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也随之得到飞速的发展,但同时建筑能耗问题也因此愈发严重。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节能及安全设计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节能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原则;安全性;节能性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then gets rapid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problems and therefore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Based on experience, the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and security design brie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om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Key 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 safety; energy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据了解,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由此,在资源和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显而易见。这就对建筑设计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节能要求,要求建筑设计给用户尽可能的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今年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本文主要从安全和节能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常用的规范有国家的,例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还有行业规范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设计原则就是在保证用户正常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和节能等各方面的因素,实现建筑的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使用效益。
  2.建筑电气设计安全性
   建筑电气设计必须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不能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的考虑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电力供应
   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了电,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毫不夸张的说,整个社会将处于瘫痪状态。为减少意外断电事件给人们带来的不便,现代高层建筑每栋都需要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具体设置几个需由建筑内部用电负荷及实际具体情况决定。除了多个独立电源之外,现代高层建筑还应设置有发电机,一旦事故发生,发电机需在30秒之内自动开启从而保证事故发生时需要用电的部位能通电,从而减少事故伤亡,以便更大程度地保护居民安全。为防止火灾,规定电力变压器不能使用大容量油浸类型的。对于低压配电屏的出线应做成手车式。
  2.2供电线路
   由于居民用电之处较多,用电线路也就错综复杂。供电线路中的主线路导线的规格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并且其横截面积不能随意更动,否则可能会因为线路功率过大而引发火灾。
  2.3 防雷与接地的要求
   除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带的传统做法外,近年还出现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两种防雷技术虽然在工程上得到不少实际应用,但在理论上一直是有争议的。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都是合在一起的,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按最小的要求而定,通常是在 4 欧以下。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板。尽管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已能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仍需要装设水平的人工接地体,将主要的建筑物基础连接成接地网,这对均衡电位,提高安全性有好处。
  2.4建筑消防控制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工程,一般都包括消防控制。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结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系统、消防通讯系统、火灾警报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当火灾发生时,消防线路不能因为火灾而发生故障不能使用,否则这个系统就是无用的。所以消防线路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具备防火功能,从而确保能够起到降低或减小火灾伤害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消防灭火使用的是水泵,所以对水泵的控制至关重要。消防水泵的控制应设置两条线路:一条引至消防水泵控制柜;另一条则引至消防控制室。
  3.建筑电气的节能性设计
   由于近几年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兀,由能源短缺所引发的种种矛盾也频频发生,作为最大消耗之一的建筑能耗的节能措施的应用已日益紧迫。建筑电气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需满足用户日常生活的要求,并且保证电器和用户的人身安全。其次需要考虑的就是建筑节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分别从变压器、线路、照明几个方面讨论建筑节能问题。
  3.1变压器的选择
   虽然变压器本身效率很高,但因其数量多、容量大,总损耗仍是很大的。据估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发电量的10%左右,如损耗每降低1%,每年可节约上百亿度电,因此降低变压器损耗是势在必行的节能措施。
   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如式:△Pb=Po+Pkβ
   Pb 为变压器有功损耗;Po 为变压器的空载损耗;Pk 为变压器的有载损耗;β为变压器的负载率。
   变压器损耗中的空载损耗,即铁损,主要发生在变压器铁芯叠片内,主要是因交变的磁力线通过铁芯产生磁滞及涡流而带来的损耗。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生产节能材料,变压器的铁芯材料已发展到现在最新的节能材料———非晶态磁性材料2605s2,非晶合金鐵芯变压器便应运而生。使用2605s2制作的变压器,其铁损仅为硅钢变压器的1/5,铁损大幅度降低。所以变压器要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
  3.2配电线路损耗
   由于电气传输线路的导线本身有电阻,所以避免不了的会有能量消耗,这部分能量并不对用户直接作用,属于无功功率。建筑节能设计就必须将无功功率降至最小。影响无功功率的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可以人为的改变的有线路导线的规格和线路长度。导线的规格主要说的是横截面积和自身电阻大小。导线自身电阻越大,损耗在线路上的能量也就越多。同样,导线越长,损耗在线路上的能量也就越多。由于线路电流越大,能耗越多,所以增大导线横截面积可以减小线路电流,从而减小线路能耗。所以设计时应该尽量缩短供电线路的长度,增大导线的横截面的面积,最重要的是要选择自身电阻很小的导线材料。另外在低压配电中尽可能不走或少走回头路。变电所应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半径。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线截面。这样增加的线路费用可以由以后的运行费用抵消。
  3.3电动机的节能分析
   由于电动机本身的特点,它存在着无功损耗。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由于电动机的普遍存在和使用,减少电动机的无功损耗是至关重要的。而减少其无功损耗就需要提高其工作效率。由于电动机大多和水暖和建筑专业设备配套,因此节能一般发生在工作状态。除了就地电容器补偿减少线路损耗外,还应减少电动机低效率的轻载和空载运行。主要的措施是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电动机使其适应负载的变化以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3.4照明节能
   照明节能设计就是在保证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通常的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
  充分利用自然光,这是照明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设计中电气设计人员应多与建筑专业配合,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工照明电能。
   照明设计规范规定了各种场所的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等。照度标准是不可随意降低的,也不宜随便提高,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安装功率,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应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管)、紧凑型荧光灯及LED光源,高大车间、厂房及体育馆场的室外照明等一般照明宜采用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气体放电光源。
   推广使用低能耗性能优越的光源用电附件,提高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可通过使用电子或电感镇流器的方法,荧光灯的气体放电灯适合在每个单灯上设置电容器补偿灯具电容。这
  改进灯具控制方式,采用各种节能型开关或装置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电方法。根据照明使用特点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卧房、病房、客房等床头灯可采用调光开关,高级客房采用节电钥匙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可采用程序控制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设计时还应该尽量减少照明线路的长度,从而减少线路上的能耗。
  4.结语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并且将会越来越被重视,作为能耗大户的建筑耗能已成为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建筑节能更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作为专业电气设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电气节能问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精心考虑,从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节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不断的研究探讨、总结经验,为建筑节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亿.中国建筑能耗远低于发达国家(第一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S]
  [4]李蔚.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电气应用,20072(10):12-15. [J]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推广应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中的灌溉方法、输水方法、灌溉系统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  【关键词】节水技术;灌溉;水利工程;农田  Abstract: With water resources of increasingly scarce today, application of farmland irri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积累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损伤检测的方式和方法,为工程质量检测提供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  Abstract: According to眀漀爀欀,琀栀攀 author has椀渀琀爀漀搀甀挀攀搀 ways and methods琀栀攀 concrete structure strength and damage detection for e
期刊
摘要:市政工程中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情况也很复杂。对地下管线的保护是很有必要的。而保护措施往往需要通过规划设计与管理,还包括一些新的技术方法等。  关键词:地下管线;损坏;保护措施  Abstract: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prot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
期刊
【摘要】:电费回收是电力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而我国电力市场长期沿袭先用电后缴费的习惯,使得供电企业承担了客户用电后不能按时缴费的巨大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供电企业健康发展。本文从电费回收风险预警分级分类管理、提高优质服务和风险预警分级分类管理取得的实效这几个方面分析了电费风险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电费,风险预警, 优质服务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自然而然对于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随着各类住宅建筑大量涌现,也使建筑给排水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随着给排水工程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给排水工程对住宅建筑整体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住宅建筑中给排水工程存在问题,那么将会直接影响住户的居住感受。本文做了一系列
期刊
摘要: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施工的进度不仅仅关系到建筑企业、单位的经济利益,更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以及质量。所以,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式关系着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命脉,做好现场施工管理是基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探讨了加强基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几个内容。  关键词:基建工程管理方案 现场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招投标工作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使用。为了满足招投标工作的需求,招投标代理机构已在各省市悄然发展壮大。《招标投标法》中明确提出了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的社会中介组织。因此,大力推行招標代理工作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贯彻执行《招标投标法》的需要,是当前水利建设形势的需要,是当前国家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招投标代理的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全球可利用资源越来越稀缺,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绿色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  关键词:绿色能源;再生能源;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的附属和延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增长,城市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加剧,加之建设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相关监管机制的缺失,导致原有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的破坏。决策者的好大喜功和
期刊
摘要:针对民用建筑用电能耗高的问题,从供电、配电、用电环节着手,提出民用建筑照明系统、变压器、供配电系统、电动机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关键词:照明系统节能;变压器节能;供配电系统节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high civil buildings, from the power supply,
期刊
摘 要: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的“血液”系统,对建筑的品质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在符合有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需求。本文着重分析了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个人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在给排水设计中需要重视的细节问题。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阀门布置分析  Abstract: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as build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