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

来源 :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6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生态修复以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缺少完善制度政策、生态意识宣传力度过低以及缺少生态修复技术等问题,本文结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技术,包括自然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沿河生态修复技术等进行分析.基于此,提出强化退化生态系统成因以及恢复机制,丰富和完善水土驳斥以及生态自然修复学科体系等策略,以期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质量和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网络视频监控智能化、数字化水平逐渐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大面积应用于灾害预防、安全防控、资源检测等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实用性,本文从智能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以及在消防、轨道交通以及银行安防等方面为例,分析了智能视频监控的优缺点,并对其接下来的发展做了简要剖析,以期其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利用C#语言,对Auto 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全面的地下管线数据自动检查.研究结果表明,将编程语言与基础测绘实际作业相结合所开发出的地下管线自动检查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线数据检查的作业效率,减轻作业强度,且在数据的检查过程中不易出现遗漏,使检查内容更加准确、可靠.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分别选取8个反映景观格局类型和6个反映景观水平格局指数用于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实验结果表明:①基于选择合适的训练样本下,对3期遥感影像采用随机森林的监督分类方法,总体精度均在94%以上,kappa系数均为90%以上;②综合来看,研究期内建设用地为优势景观类型.研究区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程度有所加剧,景观斑块的形状复杂程度加深,空间分布由分散趋向于聚合与均衡化,景观多样性不断增加,景观格局的变化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以珠三角平原区为例,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平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指数为0.70,等级为Ⅴ级,说明珠三角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用途差异较大.按规划符合性指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肇庆、江门、广州、惠州、佛山、深圳、珠海、中山、东莞,分级标准等级为Ⅲ级的仅有肇庆市,其他8个地级市均为Ⅴ级.珠三角各地级市土地利用现状用途符合规划用途的地块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较大,西北部的肇庆,规划符合性指数较高,其他区域规划符合性指数较低,今后国土空间规划应根据区位差异
基于多层次GIS空间分析模型技术,系统地建立了从流域雨洪过程相关影响因子栅格化处理到产汇流过程模型的集成化模拟方法,首次实现了对流域内任意栅格单元内河道断面的径流过程线的可视化测算.同时还对于模型中单元水流长度与河道单元流速率定方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更为严谨、参数设置更为科学,改进的技术方法对于福建汀江十年一遇洪水场次的模拟结果精度有明显提高,能够满足相关海绵城市规划应用需求.
结合西安市城市部件普查成果,根据成果质量表现形式及特征,总结了部件普查成果的质量评价内容和检验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提高数据质量评价准确率,降低数据不当评价的可能性,促进城市部件成果普查技术规范发展,高效广泛应用.
为了加强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挖掘及保护城市特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课题,城市更新特别是旧城区的建筑风貌改造,“改什么”和“怎么改”需要因地、因时制宜.本文以重庆市为例,考虑历史及地形地貌特征,基于城市设计视角与方法,识别已建地区的建筑风貌重点整治区域,围绕不同类型重点整治区域,以弘扬特色与解决问题为双重导向,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给出重庆建筑风貌提升规划体系,有效彰显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特色.
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和矢量地图,综合分析了水印的嵌入对矢量地图质量的影响,论述了国内外现有的矢量地图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现有矢量地图数字水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针对上海GlobeLand302020土地覆盖产品,应用顾及空间异质性的类别-异质性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将研究区各地图类别划分为匀质区和异质区子类,按照内曼分配方法布设验证样本,在研究区域内抽取2500个验证像素,并参考同时期多源Google Earth高分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样本判读,获得参考分类即真实类别信息,对区域内总体及各类别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GlobeLand30土地覆盖(2020)的总体精度为77.89%,基本反映了上海地区2020年的土地覆盖状况.其中匀质区精度为78.92%,异质区精
利用2000-2015年植被生长季(4~10月)MODIS/NDVI产品反演生成同时相的植被覆盖度数据,运用趋势性分析方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行了不同类型自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平均气温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状态看,针叶林的植被覆盖度高于其他天然植被,灌丛类的最低,荒漠和灌丛类的植被覆盖度总体呈递增趋势;从年际尺度上看,草原和灌丛类植被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规律大致呈反方向;不同类植被在春季(4月)对气温和降水量反映的差异性最大,与春季为新疆融雪高峰期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