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托霉素致横纹肌溶解症的文献病例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达托霉素致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截至2017年1月),收集期刊文献报道的达托霉素致横纹肌溶解症病例,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进行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 

结果

共收集到达托霉素致横纹肌溶解症患者10例,8例有性别、年龄记录,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4~70岁、平均54岁;10例既往均无肌肉疼痛或不适的病史。4例患者达托霉素实际用药剂量未超过说明书要求最大剂量(5~6 mg·kg-1·24 h-1);6例实际用药剂量高于说明书要求(分别为7.2 mg·kg-1·48 h-1、8 mg·kg-1·24 h-1、6 mg·kg-1·12 h-1、10 mg·kg-1·24 h-1及6.5 mg·kg-1·24 h-1);1例达托霉素用量记录为500 mg·24 h-1,因病历中未记录患者体重,无法评价用药剂量是否合理。10例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时间为用药后2~16 d,平均8 d 。临床主要表现为肌痛(8例)、肌无力(6例)、肌球蛋白尿(2例)等;血清CK水平均异常升高,为1 754~25 234 U/L,平均(13 044±8 351)U/L。9例患者有联用药物记录,其中联用1、2、3种药物者各2例,5种者1例,8种者2例;联用药物包括降脂药、抗生素、降糖药及抗病毒药物等。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后均停用达托霉素并给予对症治疗,4例患者5~18 d后血清CK水平恢复正常;5例3~14 d后血清CK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由1 754~25 234 U/L降至125~7 647 U/L);1例仅简单记录为血清CK恢复正常。3例患者在停药5~14 d症状缓解,7例患者未提及具体时间。9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1例为可能;2例横纹肌溶解的发生可能与给药频率相关。 

结论

达托霉素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给药频率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症状可缓解,血清CK水平可在2周左右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

其他文献
期刊
血小板减少症是万古霉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致患者出血,危及生命。万古霉素致血小板减少症(VIT)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认为与万古霉素依赖性抗血小板抗体IgG和IgM有关。体外研究发现,万古霉素可诱发人血小板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血小板被激活和凋亡。VIT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排除其他疾病和药物因素后诊断为VIT者,应及时停药或换药,严重者可输注血小板,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
期刊
目的筛选与华法林联用可导致INR异常升高的药物。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出现华法林与其他药物联用相关INR升高(INR>3.50)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联合用药期间INR异常升高、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和转归,筛选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 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100例,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2
期刊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是否增加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迄今的研究结果显示,TNFi治疗不会增加RA患者乳腺癌和肺癌等实体肿瘤的发生风险,对于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恶性肿瘤等实体肿瘤,现有结论存在矛盾。TNFi增加RA患者发生淋巴瘤和白血病的风险均尚未有定论。使用TNFi治疗的RA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访和观察,必要时可接受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