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仓桥直街北起仓桥,南至凰仪桥,长约2千米,路窄处才2米,宽处则有6.7米,虽叫直街,偶有小弯,似信手一笔,收放自如。
仓桥直街在绍兴城内,街西侧有座小山,名叫府山,山高不足百米,却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皇城所在,至今留有越王台等众多古迹。山脚下有条小河,叫环山河,与仓桥直街平行,形成街随河走屋傍水的独特格局。仓桥直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但至今仍保留了老绍兴的基本特征。传统习俗依旧,新文化也有位置,原住民在这里自在生活。2003年9月,仓桥直街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被称为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
小桥流水
游仓桥直街可从仓桥开始。仓桥因古时有仓库和驿站在附近而名。仓桥边有个临河戏台,节假日,有绍剧、越剧、莲花落在此上演,河里、岸上聚满了人群,绵延的府山和山上的飞翼楼成为天然背景。戏台北堍旧有古代科举的试院,每逢考期,绍兴府属的各县考生均汇集于此。除城区考生外,城外考生需进城投宿迎考。所以在仓桥南堍的直街及附近开设有春山试寓等客栈和各式店铺。当年,埠船、乌篷船把小河挤得水泄不通。在这赶考的人流中曾有鲁迅先生和他二弟周作人的身影。俱往矣,但船埠头还在。
乌篷船不大,长不过5米,宽不足1.5米,有可移动的乌篷挡雨遮阳,船舱内可坐可卧。划船人坐在后梢,靠在船尾竖板上,手脚并用,手桨或划或做舵,脚桨做主动力,时速可达10多千米。乌篷船是老绍兴的主要交通工具。船向南行,新桥老桥扑面而来。穿过龙门桥,便可看到宝珠桥,此桥修建于宋代以前,现桥为明代重修,原名火珠桥,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此桥游玩,不小心把一颗宝珠掉到河里,故改名叫宝珠桥。船过桥下时,抬头可见7块龙门石,饰有龙凤纹样。
临河人家在水边叠石为基,沿河有大小不等的平台和以不同方式通向河面的台阶,并称河埠头。河埠头是枕河人家的小舞台,少女在河里洗衣服,小孩趴在凳上做作业,老人在竹椅上摇着油纸扇,主妇正忙着切菜下锅,坛坛罐罐里种满了茉莉、兰花、月季,小缸里盛开着荷花,地大些的种着石榴、香泡和樟树。还有不少种了辣椒、丝瓜、小葱。
再往前就是府桥了。府桥连接府横街,原指府衙前的横街,现在已成了热闹非凡的商业街。紧接着是位于石门槛东首的石门桥,再是酒务桥,南宋时,在桥畔有专管民间酿酒和征收酒税的酒务机构,可遥想当年酒业兴隆。又过一座西观桥,已近仓桥直街南端,南端有凰仪桥,桥呈马蹄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建。桥的两侧石栏板上题记十分清晰。
台门人家
上岸后沿仓桥直街向北步行,一路青石板,石板来自城东的东湖,人称东湖石。雨一淋,光闪闪的,映出了徐渭的水墨,读到了张岱的散文。这两人都曾在仓桥直街走过。路两边以平房为主,老墙斑驳,黑白夹杂,间有台门,台门是绍兴一带府第、宅院的专有名词。老话说“绍兴城里10万人(读ning),台门足有三千零”。光仓桥直街现存台门就有40多个。台门一般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住宅。有门斗、仪门、天井、堂屋、厢房、座楼等组成,考究的还有花园、菜园、池塘等。天井里晾衣晒菜、嬉戏乘凉,充满市井温情。有些台门内有井,明为取水,意为聚财,夏天还可以冰镇西瓜,冷藏饭菜。台门的称呼十分有趣,有以官职分的,如尚书台门、状元台门、探花台门等;也有按行业分的,如轿店台门、锡箔台门、当店台门等。而仓桥直街最多的是以姓氏命名,如冯家台门、华家台门、陈家台门等。怕姓氏重复,则在前面加以地名,如石门槛钱家台门。别的台门大都为青石门枋,而钱家则是木质门枋。老绍兴人都知道钱家祖传行医,擅长妇科。台门之间有夹弄,既有防火之用,也为他人提供了一条通向河埠的公用通道。
花样生活
仓桥直街若以酒务桥为界分南北两段,南段以居住为主,北段则呈现更为多元的花样生活。
短短一条街,大小饭店、酒楼有10多家,“龙珠楼”、“屋里菜”、“乡和头”、“十碗头”,打的都是乡土牌。十碗头原是绍兴民间喜庆宴席,客人坐的是八仙桌,上的菜是:扣鸡、扣鹅、扣肉、什锦、醋熘鱼、小炒、炒时件、炒金勾(虾仁)、红烧皮肚(肉皮)、鱼圆汤。当然,臭豆腐、霉干菜焖肉更是绍兴特色。霉干菜焖肉油而不腻,黑里透红,又有酒味在其中。而手拿一串臭豆腐,边走边吃,人也会慢摇起来。
快到府桥头时有个黄酒馆,里面不但简述了黄酒历史,还有花雕工艺演示,只见花雕姑娘彩笔飞舞,布满吉祥图案的酒坛便成了上好的工艺品。临河而设的条桌板凳上坐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品一盅老酒,嚼几粒茴香豆,细雨飘进窗来,金发碧眼的老外也直呼“OK”。
老街上有不少服装店,既有精致典雅的旗袍,也有休闲性感的新潮服装。街上还有几家古董店、字画店和钟表店。有家“元亨藏古”,主人是个光头青年,常在晚上现身店内,临碑习字,路人常会驻足观望。
夜色降临,仓桥直街愈发迷人了。环山河幽幽的河水里,夜游的乌篷船像精灵一样滑过,留下一串笑声。两岸房屋倒影荡漾,窗口飘出阵阵酒香,荧屏里闪耀五彩缤纷。橘黄色的路灯下,几个男人聚在台门口,正在象棋盘上厮杀。女人们另成一堆,家长里短地嘻哈一片。偶有几个红灯笼,更添几分妖娆。百年老店震元堂门口是大补药的广告,黄酒馆夜间照开,紧挨着旁边的是帕帕罗蒂面包房,都有几分诱人。府桥以北一溜时尚小店,店名混搭:夏至末夜,易趣玩吧、黑格玛、卖炭翁……在仓桥直街南端是十几家茶楼和两家酒楼,茶的清香、酒的绵长,仿佛是仓桥直街活着的气息,活着的味道。
仓桥直街在绍兴城内,街西侧有座小山,名叫府山,山高不足百米,却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皇城所在,至今留有越王台等众多古迹。山脚下有条小河,叫环山河,与仓桥直街平行,形成街随河走屋傍水的独特格局。仓桥直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但至今仍保留了老绍兴的基本特征。传统习俗依旧,新文化也有位置,原住民在这里自在生活。2003年9月,仓桥直街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被称为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
小桥流水
游仓桥直街可从仓桥开始。仓桥因古时有仓库和驿站在附近而名。仓桥边有个临河戏台,节假日,有绍剧、越剧、莲花落在此上演,河里、岸上聚满了人群,绵延的府山和山上的飞翼楼成为天然背景。戏台北堍旧有古代科举的试院,每逢考期,绍兴府属的各县考生均汇集于此。除城区考生外,城外考生需进城投宿迎考。所以在仓桥南堍的直街及附近开设有春山试寓等客栈和各式店铺。当年,埠船、乌篷船把小河挤得水泄不通。在这赶考的人流中曾有鲁迅先生和他二弟周作人的身影。俱往矣,但船埠头还在。
乌篷船不大,长不过5米,宽不足1.5米,有可移动的乌篷挡雨遮阳,船舱内可坐可卧。划船人坐在后梢,靠在船尾竖板上,手脚并用,手桨或划或做舵,脚桨做主动力,时速可达10多千米。乌篷船是老绍兴的主要交通工具。船向南行,新桥老桥扑面而来。穿过龙门桥,便可看到宝珠桥,此桥修建于宋代以前,现桥为明代重修,原名火珠桥,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此桥游玩,不小心把一颗宝珠掉到河里,故改名叫宝珠桥。船过桥下时,抬头可见7块龙门石,饰有龙凤纹样。
临河人家在水边叠石为基,沿河有大小不等的平台和以不同方式通向河面的台阶,并称河埠头。河埠头是枕河人家的小舞台,少女在河里洗衣服,小孩趴在凳上做作业,老人在竹椅上摇着油纸扇,主妇正忙着切菜下锅,坛坛罐罐里种满了茉莉、兰花、月季,小缸里盛开着荷花,地大些的种着石榴、香泡和樟树。还有不少种了辣椒、丝瓜、小葱。
再往前就是府桥了。府桥连接府横街,原指府衙前的横街,现在已成了热闹非凡的商业街。紧接着是位于石门槛东首的石门桥,再是酒务桥,南宋时,在桥畔有专管民间酿酒和征收酒税的酒务机构,可遥想当年酒业兴隆。又过一座西观桥,已近仓桥直街南端,南端有凰仪桥,桥呈马蹄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建。桥的两侧石栏板上题记十分清晰。
台门人家
上岸后沿仓桥直街向北步行,一路青石板,石板来自城东的东湖,人称东湖石。雨一淋,光闪闪的,映出了徐渭的水墨,读到了张岱的散文。这两人都曾在仓桥直街走过。路两边以平房为主,老墙斑驳,黑白夹杂,间有台门,台门是绍兴一带府第、宅院的专有名词。老话说“绍兴城里10万人(读ning),台门足有三千零”。光仓桥直街现存台门就有40多个。台门一般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住宅。有门斗、仪门、天井、堂屋、厢房、座楼等组成,考究的还有花园、菜园、池塘等。天井里晾衣晒菜、嬉戏乘凉,充满市井温情。有些台门内有井,明为取水,意为聚财,夏天还可以冰镇西瓜,冷藏饭菜。台门的称呼十分有趣,有以官职分的,如尚书台门、状元台门、探花台门等;也有按行业分的,如轿店台门、锡箔台门、当店台门等。而仓桥直街最多的是以姓氏命名,如冯家台门、华家台门、陈家台门等。怕姓氏重复,则在前面加以地名,如石门槛钱家台门。别的台门大都为青石门枋,而钱家则是木质门枋。老绍兴人都知道钱家祖传行医,擅长妇科。台门之间有夹弄,既有防火之用,也为他人提供了一条通向河埠的公用通道。
花样生活
仓桥直街若以酒务桥为界分南北两段,南段以居住为主,北段则呈现更为多元的花样生活。
短短一条街,大小饭店、酒楼有10多家,“龙珠楼”、“屋里菜”、“乡和头”、“十碗头”,打的都是乡土牌。十碗头原是绍兴民间喜庆宴席,客人坐的是八仙桌,上的菜是:扣鸡、扣鹅、扣肉、什锦、醋熘鱼、小炒、炒时件、炒金勾(虾仁)、红烧皮肚(肉皮)、鱼圆汤。当然,臭豆腐、霉干菜焖肉更是绍兴特色。霉干菜焖肉油而不腻,黑里透红,又有酒味在其中。而手拿一串臭豆腐,边走边吃,人也会慢摇起来。
快到府桥头时有个黄酒馆,里面不但简述了黄酒历史,还有花雕工艺演示,只见花雕姑娘彩笔飞舞,布满吉祥图案的酒坛便成了上好的工艺品。临河而设的条桌板凳上坐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品一盅老酒,嚼几粒茴香豆,细雨飘进窗来,金发碧眼的老外也直呼“OK”。
老街上有不少服装店,既有精致典雅的旗袍,也有休闲性感的新潮服装。街上还有几家古董店、字画店和钟表店。有家“元亨藏古”,主人是个光头青年,常在晚上现身店内,临碑习字,路人常会驻足观望。
夜色降临,仓桥直街愈发迷人了。环山河幽幽的河水里,夜游的乌篷船像精灵一样滑过,留下一串笑声。两岸房屋倒影荡漾,窗口飘出阵阵酒香,荧屏里闪耀五彩缤纷。橘黄色的路灯下,几个男人聚在台门口,正在象棋盘上厮杀。女人们另成一堆,家长里短地嘻哈一片。偶有几个红灯笼,更添几分妖娆。百年老店震元堂门口是大补药的广告,黄酒馆夜间照开,紧挨着旁边的是帕帕罗蒂面包房,都有几分诱人。府桥以北一溜时尚小店,店名混搭:夏至末夜,易趣玩吧、黑格玛、卖炭翁……在仓桥直街南端是十几家茶楼和两家酒楼,茶的清香、酒的绵长,仿佛是仓桥直街活着的气息,活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