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自主”共生的文化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中午,两个孩子来到政教处找张老师,他们想把校园里那些不够漂亮的地方装饰一下。德育主任一听很感兴趣,还给他们派了一名美术教师做技术指导。两个孩子随后找到“学生中心”的“宣传部”,请求宣传部协助,一起制作了海报,在课间操集会的时段和广播时间进行宣传。他们还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天问美容师”的主题活动就此拉开帷幕。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孩子们就让校园里那些冰冷和阴暗的角落也变得有教育的味道和生命的温度。
  在天问学校,学生们可以自己制定班规和约定,自己选择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这就是天问学校文化中流淌的“自主”精神。这种自主精神,在学校教育的主客体(教师和学生)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自主文化塑造学生的自主意识


  下面我们从活动策划、班级管理、课堂学习与课程选择四个方面来看。
  (一)活动自主策划。学生的自主首先体现在学生活动的自主。以一个年级课程——寻访游学活动为例,孩子们自己选择地址、制定方案,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让孩子们自行协商。孩子们定好游学的地址和设计完方案之后,便开始收集有关游学地点的资料,包括景点说明、人物背景、历史文化以及费用支出等等。由于此次活动需要旅行社协助,便通知了5家旅行社前来招标,孩子们组成了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团和旅行社进行谈判,最终确定线路、价格和要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游的组名和组标,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在组内的职责,如负责照相、负责清洁卫生,负责清点人数、负责礼仪、安全提醒等,每个人都有详细的分工,人人有职责。
  学校很多活动都是如此。整个过程中,我们实行小组自主管理,孩子们做自己想要的活动,人人都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教师的角色变成协调者和发现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班级管理自主。小学低年段的管理方式是实行“今天我当家”。每个孩子轮流来当班长,把班上所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情和活动片区划分小点,分配给每一个孩子,并给每一个孩子分管的工作取一个名字,比如每天关灯的职务叫“灯营长”,分管饮水机的叫“水营长”等,各班趣味地称之为“18园长”“20园长”等。这种责任制——人人有分工,主要在于培养孩子们爱班级,愿意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小学高年段主要是实行部门管理制度,按照学习、生活、行为、活动分为几个部门,两个班长共同组织大家竞选各部部长,先让大家自己申报,然后举行竞聘演说。选出部长之后,其他同学自己申报部门,每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部长的信任选择一个部门,提出申请,然后由部长和申报人员实行双向选择。
  每个月班长组织各部部长召开例会,每周各部召集部内成员组织小例会,各部例会的主要内容是对现象、问题展开分析,制定策略,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种学生自己操作的部门管理制度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主人,都参与班级的生活和学习管理,而部门中的每个人又有各自的具体分工,这样各部就形成了一种自动化的管理模式,班级形成一种自主管理、发展的氛围。在这样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职责,在各自的角色中体验他人的不易,培养同理心。
  7-9年级的孩子在部门制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自主管理,即“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学生每天都会填写《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通过反思自己行为、思想、学习中的得与失,促进个人的成长,而个人的成长又促进了班级的良性发展。
  (三)课堂学习自主。自主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孩子们发言不举手,大胆地相互质疑、补充,相互对话交流,产生思维的共鸣与碰撞。课堂上,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反刍和串联。
  那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感知—问题—合作—分享—反思)去教孩子把握课堂。孩子们先通过资料、情境、现象、题目、对话、预习、题单、任务进行感知,从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然后,把思考后的疑惑和所得在小组内进行探讨,以小组方式在全班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全班同学交流互动,形成最终的共识。最后,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内容的梳理和学习反思。整个课堂由导课员、梳理员、智囊员、调解员、计时员、组检员这六种人员构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课堂”。
  (四)课程选择自主。一是由学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兴趣课程,有艺术、科技、体育、文化4类20多个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由“学生中心”各部门组织的跨班跨年级,面向部分人群的、以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展示自我为宗旨的各类活动,如小讲坛、影视吧、科技俱乐部等;三是50多个由学生、班级自发组织的社团课程;最后,还有班级户外拓展、年级主题课程……有了这些丰富的课程,孩子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各种课程中逐渐明晰自己的跑道。

民主管理发挥教师自主精神


  佐藤学曾说:“教师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把什么样的体验传递给学生。”学校自主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每一名教师的身体力行。
  在天问学校,每学期开学之初,教务处都会让每一位教师自主申报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参加的培训项目。然后,学校根据教师们的申请,提供培训机会、搭建服务平台。
  学校没有签到、个人考核、推门听课,有的只有捆绑式评价和邀请课。如备课标准、作业批改标准、课堂教学要求等等,都来自于教师圆桌会议的商议结果和实践中阶段性的修改。因为学校的制度都是由教师们参与制定的,这些制度有了教师们感情加温,教师们的认同感更高,执行力也更强。
  教师的表扬来自于教师,教师们在分享中发现他人的优点,教师之间的相互发现,通过QQ群、值周总结、“我有发现”栏目相互发现、表扬。教师们相互欣赏,在欣赏中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主发展。
  教师的自主还体现在会议的改革。例会、晨会中的主角发生了变化,主持人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会议由教师主持、分享、梳理,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即“快乐分享”“研究战线”“有事说事”。“快乐分享”板块是由教师个人、教师自主的团队、教师与学生组织的团队分享读书心得、工作妙招、教育故事、育人心得,时间为10分钟;“研究战线”板块由全体教师集体分析、研究学生及学校中的焦点问题、教师的工作困惑和操作难题,在这种研究中培养教师们的研究意识,提升专业素养。“有事说事”板块是领导的工作安排,领导要设计发言,做到言简意赅,一般不超过3分钟。
  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规划,学校的发展、重大决策都会有三分之二的教师参与讨论,学校计划、部门计划的制定都由教师们共同商议,然后由部门主任把大家的意见和想法收集起来,结合学校的发展制定计划,再反馈给教师研读、修改,最终形成实施计划。学校把决策权让给了掌握信息最多的层级,变“你的学校”为“我的学校”。
  在这种自主的氛围下,涌现了一批愿意为学校发展做事的教师,涌现了一批为了学生发展不断创新的教师。
  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检查、督促、甄别、评价,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只会做领导检查的事,不会做領导希望的事、有创造性的事。天问学校给予教师的是支持、协商、互助、包容、激励,唤醒了教师们的内在驱动,教师们在这种氛围之中自主发展,也会把这种支持、协商、互助、包容、激励的体验传递给学生。
  在这种“自主”的校园文化里,人人自觉发奋、人人自由发挥、人人自主发展。
其他文献
孝感市教育局自2014年起在市直中小学开展合唱艺术节活动,参赛组别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等各个学段,参赛对象涵盖学生、教师、家长等各个层面,学校合唱团的组
期刊
在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脱贫攻坚战中,十堰市张湾区教育局着眼于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工程、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积极参与结对脱贫帮扶等形式,认真履行教育扶贫职责,切实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确保乡村孩子都能上好学。一是科学合理规划乡村学校布局。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乡村人口锐减,进城读书学生剧增,留
期刊
目的:全面、客观地了解我省城市CHS中心服务能力水平,评价三年间江西省城市CHS中心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成效,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收集江西省13l所城市CHS中心有关资料,包括基线数据和终期数据。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两次调查指标进行对比描述,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江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l、基线和终期的平均每中心服务人口
枝江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推行校长竞争上岗、教师“市管校聘”等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从创新人才聘任、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机制上,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破解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农村偏远学校师资沉不下、留不住等难题,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为实现辖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创新人才聘任机制,推动师资合理流动  优秀校长从基层选任。枝江市在广泛宣传发动、鼓励人人参与的基础上,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创新校长竞聘方式。从理论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其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教学目标,是高中
园本教研活动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直接的途径。每一次教研活动后,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加明确,也越来越清晰地感悟到教研的魅力和研究的快乐。促学习:让教师变得更主动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一般分为以下环节:提出问题(提出教师集体讨论有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学习(找到针对问题的一些文章经验,组织大家学习)、研究讨论(针对所学文章进行研讨,反思工作中的不足,讨论解决办法)、布置任务(布置下次
期刊
邹岗镇初级中学坐落在孝昌县历史名山牛迹山脚下。自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通过不断挖掘牛迹文化资源,学校把校园文化凝练成一个字“勤”,以“勤”文化为载体,以人文景观为依托,以崇“勤”尚“勤”为目标,精心打造“勤”文化品牌。  固化内涵,融“勤”于人人事事。“勤”文化在邹岗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相传老子骑青牛下函谷关,途径一山,因迷恋山之美景,驻足而观,良久不去,山石上踏刻
期刊
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老师在进行化学课复习的时候,由于课堂的单一枯燥,吸引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普遍较低,学生学习劲儿头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复习效率不高,初三
张达兴  1953年出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协水彩画工作委员会理事,《新闻晚报》记者。  2000年《峥嵘岁月——一位藏族老人》入选上海水彩粉画艺术展;  2001年《火凤凰》入选全国水彩人物画展;  2002年《人民画家刘文西》入选纪念“延安文艺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3年《飘零的思絮》入选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  2009年《热土》入选上海第五届大展。  
以生态教育为切入点,学校探索将生态学及教育生态学理论融入学校教育,从师生的融洽度、生生的快乐度、师家满意度三个维度打造“共荣生态家园”,构建“多样·共荣·平衡·发展”的教育生态共同体,创造以“生态德育圈”“生态智育圈”“生态体艺圈”“生态文化圈”为主的“生态教育园地”。  学校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让学校课程走向深度建构,建成生态学科课程和生态活动课程两大序列。生态学科课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