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论述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从管理组织机构、实习制度、管理模式、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等方面分析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现状,并提出从健全实习组织管理、完善实习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模式、建立实习监控指标体系等方面构建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应用型本科 校外实习 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12-03
2017年国务院下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方案》)中指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应重视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外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不少學者针对中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应用型本科与中高职在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比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性,虽然对应用型本科实习质量监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不能生搬硬套,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改良和优化,以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测,健全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完善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现状分析
当前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习质量仍差强人意,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实习管理组织机构松散。高校一般是由教务和系部教师主要负责实习工作运作,由学校或学院领导进行不定时督查,而由于高校持续扩招造成的较高生师比以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使兼管实习工作的老师力不从心,实习管理难免有疏漏。同时,由于我国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绝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实习工作接洽小组,缺乏针对实习工作的统筹规划,实习工作安排具有随意性。
二是实习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实习质量标准和管理条例陈旧,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首先,目前部分高校实习质量标准千篇一律,未能针对专业特征“量身定制”质量标准,且已有的质量标准注重对实习结果提供参照,而对实习准备工作如实习大纲、实习教材建设和实习教学条件等内容缺乏规范性要求。其次,管理制度缺失使多方实习主体权、责、利不清,也使相关管理人员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的时候无章可循。最后,激励制度的缺失使实习相关人员缺乏动力和敬畏之心,制度缺失不利于实习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是管理模式陈旧。大部分高校并未建立实习管理系统,使用传统的电话联络、短信、微信、QQ和邮件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实习管理复杂形势的需求。这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如无法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学生实习过程档案保存,实习相关数据不全等因素不利于科学地判定学生实习成绩,也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实习质量。
四是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不完善。因为实体涉及主体多元,实习质量监控主客体不明确,实习环节错综复杂,监控的内容不全面,质量评价方法单一等因素不利于科学地对实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为切实提高学生实习质量,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笔者根据《“双一流”方案》精神,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健全实习组织管理。为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做好统筹校外实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多方主体责、权、利的顶层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政府、学校、企业、家长多方联动的多层级管理组织机构。为加强各责任主体的沟通协调,根据其在实习环节中相关职责组建分工明确的多层级实习工作小组。一是成立由政府、企业、学校领导和部分家长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实习督导小组,主要负责实习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校企间的宏观协调、制定实习工作各项政策、筹措实习经费、监控督查实习全过程,调研分析实习工作实况,实习工作总结,推广实习经验,纠正不足等。二是在学校和企业设立由专人组成的实习工作联络小组,负责校企之间关于实习的各项联络和组织工作,如根据学校实践教学要求,联系并实地考察实习单位、收集汇总和发布实习信息、负责实习过程中所有日常管理、加强校企之间组织协调、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实习工作沟通顺畅。三是成立由学校教务、学工、专业负责人、企业及校企指导教师组成的实习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实习大纲和实习教材、制定实习质量标准、实习动员及培训工作、筛选和培训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和落实相关实习管理制度、推进和落实实习各项工作。四是由学工及党支部组成的实习工作辅助小组,主要从后勤服务、心理咨询、安全指导、思想教育等方面对实习提供必要援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通过对实习工作进行详细分解,厘清各工作小组具体职责,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使实习过程中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二)完善实习制度建设。由于校外实习时间跨度长,实习环节错综复杂,实习主体多元,有必要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实习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外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实习质量标准、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教材,明确规定实习评价方法或考核方式,完善质量评价方案。另一方面,为约束和规范多方实习主体行为,制定细致的实习管理条例,如常规校外实习生管理制度、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和管理制度、校外实习督导制度、校外实习检查制度、校外实习评议制度、校外实习信息反馈制度、校外实习激励制度、校外实习问责制度、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实习薪资管理制度等,使相关管理人员在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监督时有理有据,促进实习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优化管理模式。针对实习时间交错且周期长,地点分散,岗位类型多,实习学生数量多且流动性大,实习过程涉及的人员繁杂等特点,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集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于一体的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平台主要实现信息发布、师生交流、实习反馈、学生管理及统计查询等功能;利用多种沟通手段进行信息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有利于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学生实习过程档案保存,使实习管理流程化、智能化、精细化和数据化。此外,顺应“互联网+”趋势,面向未来大数据产业,依托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利用手机移动终端操作便捷、覆盖面广、传播即时等特征开发针对学生实习管理的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将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企业、家长五个实习主体设定为五种用户,根据不同用户在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分工设计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移动终端把政府、校方、企业、家长和学生多方利益主体紧密连接,实现多方实习主体随时随地进行互动教学、教学监督和过程管理,创新应用型本科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模式,实现实习过程在线监管,保证实习高效运营,实现资源整合及多方共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服务。
(四)建立实习监控指标体系。优质的实习质量源于严谨的实习过程管理和严格的实习质量监控,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建立以过程管理和实习质量为核心指标的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参照中高职顶岗实习质量保障方案,结合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的特点,通过对实习关键环节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校企協同的应用型本科实习监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将实习过程分为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及实习后期,根据各个阶段实习工作重点,针对不同的监控对象设定不同的监控内容,并设(上接第113页)定相应的负责执行的监控主体,实现实习全过程无死角监管。该指标体系也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实习质量和实习管理的实际状态,也为实习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注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习质量监管,提升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及就业力。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实习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和建立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此外,有必要根据应用型本科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建立一套完整且呈闭环的螺旋上升的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测—评价诊断—反馈调控—优化提高”的闭合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校外实习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实习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实施(如如何进行信息收集,对收集的信息如何处理,如何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估,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如何进行质量反馈)及校外实习质量改进措施,实现对应用型人才实习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测评并提供改进思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泽建,刘晓君,张玉惕.基于实时交互和监控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方式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6)
[2]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
[3]吴天慧,肖卓阳,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
[4]张红,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基金项目】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02069020);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02149014);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 鑫(1976— ),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王 琴(1987— ),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英语教学。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应用型本科 校外实习 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112-03
2017年国务院下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方案》)中指出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应重视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外实习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不少學者针对中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因应用型本科与中高职在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比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性,虽然对应用型本科实习质量监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不能生搬硬套,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改良和优化,以适用于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测,健全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完善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现状分析
当前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习质量仍差强人意,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实习管理组织机构松散。高校一般是由教务和系部教师主要负责实习工作运作,由学校或学院领导进行不定时督查,而由于高校持续扩招造成的较高生师比以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行政工作使兼管实习工作的老师力不从心,实习管理难免有疏漏。同时,由于我国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绝大部分企业缺乏专门的实习工作接洽小组,缺乏针对实习工作的统筹规划,实习工作安排具有随意性。
二是实习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实习质量标准和管理条例陈旧,不够全面,缺乏针对性。首先,目前部分高校实习质量标准千篇一律,未能针对专业特征“量身定制”质量标准,且已有的质量标准注重对实习结果提供参照,而对实习准备工作如实习大纲、实习教材建设和实习教学条件等内容缺乏规范性要求。其次,管理制度缺失使多方实习主体权、责、利不清,也使相关管理人员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督的时候无章可循。最后,激励制度的缺失使实习相关人员缺乏动力和敬畏之心,制度缺失不利于实习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是管理模式陈旧。大部分高校并未建立实习管理系统,使用传统的电话联络、短信、微信、QQ和邮件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实习管理复杂形势的需求。这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如无法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学生实习过程档案保存,实习相关数据不全等因素不利于科学地判定学生实习成绩,也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实习质量。
四是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不完善。因为实体涉及主体多元,实习质量监控主客体不明确,实习环节错综复杂,监控的内容不全面,质量评价方法单一等因素不利于科学地对实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
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为切实提高学生实习质量,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笔者根据《“双一流”方案》精神,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健全实习组织管理。为保证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做好统筹校外实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多方主体责、权、利的顶层设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政府、学校、企业、家长多方联动的多层级管理组织机构。为加强各责任主体的沟通协调,根据其在实习环节中相关职责组建分工明确的多层级实习工作小组。一是成立由政府、企业、学校领导和部分家长组成的实习领导小组和实习督导小组,主要负责实习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校企间的宏观协调、制定实习工作各项政策、筹措实习经费、监控督查实习全过程,调研分析实习工作实况,实习工作总结,推广实习经验,纠正不足等。二是在学校和企业设立由专人组成的实习工作联络小组,负责校企之间关于实习的各项联络和组织工作,如根据学校实践教学要求,联系并实地考察实习单位、收集汇总和发布实习信息、负责实习过程中所有日常管理、加强校企之间组织协调、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实习工作沟通顺畅。三是成立由学校教务、学工、专业负责人、企业及校企指导教师组成的实习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实习大纲和实习教材、制定实习质量标准、实习动员及培训工作、筛选和培训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和落实相关实习管理制度、推进和落实实习各项工作。四是由学工及党支部组成的实习工作辅助小组,主要从后勤服务、心理咨询、安全指导、思想教育等方面对实习提供必要援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疏导。通过对实习工作进行详细分解,厘清各工作小组具体职责,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使实习过程中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二)完善实习制度建设。由于校外实习时间跨度长,实习环节错综复杂,实习主体多元,有必要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规范和加强实习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外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一方面,根据不同专业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实习质量标准、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教材,明确规定实习评价方法或考核方式,完善质量评价方案。另一方面,为约束和规范多方实习主体行为,制定细致的实习管理条例,如常规校外实习生管理制度、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和管理制度、校外实习督导制度、校外实习检查制度、校外实习评议制度、校外实习信息反馈制度、校外实习激励制度、校外实习问责制度、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实习薪资管理制度等,使相关管理人员在实习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监督时有理有据,促进实习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优化管理模式。针对实习时间交错且周期长,地点分散,岗位类型多,实习学生数量多且流动性大,实习过程涉及的人员繁杂等特点,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集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于一体的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平台主要实现信息发布、师生交流、实习反馈、学生管理及统计查询等功能;利用多种沟通手段进行信息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有利于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学生实习过程档案保存,使实习管理流程化、智能化、精细化和数据化。此外,顺应“互联网+”趋势,面向未来大数据产业,依托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利用手机移动终端操作便捷、覆盖面广、传播即时等特征开发针对学生实习管理的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将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企业、家长五个实习主体设定为五种用户,根据不同用户在实习过程中的责任分工设计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移动终端把政府、校方、企业、家长和学生多方利益主体紧密连接,实现多方实习主体随时随地进行互动教学、教学监督和过程管理,创新应用型本科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模式,实现实习过程在线监管,保证实习高效运营,实现资源整合及多方共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服务。
(四)建立实习监控指标体系。优质的实习质量源于严谨的实习过程管理和严格的实习质量监控,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建立以过程管理和实习质量为核心指标的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参照中高职顶岗实习质量保障方案,结合应用型本科校外实习的特点,通过对实习关键环节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校企協同的应用型本科实习监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将实习过程分为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及实习后期,根据各个阶段实习工作重点,针对不同的监控对象设定不同的监控内容,并设(上接第113页)定相应的负责执行的监控主体,实现实习全过程无死角监管。该指标体系也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实习质量和实习管理的实际状态,也为实习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注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习质量监管,提升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及就业力。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实习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和建立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构建应用型本科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具有现实意义。此外,有必要根据应用型本科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索建立一套完整且呈闭环的螺旋上升的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测—评价诊断—反馈调控—优化提高”的闭合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校外实习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实习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实施(如如何进行信息收集,对收集的信息如何处理,如何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质量评估,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如何进行质量反馈)及校外实习质量改进措施,实现对应用型人才实习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测评并提供改进思路,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调控提供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董泽建,刘晓君,张玉惕.基于实时交互和监控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方式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6)
[2]李绍中,欧阳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
[3]吴天慧,肖卓阳,等.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
[4]张红,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基金项目】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02069020);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02149014);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 鑫(1976— ),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王 琴(1987— ),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英语教学。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