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名城阿尔及尔一瞥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及尔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南靠雄伟的泰勒阿特拉斯山脉北麓,介于乌艾德·哈腊和乌艾德·马扎法兰两海湾之间,坐落在半山坡上,面向阿尔及尔湾,背靠布查利亚群山,宛如一个半圆形剧场。走出阿尔及尔市,越过泰勒阿特拉斯山,再往南走便是举世闻名的撒哈拉大沙漠。
  阿尔及尔气候温和,终年绿草如茵,林木茂盛,花开不断,站在高处俯视全城,近处郁郁葱葱,远处水天相接,景色优美迷人,素有“花园城市”之称。阿尔及尔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又有林立的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市内的房屋多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迂回起伏。在博格里山丘上还耸立着罗马式建筑“非洲圣母院”,气势非凡,登上圣母院,阿尔及尔市容和海景尽收眼底。阿尔及尔建筑大都呈白色,经常与地中海上的薄雾融成一体,人称“白色之城”
  在阿拉伯语里,阿尔及尔和阿尔及利亚同属一个单词,其意为“白色的岛屿”。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当地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一批阿拉伯先驱不畏艰险,长途跋涉来到这里,但他们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只见海面上有星星点点的一些岛屿,海波荡漾,冲击岛边的岩石,激起层层白色的浪花,其中一个人脱口大声喊道:“阿尔及尔!阿尔及尔!”其意为“快瞧呀!那些白色的群岛。”从此这个名称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阿尔及尔是北非地区的一座历史古城,多少世纪以来一直是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世纪,腓尼基人在此定居并建立港口,后来罗马人在这里建立起一座城市,定名为西奥姆。公元4世纪,城市遭汪达尔人破坏。公元7世纪中,阿拉伯人在这里建成繁华的商港。公元10世纪,博洛吉纳·伊贝里·济里国王在此建立起一座新城,称之为杰扎伊尔。15世纪,被阿尔及尔公国定为首都。17世纪,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成为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繁荣城市。1830年7月,被法国殖民军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北非盟军指挥部所在地。1962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正式宣布独立,阿尔及尔成为阿尔及利亚的首都。
  走在阿尔及尔大街上,但见新市区与旧市区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新市区依山傍海而建,道路蜿蜒曲折,街道与海岸平行,房舍错落有致,多是欧式建筑风格,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繁华景象。长长的柱廊,精巧的阳台,落地百叶门窗等等,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造型。绿树环绕的“人民宫”——总统府就位于新市区。市中心有以民族英雄埃米尔·阿卜杜勒·卡德尔名字命名的广场;奥拉西饭店和具有摩尔人建筑风格的大邮局是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建筑;西郊的“松树俱乐部”是国际会议中心,那里的标志性建筑是由中国建筑总公司承建的喜来登饭店;南郊的奥林匹克体育城是非洲最现代化的体育场之一。
  位于市区东北面的卡斯巴区是阿尔及尔最著名的古老市区。它是17世纪在奥斯曼帝国城堡的废墟上修建而成的,为阿拉伯人聚居区。这里的房屋多为二至三层楼房,用稍加雕琢的石头依着山坡砌成,具有鲜明的阿拉伯风格,土木结构,脊背相连。这里街巷狭窄,纵横交错,首尾相接,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古香古色的城堡遗址,圆形塔顶的清真寺,高高耸立在这些房屋之中,格外引人注目。这里街道多半为台阶式,狭长的街道上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的店铺连成一片,橱窗里摆满了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摊贩占满了这里的街头巷尾,高亢的叫卖声,嘈杂的议价声,在人群的上空回荡,异常热闹。清晨或傍晚漫步在这里,清真小吃店和茶馆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宏伟高大的宣礼塔里传来了响亮而有节奏的呼唤祈祷的声音,使人仿佛进入了一种神奇的世界。卡斯巴区是了解阿拉伯建筑、文化、宗教和风俗的好去处,其特殊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但走在阿尔及尔大街上,你会发现,阿尔及尔的年青人穿着入时,并没有多少阿拉伯味道;牛仔裤、长风衣和偶尔可见的一袭白袍、一巾面纱同样和谐地飘舞在大街上;伊斯兰教堂镶嵌在欧式建筑群中,容纳着各自的精神空间和物质空间;一两栋新建筑,又带着似曾相识的微笑将周围的老建筑牵连成同一道互为和谐的风景;基督教教堂下排坐着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阿拉伯老人:阿拉伯的老式咖啡屋里面播放着来自欧美的流行音乐……传统与现代、信仰与时尚、古旧与流行,都可以在时间中深深浅浅地磨合。
  位于阿尔及尔市西郊70公里处的提帕萨,是阿尔及利亚的旅游胜地。提帕萨最初是腓尼基人的贸易集散地,公元1至2世纪先后被拉丁人和罗马人占领,后为古毛里塔尼亚王国的港口城市,再后来成为北非最重要的基督教徒定居点之一。传说4世纪初,这里的女圣人圣萨尔莎因毁损一尊圣像而被杀,投入大海,海中波涛汹涌,后在岸边出现她的坟墓。430年,随着汪达尔人和阿里乌斯派教徒的入侵,大多数居民逃往西班牙。传说中,这些人即使被割掉了舌头,他们仍能说话。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使得提帕萨的居民所剩无几,这时提帕萨已遭到严重的破坏。
  建于公元5世纪的海边陵墓是提帕萨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提帕萨的广场保存完好,是提帕萨遗址中最古老的建筑。罗马古城遗址中有斗兽场、庙宇、教堂、商店、戏院和喷泉,古罗马大道通往当时的王都伊奥勒(今舍尔舍勒)。提帕萨博物馆面积虽然很小,但却保存着大量从教堂中运来的价值连域的镶嵌画,这些画使人联想到1世纪的生活,从罗马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雕像、日用器皿、工艺品等文物多藏于此,还有刻在木片上的罗马奴隶的卖身契和其他文件。距古城遗址不远,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罗马坟场。提帕萨遗址中还有一条宽14米的主干道路,这条道路中长约200米的一段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提帕萨海边还拥有现代化的海滨浴场,这里海滩平坦宽阔,风平浪静,风光旖旎,已成为阿尔及利亚境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悠久而秀美的文化景观吸引着不计其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其他文献
维多利亚女王于1837年即位,直到1901年去世,统治英国长达60多年,占据了19世纪的多半时间。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era)的英国,紧承工业革命的完成,经历三次议会改革,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臻于全盛。而早就存在的仆人世界在这一时期也日益丰富起来。  受中世纪封君封臣制的影响,17世纪之前英国主仆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居住在主人家中的仆人、学徒、雇工等被视为“家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GLM)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为“全球变暖”。排在第2位的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所使用的“9-11”。美国总统的姓氏“奥巴马”(obama)排在第3位。  该机构通过数学方法对在全球纸介和电子媒体以及互联网和博客上词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以后排在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
麦卡锡被誉为“美国当代四大一流小说家之一”,他拥有的才情让很多人为之羡慕、嫉妒。他的小说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其中《老无所依》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一举囊括了第8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另一部小说《路》,曾连续获得第91届普利策最佳小说奖,最佳“鹅毛笔奖”及美国独立书商协会Book 5en5e年度图书奖。尽管如此,他为人却非常低调,行踪也十分隐蔽,他不会出现在图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与生命意义探寻的成功之作,《蓝》作为三部曲的首部,由于影片对于色彩的运用和影片的主题相得益彰,成为同类电影的典范。  在人类的视觉世界里,色彩不仅可以再现自然,还是情感的象征。它能传达人的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是指涉人类精神世界的无形之物的符号。至于在电影中,色彩的运用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但是这种社会性非常低,电影人与受众由于个人经历、民族习惯、国别时
1830年夏天,16岁的少年诗人莱蒙托夫跟着外祖母来到莫斯科近郊的谢列德尼科夫庄园。在这里,他爱上了18岁的少女苏什科娃。这可能是诗人的第三次恋爱,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任谁也没有能抚慰我,/正当排解扰人的忧愁!/爱么?——我曾爱过三回,/三次播撒爱颗粒无收。”我国的莱蒙托夫专家、这首诗的译者顾蕴璞先生注释:这首诗纯属自传性质。诗中所说“我曾爱过三回”,指的是与以下三个对象的爱情纠葛:一个不记得姓
位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于2012年10月拉开了年度摄影展的帷幕,展览将持续到2013年2月。这次展览选定了6位具代表性的摄影师,分别是米歇尔·埃伯利斯、季炜煜和宋涛的摄影组合“鸟头”、安妮·科利尔、佐伊·克拉舍尔和史拉娜·沙巴兹,他们不同的背景和摄影技巧呈现出了当今摄影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每年一届的新摄影展旨在发现摄影界新人,展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当代摄影新貌。自从1985年开始,新摄影
库布里克和提克威都不是高产的导演,但他们对电影艺术有着深刻的创意和近乎病态的追求,《全金属外壳》和《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奇特的构思,切入的角度,彻底颠覆了你的视觉——,在“思考”中沉默,在“意外”中震惊。    在世界电影大师的行列中,他们都不是高产的导演——英国的斯坦利·库布里克和德国的汤姆·提克威,但是他们的每一部电影都给人惊异的视觉震撼。他们不但是电影视觉的制造者。也是电影视觉的颠覆者
回首21世纪的头9年,最有影响的国际大事莫过于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这起恐怖袭击与其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西班牙马德里3·11火车连环大爆炸、英国伦敦7·7公交系统连环大爆炸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直接导致美国的历史、文化裂变为所谓的“前9·11”时代与“后9·11”时代,恐怖袭击与反恐战争也因此成了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文学是时代的反映。如果我们对9·11事件后的英美
格拉斯哥河畔交通博物馆  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坐落于该市的河畔交通博物馆被冠以“格拉斯哥古根海姆博物馆”, 展馆是一座由金属框架和玻璃建成的形状奇特的现代建筑,它的设计者是扎哈?哈迪迪, 伦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的设计者。  这座博物馆建在了流经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与开尔文河的交汇处,因此,自2011年6月开馆以来,将近70%的格拉斯哥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里的展品有蒸汽机、摩托车、格
一个误杀了无赖前夫的女人,得到隔壁数学天才的帮助,顺利制造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明,避开了杀人嫌疑。由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是一部从开始就知道结果但猜不到过程的推理片,是一部讲述极致爱情的爱情片,是一部天才之间惺惺相惜的剧情片,也是一部身为天才却被现实所埋没的现实主义影片。当然,我们还能从更多的角度把这部影片划到不同的类型。  一、当理性遇到感性,当犯罪遇到“爱”  汤川教授是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