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传统农业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中心位置时,西奥多·w·舒尔茨独树一帜的认为许多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对工业的关注来加以解释,他认为传统经济学对农业的关注不够,提出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通过向农业投入新的生产要素,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而带动经济增长。虽然西奥多·w·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走出工业中心主义贡献极大,但是其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方案依旧以一般的传统农业为依据。舒尔茨通过为传统农业注入现代性因素来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的方案无疑是对的,但是并不是单纯的通过引入现代性因素就能够顺利对所有的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中国传统农业在“传统”上走的最远,其所负担的人口基数和一般的传统农业是不能比拟的,如何合理的进行剩余人口的转移才是中国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关键。
  关键词: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国
  一、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关注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是最早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学者之一,与一般发展经济学家的观点不一样,他在经济发展策略上强调的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在舒尔茨以前,经济学界普遍对农业缺乏关注,经济学家们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工业上,他们认为农民普遍素质低劣,农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有限,工业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巨大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而分工只能引入制造业,不能引入农业”。在斯密看来农业是一个传统产业,无法跻身于现代产业之流。马尔萨斯和李嘉图也没有对农业给予合适的关注,只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工商业上。阿瑟·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系统研究了经济增长理论,但依旧没有摆脱轻视农业的倾向。在这一理论传统的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片面最求工业的发展,忽略甚至不惜损害农业的发展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化。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亦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我国经济结构十分畸形,同时农业发展十分落后,国民经济跛足而行。
  舒尔茨一改传统经济学对农业的忽视,提出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舒尔茨不认同农业本身只能是传统产业的看法,虽然传统的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有限,但是现代农业则大有可为。舒尔茨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失败的比较发现,“重工轻农的国家无不遭到极大困难,而给予农业足够重视的国家都取得较大的成绩”。在他看来农业也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向农业投入新的生产要素,可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带动经济增长。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走出工业中心主义贡献极大,可以说在经济学界,他是关注传统农业改造的第一人。
  二、舒尔茨关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基本思想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其对农业的总体认识和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方案。他对轻视农业的看法进行了批驳,认为“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在他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弱小的传统农业改造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
  (一)农业的三个基本类型
  舒尔茨以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程度为依据将农业分为三个基本类型:传统农业、过渡农业、现代农业。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来弥补其在生产要素方面的不住,不仅人均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而且抗灾害能力弱,生产总量与人力投入总量成正比,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很难实现进一步的增长。在过度农业中,生产要素得到了相应的改进,但新的生产要素投入依旧不足,发展前景依旧十分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新生产要素的投入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农业增长。在现代农业中,新的生产要素在需求与供给上完全实现均衡,农业对人力投入的需求量显著下降,人均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能够有力的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在这三种类型的农业中,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程度最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程度最高,过度农业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程度处于中间过渡状态。所谓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就是通过对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使得传统农业经由过度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二)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舒尔茨认为由生产方式单一,长期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所导致的边际劳动率低下和由低储蓄率与低投资率所导致的边际生产率低下是传统农业的两大基本特征。
  1.边际劳动率低下
  为了阐明传统农业低边际劳动率的特征,舒尔茨首先驳斥了理论界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两大观点,即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低配置效率论”和“隐蔽失业理论”。
  “生产要素低配置效率论”以经济学“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为出发点,认为传统农业之所以生产效率低下,发展滞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不具有理性“经济人”的基本特征,他们落后而又愚昧,不能合理的依据相应的经济刺激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舒尔茨根据帕那加撤尔地区(危地马拉)和塞纳普尔地区(印度)传统农业的实际运作经验,发现想当然的认为农民不具有理性“经济人”基本特征的看法是有问题的。在实际的传统农业里面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十分少见,而且由于传统农业总体负担过重,抗灾害能力弱,其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往往很高。传统农业也不是所谓的完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他们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同样能够迅速地进行恰当的反应。
  “隐蔽失业理论”也称作“零值农业劳动学说”,该理论以边际生产率为出发点,认为传统农业大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小农经济,由于家庭农场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同时又是一个生产单位,因而不可能像资本主义雇佣生产关系一样,当面临边际生产率为零时,解雇生产工人。“隐蔽失业理论”认为传统农业中很多从业人员实际是不创造生产价值的,只要将这些剩余的人口转移出来,传统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就能得到大幅提升。舒尔茨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分析,发现以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并不存在着“隐蔽失业理论”所认为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人口的增减直接关系到农业产量的增减,二者往往成正比关系。   舒尔茨认为生产方式单一,劳动形式简单才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由于这一特征使得尽管其有着较高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且并不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情况,但其边际劳动率却十分低下,很难获得根本性发展。
  2.边际生产率低下
  在边际劳动率低下的同时,舒尔茨也为传统农业的边际生产率也比较低下。通过对传统农业的分析,舒尔茨发现传统农业由于其人口负担较重,而边际劳动率又较低,大多数的生产所得都被农业人口自行消耗,这就导致其储蓄率和投资率均十分低下,资本比较缺乏。
  舒尔茨进一步引入“收入价格流理论”来解释了传统农业滞后的原因。认为在传统农业中,由于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不变,并且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持有和获得收入流的偏好和动机是不变的。传统农业的落后也就根植于其资本收入效率十分低下。
  (三)传统农业的改造方案
  通过对传统农业两大基本特征的阐述,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之所以落后是由于由生产方式单一,长期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所导致的边际劳动率低下和由低储蓄率与低投资率所导致的边际生产率低下。因而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使其通过过渡农业走上现代农业的道路就需要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单一,长期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的劳动现状和低储蓄率与低投资率的生产现状进行改造。舒尔茨认为要改变这两个现状的途径就在于引入新的生产要素。
  舒尔茨认为,只有通过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传统农业的劳动方式才能逐步由单一简单的劳动方式转变为复杂多样的劳动方式,提高边际劳动率。只有通过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实现劳动方式的转变才能逐步降低传统农业对人力投入的依赖,实现农业劳动人口的外流,才能逐步降低传统的人口负担,扭转低储蓄率与低投资率的生产现状,提高边际生产率。
  以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为立足点,舒尔茨认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舒尔茨提出了其对传统农业改造的三点方案。首先是建立一整套适合传统农业改造社会制度,其次是以供需间的均衡与否来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最后是对农民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本投资。这三点方案分别从社会制度、供需均衡、人力资本的角度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出了系统的方案。
  三、中国传统农业的特殊实际
  五千年以来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依旧处于传统向现代过度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农业和舒尔茨所讨论的一般传统农业有相似之处同时,也有着其不能忽略的特殊性。
  与舒尔茨所讨论的一般传统农业相一致,中国的传统农业也面临着边际劳动率和边际生产率均十分低下的困境,生产方式单一,劳动形式简单,低储蓄率与低投资率。然而由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延续时间,传统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其所负荷的农业人口都不是舒尔茨所讨论的一般传统农业所能够比拟的,因而我们在吸收借鉴舒尔茨的理论成果的同时就不得不先考虑到中国的实际特殊性。
  与一般的传统农业不同,中国的传统农业由于其延续时间及其漫长,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传统农业运作体系。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区所负担的人口是一般传统农业所负担人口的数倍,中国的传统农业不同于一般传统农业,其精耕细作的程度是一般传统农业无法比拟的。这点在饮食结构的差异上就能看出区别,同处于传统农业时期,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以素食为主,并不是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区的气候不适宜发展畜牧业,也不是由于中国人不喜欢肉食,而是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区所负担人口是欧洲传统农业区所不能比拟的,只有发展精耕细作式的农业进行大规模的粮食生产,才能养活中国传统农业区的庞大人口。
  同样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区所负担的极其庞大的农业人口,使得其能积累起比一般传统农业区更多的关于传统农业的经验和知识,这就使中国的传统农业,在所有的传统农业中走的最远,也就“传统”的最为彻底,传统的惯性也就最大,因而其改造的难度也就最大,其在改造中所要释放的人口和新的生产要素引入的阻力也就远远不同于一般传统农业。要想对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有个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考虑到中国传统农业最为“传统”这一特殊实际。
  四、对中国传统农业改造的反思与讨论
  要认清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之路,就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农业与舒尔茨所讨论的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的区别,考虑到中国传统农业最为“传统”这一特殊实际。
  回观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与舒尔茨所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逻辑既有相似之处,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其特殊的一面。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通过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来实现农业就业人口的转移达到提升边际劳动率和边际生产率的目的,然而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却有着其独特之处。
  按照舒尔茨的理论观点,对人力资源的节约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的第一步,新要素的引入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然而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却没有延续舒尔茨的理论逻辑。中国传统农业由于其强大的传统惯性,对新的生产要素有着特殊的需求性。以拖拉机和化肥的使用为例,二者均属新的生产要素。按照舒尔茨的理论逻辑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是改造的第一步,最先进入中国传统农业区的应该是拖拉机而不是化肥,然而虽然拖拉机和化肥都能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但是只有化肥被顺利的接纳,而拖拉机则被阻隔于传统农业之外,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农业区,人口十分饱和,人力资源十分充裕,只有化肥在不影响人力投入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发展。
  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逻辑不同于舒尔茨理论逻辑中先有新的生产要素进入,再有传统农业从业人员的流出,而是先有农业劳动人口的流出,再有新的生产要素的引入。由于中国传统农业自身的完善程度远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因而其所负担的农业人口也必然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在新的生产要素引入之前,中国传统农业区就存在着十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的前提,必然是不能以产生新的剩余劳动力为代价。因而对中国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本文认为第一步不是舒尔茨所认为的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而是大规模的转移早已过剩的农业劳动人口。在这一认识之下我们就能清楚的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逻辑和为什么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了。首先是由于中国国家的改革开方,农村人口不再由于政治制度而牢牢的被束缚在土地之上,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最初的转移,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工开始大规模陆续进城,农村实现了进一步的人口转移。而与此相伴随,各种新的生产要素也开始大规模流入传统农业,实现对人口流出的补充,传统农业才得以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型。
  从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我们能够看出,舒尔茨关于新的生产要素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和现代农业能够初进经济的长足发展的论断是经得起推敲的,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却有着无法忽略的特殊性,那就是需要看到中国农区庞大的人口负担这一最大实际。
  在分析中国的农业问题时,不能忽略中国极其庞大的农村人口负担这一特殊实际,要是脱离了庞大的人口这一先决条件,而简单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是不可取的。当今中国农业问题依旧十分突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依旧在进行之中,本文认为改造的重点和难点依旧不在于引入新的生产要素,而在于如何安置好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解决好了农民工进城问题,中国的农业传统农业的改造就成功了一大半。
  【参考文献】
  [1]郭厦.亚当·斯密到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评述[J].经济思想史评论,2010(02)
  [2]王志伟.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关于经济危机论战的意义、后果及影响[J].经济科学,1985(02)
  [3]徐毅.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数理描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1)
  [4]王英姿.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要重视舒尔茨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14(02)
  [5]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邓大才.改造传统农业:经典理论与中国经验[J].学术月刊,2013(03)
  [7]吴雄周.农业隐蔽失业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J].经济与管理,2011(08)
  [8][美]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9]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屋,1992
其他文献
摘要:《红高梁》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浓墨重彩的“民间叙事”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其主要体现在莫言对酒神精神的书写和叙事语言等方面。  关键词:莫言;民间叙事;酒神;象征色;民间文化  《红高梁》具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彰显出作者莫言作为一个民间文化浸洇者和承传者所具有的执着的民间立场、诡异而锐利的民间思维和朴素而由情率性的民间情感[1]。本文结合民间文学理论,从“民间叙事”的
期刊
摘要:苏青《结婚十年》通过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女性话语为言说主体来书写女性真实经验,表现出一种挣脱男权中心文化模式后的女性话语的真实复归。苏青的这种女性主义特征,不再为男性话语权下的女性代言,而是挣脱了以女性之口述男性世界所让述之言的牢笼,真正言说出最真实的女性内心之言。  关键词:苏青;《结婚十年》;女性主义特征  苏青《结婚十年》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是挣脱男性中心文化模式后的女性话语的真
期刊
近年来,“新历史主义”对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影响颇大,以胡玫为代表的历史剧导演,深受 “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的影响,创作了如《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电视剧,而被称为“新历史主义”历史剧开山之作的《雍正王朝》的艺术总监就是张黎,也正在这部电视剧之后,走上了电视剧导演之路。可以说,“新历史主义”对张黎的影响颇深。“新历史主义”强调在历史文本和社会语境之间建构一种 “互文本”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历史
期刊
摘要:生命美学是禅宗美学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与禅宗淡泊超然的人生哲学相呼应。本文依托于禅意服装风格特点及品牌构建,呈现出符合当今社会意识需求的、崭新的禅宗审美形式,并探究生命美学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以品牌构建来展现独特的、前瞻性的思索与认知。  关键词:禅意服装;品牌构建;生命美学;品牌效应;文化价值  当今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服装去体现自己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形形色色的品牌给不同的消费者贴
期刊
摘要:几千年来《礼记·乐记》一直是整个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真的存在孔夫子所说的“亡国之音”吗?在读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之后,作者有感于其中的审美体验和乐论思想,对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有了重新的认识。  关键词:声无哀乐;“亡国之声”;音乐美学  一、“亡国之声”  “亡国之声”出于《韩非子·十过》,《孔子家语·辨乐解》中也有“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
期刊
摘要:唐代(公元581-907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颇具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因为其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更由于这段时期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所创下的辉煌。文学上虽人才辈出但艺术方面的成就也不枉多让,唐代绘画尤其是在人物画方面功勋卓著。研究中国美术史时,如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艺术家的异同,联系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通过归纳一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能更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  关键词
期刊
摘要:20世纪中叶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人们已不再倾向单纯抽象的理想自由观,心理主义思潮在哲学中成为主流。本文从梅洛庞蒂的思想观点角度出发,分析当代网络流行语以及词句在现象学中赋予的另类哲学意义。并从中阐述梅洛庞蒂思想在美学领域给我们新的启示。  关键词:梅洛庞蒂;现象学;网络流行词;知觉为先  一、梅洛-庞蒂的主要思想观点  梅洛庞蒂莫里斯·梅洛-庞蒂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在
期刊
摘要:在北欧这个社会福利制度最完善的地方,其设计体现出了均富思想、社会民主思想,同时也体现出了大众化,平民化,功能化三个特点。北欧的设计是最让人寻味,他们的设计渗透在整个斯堪迪纳维亚,为社会进步和保持人与自然间的平衡关系服务着。北欧的自然观也是极其突出的,能够把传统手工艺、自然材料和现代用途结合的很好。  笔者在读书报告的阐述中,较为全面地对王受之老师编著的《白夜北欧-行走斯堪的纳维亚》做了一个解
期刊
摘要:2014年是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在文化部的正确指导下,河南省文化志愿者进村下乡,走访社区,对全面普及基层公共文化艺术服务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文化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文化志愿者”的提出  “文化志愿者”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全会提出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一直是老师们不太关注的部分,有人选择熟读成诵,有人选择灌输诗意,还有人当成精读课文一样讲,让古诗失去了本身的韵味,课堂也更加乏味。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一堂古诗课,分析了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课的呈现方式,认为将品读与鉴赏引入四至六年级有助于提升学生古诗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古诗学习的习惯,对今后的古诗鉴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高年级;教学方法  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