很多都并非以绝对数值表明,而是说明一物与一物的比例关系,是有彼此相对的“度”的关系。因此,“法”不单是法,而是合理的“度”,这就是一种可贵的“整体观念”的充分表现。《考工记》作为手工制品规范,须严格遵循“法”的特性非常明显,将人的尺度、规范的尺寸作为“法”进而制作检验,以量化的规范设计,并以此来确保器物的标准型。
(2)感性以和。与“法”的明确、刚性不同,“和”作为一个设计理念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柔性的规定,表现为与人的情感相宜。《考工记》在人-物发生关系时甚至还考虑到人的深层次需求。例如,《考工记》在梓人为饮器中讲道:“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食一豆肉,饮一豆酒,中人之食也。”可见,先秦百工在制作饮器时是要大概按着胃口中等人的食量来设计的,可见对大众的人的饮食习惯的关注程度。再如,《考工记》中甚至对人的性格、气血有着深层次的考虑,如“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茶,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也就是说制弓,都要依照所用人的形态、气质血性来制不同的弓,达到和谐。正是全面体现了在制作弓时对人-物关系更合理的考虑。通过弓与人的血气性格相适应,来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使用状态。我们能清晰地发现《考工记》在器物的制造中对人的考量,已经能够达到从生理,延续到情感的程度,以物的主动性来达到人-物感性以和的目的。
(3)系统法和互补。设计,是需要被当做一个整体来考量的行为。因此,既要有微观的法,又要有宏观的和,“輈之和”部分讲:“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终日驰骋,左不键,行数千里,马不契需;终岁御,衣枉不敝,此唯輈之和也。”这就是制车系统概念,制作者通过輈的一点改进,同时也考虑了輈与人、马三者关系的“和”,不但保证了人的舒适实用,也考虑到马的舒适,这种对“非己”的关怀正是制作者努力设计出车、马、人三者之间和谐适度的关系。在出土的先秦古车中,学者确实发现有许多细节之处都充分关注了人的因素、马匹的因素,体现出古人的关爱型设计,如胸式驾挽法的开始使用,相比早期的颈式驾挽法,不会再让马呼吸受到外力压迫而导致在系统中的不稳定。
通过分析总结“法和互补”的造物观:第一,物与物的关系要适合使用功能的实现。第二,物要以人的尺寸为基准。第三,器物制作要达到与使用者性格气血相适合,并尽力达到“非己”的关怀设计。
3 小结
我们能够看到,《考工记》具有的贯穿性的设计理念,从“物以致用”的起点出发,以“材美工巧”的设计过程,最后达到“人物以和”。张道一教授曾表示过:“《考工记》记录的不仅是制造的技术,已开始进入到理论的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①《考工记》的设计理念,不仅反映了当时设计活动中所要遵循的自然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先秦朴素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这种朴素的设计思想或许在现在能够以一种更本真的方法引导设计,或许现代人所困惑的设计问题,那些传统器物文化已经给出了好的答案。
注释:①张道一语。
参考文献:
[1] 戴吾三.考工记图说(第1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
[2] 磬年.《考工记》研究笔记[Z].
[3]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刘道广.图正考工记[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5] 徐飚.成器之道[M].江苏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