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助兴”?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作主体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长期养气的过程,还需要神思涌现前段时间的对文思的促发,这一促发需要借助外物并以此为标记点,通过外力干预而促成兴奋的状态,使得创作主体进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创作境界。本文将结合材料中唐荆川创作时,借助酒力而促成的有如神助的创作状态,从对“助兴”的界定、“助兴”的方式和特点、创作主体的状态及达到的创作境界三个方面谈论“助兴”对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助兴 激发 神思
  创作主体在神思涌现前通常呈现一长、一短两种状态,长的是指养气的过程,即文机涵育,达到一种虚静的创作状态;与之相反,短的是指一种“助”的过程,一种“兴”的方式,是借助外力将所养之气进行宣泄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气盛、兴会的状态。这个所借之物便成为激发神思的一个可见的契机点和标志,也就是创作可借助外物达到文思泉涌的状态。这样创作的内容便是通过回忆,将前期无意识积累的材料通过外物的刺激进行抒发的过程,而非长期有意识地围绕主题搜集材料,这种“助兴”的方式,呈现出一种不可遏制的、涌现的、狂暴的状态。
  唐荆川为古文诗歌,起弘正之衰,余曾王父罗江公,与之已丑同门。尝诗之于京邸!呼酒淋漓,半醉,意欲作文,先高唱《西厢》惠明不诵《法华经》,不礼《梁王称》一曲,手舞足蹈,纵笔,神祇,思九天,入九澜,文乃成,笑曰:“初之豪唱,所以壮吾气也。”
  ——《操觚十六观》
  材料中,唐荆川外借于酒力,通过“酒”这个凌然可见的标志物,促成对体内之气的激发,而使其在形体上“呼酒淋漓”“手舞足蹈”,在思绪上则达到了“思九天”“入九澜”,思与神游的境地。也就是说,唐荆川不是通过一种长期的养气达到虚静的状态,而是借助外在之物使自身达到一种创作的高峰。由此得出,唐荆川的创作契机的产生,是一种“助兴”的方式。
  一、对“助兴”的界定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没有专门的“助兴”一词,在此把“助”与“兴”分开而论,从而考察它的词义。“助”从力,且(zǔ)声。因此这里的“助”即为一种帮助、借助,一种促、推、起、激发。“兴”作为古代文论的常用范畴,意义较为广泛,从最初的“起也,举也”扩展为“有所托举”“托事于物”“触物起情,有所托举”“言之有物”“触物起情,节取托意”皆可曰“兴”。而这里的“兴”既应该被解释为动词,即“起”“托”之意,又应该被解释为名词,偏向于“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中的“情”,“感物曰兴,兴者情也”。
  因此,“助兴”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方面,“兴”若作名词,所助的既是创作主体内部涌动而未被激发的一种“情”“思”“气”,王夫之认为“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还有“兴起意志”“起发己兴”讲的都是这种“兴”的状态;另一方面,“兴”若作动词,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本有“兴”之态势即创作意欲的再一次助推,加快其“兴”的速度。材料中,唐荆川“意欲作文”的冲动,显然是被酒力所助、所推、所动,是一种借助外力而激发的创作情感。这不同于一般的“感物说”,不是这个“物”本身成为主观化了的客体进入创作的题材中,而是借助这个“物”使创作主体进入一种创作状态,可将这个“物”视为一个标记点,它可能与创作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这里的“物”成为一种助推的工具,通过它将主体内部的“兴”“情”“文气”予以激发,是一种借助外物引起神思的方式。
  “助兴”即借物助兴,“物”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借助物达到“兴”的状态,刻意制造一种兴会的状态,使创作主体脱离自身的有限性,呈现“半醉”时的迷狂,进入一种“思通千载”“视通万里”的无限状态。就像古代祭祀中,通过祭祀之物,目的是引导神明的到来,这里的牺牲即祭祀之物便可视为一种所助之物,目的则是神来的状态,是一种牺牲的招神术。而助兴的目的,也就是要达到一种神来、气来、情来的状态,呈现一种“兴象”之势。
  此外,这里将“助兴”的目的限定在如材料所引出的那样一种创作的状态,是为了文艺创作所助的兴,是为了激发创作主体的创作意欲达到一种兴会的状态而作的一种外力的干预,而不是为了增长兴趣、情调、游乐的那种广义的范围。
  二、“助兴”的方式和特点 长气需养,短气要“助”、要“兴”,需要通过外力的介入与激发。那么何以“助”?凭借什么“助”?怎样“助”才能使创作主体达到一种意欲作文的状态?材料中,唐荆川“呼酒淋漓,半醉”显然是借助“酒”这个可见之外物,使自己达到一种思与神游的状态。
  唐人韦应物“饮酒任真性,挥笔肆狂言”一句很好地道出了饮酒后给创作主体带来的气血畅通、意欲作文的创作冲动。“酒”作为激发创作主体的一种外部介入的力量,具有一定的传统:从竹林七贤的饮酒吃药、陶渊明的《饮酒》、王羲之在醉酒之时所做的《兰亭集序》、李白的“举杯邀明月”飘飘欲仙的状态,都是一种对酒所引发的兴会状态来临时的写照。酒作为一种可见的触媒,将一股无形的“气”注入有形的创作主体之中,用这股强劲的力量激发创作主体进行创作的意欲与冲动,将其引入一个广袤的、无机的、无形式的、无根据的自然之中,并用个体的、有形式的、有根据的、主观的艺术形式予以表达。
  除了饮酒以外,还有许多的创作主体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借助于某物,促使神思的涌现。宋代画论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了吴道子请裴舞剑的故事:
  开元中,将军裴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鬼神数壁,以资冥助。吴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以通幽冥!”于是脱去缞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挥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
  吴道子在创作之初,缺少兴会,于是请裴舞剑,以猛励之气来促发自己的创作意欲。裴的舞剑如此神奇、壮观,使吴道子的情感受到强烈的震动,同时也启示了他应如何画鬼神“以资冥助”,于是创作出了他平生最得意之作,成为“天下之壮观”。此处,“舞剑”成为一种“助兴”的方式,成为激发创作主体创作意欲的又一方式。   凡此种种,可以说明“助兴”的三个特点:第一,作为与“虚静”相对的另一方式,“助兴”是通过一种动态的、激烈的方式,借助一种外在之物,使所借之物成为一种明显的标志,对创作意欲进行激发,使创作主体达到一种兴会的状态进行创作。第二,用来助兴之“物”有很多方式,如材料中所提到唐荆川的“饮酒”,吴道子的“观舞剑”,宋祁的“点烛”“观舞蹈”,以及杨慎的“听鼓声”等,无论是味觉、视觉、听觉,都指向一种对感官的刺激,通过外物的激发兴会的状态。第三,与“感物”时主客体的相遇不同,这种“助兴”指向一种主体性特征,是创作主体刻意为之,使有限的创作主体在面对有限的创作客体时,通过外物的激发,达到一种通往无限的状态。所借之物将原本都是有限的主客体变得无限,赋予两者以冲劲与活力,激发未被发掘的创作潜力。
  三、创作主体状态与境界 通过“助兴”之后,用来“助兴”之物起到了点睛之用,就如通过对一个穴位的刺激,使相关的经络全都得以疏通,创作主体原本封闭的、僵死的身体与思绪都被激活,呈现出一种动的态势,由此达到一种兴会的状态。
  材料中,唐荆川在饮酒之后在形体上表现为“先高唱《西厢》惠明不诵《法华经》,不礼《梁王称》一曲,手舞足蹈”,而在思想上表现为“思九天,入九澜”,这即是通过“助兴”达到的一种创作的高峰体验。
  助兴之后,创作主体仿佛从自身中脱离出来,在形体上表现为一种不能自制,达到一种“夫作诗者一情独往,万象俱开,口忽然吟,手忽然书。即手口原听我胸中之所流;手口不能测;即胸中原听我手口之所止,胸中不可强”(谭元春《汪子戊巳诗序》)的创作状态。这与唐荆川的“高唱”“手舞足蹈”相似,都表现为形体上的一种无法自控。因为当作为无机的、无形式、无根据、普遍的、客观的、有如“羚羊挂角”的自然需要通过有机的、有形式、有根据、个体的、主观的、艺术的手段予以表现的时候,即将“天地自然之象”的物象与“心灵营构之象”的形象融汇于一体,此时创作主体通过所助之兴,通过所助之物的连接,仿佛自身就成了这种契机本身。自然与艺术至高的冲突在一瞬间灌注于创作主体身上,这股强大的冲劲是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所以需要形体的动作得以表现,将这股强大的冲劲疏散出来,因此他必须醉、必须疯、必须迷狂,甚至牺牲。
  这股无形式的自然力量需要借助有形式的艺术予以表现:“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古人将其中师法自然的艺术形式,称之为“栖形”,将无形之物赋予形态。这种栖形既是指创作主体本身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驱动,高唱舞蹈,手口不能自控;也是指所创作品本身所承载的这股无迹可寻的力量,借助书写或绘画予以表达,所谓“兴者,有感之词也”(挚虞《艺文类聚》卷五十六)、“起情故兴体以立”(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但通过文字或线条表达出来的只是所栖之形,更重要的是能够窥见这种形体之后所隐藏的广袤无形的自然的力量,因此创作主体需要达到“窥意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的创作方式。艺术出离自身进入无形的自然之力中,而自然则通过栖形得以表达,这两股力量同时灌注于创作主体本身,主体成为这个“象”本身,以至于主体崩溃进入一种癫狂的状态,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状态。而在艺术作品中,则表现为写意画那般作品形式的崩溃,明代胡应麟“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形体不得不通过扭曲自己、牺牲自己的方式,用抽象的形式来表现无限广袤的自然混沌之力,达到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超脱意境。
  在思绪上,刘勰几乎用整个《文心雕龙·神思》来描绘这种思与神游的审美想象状态,也就是唐荆川“思九天,入九澜”的创作状态,他的思维与思绪已然达到了“九天”“九澜”的最高处,甚至要冲破穹顶的束缚,到达一个想象力无法企及之处。陆机《文赋》中所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明代谢榛:“兴不可遏,出神入化。”《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这里的“神”乃是指文艺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想象问题,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展开自由的想象与联想。
  当然,除了贾岛那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时那种苦苦求之的创作外,这种思与神游状态是创作主体神思被激发后都有的状态,无论是通过养气虚静还是助兴气盛,即通过不同的方式结果都是达到思绪的汹涌与创作的欲念。因此,“虚静”与“助兴”最大的差别可能还在于创作前创作主体的形体状态,是静坐凝神还是高歌舞蹈,是静力的激发,还是动力的延展。
  由此,可以得出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虚静凝神的方式到达神思的状态外,还可以借助外物之力,激发创作主体的创作意欲,即所谓的“助兴”,并且助兴通常是通过外物对主体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其气血兴旺,文思泉涌,呈现一种动态的过程。这是一种创作主体主观上的刻意为之,通过主体之力达到创作高峰的形式,将先前无意识的所养之气借助外物得以疏散。当然得以如此之作的前提是创作主体本身就有“气”、有“才”、有“情”,才能像唐荆川那样,笑曰:“初之豪唱,所以壮吾气也”,否则再怎样助兴都是没有用的。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偶然性,可能有才、有气,也助了兴,但没有这个契机使其涌现,也是不行的。因此只有时机的契合“助兴”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2] 曾祖荫.中国古典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3] 张猛.“兴会”诗学的建构及其理论构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 赵树功.六朝“兴”亡说辩正——兼论从讽谏之“比兴”到审美之“兴”的演化路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3):1-6.
  [5] 崔海峰.王夫之诗学中的“兴会”说[J].文艺研究,2000(5):45-51.
  [6] 张子程.物象·兴象·兴会——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7] 谌兆麟.论“兴象”[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117-121.
  [8] 倪祥保.《诗经》“兴”意类探[J].苏州大学学报,1987(2):62-67.
  [9] 杨明.“兴象”释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25.
  [10] 王秀臣.“礼仪”与“兴象”——兼论“比”“兴”差异[J].文学评论,2011(4):196-207.
  [11] 刘怀荣.论殷“兴象”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4):77-83.
  [12] 路永照.兴会、妙悟缘何而来——古典文论关于灵感的认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80-84.
其他文献
幼儿园篇  上学前,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抱抱我,还吻我,我把吻装进了口袋里。妈妈说:“当当,要是想我们了,就从口袋里拿一个吻出来,这样就不想我们啦。”  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在哭,大声喊着“妈妈,我要妈妈”。马老师带我们去玩滑梯,“哧溜”一下我就从滑梯上滑下来啦。  一会儿,老师让我们排队洗手吃饭。可乐鸡翅太好吃了,我吃了两碗米饭,两块可乐鸡翅,老师夸我“吃得真好”。  午休时,我开始想妈妈了,我从口
期刊
小學篇  我还记得去年9月开学第一天的场景,那天,我比平时早到了1个小时,因为我要做小当家。小当家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活动,由学生做学校的小主人,进行自主管理。放下书包,我走到校门口,与其他小当家一起迎接同学们的到来,也迎来了一年级的新生。我是高年级学生,要做小弟弟小妹妹的表率。想到这,我站得更直了。  活动结束后,我回到教室,同学们已经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有说假期生活的,有谈新学期打算的,还有说
期刊
1  開学了,这是你进入中学的第一周。  从小学到中学,不过是7月到9月仅仅两个月的跨度,但挑战和压力将是全新的。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对你说,现阶段重要的不是起舞之姿,而是适应之态。  你对中学充满向往,收到校服的那天晚上便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不舍脱下。报到当天,便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同学,喜欢上班级,喜欢上学校。  你说班主任很负责、很有爱,每天从早到晚关心你们,陪着你们,遇到问题总能耐心细致地给你们
期刊
1  2021年6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市高考成绩可以网上查分了,女儿的分数如我们所愿。两天后,我们陆续接到北大、人大、复旦、中科大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电话。经过仔细考虑,女儿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院。  一些师友问我培育女儿的“秘诀”,我笑了笑說:“要说有,那就是她小学时养成的自学、自立、自勉的能力。”我和爱人交流,她也觉得主要是女儿上小学时养成了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且她能吃苦,快乐自信
期刊
最近,在热播综艺节目《不要小看我》中,一位妈妈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打自己耳光的行为,引发网友热议。  四岁的小桃需要背下一段作业内容,却始终记不住。妈妈陪着她,一直熬到了凌晨一点,两人都已经累得精疲力尽。可是,小桃妈妈坚持让小桃背完了才能睡觉。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孩子却始终背不下来,小桃妈妈崩溃了,她选择了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提高小桃的学习效率:每次孩子背错,她就会打自己一巴掌。  妈妈的行为
期刊
姗姗来迟的东京奥运会,断断续续看过几场比赛,直到落幕,也没做一回专心的观众。然而在这般无心中,我竟牢牢记住了三个名字,只因他们耀眼的光芒!  第一个名字叫丘索维金娜。46岁的她出现在体操赛场上,令人难以置信。多年前就有她高龄参赛的新闻报道,怎知岁月流淌,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她一颗勇往直前的慈母心,是虽然退化但仍领先于同龄人的令人惊异的体能。她的故事,可长长地扒拉出细节成百上千,让你哭掉许多眼泪;
期刊
1  “爸爸,海龟能把头和四肢缩到壳里吗?”下班刚到家,女儿迎头问。  “当然能啊。”  “不能!”孩子得意地笑。  我不信,手机一搜,大吃一惊,“你咋知道的?”  “我听手机音频知道的。”  为减少孩子面对屏幕的时间,我鼓励孩子“变相上网”,用听力代替视觉。每天做完该做的事,听几集故事,一个系列听下来,孩子还真涨了不少知识。  这个时代的孩子,已经成为真正的网络原住民,层出不穷的新科技、新业态、
期刊
儿时的我调皮、懒惰,从来不帮家人干农活。  有一次,娘从田地里干活回来,汗水都顾不上擦一把,就到灶间去烧火做饭。母亲让我帮忙剥蒜,我虽不乐意,可也无奈。蒜头实在难剥,剥了半天也没剥几颗,小蒜瓣更是难剥,我一气之下把小蒜瓣扔到了柴垛里。  中午吃饭时,父亲回来了,他发现了柴垛里的小蒜瓣吃了一惊,问道:“是谁把蒜瓣扔到柴垛里?”  娘赶忙放下手中活儿跑过来,弯腰去捡柴垛间的蒜瓣。由于蒜瓣掉在了柴火缝隙
期刊
摘 要: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提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活动都受这三重人格相互矛盾作用的影响。曹禺的作品《日出》中陈白露的悲剧就是她内心和现实的两个自我的冲突导致的悲剧,也正是这一内心的矛盾冲突搭建起了《日出》戏剧的基本骨架。本文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对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并探讨诱发这一人物形象心理悲剧的社会因素,揭露都市欲望下潜藏的人性本质。  
期刊
摘 要:梁实秋作为一个批评家,一直以来对诗歌批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基于“人性”标准的批评立场是不变的,批评观念却是变化发展的。而诗歌创作问题涉及诗歌本身及诗与诗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涉及他人不曾注意到的新诗的前途和诗的前途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 批评 发展 前途  一、诗歌的批评立场 梁实秋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师承白璧德,转向古典主义的研究,自此以后,他的批评文字中多见“人性”二字。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