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与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应用技能的重要手段。江西中医学院健康保险专业自开办以来就一直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但由于自身办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导致办学初期该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此,针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近年来我们加大了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组建校内保险模拟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健康保险;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者简介:吴海波(1972-),男,江西高安人,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江乐盛(1975-),男,江西景德镇人,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江西 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省级立项教改项目“医学院校健康保险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0-9-16)、江西中医学院校级招标重点项目“健康保险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ZJG-2010-01)、校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6-0142-02
  
  所谓“实践教学”(包括见习、实习、实训等环节),是指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它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与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应用技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江西中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针对该院健康保险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的情况,结合保险市场对该专业运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需求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加大了对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由于改革思路清晰、实施方案科学合理,通过不断摸索、改革与实践,该专业实践教学逐渐步入了正轨,在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健康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目的,就是要针对以往该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内容、形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新的改革思路、确立新的改革理念、制定新的改革措施、实施新的改革策略。具体而言,一方面,要适应健康保险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求,完善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和实施措施等,使该专业实践教学更为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思想指导下,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使其对书本知识有更充分、更直观的了解。
  作为健康保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是健康保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保险学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健康保险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保险的真谛、了解保险的功效与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实践教学不被重视或者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它必将对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深化健康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更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该专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健康保险是一门保险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如何将医学知识很好地融入到保险知识中,需要有理论指导,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江西中医学院健康保险学专业自2002年开设以来,学校就一直非常重视其实践教学问题。但作为一门新办专业,在自身办学经验不足且缺乏可供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该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难免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教学不足。根据最初的教学计划,该专业学生必须至少修满175个学分方能拿到学士学位,而其中理论课时为157个学分,实践课时只有短短的18个学分,实践课时所占比重仅为1/10左右。第二,实践周期太短。四年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只安排了不足4个月的实践教学,即大四期间,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4月中旬为学生的实习周期,这其中扣除1个月左右的寒假,学生的实习时间实际不足4个月。第三,缺少医学相关知识的见习、实习。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健康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同时兼顾保险实践与医学实践。也就是说,与金融保险知识一样,医学知识在该专业中的作用同样也非常重要;然而,在最初的实践教学安排中却忽视了医学实习,整个实习过程只安排了保险实习。第四,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只有36课时的“保险营销学”一门课程;其次,贯穿实践全过程的只有校外实习,而诸如校外见习与校内实训之类的实践教学则根本无从谈起。第五,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完善。为了搞好实践教学,学校先后与省内外十多家保险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九家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成为我们的教学实习基地,但从近年来的实践教学来看,双方的合作只是限于保险公司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至于更高层次的合作,诸如共同培养人才、共同开发产品、共同开拓市场等则未曾涉足。第六,实践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市场需要的是既懂保险又精通医学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该专业最初的教学方案却仅限于以培养保险专才为主,忽视了医学实践的重要性,保险实习往往也只局限于某单一岗位,难以做到轮岗实习、校企互动,结果导致学生知识很不完善,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第七,校内实训教学不完善。由于没有建立独立的保险实训室,校内实训教学始终停留在书本上,学生在校外实习之前从未有过实践动手的机会。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该专业的办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诸多困扰。
  三、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
  针对健康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种种问题,近年来,结合保险市场对该专业运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需求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我们及时对该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具体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如下。
  1.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
  针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安排,我们及时改革了课程体系,强化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首先,对课程设置作了适当的调整,建立了“三三制”的课程体系。即理论课占三分之一,典型案例分析课占三分之一,社会实践课占三分之一。以此为原则,为了进一步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原有课程设置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对该专业与实践教学相关的部分课程作了适当的优化,主要是对以下几门课程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第一,删除了“医院管理”、“保险英语”两门课程,将其改为“病案学”和“财产保险”。第二,将“保险营销学”由理论课改为实践课。第三,将“货币银行学”改为“金融学”。这样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实践教学的改革需求,同时也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
  其次,计划在组建该实训室的基础上,开设“模拟保险公司”,并编写该实践课教材。“模拟保险公司”是专门为保险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切身体验保险公司的工作流程提供具体、生动的认知平台,从而达到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我们的设想是: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不仅有教师授课、引进保险软件组织模拟保险公司,而且还与本地区保险公司合作,组织仿真性较高的保险营销与管理实训。
  再次,教学方法方面,强调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在集体备课时我们历来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每位教师上课时不能空谈理论,必须结合案例讲解。同时,为了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性质、场景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我们不仅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保险公司参加短期见习与培训,而且每年还会请一些保险公司的优秀讲师或是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到我院开设课程或作报告、开演讲等。
  2.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根基所在,是联系学校与企业的情感纽带,是沟通学界与业界互动的桥梁,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健康保险专业自创办以来,在不断深化理论教学的同时,一直以来我们就十分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来,通过主动联系与牵线搭桥,我们与人保健康江西分公司、太平人寿江西分公司、新华人寿江西分公司、泰康养老江西分公司、平安人寿江西分公司等十多家保险机构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也成为保险专业首批校外挂牌实习基地。其中人保健康江西分公司和太平人寿江西分公司还是本专业的联合办学基地,该基地不仅承担了见习、实习任务,而且还通过设立奖学金和派遣高级业务与管理人员授课、讲学的方式,与学校共同培养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上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既保障了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保险公司的联系与互动,为保险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的人才选拔渠道,达到了学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3.组建校内保险模拟实训室
  作为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保险模拟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组建保险模拟实训室既具有必要性,同时更具有重要性。首先,就必要性而言,保险模拟实训室是保险学高等教育教学所必备的基本设施,是衡量一所学校保险类相关专业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就重要性而言,组建保险模拟实训室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在还未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亲身体验未来工作之场景,了解工作之实质,对未来工作有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具体做法是通过建立模拟保险职场、模拟汽车保险实训室、模拟运营中心、模拟客服中心、模拟营销多媒体实训室、模拟电销中心等,使学生在未走出校门之前,就能在一个与保险公司部门设置相一致的工作场景下,模拟操作与实践,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觉。
  4.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偏重理论教学的社会科学学科,保险类学科与工学、理学、医学等应用型学科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保险类学科其教学模式通常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相对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学生面临“理论水平有余、应用能力不足”的尴尬局面。为此,在“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大胆的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借鉴应用型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导向,广泛开展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办学,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具体而言,就是以企业用人协议(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组织健康保险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为此,我们先后与多家保险公司签订了相关的培养协议,共同培养人才。
  5.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以往我们的见习、实习主要安排在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学生缺少在医院的见习、实习经历,导致医学理论知识有余,实践动手能力明显不足的尴尬局面。为此,从2010年开始,我们对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作了全面改革,即在原有保险公司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医院临床实习环节。具体实习方案如下。
  首先,进一步明确实习目的。通过专业实习,加深学生对医学、保险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其次,调整实习周期与实习单位。以往学校只安排学生在保险机构实习,改革之后,既安排在保险机构实习,也安排到医院机构实习。就实习周期而言,在适当压缩理论课教学的同时相应的延长了实践课教学时间,即实践教学由原来的4个月调整为10个月,其中前2个月(约8周)安排在医院实习,后8个月(约32周)安排在保险公司实习。
  再次,改革实习内容。保险类实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核保、理赔、组训、企划、营销、管理、客服等岗位对专业知识与基本素质的具体要求,为将来走向相关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医学类实习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具体轮岗实习科室为病案室、医务科、医保科、内科、外科、骨伤科等科室。
  6.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按照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情况和最新技术,又要掌握教育规律,具备“双师素质”。为此,我们通过“送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先后输送了多位教师到保险公司参与短期强化培训,同时也引进了多位具有保险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专职教师,为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小结
  健康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该项任务,绝非个人努力或单个团体的付出所能实现,需要学校、院系、教研室、相关管理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共同配合。总结近年来的改革经验,我们深感该专业实践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油气储运专业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指出课程教学应紧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施雯(1983-),女,满族,辽宁本溪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教学背景,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遵循还原知识、培养知识、提取能力和灵活控制进度等原则,设计了一次课堂教学方案,以追求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知识还原;知识提取;微机结构  作者简介:赵巧芳(1976-),女,河北邯郸人,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工程师;李永飞(1978-),男,河北邯郸人,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讲师。(北京101601)  
期刊
摘要: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实际工程中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现从课程设计出发,探讨课程教学从突出工程性等方面进行的几点改革,以提高课程效率,加强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给水排水  作者简介:李霞(1973-),女,广东茂名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聂丽君(1971-),女,河北武强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广东茂名
期刊
摘要:“煤矿开采学”是煤矿开采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文对“煤矿开采学”这门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煤矿开采学;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孙文标(1971-),男,河南巩义人,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副教授;杜学胜(1975-),男,河南新乡人,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
期刊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改革为背景,分析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项目课程;回归现象;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徐凯(197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高职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屈孝初(1957-),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院长,教授。(湖南长沙410015)  中图分类号:G642.3
期刊
摘要:“电路”和“信号与系统”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平台基础课程,现分析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现内容交叉、重复、衔接不合理,浪费学时,不能从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化的角度把握有关内容等问题。对“电路”和“信号与系统”进行了优化整合与改革实践,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试验表明,改革方案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体系;电路;信号与系统
期刊
摘要:以当前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从工程师应具有的能力方面考虑,结合军械工程学院无人机工程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从课内、课外两方面介绍了教学过程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工程师培养;自动控制;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董海瑞(1975-),男,河北邯郸人,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讲师;齐晓慧(1962-),女,辽宁抚顺人,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教授。
期刊
摘要: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历史使命。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阵地。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来开展环保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就就此问题在教育理念、课堂环节、乡土地理、教师素质、课外活动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保意识;环境教育  作者简介:安宁(1986-),男,河北保定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期刊
摘要:运用系统模块化理论、信息化阶段理论和建构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集成问题。将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分为结构平台、界面平台和标准平台,构建了基于模块化的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集成模型。认为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集成作用下,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得以有效地运行。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平台;集成  作者简介:王斌(1971-),男,河南郑州人,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河南郑州45000
期刊
摘要:概率统计是一门具有独特思想方法的学科,其思想方法具有认识论、方法论的意义。现提出将统计思想贯穿于工科概率统计全过程的教学模式,注重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概念引入、统计模拟和人文教育中体现统计思想,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教学模式;统计思想;概念引入;统计模拟;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张建侠(1980-),男,山西长治人,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助教;武新乾(1969-),男,河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