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史料,培养高一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把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高一开始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立足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教学经验,论述在高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一历史课堂教学;史料;探究能力
  高一是高中三年学习的起点,也是初中和高中的转折点。初中的教学主要是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不够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历史学科,初中课堂教学往往课时不足,学生只知划书和背书。高一历史新教材则要求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历史也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阐释和描述事物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从高一开始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人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在高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史料运用的理论依据
  学习历史离不开史料。什么是史料呢?它指的是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保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史料是指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历史教学的材料,根据中学教学实践,大致可分为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两大类。史料的运用,确立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如果缺少史料,学生对历史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不能把它运用于实际,更不用说培养探究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历史题目中,史料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分析和运用史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历史高考的成败。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
  1.课前巧用史料,引起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所推崇的“乐之”,强调的就是兴趣。可以说,学生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自主探究意识的巨大动力就是兴趣。高一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为引起学生兴趣,我课前所用史料以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性材料为主,尽量还原生动的历史场景。这样,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历史知识,为后面全面地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学习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课前我通过一组图片展示古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在学生感叹古希腊灿烂文明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怎样的环境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怎样的政治制度,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展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两国地理环境的不同,思考这对两国各自的政治文明有怎样的影响。如此,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为新课的教学“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做了良好的铺垫。通过课前巧用史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加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2.课中巧用史料,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技能
  突破重难点是一节课中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通过科学地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最核心、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好理解的知识或是难以掌握的技能。巧用史料,可以较好地解决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能力。
  例如学习必修一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分封制在课文中的介绍很少,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没有接触过。我根据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这一特点,找到一些文字史料,制作幻灯片展示如下: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史料,概括出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封国,受封诸侯享有哪些权利,并对周王履行哪些义务。学生刚看到这些史料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难懂,但只要有耐心,认真地多读两遍,再小组讨论,答案很快就可以出来。至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分封的对象,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印象深刻。
  3.课后巧用史料,拓展空间,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的品质
  一节课的结束不是教学内容的结束和教学活动的终止,而应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践渗透,课后也应拓展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乐于探究的品质。课后,布置探究性的历史作业,让学生收集史料,分析史料,使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例如学习完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生基本了解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我布置历史作业如下:收集长乐地区农业发展的史料(包括古代和现代),探讨长乐农业发展的特点。我将学生分为四组,一组收集有关长乐农业的图片,包括实物模型;一组收集有关长乐农业的文献记载;一组收集民间有关农业的民谣、谚语等;一组寻访老人,收集老一辈对长乐农业的看法。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所收集的史料,分析长乐农业的发展特点,探究古代长乐农业的特点是与我们课本所学农业特点相一致,还是具有我们地方的特色。
  通过完成探究性历史作业,学生的探究品质得到极大提高。第一,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主体意识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科学的学习方法得以掌握,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终身学习能力开始形成。第二,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收集史料,学会分享和交流,逐渐养成尊重他人的正确态度。第三,学生在收集史料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做人原则,培养开拓创新精神,这正符合当今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三、史料运用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引用史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探究能力。因此,所用史料应该精选,大胆取舍,不能为追求课堂趣味性而运用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史料。
  (2)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持之以恒的原则。
  (3)应使学生认识到史料不等于客观历史事实,对于史料要有批判审视的精神,要想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要尽可能搜集从不同视角提示历史现象的史料。
  综上所述,高一历史教学中巧用史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起自主探究的欲望,还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实,拓宽思维空间,培养探究能力和学科素质,这正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土地问题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的最重要前提,近些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过去传统的农村土地产权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在土地利用和管
<正>关于海疆与陆疆界定的问题。首先,应看到中国的海疆与陆疆的形成,均位于治边传统的主体框架内,脱离对中原王朝治边传统(包括治边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对历史上海疆与陆疆
蒙牛乳业近日发布公告,拟以18.73亿港元收购现代牧业16.7%股份。公司称,此举是为加强蒙牛在高端乳制品市场的定位,支持发展低温乳制品,控制整条价值链并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成为综合
本文提出目前音乐治疗的进展、机制和主要方法,并列举出音乐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实际应用。
“私人订制”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农民闲置土地被充分利用,城里人可以吃到安全的农家菜“,私人订制”已成为农业发展新潮流。林口镇“我有一分田”产业项目,是林口镇党委
摘 要:师范院校的钢琴课是学好音乐的基础课程之一,更是音乐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教学工具。如何针对民族师范院校的钢琴教育,构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对钢琴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钢琴课的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感性多于理性,教学的过程也因人而异,因此,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强化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1.心
摘 要:现代教育制度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应以规范化的行为考核条例作为学生行动的指南,以人性化管理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在管理学生时既要注意个体行为的规范化,又要提供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  在社会各职业组成中,教师职业历来是备受重视和尊敬的职业。不仅是因为教师的职业工作涉及家庭和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后备人才的培养,还在于教师职业角色的
近年来,三系杂交水稻在邻水县开展44高产栽培,但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水稻产量有待提高。通过选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种.配合相应技术措施.已经具有单产超
本文阐述了烟草企业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保障。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简析了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