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石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综述

来源 :世界有色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xu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准确区分不同产地的蛋白石,作者分别选取了多篇国内外研究文献,参考不同的矿床成因,综合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光谱学特征等特征,对现有文献作大致梳理。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蛋白石间虽然差异不大,但根据蛋白石不同成因进行鉴定有较好的效果,火山成因型蛋白石与风化壳型蛋白石在光谱图像、色斑特征、结晶程度、内部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攀西地区浮选钛精矿烘干工序普遍存在能耗高和尾气异味重难题,本文作者通过其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设备特性着手分析比较,聚焦水源热泵低温真空连续干燥技术,选取间接烘干取代现行浮选钛精矿直接烘干工艺,合作开发出一套基于电驱动水源热泵系统低温真空连续式烘干试验生产线工艺流程用于浮选该地区的钛精矿。试验结果发现在50℃~60℃低温及-0.08MPa真空条件下,利用该工艺流程不仅可提升钛精矿品质,将经干燥处理后的钛精矿含水率由10%降至0.5%以下;而且烘干工序中产生的挥发物被冷凝回收后可循环利用,实现了污染物零
放射性水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圈定异常形态和规模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地质背景及成矿模式的多样性,不同的方法计算的异常下限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异常信息的提取至关重要。本文以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在粤东北某盆地开展的1:50000放射性水化学测量为例,采用修正展直法和迭代法分别确定水中氡的异常下限,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择优进行该区水化异常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