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然而很长时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或是夸大了语感分析,忽略了言语实践;或是一味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而淡忘了对语言本身的品味。笔者认为要使学生的语感由最初的低层次感性直觉向着全面、深刻、丰富而又灵敏的深层次理性直觉迈进,应从范读中传语感、朗读中悟语感、阅读中领语感、想象中升语感、生活中践语感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 语感;语感的心理机制;范读中传语感; 朗读中悟语感;阅读中领语感;想象中升语感;生活中践语感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熟悉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练习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语感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所以语文的核心是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总体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练习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培养语感,是语文训练的最重要的目标,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
一、语感的定义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熟悉、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定,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它的性质即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而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与内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
二、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而关于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熟悉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的概念--语词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配合最终构成网络状认知结构,在系统里,抽象思维则以表象材料进行想象,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观照,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定,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而这其中的重复实践自动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范读、朗读、阅读、想象等学习策略。
三、学生语感的培养
1、从范读中传语感。凡是美感强烈的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无法领会这些情感。此时,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将自己融入到文章的情感里,随着作者的情感而变化。通过眼神、表情、姿势等肢体语言和轻重、缓急、停顿、语调等朗读技巧,把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学生,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达到传递语感的目的。如范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低沉而缓慢的语气将学生带入对周总理那无限哀思的情景中。如灵车的装饰,朗读语调应深沉,表情悲痛,给人以庄严肃穆感,让学生感到此时沉痛笼罩着人们的心灵,悲伤笼罩着全中国。当范读人们向灵车致敬、默哀的情景时,可抓住关键词:“随着指挥”、“顾不得擦”、“眼睁睁”,用庄重、悲伤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朗读语气的感染下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敬仰、哀伤之中。教师的范读将学生的思绪和情感带入了一九七六年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在学生的心灵和作者悲痛的心情之间建起共鸣的桥梁。
2、从朗读中悟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此外,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把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还可以使朗读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把握词句的节奏。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练习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练习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楚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課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朗读教学的要求。在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重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具体教学中,普通话正确即要求读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添字,不重复字句,停顿适当。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集中注重力,防止有口无心,同时教师要做好正音工作,将轻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重,防止错误,要做到流利的读,要求朗读中不断读,不读破句,连贯的读,其中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视读广度愈大则知觉单位愈大,理解愈完全,中途断读或读破句的情况就愈少。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在读这个词的时候就看到下一个词,迅速的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按意群停顿,视觉广度的加大,只能在朗读实践中实现。另外,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
3、练习朗读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录音带。组织学生听规范的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可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爱好,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模拟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可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放录音听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他们,引起其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
4、在朗读练习中,教师即要严格要求,又要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指导:首先要选好朗读材料,入选到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适合朗读,都值得诵读的。加之小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科学的知识,不可能把每一篇课文都熟读。因此,必须选好朗读材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挑选适宜朗读和背诵的作品,如选择那些在篇章结构和谴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的课文。有些文章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背诵,要挑选那些重要的段落、出色的片段、警策的语句。好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越读越有滋味,多朗读和背诵这样的文章,将会使学生选择终身受益。假如一个星期能为学生选择一至两篇朗读材料,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一个学期积累下来就是几十篇课文,五至六年下来就是几百篇范文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对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朗读技巧上,教师应做到:①正确示范:小学生善于模拟,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因此教师自己要经常练习朗读,力求语音准确、富有感情。范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②体会感情: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要启发学生想象、联想、重视和重建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提示难点:轻易读错的字,事先正音,轻易读破句的地方,先帮助学生把握意图理解清楚长句子,讲清如何断句等。④读后评议。朗读指导要读前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读后有评议。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重力和提高朗读水平,评议即要充分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还应提示改进的方法,实现更有意识的练好朗读,培养语感。
5、从阅读中领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句虽然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句,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并作为语感的培养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足功夫。不但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隐藏的含义、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如教学《景阳冈》“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一句时,把句中的“闪”与“躲”做比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闪”字,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老虎的突然袭击下的动作,体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通过对“闪”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而这种体会过程就是对学生语感训练的过程。再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中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单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雪”和“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雪”指的是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炭”指的是朝鲜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一个“雪”,一个“炭”,不正表达了中朝人民深厚的情谊吗?通过琢磨,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语,不但品味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而且体会到了作者一字一语的准确与奥妙。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应注意让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体验语言内涵跟具体事物的深刻联系。教师应抓住教材中表现中心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重点词(即语感培养点)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从想象中升语感。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以联想为中介,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及彼,通过联想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景物、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准确、全面地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想象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边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这样,学生在展开丰富联想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语感。再如:《观潮》一课“潮来之时” 一段,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潮来时的壮观,读出潮水的气势。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联想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7、从生活中践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语文学习、语感的培养是很有效的,比如《桂花雨》一课中,作者谈到了“桂花雨纷纷落下来,弄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对于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家中种桂花树,摇过桂花树的同学不少,此时再让孩子结合文章,回忆自己当时摇桂花树的感受,其他没有摇过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这样,学生从生活到文本,深刻体会到作者的乐趣,自己也能感同身受。
总之,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指导学生在文字中领悟内涵,并恰当运用语文资源,使语感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 《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
[3] 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4页
关键词: 语感;语感的心理机制;范读中传语感; 朗读中悟语感;阅读中领语感;想象中升语感;生活中践语感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熟悉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练习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语感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所以语文的核心是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在总体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练习最要紧的是练习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培养语感,是语文训练的最重要的目标,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其产生的心理机制又是什么?
一、语感的定义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是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由于语文是一种社会现象,语感必然是社会的人对其有熟悉、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定,因而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它的性质即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而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在语感外化与内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
二、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
而关于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熟悉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总是以表象和词的形式保存着,并因之形成:表象系统的概念--语词系统,两个系统相互制约渗透配合最终构成网络状认知结构,在系统里,抽象思维则以表象材料进行想象,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经过同化,顺应过程,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观照,概念性的语词被激活、唤醒。这样要重复实践多次,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定,在读——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而这其中的重复实践自动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范读、朗读、阅读、想象等学习策略。
三、学生语感的培养
1、从范读中传语感。凡是美感强烈的文章,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情感。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无法领会这些情感。此时,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将自己融入到文章的情感里,随着作者的情感而变化。通过眼神、表情、姿势等肢体语言和轻重、缓急、停顿、语调等朗读技巧,把作者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学生,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达到传递语感的目的。如范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以真挚、深沉、压抑的基调,以低沉而缓慢的语气将学生带入对周总理那无限哀思的情景中。如灵车的装饰,朗读语调应深沉,表情悲痛,给人以庄严肃穆感,让学生感到此时沉痛笼罩着人们的心灵,悲伤笼罩着全中国。当范读人们向灵车致敬、默哀的情景时,可抓住关键词:“随着指挥”、“顾不得擦”、“眼睁睁”,用庄重、悲伤而又无奈的语气朗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朗读语气的感染下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敬仰、哀伤之中。教师的范读将学生的思绪和情感带入了一九七六年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在学生的心灵和作者悲痛的心情之间建起共鸣的桥梁。
2、从朗读中悟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此外,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由于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把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感染,通过朗读,还可以使朗读了解词句的各种结构,把握词句的节奏。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练习方式。它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练习项目。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楚的用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課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朗读教学的要求。在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重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在具体教学中,普通话正确即要求读音正确,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添字,不重复字句,停顿适当。朗读要做到正确,首先要强调“三到”心到、口到、眼到;集中注重力,防止有口无心,同时教师要做好正音工作,将轻易发生错误的字词预先提出,引起学生的注重,防止错误,要做到流利的读,要求朗读中不断读,不读破句,连贯的读,其中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视读广度愈大则知觉单位愈大,理解愈完全,中途断读或读破句的情况就愈少。不仅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而且能够在读这个词的时候就看到下一个词,迅速的把几个词联系起来,按意群停顿,视觉广度的加大,只能在朗读实践中实现。另外,有感情的朗读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重音、停顿,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
3、练习朗读的方法主要有: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的范读和放录音带。组织学生听规范的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可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爱好,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模拟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可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少儿节目,多听一些少儿内容的广播,放录音听故事,让学生体会语言艺术的韵律美、节奏美,用浓烈的感情色彩感染他们,引起其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强烈的朗读欲望。
4、在朗读练习中,教师即要严格要求,又要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指导:首先要选好朗读材料,入选到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适合朗读,都值得诵读的。加之小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科学的知识,不可能把每一篇课文都熟读。因此,必须选好朗读材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和特点为学生挑选适宜朗读和背诵的作品,如选择那些在篇章结构和谴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的课文。有些文章也不是每一段都适宜背诵,要挑选那些重要的段落、出色的片段、警策的语句。好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越读越有滋味,多朗读和背诵这样的文章,将会使学生选择终身受益。假如一个星期能为学生选择一至两篇朗读材料,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一个学期积累下来就是几十篇课文,五至六年下来就是几百篇范文的积累。对于学生来说,这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对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朗读技巧上,教师应做到:①正确示范:小学生善于模拟,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十分有效,因此教师自己要经常练习朗读,力求语音准确、富有感情。范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结合课文讲读,范读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语言鲜明,生动的段落。②体会感情: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朗读好课文的基础,要启发学生想象、联想、重视和重建表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提示难点:轻易读错的字,事先正音,轻易读破句的地方,先帮助学生把握意图理解清楚长句子,讲清如何断句等。④读后评议。朗读指导要读前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读后有评议。评议可教师评也可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重力和提高朗读水平,评议即要充分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还应提示改进的方法,实现更有意识的练好朗读,培养语感。
5、从阅读中领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句虽然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句,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并作为语感的培养点,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足功夫。不但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理解隐藏的含义、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而且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如教学《景阳冈》“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一句时,把句中的“闪”与“躲”做比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闪”字,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老虎的突然袭击下的动作,体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通过对“闪”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而这种体会过程就是对学生语感训练的过程。再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中一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单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雪”和“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雪”指的是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炭”指的是朝鲜人民的关心和帮助。一个“雪”,一个“炭”,不正表达了中朝人民深厚的情谊吗?通过琢磨,学生从“雪中送炭”这个词语,不但品味出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而且体会到了作者一字一语的准确与奥妙。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应注意让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体验语言内涵跟具体事物的深刻联系。教师应抓住教材中表现中心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重点词(即语感培养点)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从想象中升语感。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以联想为中介,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由此及彼,通过联想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景物、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准确、全面地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想象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边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这样,学生在展开丰富联想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语感。再如:《观潮》一课“潮来之时” 一段,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潮来时的壮观,读出潮水的气势。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联想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7、从生活中践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语文学习、语感的培养是很有效的,比如《桂花雨》一课中,作者谈到了“桂花雨纷纷落下来,弄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对于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家中种桂花树,摇过桂花树的同学不少,此时再让孩子结合文章,回忆自己当时摇桂花树的感受,其他没有摇过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这样,学生从生活到文本,深刻体会到作者的乐趣,自己也能感同身受。
总之,语感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指导学生在文字中领悟内涵,并恰当运用语文资源,使语感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 《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
[3] 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