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基站时钟信号获取改造方案探讨

来源 :通信电源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issa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G基站的正常运行需要高精度时钟信号的支持,而目前绝大多数站点的时钟源只有GPS,GPS失效将会造成基站大面积瘫痪,进而造成重大事故.为保障网络安全,对4G基站时钟信号获取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是很有必要的.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思路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了新建地面同步链路的改造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现细节和注意事项,同时指出了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策略.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变压器所带负荷具有非线性、不对称、波动性强以及冲击性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可以节约成本,满足高速铁路供电需求,且保证变压器长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变压器的过载能力是影响容量选取的重要因素,对油浸式变压器建立热点温度、寿命损失模型,分析变压器在不同过载倍数和过载时间下的温度变化,并且讨论了在长期急救负载与短期急救负载下热点温度随过载倍率的变化.
针对某新能源场站正常运行时反复出现35 kV母差保护装置电压开放误报警的情况,通过现场排查、设备校验以及理论分析,最终判定母差保护无故障报警与消弧线圈的设计容量有关.首先,分析了母差保护设备的电压开放、保护动作原理,校验了消弧线圈设备性能;其次,分析了零序电压与消弧线圈补偿特性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消弧线圈容量设计的优化方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其他类型的能源添加到了国家电网的运作当中,这对国家电网来说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为了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使得电力系统的功能能够有较高的控制水平,让整个电力系统变得更加地自动化.通过论述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采用基于运营商基础网络部署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智慧平台,通信和业务系统相互独立,带来专网业务应用的诸多难题.因此提出基于LTE-U的自组网设计方案,通过借助全球免费频段为客户提供标准LTE架构的体验与感知,便于用户使用、维护与未来升级.实践证明,LTE-U自组网在智慧安防建设应用中有效且安全可靠,搭建的通信系统可为安保工作提供足够的信息化手段.
承载网是移动通信端到端传输的基础,5G承载网具有带宽高、连接面大、时延性低以及可靠性高等主要特征,其建设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影响5G承载网的关键因素,探讨其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并对某省级运营商的5G承载网架构规划进行研究,为建设高效率、低成本同时需满足5G差异化业务的承载网络提供了借鉴.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不断变化,对于通信网络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通信网络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5G通信网络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已经有很多科研人员投入到对5G通信技术的研究中,也有了初步的成果.基于这些研发成果,详细地介绍了5G通信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它的概念、特点以及优势等,并着重阐述了相关的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说明了5G网络相比4G网络能够给人们带来的许多改变.
电缆配电环网是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电缆配电环网能否达到平稳与安全的配电运行状况在根本上决定了配电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与效益.目前,纵联保护技术手段正在被普及运用于配网自动化系统,体现了纵联保护技术方案在节约配网运行资源和确保配网运行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探讨了电缆配电环网在配网自动化模式下的纵联保护技术运用要点.
5G网络建设前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3家运营商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缓解运营商现阶段面临的巨大资金压力,创新探索集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等一体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基于现有的4G室分建设方式,可以发现5G室分分布式MIMO建设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目标覆盖区域峰值速率,最高可提升30%~50%(4缆),可支持楼宇、隧道或机场等室分全场景,是现有性价比较高的一种5G室分建设方式.试点开通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达到预期覆盖效果,为后期5G室分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科技进步与更新的速度在明显加快,分析研究先进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利用,并分析与讨论技术应用结果,这对于明确技术发展特点,把握技术发展趋势等具有显著意义.立足于目前社会实践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现,5G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方面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局面,而且随着技术研究的加深,5G技术现实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在明显加强.通过分析当前阶段5G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并分析其具体利用,目的是要更加明确地认知5G通信技术,从而为技术利用提供指导.
现阶段,我国运营商承载网络正在向IP化趋势发展.相对于传统承载网络而言,IP承载网具有统计复用、集中网管等多种优势,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应用到IP承载网中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集中化控制目标.基于此,对SDN技术进行概述,并研究其对运营商IP承载网带来的影响,同时分析SDN技术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