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放管服”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都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催动下形成的必然结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密融合,同频共振.通过健全政府职能体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创新监管体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固化“放管服”改革成果,将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目标有机融入法律制度,加快政府诚信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
【机 构】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放管服”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都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催动下形成的必然结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要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紧密融合,同频共振.通过健全政府职能体系、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创新监管体系,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固化“放管服”改革成果,将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目标有机融入法律制度,加快政府诚信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
其他文献
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社会治理高水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集贸市场治理创新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窗口.在“治理剧场”分析框架下对嘉兴市案例的分析发现,集贸市场治理具有类似于服务剧场的特征,场景、演员、观众和表演是基本构成要素,其核心要义在于基于分工和合作明确界定治理主体角色,以及通过协商和服务实现主体间有效互动;治理剧场鲜明地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特征,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特定情景中的具体呈现.建构治理剧场需要加强制度供给、发挥仪式增强制度信任的作用、为治理主体“在场”互动创造时空条件,同时应合理利用
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映照基层治理效能,折射政府、农民与治理的关系.区分四类代表性村落,在G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绩效目标决定治理模式选择,以追求农民获得感最大化为导向,在三种影响治理覆盖率的模式中,将“独立管网集中污水处理”从“20户标准”的政府绩效目标(农民获得感6.26,10分制)提高为50户,农民获得感达到最大值(8.02).同时,将减少26.5%的投资及其衍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风险.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基层治理以农民为主体,服务和依靠农民,治理并非处理,更不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成为当前市场监管工作的抓手.为解答信用监管何以发挥作用并实现监管目标这一重要问题,本文引入后设监管理论分析信用监管的作用机制.在事前阶段的信用承诺、事中阶段的分级分类监管、事后阶段的联合奖惩等监管全过程,后设监管理论可以很好解释信用监管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即从内部监管自主权、成本—收益考量、社会责任形象等三个方面促使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从源头上主动杜绝失信行为,从而实现市场监管目标.本文还以网约车平台为例,验证了信用监管三种作用机制在
大家上午好!刚才刘元春副校长、鲍静秘书长、马克·霍哲教授、门尼费尔德院长代表几家主办单位对20年来中美公共管理研讨会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此,我再次向大家对会议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rn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是国务院办公厅主管的研究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为政府管理提供参谋咨询服务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成立以来,得到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等历任国务院总理的关心.历任国务院秘书长也对学会工作给予大力指导.2019年,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出席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希望学会要全面提升行政管理研究水平,打造新型公
[本刊讯]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精神,为共同富裕大计助力献策,由山东工商学院主办、中国第三次分配研究院和共同富裕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第三次分配高峰论坛于2021年9月30日在山东工商学院召开.来自民政部、山东省民政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基金会中心网等政府部门、学界和实务界百余位专家学者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创立和实施以来,取得积极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着体系重复雷同、管理效益流失、功能发挥不足等问题,这与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建设滞后有关.以税务系统全面绩效管理的实践为参照,提出了绩效管理差异化的“认知—制度”分析框架,在研发绩效差异化系数的基础上,进行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设计,运用时序差异性、区域差异性、主体差异性、指标差异性、方法差异性、考评结果差异性等原理,研究绩效管理差异化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轮廓,并用陕西税务系统建立基于绩效管理差异化的重大改革快速反应机制为范本,探索新时代政府绩效
面对“减编控编”的硬性约束,地方政府为解决中心工作领域人事不匹配的现实难题,采取调入、借用、下派、增责等“人员调配”的策略,将人力资源集中到特定的工作领域,实现人-事之间的动态匹配.按照编制管理的标准,这些调配人员各自具备一定的编制属性;按照人员流动的方向,这些调配人员存在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两种类型.针对不同的调配人员,地方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管理考核方式.编制总量的严格控制与编制范围内的人员调配是地方政府适用性的体现,超出传统韦伯式科层制的职业化特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地方
罕见病,是指一类发病率、患病率极低的遗传性、耗竭性疾病,目前我国患者规模达2000万.罕见病具有重大疾病和残障患者的共性特点,且由于罕见病的患者规模小、病情复杂、照护与服务难度大等特殊性,该群体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在人群间实现均等化的最薄弱环节之一.现有研究对罕见病人群的公共服务利用现状及潜在机制路径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罕见病患者群体公共服务需求还是效果,均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基层治理创新是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的核心机制,是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蔚然成风的基层创新实践中却衍生出具有失范性、破坏性、隐匿性和过程性的“伪创新”,体现为追求名词标新忽视实质行动、追求经验移植忽视回应需求、追求局部亮点忽略科学统筹和追求政绩邀功忽视持续发展等形式表征.论文从创新行动者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制度-环境-动机”的伪创新生成原因分析框架,认为由结构紧张和制度脱耦构成的制度张力,治理环境和组织环境构成的环境激励,趋利性迎合与策略性妥协构成的复合动机耦合于创新主体,驱使
邻避冲突是特定社会环境下个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涌现出来的一种群体行为,群体冲突与个体诱发的研究路径割裂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以信息茧房为分析视角,按照个体层面信息输入—群体层面信息交互的理路构建分析框架,并通过对连云港反核事件的案例剖析,揭示网络时代邻避集群行为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个体信息输入层面,信息搜集时的信息窄化、智能推送的信息过滤和评估时的观念强化构筑了个体的“邻避茧房”;群体信息交互层面,网络平台的汇聚效应实现了邻避个体到邻避虚拟群体的建立;信息茧房诱发了群体认同、内群体极化的形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